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6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国之财

    【上一章章节名弄错了,不改了,太麻烦,大家见谅。】

    陈汉承天二年,秋。上海和广州这两座中国东部沿海最具影响力的对外贸易城市,同时间有一所大范围的建筑工地在两座城市的中心繁华区域启动。这就是中国唯二的两处证券交易所和相应的配套设施了。

    两个证券交易所不仅会在接下的日子里成为各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还会成为各自城市的一个金融商业中心。在以证券交易所广场为圆心的区域内,证券交易所坐南朝北,其他的位置分别有商店、茶馆、饭店、宾馆等等。

    黄松带去西方的第一波中国官方使团已经返回到国内了,他们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英国的伦敦,在法国的巴黎,还有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热那亚,虽然后者早已经衰败。纵览了欧洲二百年银行业与金融业的发展史和轨迹,本着标准的拿来主义,中国的证券交易所也随之诞生了。

    在遥远的西方,自西历1609年荷兰成立了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以来,欧洲大规模大范围的金融交易已经要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了,制度发展的已经比较正规、成熟!至少以陈鸣的眼光和经济知识他是看不出这有什么问题的。

    即使是英格兰银行的影响力笼罩着整个大不列颠王国的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也于西历的1773年在新乔纳森咖啡馆正式宣告成立。虽然现在的英格兰银行成立依旧把持着政府债券的和银行股票的发行和兜售。

    整个18世纪以来,英格兰银行为英国的战争需要发行了大量的政府债券和股票,即使他们的证券交易所还没有城里,实质上的股票交易也十分活跃,交易形式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之上,伦敦证券交易的成立完全是水到渠成。

    这种专门的证券交易所场地成立后,分散的证券交易集中于交易所经营,政府规定下证券交易条例,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是荷兰还是伦敦、巴黎,证券交易市场上最有价证券几乎都是国债、外国公债、矿山、运河股票等。

    “我朝现在正大规模地疏通河流、开拓陆路交通线,以及开采矿山、修行水利等重大设施,利用股票的形式可以方便的筹集民间建设资金。至于偿还能力,以水道和陆路交通来说,朝廷完全可以用河道官道的税收来分润么。而且我朝现今以纺织业为代表的手工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很多地方的纺织厂为了扩大生产和加强竞争,很多家族企业改为了股份公司,都在筹谋发行各自的股票,扩大成本,这就给了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提供看很好地经济基础……”黄松才不会说也有很多人宁愿防患发展脚步,也不愿意把股份拿出来。

    从欧洲回来的黄松面对内阁上各方面的询问,说得头头是道,娓娓道来。

    陈鸣本只打算在上海建一处交易所,这是他脑子里的旧有观念在作祟。事实上,上海即便已经高速发展好几年了,它现在也依旧比不得广州。名气是需要时间来酝酿,经济量也需要时间来创造。对于西方来说,广州这个城市已经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上百年,上海是刚刚才崭露头角。

    公平的来讲,陈鸣也说不准日后的珠江三角洲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个在他原来的时空中超越了日本东京,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的经济区,现在已经丧失了自己最珍贵的财富——对外贸易特权。

    你甭管这特权是不是他们自己喜欢的,反正‘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再也不会与广州重合了,殖民地也再印不到香港的头上。没有了香港,还会有深圳吗?现在那片地方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叫香山。

    后世的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三大黄金市场、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香港,现在是中国水师的一个军事基地,已经在承天二年春天就破土动工了。

    虽然上辈子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所谓的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未尝没有吹嘘的成分,但作为一个天然梁良港,作为水师的一个军事基地是绝对够用的。

    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的珠江三角洲,未来的发展会是哪样的,陈鸣真心不好说。可就现在广州的商贸地位,陈鸣真的不该把它‘忘’记在脑后。

    广州商团的力量可是很强很强的一股经济实力啊。当初商贸银行的总部落到上海,那就让广州很有意见的。

    上海唯一比广州有优势的就是银行业了。中国的这几大银行,商贸银行的总部在上海,中原银行的总部在鲁山,除此之外,包括江南银行在内,以及刚成立的央行,那总部都在南京的啊,明显距离上海更近。上海显然比广州距离中国的银行界中心更近。但只在上海建立交易所明显有些不足,于是建设计划上就又多出了广州的这一处。

