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文武百官俱都到齐之后,高坐的銮台之上的刘辩扬了扬手中的奏折:“这是魏文长的使者刚刚从北海国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众卿互相传阅一下,看看有何对策?”

    郑和从天子手里接过文书,小心翼翼的退下銮台,把奏折交给了黄琬,让文武百官互相传阅。

    半月前刘虞之子刘和率阎柔、鲜于辅以替刘虞复仇为口号,在上谷郡境内纠集了数万支持者,又联合乌桓峭王统领的数万骑兵在渔阳境内大破公孙瓒部将邹丹,并且将其阵斩,枭首万余级。继而声势浩大的向南进军,直逼公孙瓒的老巢北平郡治所蓟县。

    在刘和与乌桓联军的巨大压力之下,公孙瓒只能放弃了对青州的争夺,命驻守在济南国的田豫率两万人马星夜北上,以解北平之围。

    看到公孙瓒后院失火,袁绍大喜过望。在田丰、沮授等人的谋划之下,命长子袁谭督率张郃、高览二将,以郭图、辛评为军师,统领五万人马向东,蚕食公孙瓒在青州的地盘。

    袁谭在平原境内遇上了一名自称萧统字摩诃的大汉,见其武艺娴熟,能够徒手逐虎,不禁惊为天人,遂将其拜为先锋大将,引兵直扑济南国。

    萧摩诃率兵强攻济南国治所东平陵,并率先登城,生擒了公孙瓒所任命的济南国国相田楷。袁军大获全胜,轻而易举的拿下了济南国全境。

    袁谭旗开得胜,继续统兵向东进军,在萧摩诃、张郃、高览三将的分头出击之下连破公孙瓒控制的齐国,黄巾军据守的乐安国,兵锋直逼魏延据守的北海国。

    得知袁谭在青州境内势如破竹,田丰与沮授再次向袁绍建议:当倾尽全力向青州进军,一鼓作气拿下东莱郡与北海国,将刘辩、公孙瓒、黄巾军三股势力彻底从青州逐出,实现对青州的完全控制。然后再向西南追击从青州进入兖州的百万黄巾。

    这个时期的袁绍还不像后期那般昏聩,此时正被长子袁谭的势如破竹深深鼓舞。听了沮授与田丰的建议,遂留下审配、逢纪、韩猛、淳于琼等人辅佐次子袁熙驻防冀州老巢。自己带着颜良、麴义、高干、田丰、沮授、许攸、荀谌等人提兵六万随后进入了青州,展开了全面抢夺青州地盘的计划。

    袁绍从平原率军南下,率先在隶属兖州的泰山郡内击破了三十万黄巾贼寇,从中收编了五万精壮,然后派人把老弱妇孺遣散至渤海、平原、魏郡等地充实人口。

    沮授再次向袁绍建议,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逼降盘踞在泰山郡内的泰山寇。并亲自出马作为说客,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的说服了孙观、尹礼、吴敦、昌豨四大贼寇率部投降,让袁绍顺利的收编了四万泰山贼。

    魏延在北海得知袁谭大军压境,遂亲自与关胜、花荣引兵三万出城迎敌,与袁谭所部大战与广县境内,连战不利。

    关胜、花荣二将俱被萧摩诃阵前击伤,无奈之下魏延只能退守北海国治所剧县。于沿途设置埋伏,延缓袁军的围城,但预计也就是只能推迟六七天而已。因此才派出了使者八百里加急,前来金陵求救。

    “北海形势危急,魏延孤军悬于青州,危如累卵,诸卿以为如何?”

    待文武百官把青州的战事了解的差不多了,刘辩清了清嗓子,高声问道。

    孔融率先出列:“北海国有百姓八十万,民风淳朴,土地肥沃,绝不能丢啊!陛下当派遣大将,提兵前往北海解围。让北海的百姓沐浴浩荡皇恩!”

    刘基却站出来持不同意见,手捧笏板,沉声道:“陛下,诸位同僚!以基之见,袁绍倾全力而入青州,士气正盛,我军远道跋涉,鞭长莫及。况且荆北有刘表,荆南有孙坚,关系俱都恶化,更是不宜再向北进军。不如陛下修书于魏延,让他暂时率兵撤出青州,来日再图收复失地吧?”

    将到手的土地拱手让人,这是刘辩不能接受的,更重要的剧县还有刚刚召唤到的王猛,如果就此放弃了北海国,说不定会让王猛对自己失望,改投其他诸侯也不一定!

    将目光扫向黄琬与卢植:“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卢植出列道:“臣不赞同刘太常的意见,刘表与孙坚俱都心怀敌意不假,但荆南贫瘠,合四郡之力总人口不过才百余万人,后继乏力。而刘表不过是守土之犬,四面皆有人马钳制,同样难有作为,比起袁绍来不过是疥藓之疾罢了!”

    顿了一顿,又道:“而袁绍则不然,其以四世三公之后,名扬海内,多有豪杰归附。已经据有富庶的冀州,治下百姓四百余万。倘若再被他全据青州全境,乃至南下占据兖州部分土地,将成心腹之患!故此,老臣斗胆恳请陛下发大军北上青州,遏制袁绍的崛起!”

