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9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散兵队形组成的冲击波和反冲击波,每一次接触,代表的就都是残忍的白刃战!

    波尔塔夫琴科的心情很沉重。

    俄罗斯军队如今也配置了胸甲,他们用木块和皮革拼凑成一幅幅甲衣。先头旅的俄军士兵很多就都配上了这种木甲。但是在跟中国人真真拼杀搏斗的时候,似乎俄军依旧处在下风。

    那是一处炮兵阵地。只有一个炮兵连,一共六门小炮。

    被一股中国士兵给夺取了下。

    当时天色已经方亮,躲在坑道中的波尔塔夫琴科用望远镜‘亲眼’观看了一场残酷的白刃战。

    炮兵连属于奥加涅相团,奥加涅相团是莫斯科的守卫部队,算是鲁缅采夫手头的一支精锐。

    炮兵连全军覆灭了!

    战士们非常勇敢的跟冲上阵地的中国人战到了最后一刻。迅速前往增援的俄军有一个营的兵力,赶到炮兵连的阵地时,他们虽然没能改变炮兵连覆灭的结局,但他们还是飞快的夺回了那六门火炮。突杀进来的小股中国部队兵力还剩下不足一个队,被那个俄军营一个反击给轻松的驱除出了炮兵阵地。

    但是很快,中国人就又聚集了相当的兵力进行反扑,大约二三百名中国士兵冲上阵地与刚刚夺回火炮的俄军营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拼刺。

    二比一的兵力对比,波尔塔夫琴科原以为俄军营将会轻松获胜!

    但最终的结果却完全出乎波尔塔夫琴科的预料。俄军营两倍于中国人的兵力,居然拿中国士兵不下!这可是白刃战啊。斯拉夫人明明比中国人壮很多的,而俄军拼刺刀的能力在欧洲也是大名鼎鼎的,可是那一场战斗却是以中国士兵有节奏后撤而告终,占据着兵力优势的俄军甚至都不敢去追击。直到现在,波尔塔夫琴科眼前似乎都还有那一把中国刺刀的寒光在闪烁。

    波尔塔夫琴科的心情竟是前所未有的沉重。波尔塔夫琴科依旧很坚信胜利属于俄罗斯,他们肯定会笑到最后,只不过他们将要付出的代价会比他之前的预期要惨重得多!

    某国防军进攻部队的团部,坑道里。

    一营一队已经回来了,这支在反清战争中多次立功的部队,出征时的八十八人,活着回来的却只有二十二个人!

    那是二十二个血人,每个人从头到脚几乎都被鲜血给浸透着。就像刚刚从血池子里爬出来一样,他们所过之处,地面上就会留下一行行滴血的脚印,一滴滴的鲜血从他们的身上或是衣服上滴下。

    一滴一滴,一滴一滴……

    在早晨太阳光的照射下,那些血迹反射出令人心悸的艳红色。

    带队的营官一瘸一拐走在队列的最前方,神情坚硬,目光坚定。

    他的胳膊上和大腿上各有一道用刺刀剌开的伤口,深可见骨。面颊上也破开了一个大口子,绽开的皮肉就像翻开的鱼嘴,丑陋而又狰狞。脑袋像是一个血葫芦,整个人脸上身上全是血,有他自己的,更多的却是敌人的。黎明时的这一战,他捅死了十七个老毛子!

    全队损失惨重,队官都死在了阵上,作为领头的营官,他之所以没死,不是因为他贪生怕死,而是因为他的武力高。

    杨遇春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上战场,他受的上很重,养好了伤可能又到冬天了。但他觉得自己学了一个乖,下回再干肉搏战的时候,他真不应该挺着刺刀就上前,他应该拎着一把大刀片。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六十章 皇帝起家的老部队!

    后方指挥的波尔塔夫琴科还不易察觉,可前线的俄军却个个心里清楚,那几乎每战死一个中国士兵,俄军就要反被扎死两个!也就是说,哪怕国防军已经极端疲倦,哪怕俄国人在体质上有着一定的优势,俄军的战术素质依旧比不上国防军!

    “轰”的一声巨响,一枚火箭弹落距离波尔塔夫琴科隐身的地堡前方大约一百米远的地方,除了将俄军一个臼炮阵地送上天之外,还搅起了漫天的尘土和残肢端臂!

    波尔塔夫琴科皱着眉头看了看一团糟的炮兵阵地,却不得不承认,中国国防军的炮手【包括火箭兵】、狙击手和工兵等技术兵种非常优秀!俄军的下级战场指挥官、重要的火力点,被杀死、摧毁甚多!

    而且中国人的战术也非常灵活!他们在发起进攻的同时,还在阵地间临时构筑了一处处阵地,在现在这般天气里,这种阵地很难被发现,而要是战线得以恢复了,俄军回归阵线,被中国人发现了机会,一颗火箭弹就能让俄军付出不小的代价。

    天亮了,战斗还在继续,国防军毕竟有着绝对优势兵力么。

    可是少了黑夜的掩护,国防军的攻势显然不如昨夜里顺畅。

    上午,战斗进行两个小时,国防军在发起了一次进攻,效果不大伤亡却不小后,就改变了战术,再度玩起了牛皮糖来。虽然这样死伤不会很大,双边的火箭弹对轰么,消耗的是火箭弹的数量。之前的几天时间里,国防军玩的就是如此战术,一点点的消耗俄军的火箭弹储量。就连国防军包围俄军要塞的战场上,国防军玩的也是如此战术——纯粹的以本伤人。

    结果一个突发情况让战事猛地停了下来——老天爷酝酿了好几天的大雨终于下下来了。

    这是一场绝对的暴雨,一直下到晚上,雨量虽然减少了不少,但没有任何停下来的意思!这让波尔塔夫琴科的心情愈加烦闷!

