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7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阶层的背叛,就是君主权利最大的法兰西那也是不可能真正的行之天下的。

    “陛下您的思维受到中国传统的大同主义思想影响的太深了。”

    陈鸣在眼下这个资本主义都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的时代,去制订一些保护无产阶级的法律,那落在牛顿眼中就是太超前一些了。

    资本的真谛就是赚取一切的利润。在无产阶级还没有表现出无可忍受的势头的时候,尽可能的榨取一切利润才是资本的追求。只有矛盾无可调解无可化解的时候,他们才会被迫让步,让出自己手中的一点利润,以持续下社会的这种生产方式,便于让自己继续谋取利润。

    而陈鸣的做法明显是违背了资本的本质。他在被剥削阶级还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愤怒的时候,就主动地让出了手中的利润,这当然是牛顿他们所不能理解的。

    所以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的牛顿认为陈鸣还是受大同主义的影响深刻,他还觉得,在很多中国学者的大脑中,最最理想的世界莫过于全天下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

    千年前的杜甫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很崇高,他的那首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充分的蕴含了这种思想感情。

    好像一两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始终就有这种怜惜弱小弱势阶层的情怀。

    牛顿很难理解这种自古传承的思想,但他觉得这正是东方文明吸引他的奥妙所在。

    “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中国文化·第六篇第三章》斯蒂芬·牛顿著

    ……

    罗东尼已经老了,自从承天三年开始他就更多的待在自己在南京城外的庄园,而不是跟着陈惠南了北的到处游逛了。他还辞去了《欧洲通史》的编撰工作,年轻时一次次带船穿梭于万里海波之间的经历给他的身子遗留下了不可弥补的伤害,即使现在的他才五十六岁。

    而相同年纪的纪晓岚不仅精神抖索,在最近公布的部委重要官员调整当中,还成功的进入文教部担任实权副部长。

    罗东尼却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来继续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翩翩起舞了。

    罗东尼的庄园在栖霞山下,随着罗东尼的退休,这里成为了南京西方人休闲聚会的一个重要场所。不,不仅是南京城的西方人,就连整个江南的西方人也很喜欢聚在这里,同时被吸引来的还有一些江南的富贵权宦子弟。总有一批人对舶来品感到好奇的是不是?

    脱离了法国的皮埃尔夫妇也经常到这里来,没有多少西方人对于皮埃尔的选择表示蔑视,西方文明中本来就没有太过于激烈的忠诚理念,尤其是皮埃尔要投奔的是中国这个强大的国家,那就更没有什么值得嘲笑和蔑视的了。

    牛顿就是这里最尊贵的几名客人之一。每次他的到来都能给庄园带来很多新鲜的消息,并不一定是宫廷秘闻,还有许多中国顶级政治阶层的奇闻趣谈。

    但来来往往的人群都没有打乱罗东尼严谨的个人生活秩序。他亲自培养自己的女儿罗薇儿和只有十四岁的小儿子罗安洛,给孩子们传授自然、代数、几何和绘画课程,罗东尼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画家,绘画是他的一种爱好。

    虽然他的身体已经不怎么好了,可他还是妥善地安排两个未成年的儿女的生活,要他们不断地完成功课作业,不断地充实自己。他本人虽然不是很忙,可罗东尼在写一本回忆录,而且他还喜欢上了制作紫砂壶。年轻时候几乎不喝茶的罗东尼,现在不仅喜欢上了饮茶,还喜欢的是中国式的饮茶,不管是红茶还是绿茶。

    再有多余的时间他就回监督庄园的工人和奴工劳作,驱使着他们做这做那,建造一栋栋未曾中断过的建筑工程。

    因为这座庄园就是他给自己女儿最好的陪嫁,留给小儿子的产业是家族公司的股份,现在公司由他的大儿子在执掌,他的二儿子在南京的外事学院当老师,现在级别已经提升到了副教授,然后就是他唯一的女儿和最小的儿子。

    罗东尼已经退休赋闲,在中国的事务中似乎已经不能再发挥什么作用了,但谁要真这么想那就是绝对的傻瓜。罗东尼出入陈汉权利中心这么多年,怎么着他与中国的诸多勋贵也存在着一丝矫情。至少逢年过节的时候,皇宫里的赏赐从没有少过他的,这就已经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所以当南京城的高空上阴云诡异的时候,使馆区的西洋人又纷纷聚集到了栖霞山罗东尼庄园。

    当初身材高大硬朗的澳门民政长官罗东尼现在已经变得瘦弱而苍老,满脸的皱纹,走路都有些趋。头发已经完全灰白,眉毛也是灰白,当他皱起眉头的时候深深地沟壑能把蚊子都给夹死,可他的眼光很是犀利。