    “卢司徒言之有理,臣亦是这样认为!”

    黄琬对于卢植的分析同样深表赞成,出列道:“陛下,青州黄巾自去年起事,一路上裹挟妇孺老幼,多达百万余人,若是被袁绍全部虏获,必将使其如虎添翼。故此臣亦恳请陛下出兵青州,一来解北海之围,二来遏制袁绍,三来虏获黄巾人口,将其发配到南方的建安、庐陵二郡,开垦土地,发展耕田,以壮江东根基!”

    刘伯温仍然坚持己见:“黄太尉与卢司徒所言固然言之有理,但听闻洛阳方面已经与刘备、马腾合围长安,董卓余党覆亡在即。若西凉军被灭,洛阳军必然东出武关,与刘表夹攻宛城。倘若到时候孙坚再沿江而下,直寇江东,我方必将四面受敌。则局势恐将陷入困境!故此,以基之见,当先弃北海,不争一郡一地之得失,待先将孙坚、刘表两人剪灭,再循序渐进向北方推进,方为上上之策!”

    听了黄琬、卢植与刘伯温的辩论,刘辩陷入了沉思之中。

    当前的局面的确比较棘手,如果主力大军北上与袁绍争夺青州,倘若能够达成战略目标的话,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成就。

    一来可以遏制袁绍的强势崛起,二来可以在北方站稳脚跟,三来还可以获得大量的百姓。若是能够达成以上三项战略目标,必然将会为以后的雄霸天下奠立坚实的基础。

    但就像刘伯温分析的那样,若是刘协、刘表、孙坚三方联合发难的话,自己的后方将会遭受巨大的考验。

    身为江北大都督的岳飞手中能够调动的人马将近十万人,有刘晔、陈庆之帮助出谋划策,麾下有杨再兴、高长恭、纪灵、吕蒙、董袭等武将直属听命;此外还有荀彧、狄仁杰等地方文官作为后应,硬扛洛阳军团与刘表军团一年两载估计没有任何问题。

    刘辩对江北四郡并不担忧,唯一让感到忧虑的是荆南的孙坚军团。

    虽然荆南四郡人口稀疏,但孙坚麾下的人马已经扩充到了七八万,孙策、周瑜也在逐渐成长,再加上孙坚本人骁勇善战,善于用兵,还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陈武等人作为羽翼。若是看到本方主力大军北上青州与袁绍厮杀,保不准孙坚就率兵沿江而下,直捣自己的老巢。

    虽然长江上游的柴桑有甘宁、蒋钦统率的三万水师以及一万陆军拱卫门户,再向南四百里还有李严的两万人驻扎在南昌。但如果孙坚军团趁着自己背上青州,全力攻打的话,甘宁能扛多久,刘辩并不是很乐观!

    但如果畏首畏尾不敢北上青州的话,第一将会失去北海国,第二将会让袁绍强势崛起,第三也将会错失俘获百万黄巾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有可能会失去刚刚召唤出来的王猛,这才是刘辩最不能接受的!

    摆在刘辩面前的抉择无疑非常困难,稍有差池,很可能会陷于万劫不复的困境。但是能够抓住机会的话,也许会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收获巨大的利益!

    “到底如何是好?”

    刘辩双眼眯成一条缝,扫视着太极殿上的文武群臣,只恨自己手下人才还是不够用的。这时候再有几个顶级谋士帮自己分析下局面该有多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二百二十 黑云压城城欲崔

    (第一更送上,顺道求一下月票推荐票,有票的兄弟请支持一下!)

    手下的谋士都在外面参军,或者担任封疆大吏,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刘辩自己也可以化身谋士。

    “嗯嗯……朕现在的智力好歹也达到了91,独自规划一个战略还是能够做到的。过几天再把王景略招到金陵,左王猛右刘基,再辅以荀彧、鲁肃、刘晔、徐庶、顾雍、狄仁杰等人,不说碾压其他诸侯,至少不输任何人吧?”

    但目前来说,刘辩必须当机立断的做出决策,因为整个太极殿的人都在看着自己,魏延的使者也在等着圣谕!

    谋士虽多,但大多都不在身边,所以刘辩现在只能依靠自己。一个能够成就丰功伟绩的帝王不能说不依靠智囊参谋,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也是绝不可少的!

    按照刘伯温的意思,是先统一南方,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向北推进。依然还是朱元璋的统一路线,而且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南向北统一了全国的朝代。

    但刘辩却认为这个战略放在汉末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其一,江南人口稀疏,经过了自己的大力发展,合建业、吴郡、会稽、豫章、鄱阳五郡的人口总数不过才三百万。岭南地区刚刚划置的建安、庐陵二郡更加寒酸,加起来的总人口数目还不到十万,简直是蛮荒之地!

    就算能够快速的将孙坚翦灭,把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掌控在手中,也不过只是增加了一百多万人口而已,整个江南地区的总人口数目加起来才不过四百多万!

    在这乱世之中,地盘小就没有战略空间,人口少就没有兵力来源。江南地区的面积倒是广袤,但人口却极不相称,十几个郡加起来还不如冀州一个州的人口多,更不用提人口密度更大的豫州、司州两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