    中国第三家私人银行也快要成立了,两广的南岭银行自然想让这广州城内多处一座证券交易所,因为南岭银行的落脚地就在广州。

    ……

    时间飞快的流逝着。转眼就来到了承天三年的六月初一。

    上海黄浦江边迎来了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那前后修建装饰了大半年的证券交易所终于要揭牌了。上海整个商界都震动着,锦旗飘扬,锣鼓喧阗,金狮狂舞,爆竹声声。上海市长萧楼亲自出场,还邀请来了上头的大人物,揭牌仪式的规格不是一般的高。

    而从今天起,这座证券交易所也成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虽然它并不高大,只有三层,而此时的上海四五层的楼房已经布置一座两座。但这没个卵用。

    标志性建筑,地标,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代表的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思潮的体验。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能称之为标志,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更是环境、文化、教育氛围等各方面的合力,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地域的经典。

    在上海,在广东,再没有什么比证券交易所更适合的了。

    而作为陈汉精心打造的证券交易所,但这里的装饰,这里的外观,也绝对是漂亮的。闪耀人眼的玻璃窗,浅黄色花岗岩贴片的墙体,上有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下有三尺高的花岗岩基座,正面列有十二根小五丈高的圆形廊柱。比起周边传统的砖木结构的房屋来,真的是威武的太多了。楼前还有一片宽敞的广场,中央是一个漂亮的喷水池,这是由圆明园人工喷泉的设计及施工指导蒋友仁【传教士】亲自设计监工的,被打到劳改营里吃沙子吃了好几年的蒋友仁,走出劳改营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的,泪涕直流。就算是在上海这座与西方交流甚广,挺受西风影响的沿海城市里,这么大型的喷泉景观也是开天辟地的头一次。而整个证券交易所,自从这座喷水景观建造好之后,这里便成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目光关注的地方。

    无形中就给未来的证券交易所打了一次全民广告。

    所以今天开业,盛大的高逼格的揭牌仪式不知道吸引来了多少百姓前来围观。而让老百姓们觉得有趣的是,来参加揭牌仪式的不仅有手执权柄的官老爷,富贾一方的缙绅老爷,还有红头发蓝眼睛的外国洋人,甚至连工商署的三把手韩腾都亲自到场祝贺。

    广场上依旧是锣鼓喧天,底下老百姓们的窃窃私语声却丝毫不比这锣鼓声逊色。虽然这两年新鲜事见多了,可这些百姓对于证券交易所还是十分关注的。因为这关乎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今年过年之后,这东北的土地债券价格就不停在涨,到现在已经接近六十大关了。可这绝不是最终的价格!所有人对此观点都坚信不疑。

    六十块纸币也就是六个银元,四两银子。这样的价格如果换到十年前来购买东北的土地,全国九成九的老百姓都会认为价格太高了。但是现在呢?大豆的收益明摆着的,这两年进入东北的大中型农场,谁家不是主种大豆?这收益让人看了眼热。那榨油剩下的豆渣,不仅是牲畜十分爱吃的细料,还能用来增肥农田。从去年开始豆渣并的价格就不断提升,因为南方甘蔗种植园的商家都跑去东北收购豆渣饼了。

    甘蔗这个东西十分的耗费地力。

    大大小小的报纸对此事都有关注,都有分析。一个公认的结论是,证券交易所是土地债券的价格近期增长速度加快的最直接原因。

    因为证券交易所一旦正式运营,那么土地债券的价格就会更加的透明,同时这也会让很多很多的小成本收购商三振出局。因为他们出的价格在诸多手中握着土地债券的百姓们眼中,毫无吸引力。这是个资本的‘世界’,一条条大鱼入场之后,诸多的小鱼即使不被吃掉,也会被大鱼大大的挤占去生存空间。

    这就像银行和钱庄一样,现在银行在普通百姓眼中已经不觉得神秘了,虽然还是有很多老实巴交的平民百姓更愿意将钱封进罐子里埋到自家的后院去,甭管那钱是铜做的银子做的,还是纸做的。因为他们相信把钱交给‘土地公’保管总比交给官府和私人保管要可靠得多。至于私人银行在一些老百姓们的印象中就更是等同于过去的钱庄银号加当铺加高利贷,那形象也就是一个‘奸商’。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银行,因为银行给出了更好的利息,因为银行由国家朝廷背书,让越来越多的钱庄银号在噼里啪啦的破产停业。

    不管是老资格的山西银号,还是江南本地的字号。浩荡洪流之下,尽皆如此。金融这一行当中,竞争真的非常非常的残酷。

    所以私营银行的牌照才那么的弥足珍贵。

    朝廷收取外东北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这两年已经有一家家的农场在东北落脚,包括各大军民股份制公司。但是很多农场的土地,经营方拿到的更多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