    罗东尼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东西,显然都是一些常用的东西。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摆着书本和图表,几个高大的玻璃书柜——钥匙直接插在柜门上,一张专供站着写字用的高台子——台子上摆着一本打开的笔记本,一张坯车——周边放着几件工具,那是一件挺神奇的工具,罗东尼就用那个如同可旋转的轮盘一样的器物拉出了一个个坯胎。

    罗东尼明显很爱惜这个器物,周边没有一点泥点洒下,用过之后罗东尼总是亲手打扫的干干净净。

    工作时候总是露出一副严肃的表情的罗东尼,面对自己女儿的时候却十分的温和,他关怀的望望罗薇儿,说道:“除了什么事?怎么一副惊恐的样子?”

    “亲爱的父亲,凯瑟琳给我寄来了一封信,我刚刚收到。”

    “那么信中一定是有一个可怕的消息了?”罗东尼笑呵呵的道。

    “是的父亲。凯瑟琳的哥哥皮罗被巴达维亚的殖民军队拉去当兵了,还有凯瑟琳的未婚夫何塞……”罗薇儿一脸的惊恐。

    战争在距离自己还有较远的一段距离时是可以拿来说笑的,但是当战争真真切切涉及到自己人的时候,那就太可怕了。

    凯瑟琳是罗薇儿幼年时候的玩伴,凯瑟琳的父亲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一名大班,家就按在澳门,是罗薇儿的邻居。她的哥哥皮罗还给罗薇儿写过信。而别凯瑟琳大了三岁的何塞,罗薇儿也见过。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订婚。

    罗东尼皱了皱眉头,他伸手接过了罗薇儿的信,他要细细的看一遍这封信,就女儿的话中他嗅到了不少的信息。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那个跟凯瑟琳订婚的何塞今年才十七岁。

    凯瑟琳在信中写道:

    亲爱的朋友,离别是一桩多么可怖、多么令人痛苦的事啊!

    整个巴达维亚都在谈论战争,他们只在谈论战争。我的哥哥和未婚夫先后接到了公司的征调书,他们一个在海军,另一个成为了炮台守兵的一员。………………上帝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欧洲我们【荷兰】跟盎格鲁…撒克逊人闹翻了。我们过去的盟友已经放弃联合省,有人推测,伦敦意欲向联合省下手,以来打击气焰越来越嚣张的武装中立同盟……

    愿上帝保佑,万能的上帝大慈大悲,委派一位天使充当我们的统帅,但愿他能够镇压下疯狂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上帝保佑我的哥哥和未婚夫,我不想失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亲爱的玛丽【罗薇儿的原名】,我向您坦白承认,他们的这次从军却使我感到极大的痛苦和担忧。

    整个巴达维亚都充斥着失败的情绪,我们的威胁不仅来自印度的英国人,还来自北面的中国人……”

    “哈哈,真是好笑。巴达维亚要用武力抵抗即将到来的战争吗?”

    罗东尼摇着头对自己的女儿说:“你去给你的朋友回信吧。邀请她们一家来南京玩。让她的哥哥和未婚夫都从军队里退出来。”罗东尼虽然不知道中国会在什么时候对巴达维亚下手,可他相信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根本不会是中国的对手。他们才几个人?

    中国军队又有多少?而且火龙弹这个致命的秘密武器依旧没有失窃。

    荷兰人不应该用武力抗拒南京,他们应该立刻与南京谈判,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将土地教给中国,换取自己最大的权益和体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八十六章 陈鼎请客

    定国五年,整个陈汉都在以快速的节奏向前迈进,每一年的实力都在迅猛增长中,国势稳定,经费发达,民生恢复,人心稳定。但是在帝国偏远的角落,在云贵川藏地区,没有几人知道,这叛乱始终没有平息。

    坐镇西南的原第一师师帅陈永生,后来的西南军区第一任都督,这几年一直都在成都不见返回南京,连陈启都在大都督府里呆了两年了,陈永生却始终都在外面。为什么?

    这不是因为他比陈启更得陈鸣的信任,而是因为西南地方实力,没错,说的就是土司势力,始终有人在叛乱。

    没有人会平白放弃手中的实力,哪怕他们清楚的知道武力反抗中央是一种厕所里挑灯——找死【屎】的行为,但总有人寄希望于大西南崎岖的地形,就像当年的大小金川一样,以拖延——钻沟沟的行为,一点点拖死国防军的平叛部队【行为】,谋取自己所期望的权利。

    结果事实证明,陈汉镇压土司的意志与当年满清坚定解决大小金川的意志是不分上下的。

    为此陈鸣不惜花费重金和人力筹办了专门的山地部队。

    后者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最初的一个师扩展为六个旅五个营和一个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