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得殿下如此器重犬弟,屈尊降贵前来我坞堡拜访,庶民马上修书一封,让他舍弃了曹操,前往江东投靠殿下。”

    许备一副后悔莫及的表情,命令仆人马上准备笔墨纸砚,这就给许褚修书一封,召唤他舍弃了曹操,南下投奔刘辩。

    虽然刘辩求贤若渴,但也不想当着手下文武的面做出挖墙脚的事情;一来会破坏自己在文武幕僚心目中的形象,二来会与曹操结怨,为了一个许褚,得不偿失。况且自己身怀“召唤猛将”的金手指,只要能够获得足够的愉悦点,各个朝代的英雄豪杰随时听候差遣,何必为一个许褚而耿耿于怀!

    “既然令弟已经投奔了曹孟德,那就不必再多此一举了。天下诸侯皆是我汉家臣子,投靠曹操与投靠寡人并无不同。”

    刘辩婉言谢绝了许备的好意,带着手下文武起身告辞。翻身上马,出了许家堡,会合大队人马,继续向南撤军。

    许备送走了刘辩,心下仍然暗自懊恼,立即修书一封派人送往陈留曹军大营,暗中召唤许褚归来,然后再南下投奔弘农王。

    不几日,许褚的回信便送到了许备的手中:“兄长此言差矣,弟既投靠曹公,就当忠贞不二,岂可心怀二志?此非丈夫所为也!况且,曹公待我不薄,储当誓死相报,死而后已。弘农王殿下折节拜访,愚弟心中感激不已,若有机会,当报此礼遇之恩!”

    许备看完书信拍案怒斥:“愚蠢啊愚蠢,真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义气当什么?能吃还是能喝?放着堂堂的弘农王,即将再登天子之位的人不投靠,竟然为区区一个诸侯卖命,真是傻到家了,唉……我许备怎么得了这样的一个兄弟!”

    许备心中虽然懊恼,但也了解自己兄弟的性格。不但能够凭借一身力气把耕牛拖得倒走,执拗的性格更是九头牛都拽不回来,既然他认定了为曹操效力,自己再多费唇舌也是无益!

    四五日之后,刘辩大军抵达了濡须坞,但见江中旌旗招展,艨艟如梭,战舰如林。楼船之上飘荡着“甘”字大旗,却是在柴桑组建水军的甘宁得知刘辩率军返回,特地沿江而下,前来把大军载到长江南岸。

    在刘辩大军距离江边还有十几里的时候,甘宁就得了探报,与蒋钦早早的下了战船,在路边恭迎多时,见到刘辩到来之后,当即上前施礼参拜。

    “微臣甘宁、蒋钦参拜殿下!主公此去中原,斩华雄、擒徐荣、败吕布,天下震惊,世人皆知殿下用兵之道不在高祖之下,扫平诸侯指日可待。”

    刘辩笑容满面的扶起了甘宁与蒋钦,先是谦虚了几句,然后又把二人夸赞一番,询问道:“二位将军在柴桑建设的水军现在是何等规模?”

    “回殿下的话,自从去岁分别之后,我与蒋公奕又在柴桑招募了六七千人,现在整个豫章郡境内已经有兵马一万五千多人。其中水师一万人,步卒三千,骑兵两千,大小战船四百余艘,完全可以拱卫豫章的安全。南可震慑山越,西可阻击刘表!殿下尽管回到金陵行登基大礼就是,边陲安危,全部托付在甘宁与蒋公奕身上便是!”

    甘宁昂首挺胸,不无骄傲的把自己这段时间的军政业绩向刘辩描述了一番。

    听甘宁把豫章郡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刘辩又把秦琼、岳飞、荀彧、徐晃、刘晔、林冲等文武将领向甘宁与蒋钦介绍了一番,双方互道仰慕。

    在甘宁水师的协助之下,两万人马辎重顺利的渡过了长江,在岸边扎营盘桓一夜,少不了设筵让众将对饮一番。

    筵席之间,甘宁向岳飞、秦琼竖起大拇指道:“听闻两位将军一路斩将夺旗,立下赫赫战功,甘宁心中羡慕的紧呢,不知何时才能像两位将军一般上沙场扬名立万?”

    刘辩正色道:“兴霸不必着急,马上就会有你的用武之地了。扬州刺史刘繇接受董卓的矫诏,自称淮王,简直是大逆不道!孤到了金陵之后马上修书与他,让他自削王号,否则便是叛臣贼子,我江东军四面合围,共击刘繇!”

    “哈哈……太好了,我甘宁要做先锋,先从西路烧起第一把烽火!”甘宁听后眉飞色舞,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求战之意,溢于言表。

    次日,两军分别,刘辩率大军继续向东,预计后日中午便可抵达金陵城下。甘宁与蒋钦则率领了水师,溯江而上,前往柴桑继续驻守。提防兵力强盛的荆州军,以及心怀叵测的长沙孙坚军。

    行至中午,突然自斜刺里方向驰来一支两三百人的骑兵,远远的便大声叫喊:“殿下慢走,邓泰山特来复命!”

