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真手提十字枪左冲右突,倒也无人能敌,看着颜良所在的位置,想要过去拦住他:“颜良匹夫休走,可敢与吾一战?”

    冲寨突围可不是沙场斗将,用猛将对猛将,牛人对牛人,而是应该选择用士卒缠住防御方的猛将,而突围方的大将专门攻打守御方的薄弱之处,哪边有老弱病残就打哪边,这样才能最快的突破重围。

    因此,尽管田真不停的向颜良叫阵,颜良却只是充耳不闻,吩咐马延带着一批重甲步卒死死的缠住田真,自己则率领精锐横冲直撞,专门击杀兵卒,一路向东突围而去。

    颜良手提一口七十八斤的大刀,奋力死战,一路冲杀下来,斩首数百级,无人可挡,引领着万余人终于逼近了东面寨栅。一阵猛砍猛伐,将寨栅砍倒了一大片,成功的冲出了田真大营。

    “儿郎们,休要回头,随我向东,能走一个算一个!”

    成功的突破了田真营寨,颜良也顾不得回兵救援后面的马延,若是被薛礼、陈登、关胜三军追了上来,谁也走不掉,只能走一个算一个。

    在颜良的吩咐下,冲破了田真防线的袁军衔枚疾进,快速的向东撤退。

    刚刚走了二里路,突然斜刺里杀出一支人马拦住了去路,“薛”字大旗迎风飘荡。

    来的正是薛仁贵统率的人马,听闻颜良向田真的营寨发起了凶猛的攻势,薛仁贵救敏锐的判断到倘若都在后面追,不一定能够困死颜良,还是先抄后路截断颜良的去路方为上策。

    万余名汉军按照矩形方阵排开,薛仁贵手提一杆红缨枪,背挂万里起云烟,腰悬青釭剑,胯下赤兔马,威风凛凛的拦住了颜良去路:“已经无路可逃,颜良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两马迎个正着,颜良自知难以再躲避,大吼一声:“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饶舌也!今日我颜良便与你杀个痛快,看看单骑闯洛阳的薛礼究竟有何本事?”

    “那就让你死个明白!”薛仁贵策马向前,手中红缨枪奔着颜良面门就是一枪。

    颜良挥刀格挡,怒吼道:“亮出你的方天画戟!士可杀不可辱,你弃戟用枪,莫非蔑视我颜良?”

    薛仁贵知道颜良刀重力大,用长枪不能硬拼,需要用速度与变化克制对方,当下枪尖一转,闪开了颜良的大刀,一招“白蛇吐信”直刺颜良咽喉,“哼……本将不用画戟,照样能够取你首级!”

    “狂妄自大,某今日便是战死沙场,也要让你知道河北四庭柱之首的颜良不可侮辱!”颜良吼声如雷,手中大刀大开大阖,走的刚猛一路。

    薛仁贵虽然嘴里说用枪也能取颜良的首级,但这支普通的红缨枪比威力强大的方天画戟,让薛仁贵在攻防两端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更何况这是薛仁贵第一次用枪对决一流猛将,因此更是容不得大意,必须使出浑身解数与颜良周旋,才能寻觅到获胜良机。

    就在两员大将捉对厮杀的时候,突围而出的袁兵也与薛仁贵手下的人马厮杀成了一团,一时之间,山野中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乱军之中,颜良与薛仁贵刀来枪往,酣战了五十回合,薛仁贵逐渐把枪支用熟练了,慢慢的占据了上风。颜良刀重,力气逐渐不支,渐处下风。

    “若不能拼死,我命休矣!”

    恶战之中,颜良忽然走了一步险棋,拼着大腿上受了薛仁贵一枪,大刀向下猛劈,只听“咔嚓”一声,将薛仁贵的枪杆断为两截。

    “薛礼,纳命来!”

    尽管腿部中枪,血流如注,但颜良却悍不畏死的纵马向前,提起大刀要再砍薛仁贵。

    说时迟那时快,薛仁贵也不多想,从腰间“呛啷”一声拔出青釭剑,奔着颜良的刀杆同样还了一剑。这一次甚至连“咔嚓”声都没有发出,锋利的青釭剑瞬间就把颜良的桦木制作,外面包裹了铁皮的上等刀杆斩为两段,切口整齐圆润,犹如鬼斧神工。

    “此乃削铁如泥的神兵也!”

    由大悲到大喜转换的太快,颜良顿时目瞪口呆。看着薛仁贵手里锋芒毕露的宝剑斩了过来,而自己的大刀却断为两截,若是拔佩剑抵挡的话,估计难逃被断为两截的命运。惊慌失措之下,拨马败走。

    “留下首级再走!”

    薛仁贵哪里肯舍,纵马提剑,紧追不舍。

    身材高大,四肢粗壮有力,体态矫健的赤兔马得了主人一声吩咐,如同一道闪电般向前腾空飞出,瞬间就追上了颜良的战马,并驾齐驱。

    “受死吧!”

    薛仁贵一声咆哮,手里的青釭剑划出一道青锋闪闪的寒芒,奔着颜良的脖颈而去。

    只听“哧哧”的甲胄被撕裂的声音格外刺耳,纵然颜良的头盔垂下来的护胄包裹着颜良的后颈,但仍然被削铁如泥的青釭剑断开,继而将头颅斩下。鲜血像喷泉般从腔子里喷出,无头尸体一个倒栽葱,从马上跌了下来,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嘶鸣着远远的逃开。

    薛仁贵换了一杆长枪,一手挑着颜良的首级,一手提着青釭剑在乱军之中来回驰骋冲杀,高声招降袁军:“颜良已死,尔等还不快快投降!”

