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有难喽。”吴必达感慨不已。大青果啊,三五年前还盛世繁华,烈火烹油的大青果。

    水师上绝对占优的复汉军,今后会让大青果打苏北到辽南的千里海疆变得无一日安宁,处处是烽烟,处处是战场。

    吴家的命运已经绑在了复汉军这条大船上。木已成舟,吴必达性格再迂,也不愿看到复汉军翻船的。他现在只是在脑子里‘想象’,因为他现在说什么,想什么都是假的,因为他已经‘中风’了。

    整个福州城,政府官员士农工商千千百百,如吴必达这样想的,绝对不乏其人。

    这场大捷的消息就很快传遍了整个江南,各地的报纸纷纷把大亚湾海战复汉军完胜的消息刊登出来,高兴得不知道多少人把桌子椅子拍得震天响。

    复汉军拿下了江南以后,漕粮没有了,对外港口开埠了。整个江南虽然被战争搞得萧条不已,实际上农民也好,商人也好,都已经看到了光明的出路。

    作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方,江南商贾的力量绝对不弱的。之前是因为‘传统因素’存在,商人的地位实实在在的被士绅压过一头,可现在商人有了工商署在背后撑腰,纵然只是刚刚小荷才露尖尖角,爆发出一点点力量,就让复汉军在江南的统治顺滑了很多。

    尤其是上海、宁波的茶馆、酒楼,那是天天坐的爆满。一个个红光满面的富商大贾,手中拿着一张张报纸,高谈阔论,让那些开店的老板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

    当然,陈鸣不是银子,复汉军不是金子,他们的好不是谁都喜欢的。

    北京城里的八旗子弟们,就尤其的痛恨。复汉军的每一次大胜就意味着清军的一次大败。而且让满北京的百万八旗感到‘深恶痛绝’的是,因为复汉军的‘倒腾’,大青果终于没钱全额发放八旗们的铁杆庄稼了。不仅如此,还要回迁八旗到关外老家,去开荒种地,去从土地里刨食。养尊处优已经百十年的八旗子弟们,如何想再拿起锄头?

    “操他娘的,这陈贼又走了****运。呸!”这么说话都还算是客气的。

    而紫禁城里,当吴书来把复汉军水师大胜的消息报上来的时候,乾隆皇帝神情似乎很平静,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不过他那忍不住颤抖的双手却暴露了他此时心中的恐惧。

    乾隆皇帝的寝宫墙上挂着一张大大的大地图,是整个大青果的地舆图。乾隆死死地看着地图上广东的位置。现在复汉军已经要对广州发起进攻了吧。

    而消灭了广东水师的复汉军舰队,若是开到山东,开到天津……

    乾隆只是这么一想,浑身就寒的彻骨!“加快速度,东北必须加快速度。”乾隆需要更多地钱,更多地粮食。

    他的帝国正在倒塌!

    ……

    鲁山。

    天色已经黑了,陈惠在椅子上整整坐了两个多小时。自从处理完公务后,他就坐到了这里。当然陈惠不会是一直动也不动,只是脸色沉静,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让人窒息的迫压感!

    两天前,飞鸽来报,东南水师与清军的广东水师二次交火,两支规模庞大的船队越打距离岸边越远,然后就再没有海战的消息传来。这叫陈惠心里如何放得下?所以这两日,尤其是今日,整个汉王宫都是寂静的。来来往往的官员、婢女都像是怕惊动了陈惠,惹来他无限的怒火一样,说话的声音放小,迈出的脚步变轻!

    直到王府中响起一阵高昂的欢呼声,整个汉王宫春回大地,冰雪消融!

    谁都知道陈惠为什么变成这样,而当他的欢笑响起,当他身边的侍卫、侍从的欢呼传出来,无疑就表示着广东海战的胜利,至少不是吃亏。

    “传告四方,我军海战大捷,鞑虏的广东水师已被我军尽数歼灭,海战大捷!”

    陈惠手里拿着一张短短的小纸条,一脸的喜气洋洋,浑身上下都带着三分清爽。憋在心口两天的一股气释放了出来,看到了捷报,真就比吃了人生果还要浑身舒坦,八万四千个毛孔都透着舒服和清凉。

    ……

    湖南省城,长沙。喜报的消息也传到这里。

    作为原先的湖南省城,虽然湖南依旧没有设立巡抚等省级官员,可长沙的地位半点也没受到衡阳与岳阳的冲击。

    所以陈广乾作为长沙知府的地位是不需多说的,这位投效陈汉时间不长,却被鲁公殿下瞧上了眼的知府大人,一直是众人心目中‘湖南巡抚’的最有力竞争者之一。

    只是这位相传中是贩糖的小商贩出身的知府大人,做起官来有条不紊,得心应手,连还把《长沙日报》紧紧地攥在手中,做官之余,《长沙日报》也搞得红红火火。就销量而言,只长沙一地中,已经追平省报《湘报》了。实在不想是一个贩糖的商贩。

