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10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程、精准度和射速,让夜黑中开打的两支舰队,彼此都很难给对方造成重大的创伤。

    中国舰队中的运输船,在护航舰队与西班牙舰队开打的时候,就迅速溜向了直布罗陀。西班牙人发现了这一举动,可他们也没有能力去二度截击了。

    两边的指挥官全都很保守,反倒是一个个把探照灯打的明亮耀眼。谁也不敢疏忽大意。

    西班牙人怕丢脸,中奥联合舰队这边更担心阴沟里翻船,辛辛苦苦几万里了,在家门口砸了锅,那就太点背了。

    而至于探照灯这个新鲜玩意儿,却是东西方海军早就自行发明装备了。

    那就是一种有着强大光源以及一面能将光线集中投射于特定方向的凹面镜的装置么,用于远距离照明和搜索,东西方谁也不差这点知识。

    中国这边有黄履庄,欧洲人在光学上的研究也半点不差。

    反正两边是一阵对轰,战果都不大,战舰上的些许损伤都是小意思。根本不用专业的工匠进行修补,船上的木匠自己就能把活搞定。

    而至于奥斯曼人会不会对自家的新船添新伤表示不满,那也无需担忧。

    经过了这几万里的航行,还有这地中海门口的一战,奥斯曼人更应该欣慰的看到他们的奥斯曼一世号并非花架子,那是经受得住实战考验的。

    离开了直布罗陀海峡后,中国舰队的行踪依旧躲躲藏藏,因为西班牙人不但有大西洋舰队,他们还有一支一样等级的地中海舰队。

    朱濆作为这支舰队的指挥官,他是一点都不愿意跟西班牙的地中海舰队主力来上一场决战的。

    这艘舰队的大部分军舰是奥斯曼人的,商船上运输的也大多是南京卖给奥斯曼人的军火军资,要是被西班牙人给打得稀巴烂,那就是太糟糕了。

    可就算如此,朱濆也要带领舰队前往法兰西东南的尼斯。那里在法国的东南角,距离马赛、土伦都很近,与意大利北部——鞋靴的顶头,也只有一山之隔——滨海的阿尔卑斯山!

    哪怕那是阿尔卑斯山的沿海山脉,那也是天险。

    而至于说朱濆为什么要冒着巨大危险进入尼斯,这还需要从他收到的驻欧办的最新通知说起。

    驻欧办这两年来主要的支持目标之一——即将上任的法国意大利军团忠司令官拿破仑·波拿巴童鞋,急需要金钱和大笔战略物资的支援。

    是的,当初穷困潦倒的拿破仑,如今已经再度飞黄腾达了。

    在于驻欧办接触了之后,得到了中国人暗中支持的拿破仑沉下心来,在巴黎暗暗等待机会。

    1794年的后半年里,他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拿破仑只是用中国支援他的皮司托尔,联系了一些土伦的旧部和一些被督政府打压的军官。比如说土伦战役中表现出色青年炮兵军官马尔蒙上尉,和超级大花瓶骑兵队长若阿尚·缪拉中校。

    前者是拿破仑了解的人,后者则是拿破仑新近发现的人。这个人身材异常优美、匀称,孔武有力,举止文雅,仪容不俗,常常使人忘记他低微的出身,由于好穿奇装异服——吸引人眼球,特别是骠骑兵的军装,十分引人注目。

    但这个超级大花瓶确实一个很实用的花瓶。就拿破仑的了解,缪拉是一名十分优秀的骑兵指挥官,为人是十分的勇猛,并且战场嗅觉敏锐。但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他的行为都表明他是一位丝毫不懂政治的蠢人。这让拿破仑想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吕布,或许这有点夸奖缪拉了。但他真是一个很勇猛而又无脑的人!

    缪拉是雅各宾派成员,在之前政变中几乎被清洗掉,但就像好运的拿破仑一样,缪拉也活了下来。他很可以交到一个出手大方的新朋友,拿破仑也是因为雅各宾派的牵连而仕途不振的。两个人同病相怜,这的确很有利于他们友情的建立。

    缪拉是巴黎卫戍部队中的一员,在躲过最初的清洗之后,他恢复了军衔和职务。虽然手中的实际权力缩水了很多,但比之拿破仑,他还是有点权利了。

    而事实上拿破仑的提前拉拢缪拉的行为,在后来他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镇压巴黎保王党暴动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时间进入1795年。督政府的统治变得越发不得人心。在对外战争中,法军虽然灭亡了荷兰的奥兰治王朝,大军开进了阿姆斯特丹,英国人的海上封锁却让巴黎的粮食变得越发的珍贵起来。督政府又宣布废止最高限价法,取消了对投机者的限制。一时间整个巴黎的物价横飞,面包的价格更是一路上扬,最终引发了民众暴动。

