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10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六角炮他们还没开发出来。

    中国对这两项武器选择了保密,可大规模的战场上,数量繁多的单兵武器和火炮是根本不可能真正的实现保密的,这又不是平日驻军时。西班牙人至少在一年前就搞到了这两种武器的大体情报。

    然后米尼步枪的秘密就再被一个欧洲国家给获取了,这是继俄罗斯人之外,第二个得到米尼步枪的国家。而西班牙也同俄罗斯的选择一样,秘密拿到手中了后,秘而不发。

    结果就驻欧办所知,法国人是在去年的秋冬季用实打实的利益才从西班牙人那里换来了。拿破仑的军团里可能还有一点米尼步枪,但六角炮绝对是非常少见的稀罕物。

    双方火炮上的无差异让亚历山大港口的这场海战有了成立的前提。

    这要是跟美洲的海岸那般,双边的武器都有着时代的差距,亚历山大港的战斗就不用打了。

    ……

    经历了昨天的试探,今天动了真格的法国地中海舰队主力让港口保卫舰队损失惨重。

    李广号上的大火已经熄灭了,但它的舰体已经被破坏得不成了样子。法国舰队强大的火力,如同一记重拳打在了李广号的两侧船舷上。一颗颗铁弹砸的船壳分崩离析,船体碎木横飞,甚至还能引发了一次舰体内的小爆炸,不仅炸死炸伤了十来个李广号水兵,燃起的大火也给李广号增添了很多麻烦。

    今日战斗最艰难的时候,朱濆都有了与舰共沉的念头。但老天保佑,今天他终于是撑过去了。

    蔡牵中午的时候就被送下了船,一根蹦飞的碎木条扎进了他的肚子里,就跟一支箭一样,整个扎穿。今后能不能活下来还保不准呢。

    朱濆的心情更加复杂。他知道风帆战列舰的珍贵,可现在李广号这艘新舰却可说是毁在了自己手里。

    但是他不应该在亚历山大港硬顶法国人吗?

    只要他们能坚持得住,不让法国人登陆来,法国人的舰队就只能停留在尼罗河口外,待到纳尔逊回头杀来之后,就有可能把拿破仑精锐的整支军团彻底埋葬在大海中。

    有这个诱惑在眼前,朱濆也抵挡不住。那本来根本不愿意同法国人硬顶的英国分舰队指挥官,在听了朱濆的理由之后,立刻下定了决心。

    不管是昨天还是更加残酷的今天,英国人的战斗意志一点也不比朱濆舰队差。

    看着重归平静的大海,朱濆脸上的神情冷硬冷硬。这一场海战,已经大到头了,中英都拼尽了全力。

    损坏的军舰不仅仅是没得救的李广号,连同英国人在内,四艘三级风帆战列舰每一个都损失严重。

    而更重要的是,这都三天了,纳尔逊这孙子还没有他的影子出现。

    朱濆都已经要绝望了。

    明天是第四天,一艘艘军舰困在尼罗河口,跟打阵地战一样,化身为炮台了。他们,英国人,顶多再支撑明天一天,但是明天一天的时间里,纳尔逊能带着舰队出现在亚历山大港口外吗?

    朱濆心里一点谱也没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四十六章 揭阳王的担心

    纳尔逊能不能在明天赶到亚历山大港,没人能知道。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亚历山大港海战的消息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到欧洲的每个角落。

    要知道,现在还没彻底没落的奥斯曼帝国,通过第六次俄土战争的胜利,为自己好好地装扮了一番,那是绝对绝的世界列强,受整个一神世界所承认的。

    第六次俄土战争落幕的关键虽然是中国在东线赢得了对俄的绝对胜利,但奥斯曼帝国一挑二,独自迎战俄罗斯和奥地利,坚持了两三年时间的事实也是不容否认的。

    中国的官方舆论把奥斯曼帝国与欧洲五强并列齐驱,在华的欧洲人可也没谁大声反驳的。

    奥斯曼帝国现下就是如此的地位。

    法国人刚刚战胜了奥地利,放着生死对头约翰牛不怼,居然虚晃一枪,掉头扎向了奥斯曼人,这是怎么一种作死的精神啊。人家奥斯曼不仅自己的块头大,人家还是中国的亲密盟友。法兰西招惹奥斯曼帝国可不仅仅只招惹了天方世界,东方世界他也得罪的够够的。

    再加上高卢公鸡的小弟大板鸭也正在美洲跟中国人硬钢,相信亚历山大港海战的消息传到欧洲之后,很多国家会对中国与法国的友谊破碎深信不疑。

    这俩国家不可能继续维持非官方的私下友谊了,他们已经真真切切的站到了彼此的对立面。

    当初知道中国访奥舰队向法国运输物质的时候,欧洲各国内心里有多么惊诧,此刻各国统治阶级的心中就有多么舒坦。

    拿破仑人生最大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北意大利战役,这个年纪不大的青年是如何勾搭上巴拉斯的,是如何迅速稳定住意大利军团的士气、斗志的,中国人是没有成功前的拿破仑最大的投资商。现在这些可恶的中国人却要自食其果了。

    自己大力资助的对象,带着千军万马来打自己,这滋味不好受吧?

