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1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对来说风气较为文弱一些的琅勃拉邦、万象和金边等国,对于陈鸣的这些要求还是很欣喜的。他们甚至都愿意解除自己国家的武装,反正他们周边已经没有敌对国家了,抱稳了中国的大腿后,暹罗国也不可能再侵略他们,那么他们还维持常备军干嘛?

    倒不如多增加一些武装警察。

    只可惜这样的请求根本没有被陈鸣所答应。

    今后陈汉与西方各国的争斗,他还需要充分调集自己手下的附庸国兵力呢。就像现在极可能已经在进行中的俄法之战,拿破仑如果不是充分调动了他的附庸势力,他又怎么可能拉起一支六十万的大军呢?

    中国的军费不需要这些国家来分摊,可中国也不可能彻彻底底的保护住对方。虽然不少国家都是在中国的‘腹心’,就比如刚才说的金边、万象。

    东西大战,欧洲人如果真的达到了金边、万象,这已经意味着陈汉失败了。南洋地区是陈汉绝对的势力范围,就像老美的夏威夷,是不允许有半点闪失的。

    到时候,陈鸣是不会让中国一个国家死顶的。

    所有的盟国都要有军队,只是侧重点不一样。日本这样的国家,陈鸣就把它往军事‘小强’上去塑造,而美洲的各藩国,便相应的裁减了不少的军队。

    而且内陆国家要相应的分担一些沿海、前线国家的军费负担。

    因为它们自己是安全的,是完全被盟国保护着的。前者需要直面敌人,他们有义务保持住一支数量有限的精锐陆军,走精兵路线,一旦前线国家发生战争,他们的陆军就必须要立即增援!但后方的国家在享受这种安全保护的同时,也必须要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担一部分前线国家的军费开支。这叫交保护费!

    詹姆斯·科沃尔走下了马车,头顶直射的阳光让他感到眼前花白,一阵眩晕。还好,他身边的侍从紧紧地扶住了他。

    作为大英帝国第八任驻中国大使,詹姆斯·科沃尔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将陈鸣看的很高了。对方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玩造反,推翻了鼎盛中的满清帝国,然后短短三十年里让庞大的中国变成了现今世界上最最庞大的帝国。

    只说陈汉的疆域,贪婪、凶狠的蒙古人也比不上他。

    但是詹姆斯·科沃尔认为陈鸣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巅峰了,可现在陈鸣突然丢出的大自由贸易区和统一货币政策,还有相关的军事合作政策,让他知道——自己小瞧了陈鸣。

    他以为陈鸣已经是半神了,可事实证明,陈鸣都点燃神火,高举王座了。

    陈鸣的这些政策都是具有极强的开拓意义的政策,这简直为西方世界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啊——怎么才能拧成一股绳的来跟中国人斗。

    西方世界完全可以照搬中国人的规则,在大败拿破仑之后,建立一个在英国领导下的欧洲新次序,与中国人展开全方面的抗衡。

    詹姆斯·科沃尔如此的想,法国驻华大使爱德华·菲利普更是如此想。因为法兰西比英国人更有优势建立起一个以巴黎为中心的拿破仑大帝国。

    毕竟整个欧洲,除了英国和伊比利亚半岛,还有俄罗斯未曾驯服外,其他的国家已经全部臣服在了伟大的拿破仑脚下。

    至于奥斯曼帝国的驻华大使哈桑·鲁哈尼,他也在如此的想着伊斯坦布尔。作为天方世界的领导者,伊斯坦布尔有责任有义务引领整个天方世界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陈鸣的动作简直是给全世界都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陈汉在准备战争

    俄罗斯真的很牛叉,后世的俄罗斯依靠着天气和空间两大盟友的帮助,打垮了比拿破仑更狂妄的希特勒的550万大军。

    后世的很多人都崇拜拿破仑,崇拜希特勒,即使后者是一个杀人狂魔。可也有很多人在看了拿破仑和希特勒进攻俄罗斯的时间点之后,觉得这俩人都是超级大傻叉。竟然在六月底才发起战争,对于俄罗斯战场来说,这个时间也太晚了。

    陈鸣当初也是后者群体中的一员,也就是长大了之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才让他明白俄罗斯那恶劣的环境对于战争所造成的困难并不仅仅是冬季。

    俄罗斯的西部,也就是北欧地区,秋天有连绵的秋雨,道路泥泞不堪;冬天寒冷,大雪纷飞;初春化雪的时候同样到处是泥沼,交通条件非常不理想,只有从五月开始的三四个月时间适合行军打仗。当年的希特勒六月末才进攻苏联的确有些偏晚,但不能说是错误,毕竟,打倒南斯拉夫来保证巴尔干半岛的绝对安全,对于轴心国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而拿破仑,陈鸣还记得,他当时看过的某一篇文章上说,拿破仑之所以到六月末才正式对俄罗斯发起战争,并不是他纯粹的被亚历山大一世给出的‘一线攀谈希望’给勾引住了,而是以当时的运输条件,要集结六十万大军需要太长的时间。