    这就是巴黎的芽月起义,在芽月起义被镇压下去后不到两个月,牧月政变再度爆发。一时间督政府的统治变得摇摇欲坠。

    保王党人认为波旁王朝复辟的机会来了。他们在马赛、里昂等地区发动叛乱,同时,集结在伦敦、科布伦茨、汉堡、罗马等地的保王党人,拥立前法兰西王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为新国王,号称路易十八——这个时候年纪才七八岁的路易十七已经死了。

    保王党组织队伍,在布列塔尼省的西北端基贝伦半岛登陆。但督政府立刻派出军队击溃了这支叛乱队伍,并将被俘的750名叛乱者全部处死。可是保王党的叛乱依旧在进行,法国中部地区再度出现了动乱。在巴黎,王党分子在自己占优势的中心区勒巴勒蒂埃区组织了一个中央委员会。在他们的煽动下,叛乱犹如瘟疫迅速地在巴黎各区蔓延开来。负责巴黎警卫的梅努将军因不满新选举法,而实际上站在了王党分子一边。梅努同叛乱区首领谈判,同意让军队撤回军营,结果大部分地区落入暴动者之手。暴乱分子在巴黎逐渐汇集,已经达到了四万人,而忠于国民公会的兵力却只有5000人左右。革命自卫军的大部队当时远离巴黎,再加上督政府的倒行逆施使得国民公会失去了群众的支持,一时间督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督政府在危急关头罢免了梅努,并将其逮捕。督政府的巨头之一巴拉斯取代梅努成为了巴黎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但是巴拉斯根本不会打仗,他只会玩弄权术,善于辞令,在派系斗争中明哲保身,善于见风使舵,却根本不是一个军人。他必须拥有一个英明果断的将军作他的助手。巴拉斯想起了拿破仑——一个穿着灰绿色大衣、曾几次找他帮忙的瘦削年轻人。他很了解拿破仑,他知道拿破仑虽然是个退职将军,但他在土伦显示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一十五章 西地中海风云

    拿破仑是巴拉斯最好的选择——有着突出的军事才能,在督政府中却根基浅薄到完全没有,还是个不名誉的退职将军!这样的年轻人太容易被他掌握了。

    巴拉斯命人将拿破仑找来,问他能否把巴黎的叛乱镇压下去,拿破仑只考虑了几分钟,就给除了肯定的答复。他耐心的等待,为他最终赢来了一个完美的时机。取得了巴黎五千革命卫队兵权的拿破仑,就如同一只久缚的雄鹰再次准备展翅高飞了。

    在平息叛乱的战斗中,拿破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运用大炮,因为保王党分子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手中或许有火箭弹和大炮,但绝对不会完美的运用他们。

    但当时,督政府的驻地杜伊勒里宫附近没有炮兵,也没有弹药。火箭弹是有一些,可大炮绝对没有。而在巴黎西北的萨布隆营房却闲置着40门大炮。拿破仑知道这个情况,于是他立刻指派自己的朋友——骑兵队长缪拉带领200名士兵,把大炮拖运到杜伊勒里宫周围。

    战斗中,拿破仑前所未有的才采用了在城市中使用大炮轰击暴乱分子的手段。在拿破仑著名的‘一阵轻风似的葡萄弹’打击下,叛军被打的血肉横飞。只以为胜券在握的保王党空有大炮和火箭弹,却完全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叛军完全没有料到拿破仑会在巴黎城市内使用大炮,他们被炮火轰得措手不及,只能用步枪还击,然后战斗只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便结束了。

    督政府得救了。

    拿破仑又一次成为了革命的英雄,他的人生迎来了新的转机——他被任命为巴黎卫戍司令,他成了势力强大的共和国督政官巴拉斯的密友及作战部队独立指挥官的候选人。他的社会地位在迅速上升,锦绣前程在他面前展开。

    到了新的一年来临,拿破仑已经就将成为意大利军团的司令官了。

    虽然这支军团只有40000多人,但这是拿破仑第一次在法国的战略大局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为了彻底打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完全解除外来的军事威胁,法国督政府决定在新的一年里展开积极的军事行动,主要进攻目标对准实力雄厚的奥地利军队。为此,法军统帅部提出了一个钳形突击的作战方案,计划派出两路大军,分别由儒尔当将军和莫罗将军统率,在莱茵河一线展开,同时向东推进,矛头指向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但就当法国革命军队积极准备北线作战的时候,作为巴黎卫戍司令的拿破仑却提出了南线作战计划,即首先歼灭奥地利和撒丁王国的联盟军队,夺取北意大利富庶的皮埃蒙特和伦巴第地区,然后再把奥军逐出整个意大利,将战场推向提罗尔和奥地利本土。

    这样,既可解除法国东南部地区所受的威胁,又可避开奥地利的主力军团——由奥地利第一名将卡尔大公指挥,从南面迂回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

    鉴于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及其建议的实际价值,督政府同意了拿破仑的作战方案,并任命他接替原意大利军团总司令舍雷尔将军的职务。拿破仑有陈汉驻欧办的支持,当然早就清楚了意大利军团是个什么破烂德性,可他立功心切,还是决定走马上任。

    这是拿破仑独自统兵作战,驰骋疆场的开始。就是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