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宁气喘吁吁的打声招呼,马不停蹄的追上中军,来到弘农王面前方才翻身下马。

    刘辩也是一脸诧异:“兴霸匆匆追来,难道柴桑出事了?”

    “非也,非也!”

    甘宁抬起胳膊擦了下额头上的大汗,这一路的飞驰显然并不轻松,“大王刚走,便有一位大人带了几个随从来柴桑投奔,自称是前任太尉黄琬,因为与董卓不和,所以被罢了官。听闻大王在柴桑起事,便带了随从快马来投,我怕他追不上大军,所以特来禀报一声!”

    “黄琬?”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刘辩脑海中的存留的一些意识便被激发了出来,一下子就想起黄琬这个人。

    要说黄琬是谁,这得分从哪个角度看。如果放在历史上,黄琬只是一个无名之辈,但搁在这个年代,却是鼎鼎大名,便是吕布、刘表之流也不及,更不用说此时还名声不太显赫的曹操、孙坚等人了。

    简而言之一句话,这黄琬是个大官,是个很大很大的官!

    在董卓进京之前,黄琬担任当朝太尉,位列三公之一;与太傅袁隗、司徒杨彪都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员,论分量和地位,远在卢植、皇甫嵩、王允等人之上。

    要说太尉是个什么样的官职,拿到现在来衡量的话,大概相当于政直局长委、军/委副主/席这一角色,绝对是跺跺脚都能让天下震动的牛逼角色。

    自光武帝刘秀重振汉室以来,太尉与司徒、司空并列三公,执掌天下兵权,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自从桓、灵二帝以来,军队的实权逐渐被大将军所掌控,但太尉仍然是名义上的军队最高长官,而且还有考校全国武将功绩的权力,仍是百官中的实权人物。

    如果说大将军和太尉有什么区别,这就相当于军/委副主/席和三军总司令的区别,太尉有名义上的权力,而大将军则是实打实的兵权掌控者。所以灵帝死后,何进选择的是大将军而不是太尉,但即便这样,黄琬的影响力在整个大汉仍然举足轻重。

    黄琬的分量究竟有多重,可以从董卓对待他的态度上略知一二。

    此时的董卓已经完全掌控了东西二京,以及整个司隶部,外加雍、凉大部,麾下带甲二十万,自封太师,把持朝政,让天子只能像个傀儡一般坐在龙椅上。

    不过,即便此刻的董卓权势滔天,甚至连皇帝都敢废立,但对于处处和自己作对的黄琬却不敢痛下杀手,只是把黄琬革去职位,贬为庶民。

    当然,董卓投鼠忌器不敢杀黄琬,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是当朝太尉,还有其他的原因。

    其一,黄氏一族闻名天下,就是比起四世三公的袁家也不遑多让。黄琬的祖父黄琼同样曾经官居太尉,曾祖父黄香官居尚书令,也可以称作两世三公的世家大族,门生故吏同样遍布天下。

    而黄琬也曾经在青州担任过刺史,还担任过豫州牧,因镇压黄巾有功,又把豫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文武并济,政绩为天下之表率,深受灵帝褒奖,赐爵关内侯,录尚书事,成为了官场中最显赫的人物。在太尉杨赐死后,黄琬更是接任太尉一职,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

    其二,董卓把黄琬革职的时候,关东的诸侯还没有起事,董卓也是怕杀了黄琬会授天下人口舌,所以只是把黄琬革职处理。只是让董卓没想到的是,尽管他小心提防,但在曹操、袁绍的扇动之下,关东诸侯还是竖起了讨伐大旗,进军虎牢关,震慑洛阳。

    看到关东诸侯起事,黄琬生怕董卓会加害自己,故此带了随从出京准备前往老家江夏避难。听说弘农王在柴桑起事,心中大喜,便渡江来投。

    想着黄琬的事迹,刘辩慢慢的喜上眉梢。

    在庐江拜访陆康的时候,这个江东士族的代表人物就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想称王称帝,身边就算没有国家重臣辅佐,也得有个刺史、太守级别的人物支持,这下好了,有个大牛来投奔辅佐,谁还敢说自己名不正言不顺?