    要知道,在战争开始前的一个多月,五月初时拿破仑和皇后路易莎就离开了巴黎,直赴前线。他的大军已经分成几路经过德意志各国,向波兰前进,并且逐渐向维斯瓦河和涅曼河集中。

    维斯瓦河在波兰境内,涅曼河在立陶宛境内。

    拿破仑早早的就决定对俄罗斯动兵,但大部队的季节在五月里才开始,那就是因为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区春季里那糟糕的交通环境。

    可不管怎么说,历史是以胜败论英雄的。原时空的拿破仑和希特勒,用他们发起的这两场战争证明,靠老旧的运输方式,即马匹或步行是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占领俄国/苏联广阔的领土的。不管是拿破仑强大的骑兵部队还是希特勒的摩托化部队,在数量上都不足以占领和控制它的乡村。

    拿破仑在发动进攻前,曾最后一次尝试说服沙皇投降。他派德纳博纳伯爵去晋见沙皇亚历山大。沙皇对这位法国使节说道:“我不抱幻想。我明白你们的皇帝是一位伟大的将军,但是我有两个盟友——时间和空间。在这个辽阔的国家中,我会撤退到任何一个偏僻的角落继续战斗,也会守卫每一块遥远的阵地,但绝不会签署一个屈辱的和约。想要发动进攻的人不是我,但是只要还有一个外国士兵留在俄国的领土上,我便不会放下武器。”

    于是,在东方的陈鸣正兴致勃勃的搞一个以中国为首的东方世界大同盟的时候,西历1812年6月的16日,拿破仑来到了立陶宛,在那里签署了对大军的命令。

    说真的,这个日子比起原时空里的拿破仑还是提前了几天的。

    “士兵们,第二次波兰战争开始了。第一次波兰战争是在弗里德兰和提尔西特结束的。在提尔西特,俄国发誓与法国结成永久联盟,并且发誓与英国作战。而现在,它破坏了自己的誓言。当法国的雄鹰没有再渡莱茵河而让我们的盟国听凭俄国去支配的时候,俄国对自己的奇特行为竟不作任何解释。俄国劫数难逃,它的命运应该完结了。它是否认为我们已经蜕化了?难道我们已经不是三皇会战战场上的士兵了吗?它让我们选择:耻辱或者战争。我们的选择是不会引起怀疑的。所以,前进吧,渡过涅曼河,把战争带到俄国领土上去。对法国军队来说,第二次波兰战争将成为光荣的战争,正如第一次波兰战争一样。而我们往后缔结的和约将赢得它的保证,将结束50年来俄国对欧洲事务施加妄自尊大的影响。”

    世界就是这么的神奇。

    在东方历史迎来崭新的一页,迎来注定要更加辉煌的将来的时候,欧洲的命运也走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西方这这个时间段里同时掀起了新的篇章。

    欧洲的命运将有法俄战争来决定,东方的命运也将有法俄战争来决定。如果拿破仑出乎意料的征服了俄罗斯,对于东方来说,那就将是另一个新的命运;而要是拿破仑如历史上那般对俄战争失败,整个世界都注定要被陈汉征服!

    在圆明园里,陈鸣一边等着外交部送上的消息,另一边就是时不时的看一眼欧洲地图。该打起来了!

    6月18日夜晚,拿破仑的指挥部渡过了涅曼河。涅曼河这边死一般的寂静,广阔无垠的土地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展现在法军面前的是褐色的土地和枯萎的植物以及遥远地平线上的树林。眼前的景色使拿破仑感到有点不安,他担心俄军不经战斗就撤出立陶宛首都维尔纳,放弃整个俄属波兰,从而诱使法军远离后方基地。这时,法国在波兰境内的间谍一个也没送回情报,法军对敌人的动向简直一无所知,这更使拿破仑心情沉重。

    不过法国的间谍还是很快就送回了情报的,报告了拿破仑俄军在涅曼河前线的布置情况。当时在涅曼河前线有三支部队,一是由巴克莱统帅的俄第一方面军,约18000人,这是对法作战的主力部队。其右翼由维特根斯泰因将军指挥,驻防波罗的海沿岸;左翼由多赫土洛夫指挥,部署在格罗德诺市郊。司令部设在维尔纳。第二支是由巴格拉吉昂统帅的第二方面军,80000,部署在格罗德诺—穆查维克河一线,司令部设在沃耳科威斯克。第三支是普拉托夫率领的20000哥萨克骑兵,也部署在格罗德诺地区。不过,集结在维尔纳的俄军早在三天前就撤往德里萨大营了。拿破仑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他命令乌迪诺、内伊率军前往追击巴克莱,其他部队快速前进。6月20日,法军不费一枪一弹进入了维尔纳。但拿破仑一点也不高兴。在这里,拿破仑又得到了一个坏消息:由于劳顿、缺乏草料以及夜里的凄风冷雨,超过2000匹军马死在进军路上。同样由于饥寒交迫和过度疲劳,许多年轻的近卫军士兵也在行军途中倒下了。拿破仑开始意识到这次远征的艰巨性。

    此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