    片刻之后,身材魁梧的邓泰山便已经来到了刘辩马前,翻身下马,禀报道:“回殿下的话,小校自从俩月之前返回长江一带,沿途寻访各路山贼,打探乔盈小娘子的下落,甚至苦寻到荆南武陵、桂阳一带,终于探听到了确凿消息,特来复命。”

    见到了邓泰山,刘辩自然喜出望外。这段时间并没有忘记小乔,否则如何了却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之共的夙愿?只是这段时间诸事缠身,无暇顾及而已。

    “邓校尉不必多礼,这段时间以来让你受苦了。不知乔盈现在何处,慢慢说来便是!”刘辩尽量克制着心中的喜悦,和颜悦色的向邓泰山询问道。

    ps:感谢弟兄们在月票榜上的大力支持,终于挤进了前十名。现在送上第二更,继续求月票巩固位置。上午忙完了琐事,下午三点半回的家,用最快的速度赶出来了这一章。现在要出去参加公司的宴会,如果晚上回来的早,争取再更一章!琐事马上完了,剑客最大的愿望就是无牵无挂的码字!最后拜谢,再次求月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百二十八 龙生龙,凤生风

    听了刘辩的询问,邓泰山拱手回话。

    “经小校一路辗转探听,从几路山贼的口中得知,当日劫掠我等的乃是盘踞在彭泽胡一带的贼寇。那日夺去了两辆马车及辎重在返回巢穴的途中遇上了刘繇麾下的剿匪官兵,便向西仓皇逃窜,在豫章与长沙两郡交界的地方又遇上了孙策带领的军队……”

    “孙策?”刘辩不由得一怔,“难道乔盈被孙策救了?这孙策不在长沙待着,带兵到两郡交界之处做什么?”

    邓泰山拱手答道:“却是袁术兵力不足,无法到长沙解粮,便命孙策把粮食送到长江北岸的庐江境内交割。因此孙策与周瑜押解了粮食向北北进军,恰好在两郡交界之处遇上了贼兵,并将之剿灭,并且救下了乔盈小娘子。”

    “周瑜?你是说的庐江舒城人周瑜?字公瑾的那个?”刘辩惊讶的问道。

    邓泰山恭敬的答道:“听说这周瑜正是庐江人,表字公瑾,而且很早之前就与孙策交好。前些日子孤身南下游历,途径长沙的时候前往太守府拜见孙坚之子孙策,被孙策说服出仕,现如今已在长沙军中担任校尉之职。”

    听了邓泰山所言,刘辩的心中免不了生出一丝苦涩。

    看起来这又是天意,就像关、张之于刘备,许褚忠于曹操,而这周瑜对孙策也是一样的,虽然自己以帝王之尊招募他,却仍然抵不过两人的“总角之教”,抵不过两人的兄弟之情!

    “罢了、罢了……还是那句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既然天意注定周瑜和孙策在一起,也只能顺应天命了。周都督虽然用兵如神,但我有岳飞、秦琼,等将来再召唤个李靖、薛礼、徐达之流,周瑜也不足为惧!只是天意让小乔撞上了周瑜,不知道会不会擦出火花来?”

    虽然刘辩心下有些担忧,但考虑着小乔现在不过只是一个八九岁的女童,应该还不懂的男女之情,料来不会像情窦初开的女孩那样对周瑜一见钟情,待回头想个办法,派人向孙策讨要回来便是。

    但刘辩也知道,自己与孙坚已经势成水火,听徐庶说在博望县境内派兵伏击太后之事就是孙坚所为,这更说明孙氏父子已经对自己恨之入骨。如果就这样贸然向孙策讨要,只怕不会痛快把小乔还回来,弄不好还会拿着小乔做人质,向自己提出各种条件,需要回头想个两全之策,才能把小乔安然无恙的讨回来!

    “邓校尉奔波多时,让你受苦了!既知小乔下落,寡人便可安下心来,回头自会设法营救。”

    勉励了邓泰山一番,刘辩命他归队加入禁卫军,继续护卫自己的安全。然后马鞭一挥,大军继续向东。

    两日之后,金陵城已经隐约在望。

    一路行来,田野里的百姓忙的热火朝天,垦地的垦地,耕种的耕种,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老弱妇孺都在劳作,五六岁的孩童则在田野里嬉戏追逐;看到了大军之中飘荡着弘农王的旗帜,百姓们纷纷丢下手里的农具,跪地谢恩,口呼万岁!

    荀彧在马上赞叹道:“想不到短短半年,江东已经被殿下治理的国泰民安,一片安居乐业景象,与中原的烽火连天,大是不同。如此持以恒下去,必然国力昌盛,何愁不能平定诸侯?”

    开垦土地都是顾雍的功劳,刘辩对于田野里的欣欣向荣也是感到欣慰,笑道:“此乃顾元叹的功劳,待寡人平定江东之后,将整个江东委于文若治理,必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荀彧何德何能,岂敢当殿下如此谬赞!”

    被主公如此赏识,荀彧心中高兴。但也知道自己初来乍到,既无功劳又无根基,必须采取谦虚谨慎的处世之道才能在仕途中有所作为。

    得知大军返程,黄琬、穆桂英等一文一武,早就率领着鲁肃、顾雍、廖化等一干文武迎出来二十里,在路边恭候多时。

    黄琬第一个上前参拜弘农王,然后再来到凤銮车驾前何后施礼参拜:“老臣黄琬参见太后娘娘,一路舟车劳顿,让你受苦了!”

    黄琬乃是三朝重臣,位高权重,何后自然不敢怠慢,急忙下车把黄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