    但一个事实也不能忽视。

    纵观整个亚历山大港战斗,法国人的散兵进攻变得更多更频繁了,而且法国的军队中也的确出现了一种可快速装弹的线膛枪。

    中国人在美洲露出的两样新式武器,打得很远很准,复装速度又很快的火枪和六角炮,已经被整个欧洲看到轮廓了。

    拿破仑手中只有三万人不到【扣除了马耳他4000兵】,他跟伊拉姆拼不起,伊拉姆把自己手里的军队收拢收拢,没有五万也有三四万,这些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奥斯曼正规部队,精锐的伊拉姆军团,战斗力更是被俄罗斯人和奥地利人检验过的。而且这还不算埃及当地的马穆鲁克封建骑兵,再加上伊斯坦布尔派来的军队,埃及的陆战部队比拿破仑两倍还要多。

    所以,拿破仑手中的这点宝贝是都用上了。

    战术上也没有半点留手,猎兵+散兵的进攻纵队,穿插、分割、迂回包抄。看似很寻常的指挥,但是放到眼下时代的士兵身上却真的有点不容易,因为这个时代的士兵,熟悉的都是前装滑膛枪。

    散兵+前装滑膛枪,太滑稽了。

    所以很多的军官知道把士兵大规模的集合在一起是送死,但开枪射击的时候,他们依旧喜欢找机会,召集周边士兵排成两排、三排的小队列,下蹲、自立,然后排枪攒射。

    一切只因为火枪的性能太low!

    历史上的法国革命士兵【初期】因为素质的原因,在正面战场上往排枪击毙有点瞎,打仗的时候都是玩纵队冲锋,形成了一种传统,在后来军事素养上去之后,战场上也往往会采用纵深战斗队形,即射手的散开队形与步兵的纵队相结合的队形。而拿破仑更是历史上将这一战术发扬光大者。现如今他手中多出了跨时代的米尼步枪,同时战场又受到了火箭弹这种大杀器的限制,后者超长的射程和极高的精准度不仅对士兵有很大的威胁,对火箭弹组也有超大的杀伤,让拿破仑更加扎进了‘纵队’的海洋中。

    就比如亚历山大港的战斗。

    当一艘艘中国和英国的战船战舰相继沉默在亚历山大港口之后,当海面汹涌的波涛和猛烈的狂风被拿破仑无视,当法国地中海海军司令布律埃斯为了安全起见,主张再等几日登陆,他断言几天之内纳尔逊是不会回转的,可一样遭到了拿破仑的严词拒绝之后,上帝和真神也无法阻止拿破仑率领的法军登陆了。

    拿破仑说:“时间紧迫,命运只给我3、5天的时间,如果我不充分利用,我们就失败了。”布律埃斯不得不发出全体登陆的信号。

    从派出小规模的士兵登陆,一点点啃下伊拉姆军团在尼罗河口的防御工事,到法国大部队彻底扫荡尼罗河口的‘敌军’,一共只用了两天的时间。

    朱濆始终没有等到纳尔逊的到来,他手下的战船战舰拼个一干二净了,纳尔逊依旧杳无踪迹。

    后来这一战的经过被送到陈鸣的手中后,让陈皇帝内心里对纳尔逊的尊敬大打折扣。

    拿破仑七军团的大部队开始登陆,但这个过程十分艰难。奥斯曼早就有所准备了么。

    在亚历山大港的正面,海滩上真遍布了尸体。

    拿破仑用上了自己所有的手段,他自己都亲自带领九千军队在亚历山大港的东端登陆——因为防御方没有了军舰,尼罗河敞开了,就算他们有上万的马穆鲁克骑兵,也没有个鸟用。拿破仑就是在舰炮的掩护下,带领两个师和三个骑兵团的兵力登岸,然后在陆地上包抄伊拉姆军团的阵地后路,其间被马穆鲁克骑兵几次攻袭,马穆鲁克骑兵优秀的马背上作战技巧,让拿破仑也叹为观止,但拿破仑还是取得了胜利。

    并且对马穆鲁克骑兵留下了最写真的评价:两个马穆鲁克骑兵可以轻松对付三个法国骑兵,因为他们装备更好、马匹更好、训练更好。他们有两对手枪、一支大口径短枪、一支卡宾枪、带遮阳的头盔和锁甲。他们每人有几匹马,还有专门伺候马匹的侍从。

    但是,一百名法国胸甲骑兵不会惧怕一百名马穆鲁克。三百名可以打败相同数量。一千名法国骑兵可以轻松击溃一千五百马穆鲁克。战术、纪律和阵法的作用就是这样大。

    拉萨勒和勒克莱尔两名拿破仑的骑兵骁将与马穆鲁克对阵时,把部队布成多条战列。当马穆鲁克骑兵就要压垮第一线时,第二线从左右协助。马穆鲁克于是停止并开始转向,以对付侧翼的新战线。这个时机总能被法国骑兵所把握住,及时向其发动冲锋,然后马穆鲁克骑兵无一例外地被击溃。

    但法军与马穆鲁克骑兵的几次交锋,人数都不多。就像拿破仑自己评语里说的一样,一千人!

    拿破仑的指挥和法军的作战技巧、战术习惯,让伊拉姆军团很难受。

    集中步兵和骑兵在炮兵的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