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贼将休走,留下首级!”

    常遇春立马横刀,高声咆哮,声如惊雷,王威军无不胆寒。

    王威又气又急,当下催马舞刀奋力死战,“儿郎们,随我向前拼死冲开一条血路,否则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必死无疑也!”

    常遇春也不答话,纵马向前,直取王威。

    两马相交,战无一合,常遇春的大刀带着风声将王威劈于马下。

    主将既死,剩下的人马在前后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无心再战,很快的兵败如山倒,军心崩溃,纷纷缴械投降,跪地求饶,“愿降,吾等愿降,求不杀之恩!”

    常遇春立马横刀,冷哼道:“本将视尔等不过草芥,收降你们有何用?不过是白白浪费粮食而已,众将士听令,全部给我赶下山崖,免得浪费了弓箭!”

    随着常遇春一声令下,一直追随了他数年的部曲开始朝缴械的降卒乱箭齐发,将四千多降兵向山崖驱赶。若有胆敢不后退者,定然会被箭雨射成刺猬,但背后是十余丈的山崖,后退却也是死路一条。

    “姓常的,你不得好死!”

    “我等便是做了厉鬼也不肯放过你!”

    数千降兵顿时后悔不已,早知如此就不该缴械投降,哪怕是拼到最后一人,也能拉上一个垫背的,总好过这样手无寸铁的被人屠杀!

    徐庶的营帐扎的比较靠后,得了消息,立即带了卫士前来查看。见到常遇春不动声色的做了埋伏,全歼了王威的七千人,这样的用兵能力不佩服不行。但对于常遇春屠杀降卒的做法却不敢苟同,当即策马向前,大声阻止。

    “常将军,陛下以仁义治国,大汉朝以孝道为本!这些人既然已经缴械投降,何必滥杀无辜?还请将军下令住手,饶恕他们一命吧?”

    常遇春仰天大笑道:“哈哈……儒生终究是不能随军啊!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说得真好!乱世须用重典,矫枉难免过正,万一这些降卒先降后叛,我军反而会遭受损失,不如全部杀掉,以绝后患。”

    徐庶摇头叹息,对常遇春的做法不敢苟同:“我军有七万人,这些降卒不过数千,纵然先降后叛,又有多大威胁?反而落下杀降不仁之命,徒折天命,不可取也!”

    但常遇春心意已决,才不管别人说什么,挥舞着大刀指挥部卒:“全部给我撵下山崖,不跳者乱刀分尸,一个不留!”

    黎明之时,这座十余丈高的山崖之下尸横遍沟,残肢碎骸遍地皆是,由于天气炎热,不过半夜就发出让人作呕的血腥恶臭味,引得这片大山中的野兽疯狂的聚集在沟底抢食。

    对于常遇春残暴的做法,徐荣愤怒不已,年轻的诸葛亮也是忧心忡忡;但身为主将的常遇春异常强势,听不得半天不同意见。而且刚刚打了胜仗,一举全歼了王威的七千人马,使得腰杆子更硬,说起话来更加理直气壮。

    “传我命令,让杨延嗣、程咬金火速率兵穿过‘鬼愁岭’,昨夜抱怨黑灯瞎火,现在天色大亮,总该没有怨言了吧?限两个时辰之内追上前锋部队,否则全部扣除半月军饷!”

    常遇春下令拔寨向前,朝着江夏急行军,誓要与岳飞一较高下。

    从宛城到襄阳距离虽近,但襄阳城墙高厚,有从城北到城东绕城而过的汉水作为天险,西面有坚固的樊城互为犄角,而且孙策的兵力也远超刘表,自身的统帅能力更远非刘表麾下将领能比。

    此外,襄阳背靠南郡,隔着长江还有广袤辽阔的荆南四郡作为战略纵深,所以常遇春并不认为自己会输给岳飞,一心要在这场暗战中占得上风。

    听说两个时辰追不上前锋部队就要克扣半月军饷,拖在后面的近五万人顿时急了眼,纷纷加快脚步。虽然嘴上不敢说什么,但心里却是把“常扒皮”九族女性挨着问候了一遍。

    只是心里虽然骂的痛快,但脚底下的道路实在崎岖,稍有不慎,踩到松动了的岩石,就会失足坠下山坡。

    接近五万人的队伍,闯过了这条险径之后,再次折损了百余人,只让程咬金气的在马上大声嚷嚷:“常扒皮,老子就骂他娘的是常扒皮了,有本事打老子军棍啊?”

    程咬金骂了一路,依然还不能出气,吩咐手下亲兵准备笔墨,分别给岳飞与兵部写了一封参劾信,在信中抱怨道:“这常扒皮气量如此狭小,睚眦必报,不知道体恤将士,何德何能做三军主将?”

    消息传到常遇春耳朵里,连声冷笑:“不让我做主将,难不成让你这个整天闹笑话的大老粗做主将?论武艺,我比你高;论智谋,我比你多;论统率,我比你强,我不做主将,谁做主将?”

