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马蹄踏处,皆为汉土!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七百零九 皇恩浩荡,大封群臣!

    江南的三月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巍峨壮观的金陵城熙熙攘攘,太平盛世已经来临。

    唐、魏两国相继被灭之后东方战火平息,虽然不时有小规模的叛乱,但也不过是疥癣之疾,很快就遭到各地驻军的镇压,灰飞烟灭。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金陵城的人口已经接近百万,与洛阳、长安旗鼓相当,成为了天下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由于大汉帝国的版图幅员辽阔,东至瀛洲,西抵罗马,南括南洋诸岛,因此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船只从各地前来京城朝拜经商,顺着长江逆流而上,直抵京城。

    一时间金陵城出现了万邦朝拜的盛况,长着各种肤色,操着各种口音的“大汉子民”在金陵城出没起居,或者做官或者经商,或者求学或者访友;而金陵坐落在长江上的优势就展现了出来,它的水陆交通优势是长安与洛阳无法相提并论的,为此满朝文武无不佩服刘辩的高瞻远瞩。

    尽管现在的大汉帝国幅员辽阔,横跨欧亚大陆,几乎将所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收入版图,但内有王猛、刘基、荀彧三大丞相辅佐,还有张居正、长孙无忌、狄仁杰、鲁肃、徐光启等一大帮政治奇才为之出谋划策。

    外有萧何、商鞅、高熲、管仲、李斯、房玄龄、谢安等历代内政强人坐镇各地,因此大汉帝国的发展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像一辆庞大的战车平稳前行,虽然偶有风浪,但也无碍大局。

    “启奏陛下,李靖、吴起、诸葛亮三位元帅已经班师回京,目前已经过了长江,朝金陵西门而来!”

    这日大清早,已经年近四旬的大太监郑和迈着碎步一路小跑,前来麟德殿向刘辩禀报。

    “哦……传朕旨意,文武百官随朕出城迎接,任何人不准缺席!”刘辩放下手中的奏折,高声下令。

    半个时辰之后,大汉皇帝刘辩亲自率领王猛、荀彧、刘基等满朝文武出了金陵城西门迎接李靖等人,远远的便能看到旌旗招展,盔甲映日。

    百万大军自然不可能同时返回京城,除了岳飞坐镇罗马,白起坐镇安息之外,刘辩又降旨让薛仁贵坐镇贵霜,每个地区部署二十万左右不等的兵力,以维持大汉朝对各地的绝对统治。

    汉军一路向东,到了草原地区,刘辩又降旨留下苏烈坐镇原先属于匈奴的这片土地,并派遣王安石、陆游带领万余匠人前往修建城池,发展人口,将来作为连接东西的枢纽。

    过了草原地区进入雍凉,刘辩又降旨分别派遣徐晃、马超、姜维、吕蒙等武将各自提兵进入巴蜀、长安、洛阳、并州等地,将兵力化整为零,保持对各地的控制。

    等大军到了宛城之时,还剩下六十万左右的兵力,刘辩又命卫青率领部分武将提兵十万前往高句丽半岛坐镇,替换陆逊前往倭国驻防。又命霍去疾率领十万人马北上辽东,坐镇东北地区。

    在刘辩的调遣之下,百万大军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各自前往指定的区域驻扎;而李靖、吴起、诸葛亮三人则率领关羽、赵云、张飞、黄忠、李存孝等一大帮武将提兵四十万返回京城,拜谒天子,从此以后常驻江东,拱卫京畿。

    车马粼粼,刀枪映日,四十万大军浩荡而行,李靖等三人远远的看到天子銮驾,急忙纷纷下马,齐刷刷的上前参拜天子:“臣等拜见陛下!有劳陛下出城迎接,臣等诚惶诚恐!”

    刘辩笑容可掬的与李靖、吴起、诸葛亮、关羽等人一一握手寒暄,褒奖道:“诸位爱卿南征北战,迢迢万里,方让我大汉臣服四方,开疆拓土,建造了这个空前绝后的帝国。朕就算迎接到长安也是应该的,数日之后朕定会论功行赏,让你们获得应有的封赏!”

    李靖率众将齐齐跪地叩首:“臣等愿为大汉效犬马之劳,虽粉身碎骨,亦是在所不辞,岂敢奢望封赏!”

    刘辩将跪在前面的众将一一扶起,但因为人数实在太多,后面的也就作罢。

    又吩咐大军在金陵城外安营扎寨,杀猪宰羊,发放美酒佳肴,犒赏三军。并在金陵城内大摆筵席,为众将接风洗尘,连饮三日。

    在众文武的簇拥之下,刘辩带领臣子返回金陵城,在乾阳宫紫微殿设宴为远征归来的众将接风洗尘,众将推杯换盏,开怀畅饮,许多人喝的酩酊大醉,欢醉而归。

    三日之后,凯旋归来的喜悦稍稍散去,刘辩在太极殿举行早朝,李靖、吴起、诸葛亮率众将前来参加早朝,一下子增加了一百多员高级武将,只把大殿站的满满当当,一时间摩肩接踵,人满为患。

    刘辩已经想好了如何封赏众将,当下在龙椅上正襟端坐,用不怒而威的目光扫了脚下众文武一眼高声道:“朕决定赏赐李靖、吴起、岳飞三人国公之爵,诸葛亮、薛礼、公孙起、卫青、霍去疾、苏烈、关羽、徐晃、陆逊等九人县侯之爵;李存孝、高宠、赵云、姜松、冉闵、岳云、马超、黄忠、杨延嗣、魏延、徐达……等人乡侯之爵!”

