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匡胤祖籍何处?家中可还有亲眷?”

    赵匡胤谨慎的站在銮台之下,拱手回复道:“回陛下的话,小人祖籍涿郡,家中除了父母与妻妾之外,尚有兄弟一人,名唤赵炅,字光义,目前正在老家经商。”

    刘辩心中一愕:“不仅是赵九重来了,竟然也把他这个同样野心勃勃,而且手段更加阴险的兄弟带来了,真是有趣!”

    “方今朝廷正是用人之时,你可以给令弟修书一封,让他到江东来为朝廷效力。若能建立功勋,寡人必然不吝封赏。”刘辩目光如炬,不露声色的发出了邀请。

    “臣谨遵陛下吩咐!”赵匡胤小心翼翼的作揖领诺。

    一切安排妥当,刘辩终于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扬帆入海了。

    何太后率领着刘辩的整个后宫团一直送到乾阳宫门口,再次有了身孕的唐姬怀抱着七个月的刘齐,冯蘅抱着刚刚满月的刘恪,而生产在即的穆桂英也是挺着大肚子前来送行。

    武如意则小心翼翼的躲在几个嫔妃的后面,韬光养晦,不肯夺人锋芒。甚至就连貂蝉、上官婉儿都站的比她显眼。

    一边举目远送,一边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把双手拢在了小腹前面,在心里暗自嘀咕:“陛下这次远征青州,只怕三五个月不能回来。也不知道华佗神医的诊治是否真的能够妙手回春?这半个月的雨露也不知道能否有了身孕?若是无后,只怕永远会被这几个嫔妃瞧不起!”

    武如意自从去年九月负伤之后,满怀期待的等着皇帝派人寻访华佗来个自己诊治,左等右等,到了年底也不见动静。

    武如意心里有些失望,也不知道是天子忙于政事疏忽了此事,还是华佗的踪迹太难寻觅。总之皇帝那日在太医馆里对着自己和小弟陆逊许下的承诺,似乎如泥牛入海一般。

    无奈之下,武如意只好依靠陆氏家族的力量,在陆纡的策划之下,向全国各地暗中派遣了近千名族人门客前往各地寻访良医来为武如意诊治,希望能够妙手回春的让她恢复能力。

    在武氏族人搜山检海的寻找之下,被暗地里延请到陆家的神医就有十几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刚刚辞官回到南阳老家的神医张机,其他还有虞制、范解等闻名一方的名医。

    这些各方名医,除了张机表示武如意有希望恢复生育能力之外,其他人却都不是很看好,只能表示尽力而为。

    接受了张机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武如意心中有些烦躁,毕竟张仲景的话有些模棱两可,而武如意在入宫之前却又无法验证。等以后入宫了,有乾阳宫里的那帮太医在,却是不能再随便从外面延揽名医进宫看病。

    就在武如意满怀惆怅的时候,陆氏族人把华佗带了回来。

    这时候的华佗已经将近六十岁,在这个年代已经算得上皓首老翁,但他却保养的精神矍铄,容光焕发。绝不是鹤发童颜这个词语能形容的,因为华佗的头发还是一片乌黑,看上去仿佛四十多岁的壮年男子。

    在查看了武如意的病情之后,华佗笑容满面的表示可以手到病除:“幸亏有了张机提前的治疗,延缓了贵人病情恶化。若是再耽误三两个月,武昭容此生将难为人母!”

    在为武如意连续做了三天的针灸,开了一大堆独门药方之后,华佗留下了一句话飘然远去:“贵人从此之后直管高枕无忧便是,若是入宫后一年内没有身孕,华佗愿任凭处置!”

    华佗离开之后武如意仿佛吃上了一颗定心丸,脸上重新焕发了笑容。只是她却吩咐家人守口如瓶,不许走漏了这个秘密。便是入宫半个月以来与天子多次同房云雨,也是只字不提,一心想着等木已成舟之后再让世人知道这个秘密。

    刘辩一身戎装的走出乾阳宫,左有卫疆右有文鸯,俱都是英姿勃发的虎贲儿郎。身后跟着一千名全副戎装的御林军,刀枪蔽日,甲胄生辉。

    刘辩一甩金黄色的绣龙披风,翻身跨上“追风白凰”,朝着宫门前面的女人挥挥手:“都回去吧,朕走了!”

    马鞭一甩,毫不犹豫的向城外疾驰而去。

    卫疆、文鸯一左一右,策马紧随,千余名御林军随后潮水般的跟在后面,逐渐的越去越远。直到看不见踪影了,何太后这才率领一干嫔妃与宫娥回宫。

    “呜呜……”

    伴随着一声悠扬雄壮的号角,在郑和宝船的带头之下,两艘舰船、十艘楼船、十七条斗舰、三十五条艨艟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船队,只等天子登船之后,便扬帆出海。

    这只规模庞大的船队承载了一万两千名精锐士卒,战马两千匹,以及能够支撑一个半月的粮草,此外还有三千多名负责划桨行船的民夫。孙坚的族人就有许多被抓来充作了船夫,在舢板的底层负责划桨掌舵,在水师悍卒的密切监视下卖命的干活。

    刘辩伫立在宝船的甲板上,身后跟着郑成功、陆文龙、卫疆、文鸯、赵匡胤等文武随从,向着岸边送行的黄琬、刘基、孔融、周泰、廖化等文武挥手道:“众卿回去吧,朕出海之后,金陵的安危就靠你们了!”

