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刘辩不打算难为焦仲卿,并不等于放纵上官婉儿不管,忽然挥手吩咐众太监和宫娥退下:“你们暂时退避,朕有事情与太后以及上官淑仪说话!”

    众宫女退下之后,上官婉儿登时忐忑不安起来,嗫嚅道:“陛下有何吩咐?”

    刘辩用诡谲的笑容盯着上官婉儿:“这怀里的孩子本来应该姓焦吧?”

    “啊?”

    上官婉儿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一脚瘫软在地,差点把怀里的孩子跌落在地。

    何太后也是面如土色,双手不停的颤抖:“皇帝……你、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件事……不管婉儿的事情,你要惩罚就惩罚哀家吧!”

    刘辩嘴角微翘,冷声道:“这普天之下有什么事能瞒得过朕?朕可以原谅你们这一次,但上官婉儿你给朕记住,日后休要跟朕耍小聪明!朕需要你们制衡武如意,但别妄想着取武如意而代之,朕需要的是一个风平浪静,互敬互爱的后宫,谁要是自恃聪明,那就来挑战朕的耐心吧!”

    上官婉儿瘫倒在地,脸色惨白的道:“多谢陛下宽恕,婉儿知道该怎么做了!”

    刘辩起身走了几步,又停下了脚步:“记住,好生善待这个孩子,朕会为你们保守秘密!这孩子也成不了什么大器,但朕可以让他衣食无忧,等他长大之后派人去庐江郡打探一个叫刘兰芝的女子,让他们结为秦晋之好!”

    话音落下,刘辩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寿安宫,吩咐郑和道:“给朕召袁天罡、张三丰来乾阳宫一趟,朕要查查是哪个道士在蛊惑武如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二百九十三 通天妖道

    前几年,陆康刚刚去世的那段时间,袁天罡奉了刘辩的圣旨去了一趟吴郡勘察风水,调查陆氏为何突然把陆康埋葬到了与吴县相隔五六十里的象山?

    袁天罡的判断是:“象山紫气氤氲,有山有水,气势不凡。日间光照充足,夜间正对天狼星,光华齐聚,可谓一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若象山的风水长期维持下去,陆家的运势必然越来越旺,经商则财运亨通,传后则人丁兴旺,仕官则步步高升,更重要的是可让大汉阴盛阳衰,保证陆家出现人中之凤,甚至还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袁天罡前面的话还让刘辩感到正常,毕竟中国各朝各代深信风水学,上至秦汉下至刘辩穿越前的年代,三教九流,从政经商者无不对风水学深以为然,但凡力所能及,一定会给辞世的长辈找块风水宝地下葬,以求庇荫子孙。

    但袁天罡后面的话就让刘辩如坐针毡,象山的风水不仅能让陆氏兴旺腾达,还能让大汉阴盛阳衰,这可怎么得了?刘辩当时就想派人去象山把陆康的陵墓给荡平。

    但当时的陆康乃是三公之首,领衔满朝文武,如果刘辩无缘无故的就去扒了他的陵墓,定然会惹得谣言四起,寒了臣子之心。所以刘辩就算如鲠在喉,也是绝对不能这样做的!

    关键时刻还是袁天罡给刘辩出了一个主意,变被动为主动,从金陵到吴县开凿一条河流作为大汉的龙脉,自象山脚下穿过,吸收象山的气运为我所用;象山的气运越旺,则大汉的国力愈盛。

    正是在袁天罡的提议下,刘辩才做出了开凿大运河的决定,最初由工部尚书何涸穑诤潍|遭到弹劾之后由新任工部尚书长孙无忌执掌。

    历时三年,先后动用了五十多万民夫,到现在已经开凿了金陵到吴郡,再由吴郡到会稽钱塘县的运河,南北绵延七百余里,极大的放便了物资运输,使得江东经济迅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荣。

    刘辩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而且当时并不知道有道士给陆家支招,还以为是个厉害的风水师给陆家挑了一块风水宝地。没想到陆家竟然不消停,又继续在象山大兴土木,摆明了要和大汉的社稷国运对着干,这是刘辩绝对不能容忍的!

    半个时辰之后,主持朝天宫的袁天罡、张三丰快马加鞭来到了乾阳宫,直奔麟德殿面圣:“贫道拜见陛下,不知陛下刚刚回京便召见我等,有何吩咐?”

    刘辩呷了口茶,沉声道:“我听说陆家这两年并未消停,依旧在象山附近大兴土木,似乎意在亡羊补牢,国师可曾关注?”

    袁天罡怀抱拂尘,单手施礼道:“回陛下的话,贫道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象山的动静。这个道士也确实有些本事,我们开凿运河吸收象山气运的意图被他轻易看破,于是在象山上广栽槐树,并建立尼姑奄增加象山的阴气,以达到阴盛阳衰的目的……”

    “这道士真是活的不耐烦了!”刘辩勃然大怒,硬生生将手里的的茶杯捏碎。

    “陛下勿要动怒,贫道又怎会让他得逞?我已经让长孙大人在运河两岸多建龙王庙,沿途多种植松柏,以壮阳气,这几年以来可是没少跟这道士斗法,到目前为止还没让他占到便宜!”袁天罡手中拂尘一抖,朗声安抚天子不要动怒。

    “杀了他!”刘辩面无表情的吐出了三个字。

    这个道士无法战胜袁天罡是他道行太浅,但他既然敢和袁天罡对着干就是藐视自己的皇权,这是刘辩绝对不能容忍的!