    刘辩拿着由三大丞相与吏部商量了许久才拟定的名单念诵了半天,所有的武将一个不缺,一个不漏,俱有封赏。而孙武、孙膑、刘晔、法正等西征的谋士也都论功行赏,各有安排。

    如果只是加封公爵之类的官衔,还不足以彰显李靖、吴起等人的功绩,刘辩决定效仿后世设立十大元帅的荣誉头衔,高声宣布道:“朕决定设立十位元帅,由李靖领衔,向下依次为岳飞、吴起、公孙起、薛礼、卫青、霍去疾、关羽、苏烈、徐晃等十人!”

    受封的十大元帅只有李靖、吴起、岳飞三人返回了金陵,其他人俱都前往各地坐镇去了,当下齐声谢恩,施礼完毕后由李靖问道:“臣有一事在心不讲不快,论功绩诸葛孔明不在我等之下,为何未获元帅之衔?”

    (刘辩麾下的人才实在太多了,最后收尾的这波封赏让剑客很是头大,兄弟们有没有好的建议提出来?请多多指点!)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七百一十 我已君临天下,与卿共赏桃花(大结局)

    听了李靖所言,刘辩微笑道:“朕自然不会忘记孔明的功劳,如今四海已经臣服,孔明的舞台应该在庙堂而不是军营!”

    相比于替自己抱不平的李靖,年方三旬,把羽扇纶巾换成朝服笏板的诸葛亮一脸平静,躬身施礼道:“亮身为汉臣,愿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有差遣,莫敢不从!”

    刘辩颔首道:“如今大汉已经威加四海,版图之大空前绝后,朝廷中枢日理万机,仅仅只是王、荀、刘三位丞相应付不暇,故此朕决定擢升孔明为丞相,辅佐朕治理天下!”

    在战争年代,武将的地位超过文官,但在太平盛世武将却是不及文官,更何况十大元帅只是荣誉头衔,比不上丞相的实权,相比于十大元帅诸葛亮自然更乐意担任四大丞相之一。

    此外,当朝四大丞相之中刘基已经五十有余,而王猛、荀彧也都将近知天命的年龄,而诸葛亮不过才三十岁左右,若干年之后必将成为朝堂领袖,政治前途一片光明。以诸葛亮之睿智,自然不会再去为了一个元帅头衔耿耿于怀。

    “臣谢主隆恩!”

    诸葛亮跪伏在地,叩首谢恩,“亮愿为大汉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军营若有需要,亮愿马革裹尸,庙堂若有需要,亮愿呕心沥血,唯死方能报答陛下的信任!”

    安排完了十大元帅与诸葛亮,刘辩再次开启金口玉言,降旨道:“朕决定授予陆逊、韩世忠、孟珙、孙武、戚继光、马超、李存孝、赵云、冉闵、姜松等十人大将头衔,为大汉帝国十大大将!”

    刘辩选择的十大大将前五人为统帅类型,后五人为猛将类型,并结合他们的资历与功绩授予,倒也让人心服口服,在场的韩世忠、孙武、马超、李存孝、赵云等人纷纷跪地谢恩,高呼万岁。

    除了十大元帅与十大大将之外,刘辩大笔一挥,又赏赐岳云、高宠、张飞、黄忠、杨七郎、高长恭、高昂、魏延、甘宁等一批武将“上将”头衔,册封张辽、周泰、龙且、章邯、张郃、俞大猷等人中将头衔……一时皇恩浩荡,各个有赏,人人有封。

    除了荣誉头衔之外,刘辩决定设立六大军区,对各军团的将士进行一次大规模调动。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刘辩不需要,刘辩相信麾下武将对自己的忠诚,还需要这些将士们为自己镇守疆域,保家卫国。

    刘辩决定在金陵设立中央军区,以李靖为元帅,孟珙、孙武为副帅,率领李存孝、赵云、杨七郎、高长恭、杨继业、黄忠、甘宁、周泰等一大帮武将统领军队,统兵三十万拱卫京畿。

    在长安设立长安军区,以吴起为主帅,关羽为副帅,统领姜松、龙且、魏延、戚继光、关平、关铃、张郃等一帮武将,统兵二十万拱卫大汉中部地区的和平。

    在高丽半岛设置东部军区,以卫青为主帅,霍去病、陆逊为副帅,率领一部分武将提兵二十万坐镇东方,监控高丽半岛与东瀛的局势,保证大汉朝的长治久安。

    在贵霜设立南部军区,以薛仁贵为主帅,苏烈为副帅,率二十万人坐镇贵霜。在安息设立中部军区,以白起为主帅,韩世忠为副帅,率二十万将士坐镇安息。

    最后在罗马设立西部军区,以岳飞为主帅,徐晃、马超为副帅,统率岳云、高宠、张飞、吕蒙、冯胜等一大帮武将统率四十万大军坐镇罗马,提防生变。

    除了武将之外,朝廷内的文官与各地刺史也需要进行一次大范围的调整,以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推动大汉帝国的车轮滚滚向前。

    满朝文官由王猛、荀彧、刘基、诸葛亮等四大丞相领衔,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