    当下,常遇春传令本部嫡系人马加快行军步伐,就是要让后面的程咬金吃点苦头,让后军两个时辰追不上前军,然后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克扣他们半月的军饷。

    六月中旬,骄阳似火,赤日在头顶好似火炉。

    后军为了避免被克扣军饷,全部使出吃奶的力气赶路。身披甲胄,步履维艰,全军上下无不汗流浃背,浸透衣衫。更有甚者,中暑倒地,来不及抢救毙命者,少说也有三五十人。

    徐庶听闻闹成这种局面,再次来求见常遇春,当面直斥:“常将军啊,统兵打仗不可意气行事,若如此,只恐军心哗变!若有人向上参劾将军,只怕将军也难以独善其身。”

    常遇春也觉得事情闹得差不多了,下令就地寻找荫凉休息一个时辰再进军,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徐元直岂不闻兵贵神速乎?我行军速度越快,就越能打刘表个措手不及;反之,将会给刘表给充足的准备时间。同为汉家将士,为何我常某人的队伍就没有中暑者,他程咬金的部曲就有许多中暑?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也!”

    “常将军好口才!”

    徐庶直觉的胸口发闷,无言以对,摔袖离去。

    回到亲兵所在之处,徐庶也是忍无可忍,提笔修书两封,分别遣人送往襄阳与金陵,把这路上发生的事情报告岳飞与天子。

    晌午过后,斥候飞马来报:“启禀将军,我军探得刘表从荆南购买了一批军粮,命部将吕介率兵押运。因为韩世忠将军堵住了长江,吕介只好在京山县靠岸,从那里向江夏运粮。请将军速做定夺!”

    常遇春立即召集徐庶、杨延嗣、徐荣、程咬金、诸葛亮来共商军事,哪怕私底下矛盾再怎么尖锐,表面上的程序还是要履行的。

    “自孙策攻袭襄阳、江陵之后便与刘表势成水火,刘表竟然会向孙策购粮,这消息可是确凿?”

    待众将聚集之后,常遇春端坐中间,表情肃穆,一副军令如山的表情向斥候沉声询问。

    斥候恭敬的拱手作答:“回将军的话,消息千真万确,吕介运输粮食的船只大约七十余艘,靠岸后装了千余辆马车,怕是有十万石左右的样子。由吕介率领八千人沿途护送!”

    徐庶在旁边凝眸分析道:“刘表、孙策虽有嫌隙,但现在已经是唇亡齿寒,两者摒弃前嫌,再次结盟并非没有可能。”

    “若如此,证明江夏城中粮食已经不多。若是能够截获这批粮草,刘表军军心必然涣散,我军攻打江夏定然可事半功倍!”常遇春抚摸着浓密粗壮的胡须做出了判断,“此乃上天要我等谋取头功,天赐良机,不可不取!”

    言毕,常遇春把目光扫向徐荣:“徐荣听令!”

    “末将在!”徐荣拱手出列。

    常遇春朗声道:“本将拨给你一万人马,昼夜急行,抄近道赶往京山县到江夏的途中伏击吕介,一举夺取粮食或者烧毁,不得有误!”

    “诺!”

    徐荣虽与常遇春昨日生龊,但在军事面前也只能以大局为重。

    “且慢!”

    就在徐荣将要转身之际,一路上很少发言的诸葛亮站了出来,手捧羽扇向常遇春施礼道:“将军,亮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四百四十四 卧龙升天

    连续与军中三位重量级人物闹了矛盾,这让常遇春很是火大,身为堂堂的平东将军,三军主将,难道就没人站在自己这边吗?

    “孔明有何妙计,直说无妨?”

    常遇春明显的感到被孤立了,所以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和蔼了许多,一改之前的狂傲与目中无人。

    诸葛亮莞尔一笑,怀抱羽扇拱手道:“妙计不敢当,但有句话亮不得不说,还请将军见谅!亮适才在马上观察天象,推测三日之内长江两岸必有大雾弥漫。吕介从荆南运粮,不严加提防,却让我军斥候刺探的如此清楚,分明是以粮食做诱饵,故意引我军入伏。故此亮以为,劫粮之事万万不可行!”

    本来想拉拢一下诸葛亮,没想到这少年竟然也和自己唱起了反调,这让常遇春暴跳如雷,与刚才的和颜悦色顿时判若两人:“赤日炎炎,晴空万里,这大雾岂能说起就起?本将军南征北讨,克汝南,拔寿春,擒纪灵,破黄巾,败文聘,大大小小历经数十战,死在我这口刀下的亡魂少说也有数千人,难道本将还需要你这个黄口小儿在旁边指手画脚?”

    常遇春越说越怒,高声招呼左右:“来呀,给我把这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赶出帅帐,若不是看在尊师王景略的面子上,今日二十军棍一定少不得!”

    叱退了十四岁的诸葛亮,常遇春严令徐荣;“本将命你率一万人马昼夜急行,一定要在吕介把粮食运入江夏之前杀他个措手不及,争取把粮食烧掉或者夺过来。徐将军是久经沙场的大将,若是真的起了大雾,常某相信徐将军一定会做出正确选择,毕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相信这点问题应该难不住徐将军的。”

    劫粮是兵家最常用的招数之一,也是最有效果的一招,因此历朝历代的名将都是百用不厌。即便明知对方有可能设伏,也要想方设法的烧毁对方的粮草,尔虞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