    虽然这场大雨让中国人那优势的骑兵部队,战斗力大减。可他们的哥萨克也一样成了半残废。

    而且储备的问题,俄军手中仅剩不多的一批火箭弹中就有一部分受潮了,还有不少火药桶也受潮了。

    俄军一大尉参谋喘着粗气,一身狼狈地跑上来,大声说道:“将军!士兵们疲倦不堪,又饥又冷,战壕中积满了雨水,中国人的火箭弹依旧在发射,他们在不停的向我方逼近!”

    大风让两军的视线都受到阻碍,但要说谁更倒霉,那必然是俄国人。因为他们是被包围方!

    就算波尔塔夫琴科在遇到敌情的第一时间就命令军队尽可能的扩大防御面积——俄军的防线也是前轻后重,一线、二线只保留少量兵力——火箭兵,三线和后方才有营连建制的士兵——可势头不利的依旧是他们。

    现在俄军的防御阵地在不断地缩减,不断地被国防军所侵蚀。俄军阵地上的士兵密度就会不断提高,国防军打来的火箭弹对他们的威胁就越来越重。

    且俄军的火箭弹数量也越来越少,火箭弹的发射也变得困难起来。

    因为俄军的火箭弹很多还是火绳式的,如今这天气当然受影响;而国防军方面的火箭弹发展到现在,则完全是火帽式的。发射器从最初的一个简单支架,到现在的瞄准器、简易的测距仪、水平仪和燧发机,搞得也越来越专业了。

    俄军这个大尉参谋说的全是实情,大雨真真的给俄国人制造了太大的麻烦,火箭弹是一方面,他们阵地上战壕里的积水——俄国人的战壕可还没进化到有排水沟的地步,还有那噼里啪啦疯狂打下的雨点,严重影响到了俄军的伙食供给,以及本身的保暖防寒。

    全世界,除了中国给每一名野战士兵配备了便捷的雨衣之外,其他国家全美这个条件。

    俄军现在真的形势不妙。

    但波尔塔夫琴科早已下令,不准部下当众散布战局不利的情况!当周围警卫的俄军士兵,惊讶地看过来之后,波尔塔夫琴科已经“啪”地一记耳光,甩到了那个大尉参谋的脸上。

    “混蛋,你这个愚蠢的笨猪!”波尔塔夫琴科火冒三丈地瞪着这个参谋。“斯拉夫人连寒冬的风雪都能征服,这点雨水算什么?胜利最终属于我们!”虽然被国防军包围得越来越严实,但是波尔塔夫琴科却并不认输,俄军只是因为连日行军、已经非常疲倦而已。他此刻已经无视对面的中国士兵已经是连日行军的事实了,就一味的认定俄军是一支疲军,需要休息。而休息过来了之后,身材高大的俄国人绝对能一个挑中国人两个。

    这算不算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欺骗呢?

    不过,波尔塔夫琴科不知道他说话的时候,国防军正迅速收缩兵力、将兵力凝聚一点,准备在今夜对俄军的先头旅再度发起猛烈进攻,最好能在雨夜中解决掉这支俄军。

    晚上十点钟,国防军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但好歹完成了对波尔塔夫琴科旅的分割包抄!其部外配的那个民兵团被国防军撕扯下来了,可以说已经咬进了嘴里,但还没一口吞下。波尔塔夫琴科连续向奥加涅相团和波波夫团发出命令,要他们立刻打通与民兵团的联系。

    俄军的二次冲锋被打退之后,波尔塔夫琴科更是把手中仅剩的预备团派了出去,这个团的兵力才一千出头,之前一直跟旅部待在一起,是先头旅里绝对的预备部队,战斗力比之两个主力团是差多了,也就比民兵团强上一些。

    俄军依旧保持着之前的战术!

    跟中国国防军打进攻战时的过程几乎一致。那就是先用火箭弹、炮弹轰,然后趁机步兵猛攻。第三次攻击的时候,俄军中下级军官开始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再指挥所属士兵,不顾伤亡的对着国防军猛攻。

    而此刻的国防军也在加紧消灭俄军的这个民兵团。

    在玩进攻战的时候,陈汉的三角进攻和人海战术金华的依旧不多。因为陈鸣拿出来的本就是高标准的先进步兵战术,本身就有80分打底儿了,再想优秀,再想向着更高分烟花,那前进幅度当然就低了。

    就像挺身队的进攻战术——波浪冲锋,这是二战时期的日军常用的一种战术,将攻击部队按照总兵力的十分之一,一波接一波地对敌阵地薄弱点,进行连续性攻击,给对方造成攻击兵力无穷无的感觉,进而摧毁敌自信、突破敌防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