    而且这位知府大人还挺推崇郑板桥,自己书房中挂着“难得糊涂”四个大字,还有一把纸扇,扇面上亲提了: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八个字。他坐上长沙知府的位置后,连续的招来官员在书房见面,很快这十二个字就传了出去,立刻安定了下属的人心。但‘难得糊涂’却又不是真的糊涂,抓大放小,着重放轻,以自己的‘言行举止’,赢得了衙门上下官员官吏们的重爱。只是最近来这位知府大人忽然勤勉了不少,衙门签押房里三天两头就开小会。

    在长沙做官的人都知道,陈广乾的脾气是很好的,性情诙谐,对手下的官员们很和气客气,对长沙的驻军人员更是周到,还有对下面的百姓士绅也都很可亲,很少在堂面上发脾气,公开场合露出怒火。基本上是个绝顶好的好boss了。

    而且谁都知道他是鲁公殿下看重的人,长沙驻军和岳阳、衡阳的驻军,对之都客客气气。

    虽然也有人对陈广乾的真实身份甚是好奇,这等人物和才学,怎么也不可能是卖糖的商贩,可陈广乾口风极严,就是想派人去广西查探查探,眼下兵荒马乱的也无从查起。

    所有人都已经默认了这个来历有些神秘的陈广乾前途无量了,对他背后的事情都保持着沉没。或许等到他有朝一日坐上更高的位置的时候,才会露出真正的身份吧。

    今天整个长沙的县局一把手都聚集到了府衙签押房,长沙府的官儿们都见惯了陈广乾的和蔼可亲,却不料今天陈广乾的脸上则是挂了一层寒霜,难看的要死。签押房里的气氛也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知府大人不但脸难看,而且不说话,看来是被什么事情气到了。底下的属官、佐官们都不敢开口,就静静等着。直到最后警局的局长陈成知的咳嗽声打破了这份沉寂。

    陈成知是暗营的老人。当初受命追查李家的下落,在两湖奔波往来,忙活了半年时间也没有追查到李家人的最终去处,白白丢了一个巴上李小妹的大好机会。后来湖南成了复汉军的地盘,大批的暗营人马转入民政,他也就成了长沙警局的一把手。

    有着这样的身份背景,陈成知职位又至关重要,可整个长沙府都没谁敢招惹他。

    陈家本姓子弟出身,那就是嫡系没话说了,暗营出身,暗地里不知道有着多少秘密,手中抓着在座众人多少把柄,谁敢开罪他?

    陈成知对上面下达的政策也贯彻得力,十分认真。是陈广乾料理长沙府事物的一员得力干将。

    因为陈广乾和陈成知都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来自哪里,知道上面的一条条规定政令为的是让陈汉更加强大,这是跟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休息相关的。自然陈成知这个对上政策贯彻得力的老人就最合陈广乾的心了。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也该他出来说话。打破签押房里低沉的气氛。

    “各位达人,芜湖贪腐案实在令人痛心,我等引以为鉴,当聆听大人教诲。”陈成知点破了陈广乾脸色不好看的原因所在。是刚刚不久的芜湖贪腐案。那是因当地的乡官——退伍兵——透信给报社,而爆出的一件贪腐大案。涉及金额以银元计,在十万块以上。

    这报纸真的不能小瞧,一给盯上了,就跟捅了马蜂窝一样,影响巨大!签押房在座的长沙府一众官员们都在心里面暗叹。然后竖起耳朵来听陈广乾的训话。

    “诸位同仁,芜湖贪腐案影响巨大。我朝刚立纲常,即有人如此胆大妄为,可恨之极。汉王、鲁公都下严令,着各地方官员自省、速查。

    芜湖区区一知县倾吞良田千余亩,狗胆包天。更伙同劣绅低价售出良田万亩,罪不容诛!”那里可是芜湖啊,田价比长沙要贵出小半了。

    “而砍一芜湖知县,只是斩草,未能除根。这天下有止不完的贪污腐败,何以除此陋习?”

    陈广乾似乎真的气的不可抑制了。说话中满脸通红,提及已经被砍了脑袋的芜湖知县和芜湖治下的那几名土豪劣绅的时候,咬牙切齿。

    “芜湖事发之后,本官多日难眠,辗转反侧,想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来。今日邀请各位同僚议一议,大家都提提看法。如果可行的话,本官就上书汉王!”最后两个字说的签押房里大小几十个官僚寂静无声。

    “官员为一朝之根基,吏治不廉洁,官威即不入人心。百姓心无朝廷,何以信之朝廷?我等皆与国朝共益。国朝不兴,我等亦是不兴。国朝败落,我等也自败落。所以,廉洁吏治,尽一切手段打击贪腐,刷新官声,给百姓以信心,是为国之大事也。

    现今国朝官俸丰厚,制度清明,严禁三敬【冰敬、炭敬、别敬,清朝官员送礼的规矩】,在座诸位衣食无忧。但商气亦盛,滚滚红尘,诱惑百千。

    如此要廉洁吏治,不仅要打击贪腐,更要用一些强制政策来‘保护’官员。”

    “本官以为,如说公开家资,申报田产。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每个官员就职、履新、迁转、致仕,就把自己的家底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