    主将战死,剩下的袁军却是再也无法突破薛仁贵的拦截,被一万多汉兵杀的节节后退,而田真此刻已经枪挑马延,与关胜、陈登三路并进,追赶了上来。乱军之中关胜与辛毗狭路相逢,轻舒猿臂,生擒活捉了过来。

    天亮之时,杀声渐消。

    颜良、马延战死,辛毗被擒,荀谌不知所踪,本方战死了一万余人,在汉军重重包围之下的袁军无力再战,纷纷缴械投降。

    李靖得知了西方的战报后,命薛仁贵、陈登、关胜、田真立即率部向济南国治所平陵进军,同时亲自统率高宠、太史慈、岳云、程咬金、徐盛、赵匡胤、花木兰、鱼俱罗、张郃等武将,率兵十余万自东向西,与魏延、徐庶、陆文龙的人马在平陵城下会师。

    次日晌午,各路大军二十多万齐聚平陵城下,扎起了连绵三十里的大营,将袁绍剩余的四万人马团团围住,犹如铜墙铁壁,水泄不通。

    袁绍站在平陵城墙上,在高干、高昂、逢纪、许攸等人的陪同下,望着汉军遮天蔽日的旌旗,听着城内人心惶惶的哀歌,不由得一口鲜血吐出,晕倒在城墙上面。

    被关在大狱中的沮授听说汉军围城,袁绍损兵折将,穷途末路的时候不由得潸然泪下,以头撞墙哀叹道:“逢纪、郭图无谋之辈,害死主公也!身处险境,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集中全军拼死突围,却瞻前顾后,分兵出击,简直是抱薪救火,自取灭亡!天亡袁氏,回天乏术也!”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三百九十九 青州猛士

    就在李靖打的袁绍主力落花流水,兵临济南城下的时候,袁绍的老巢冀州也被曹操、冉闵、公孙瓒三家瓜分的支离破碎。

    曹操亲率许褚、典韦、王彦章、文聘、乐进、李通诸将,督兵五万兵临邺城脚下,采用郭嘉围三缺一的计策,分头堵住邺城东、西、南三个门攻打,给城里的审配、袁熙等人留出北门逃亡。

    就在曹操猛攻邺城的时候,以急行军见长的夏侯渊与李通、曹纯率兵三万一路向东,阵斩“河北四庭柱一正梁”中的正梁韩猛,席卷清河、阳平、平原三郡,将战线推进到渤海郡境内。

    而曹操的族弟曹彬与曹洪率兵两万向北进军,面对着防守虚弱的袁绍大后方,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守军只有三四千人的巨鹿、赵国、安平三个郡国,将地大物博的冀州鲸吞了三分之二。

    墙倒众人推,趁着李靖二十万大军困住了袁绍主力,缓过劲来的冉闵与盟友公孙瓒由北向南齐头并进,企图从肥美的冀州疆域中分一杯羹。

    冉闵命张绣、胡车儿镇守雁门一带,防备夏侯惇挥师向北,留下龚都、裴元绍镇守上谷、代郡两地,自己与贾诩、管亥、刘辟等人引兵三万向南一路攻破常山国、中山国两地,与曹彬、曹洪在安平郡内形成对峙局面。

    而公孙瓒则留下兄弟公孙范、儿子公孙续,以及大将田豫镇守易京、蓟县等地,亲自带着女婿罗成、严纲、单经、田楷、张燕等文武率兵三万离开了幽州,进入了冀州境内。历经一个月鏖战,连拔渤海郡治所南皮、河涧等两郡数十座县城,继而进军乐陵与夏侯渊对峙。

    至此,创世元年三月中旬,袁绍治下的十几个郡,一百多座县城全部丢失。袁绍势力犹如行将入土的垂死之人,只剩下了奄奄一息的最后一口气。

    三月中旬,冀州风雨大作,漳河水位上涨。

    曹操决漳河之水灌入邺城,导致城内河水泛滥,许多土坯房屋倒塌,粮食被浸泡了发霉,城内守军的饮食逐渐告急。

    此刻,邺城内还有一万五千斗志低落,士气消沉的守军,所有人还不知道袁谭、颜良阵亡,济南被李靖围得水泄不通的消息,远在黄河彼岸的袁绍主力军成为了支撑邺城守军继续奋战的最后希望。

    “正南先生,曹军水攻邺城,怕是再有三两天城墙就要被泡塌了,咱们趁着曹军还没有合围城池,从北门弃城而走吧?一路走斥丘、馆陶、高唐,渡过黄河去济南回合父亲大人吧?”

    还不到二十岁的袁熙,与稚气未脱,只有十五岁的袁尚一起向审配提出了建议。每天遭受曹军的猛烈攻打,这两个年轻人的心理防线几乎崩溃了,向东突围会合父亲,成为了他们心中唯一的出路。

    审配面色冷峻,没有说什么话,心里却是叹息一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主公的人马孤客穷军,被李靖的二十万人困在济南、泰山等地,只怕日子比起邺城来也好过不到哪里去吧?”

    看着袁熙、袁尚一脸的迷茫,审配的内心犹如刀绞一般,主公把两个儿子托付给自己,但自己却不能庇佑他们的安危,在大厦将倾之时不能力挽狂澜,实在是有负主公所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