    “恭送陛下!愿吾皇一帆风顺,扫平青州,击破袁绍!”

    在文武百官的辞别声中,郑成功登上高处,手中的绿色令旗交叉挥舞,高喊一声:“起锚出海!”

    “呜呜……”

    伴随着悠扬雄壮的号角声再次扬起,大大小小的战舰六七十艘,全部将桅帆拉满,顺着浩荡江水,扬帆向东而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二百二十七 困兽之城

    北海郡,剧县。

    三月的春天,应该是姹紫嫣红的季节,三月的田野,应该是一片茵茵绿色。

    但十万袁军将小小的剧县围困的水泄不通,连绵的营寨密密麻麻,星罗棋布的绕着剧县一层又一层,刚刚泛绿的田野被踩踏的一片枯黄,春天的生机还未勃发就被扼杀在萌芽的状态。

    剧县城高七丈有余,连续多场的浴血攻防下来,早就让城墙上下变得血渍斑驳,许多没有被清理走的残肢碎体让人触目惊心。

    这个年代有着不成文的规定,攻城方停止攻城之后将会派出民夫去收敛尸体,这时候守城方也不会主动攻击民夫。毕竟攻防战将会持续很久,而一旦听任尸体腐烂下去,必然将会让瘟疫横生,对于攻守双方都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小小的剧县不过只有六七万居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面对着城外密密麻麻的袁军营寨,以及每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还有让房屋震颤的铁蹄声,一个个人心惶惶,坐立不安。

    甚至很多剧县内的士族认为皇帝很可能放弃了北海,就算不是主动放弃,也是被袁绍的大军阻挡在了琅琊的境内,短时间内是到不了北海的。面对着十万之众的虎狼之师,剧县被攻破只是迟早的事情。

    正是由于这种思想作祟,所以剧县的很多士族拒绝帮助魏延守城,这样就不会激怒攻城的袁军。若是登上城墙协助汉军防御,弄不好会惹得袁军在破城之后进行报复性的屠城,那样对于剧县的百姓来说才是灭顶之灾。

    在失去了剧县百姓的支持后,守城的汉军士气急剧下降,这不能不让魏延忧心忡忡。

    去年魏延带着关胜、徐庶来到北海的时候只有两万人马,经过了一年多的招募,将兵力扩充到了三万人,再加上去年九月前来支援的花荣一万人马,使得北海的驻军增加到了四万余人。

    但由于之前采取了主动迎敌的错误策略,魏延率领三万人马与袁军大战于广县境内,在萧摩诃、张郃、高览三路齐出的情况下连败数场,不仅仅伤了花荣、关胜二将,更是折损了七八千兵力。

    无奈之下,魏延只能改变战略,在沿途险要之处设置防御,阻挡袁军的推进速度。但张郃率领的大戟士乃是百战之师,高览与萧摩诃也是能征善战的猛将,战斗力与之前来犯的青州黄巾不可同日而语。

    去年青州黄巾来犯之时,魏延采用这种层层抵御的策略,将十几万黄巾军挡在了北海国的境外,使对方一步也不能踏入北海。但面对着袁军强大的攻势,更兼所向披靡的袁军士气如虹,一路之上步步为营,杀的魏延军节节败退,退入剧县的路途上又折损了三千余人。

    魏延带着残兵败卒退入剧县之后,袁谭就率领五万正规军,以及收编的三万黄巾军一鼓作气的困住了剧县,围着城池扎下营寨,做出了强攻的姿态。

    正是这个时候,魏延让轻伤的关胜带了三十骑突围前往金陵求援。只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天,依然看不到救兵的动静。而剧县也已经与外界完全隔绝,每天只能看到北归的候鸟从头顶上飞过。

    袁谭围城之后,连续发动了三次强攻,都被魏延、徐庶率部顽强的打退,让袁军在剧县城下填上了一万多条人命。但死的大多都是刚刚整编的黄巾军,做了无辜的炮灰,袁军主力根本没有多少损失。

    更让城内守军绝望的是,虽然袁军在城下填上了一万多条人命,但却又有四万多泰山寇前来协助攻城,对方的兵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而城内的守军却越来越少!

    得到了泰山寇的支援,袁谭再次发出强攻的命令,十余万袁军冒着矢石向剧县发起了最猛烈的攻击。魏延与徐庶亲自提剑在城头督战,恶战了两个昼夜,方才勉强打退了袁军的强攻。虽然让攻城方再次在城下搭上了万余条人命,但本方人马也付出了三千伤亡的代价。

    今日艳阳高照,距离袁军上次强攻不过才两天的时间,城头的守军刚刚喘了一口气,城下袁军的连营之中再次响起起了呜咽的号角。

    “看来袁谭这个兔崽子又打算强攻了!”

    魏延眉头紧皱,一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上,另一只手遮在额头上向城下眺望。

    只见星罗棋布的袁军营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