    “陛……陛下,这左慈杀……杀不死!”旁边的郑和嗫嚅着接过了话茬。

    刘辩眉头微皱:“左慈?”

    袁天罡颔首道:“正是,这个妖道名唤左慈,表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

    刘辩恍然顿悟:“原来是他啊,我说谁有这么厉害的道行,竟敢和国师较劲?原来是左慈这个妖道!”

    左慈掷杯戏曹操的故事见于三国志,但这并不是罗贯中的信口开河,凭空捏造,而是在正史《后汉书》中有记载。文中描述左慈“少明五经,兼通经纬,能役使鬼神,变化辟谷。”

    对于这样的记载,刘辩只是一笑了之,认为这个世界的人愚昧无知,这左慈十有八九是个会变魔术的江湖骗子,最多会一点空盆来蛇这样的伎俩,说是能驱使鬼神,简直是胡说八道!

    刘辩目光扫向郑和:“你适才说左慈杀不死?”

    袁天罡接过话茬:“这件事还是让贫道来说吧,前年冬天我发现左慈这妖道一直在和我暗中较劲,曾经与锦衣卫统领李大人商议,打算派遣一批锦衣卫把他杀掉,一劳永逸……”

    “就连锦衣卫也没能杀死他?”刘辩蹙眉问道,这才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难不成这左慈真有一点道行?

    这时,李元芳和展昭双双到来,施礼完毕,由李元芳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年初冬,微臣率领了百十名锦衣卫悄悄抵达象山追杀左慈这个妖道,从山腰一直追到山脚下,遇见了一个放羊的牧童驱赶着羊群迎面而来,这左慈跳进羊群之中,却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

    “这不是演义中许褚遇见的事情么?”刘辩在心中暗自思忖一声,“你把羊群全部杀了,然后那左慈又把羊群复活了?”

    李元芳摇头:“这倒没有,臣率领锦衣卫把羊群搜索了数遍,简直是挖地三尺,却不见左慈的踪影,实在奇怪!”

    “还好,还好,至少不像演义中记载的那么玄乎!”刘辩在心中暗自沉吟一声,或许这左慈对于象山地形熟悉,腿脚灵便,借着羊群的掩护逃走了。

    李元芳继续禀报:“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名锦衣卫千户在吴县的城门下遇见了左慈,率领十几名锦衣卫把他逼到了墙角,谁知这妖道竟穿墙而走,实在是匪夷所思!”

    “果真这么邪门?”刘辩的双眉几乎蹙成了一条线,对李元芳的话半信半疑。

    李元芳又道:“半年前,微臣亲自率领了数百名锦衣卫突袭象山陆家陵墓,企图捉拿左慈这妖道,并将他围在中央。谁知道整个工地上的匠人都变成了左慈的模样,让臣等无从下手,大吃一惊,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去捉拿这妖道了!”

    “一定是幻术,这左慈就是一个魔术师,城墙是他的道具,工地上的匠人都是托!”刘辩在心里这样下了结论,实在不能相信鬼神之说,区区一个左慈还能翻了天不成?

    “陆家的人怎么说?”刘辩端起茶碗呷了一口,沉声问道,“你们锦衣卫这样大张旗鼓的捉拿一个道士,陆家还敢用他修造陵墓?”

    李元芳一脸为难的道:“陆康死后陆家管事的人是陆……陆国丈,他咬定并不认识左慈这个妖道,而是这个妖道跑到象山捣乱,我们锦衣卫也无可奈何。”

    陆康死后执掌陆家的是武如意的父亲陆骏,身份是当朝国丈,西宫皇后的父亲,大汉天子的老丈人。象山是陆家买下来的,陆家在山上修建陵墓也不犯法,李元芳自然不敢也没有理由找陆家的事!

    “难道国师就没有办法破解左慈的妖术?”刘辩一脸郁闷。

    袁天罡摇头:“这左慈用的并非道术,而是方术;贫道研习的是道术,勘探风水,预知祸福,趋吉避凶,只能和他斗一斗道术,却不能化解他的这些奇门方术。”

    听了袁天罡的话,刘辩心中更加郁闷,还以为这位风水学大师可以吊打一切道士,没想到却奈何不了这个左慈,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他猖狂下去?

    “行了,你们都暂时退下吧,让朕考虑考虑再说!”

    刘辩挥挥手,示意袁天罡、张三丰、李元芳等人都暂时退下,既然他们杀不死左慈,还留下来做什么,实在不行还是亲自出手吧!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朕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左慈会什么道术、妖术,十有八九就是会点障眼法而已,朕今天谁也不用,亲自走一趟象山会会这个左慈!”

    一念及此,刘辩找出自己的盒子,准备好了必须物品,悄声对郑和道:“朕准备出宫探望一位红颜知己,今夜不回宫了。你帮我挡着,就说朕一路上舟车劳顿,身体欠佳,今夜就下榻在麟德殿了,谁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