    仔细琢磨一下身边的幕僚,陆康说的还真是这么一回事。鲁肃才十六七岁,甘宁、魏延、周泰等人都是二十几岁的血性青年,岁数最大的刘伯温也不过才刚刚而立之年,这样的高层简直就是一支青年军,难免会招致非议,甚至让人轻视。而现在有黄琬的加入,简直就是上天赐给的及时雨。

    “好啊,来的好啊,寡人要亲自去迎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刘辩笑逐颜开的拨回马头,准备亲自去迎接曾经的太尉黄琬。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五十三 突发事件

    黄琬虽然是老臣,但却并不是皓首白发的老翁。

    相反,今年四十九岁的他正值盛年,多年的高官生涯,让黄琬的言行举止间官威十足,走起路来龙行虎步,说话的时候中气十足,让人一眼望去便心生畏意,心下就会不由自主的恭敬了起来。

    “黄卿,千里跋涉,让你受苦了!”

    看到黄琬在不远处翻身下马,刘辩快步迎上,热泪盈眶的寒暄道。晶莹的泪珠,半是出自古人相见的潜意识,半是刻意的演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想在这乱世有一番作为,曹操的黑,曹操的心狠手辣;刘备的厚,刘备俘获人心的演技,必须加以借鉴,若是能集两者之大成,重登帝位指日可待。

    黄琬哭的更惨,泪流满面的稽首顿拜:“罪臣黄琬,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卿快快请起,千万不要这么说,寡人已经被革除帝号,现在只是弘农王了。”刘辩弯下腰去,噙着泪花把黄琬从地上拖了起来。

    黄琬悲伤更甚,痛哭流涕的道:“都是老臣无能,不能护佑陛下,致使君上遭受董贼欺凌,有负先帝所托,九泉之下实在无颜相见,虽百死莫赎也!在老臣心中,陛下才是我大汉的天子!”

    既然黄琬哭的这么悲伤,刘辩也陪着哭,反正成本这么低,还能收买人心,留着眼泪干啥?

    于是和黄琬抱头痛哭:“庆幸天不亡我大汉,孤侥幸逃脱董贼魔爪,又收聚了这许多义士,誓要讨伐董贼,重振朝纲。正愁手下无人可用,黄卿尚需助寡人一臂之力。”

    “老臣在江夏听闻陛下大破山越,威震江东,心中不胜欢喜,故此渡江来投。你我君臣既然再度相逢,我黄琬便是舍了这把老骨头,也要再把陛下再次送上天子宝座!”

    哭的差不多了,黄琬从袖子里掏出手绢,一边擦拭泪痕一边信誓旦旦的立下誓言。

    刘辩也跟着擦泪:“好、好……有黄卿相助,大势可定,铲除董贼只是早晚的事情。寡人欲率部东赴秣陵,在那里开政建制,黄卿仍旧给寡人为相如何?”

    黄琬官居重位的时候,董卓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军阀,现在被他把持朝政,甚至把自己从三公的位子上贬为庶民,黄琬自然不甘心。夜夜难以入寐,无时无刻不在谋划东山再起,现在终于迎来了再决胜负的机会,黄琬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心中却已经热血澎湃。

    再次跪地叩首:“臣黄琬愿为陛下庶竭全力,至死方休!”

    就在黄琬跪地谢恩的时候,刘辩脑海里的系统再次响起了提示音:“叮咚……获得黄琬愉悦点10个,宿主现在持有的愉悦点总数为83个。”

    “很好,给我分析一下黄琬的各项能力。”刘辩在弯腰去扶黄琬的时候,向系统发出了要求。

    “叮咚……系统正在分析中。分析完毕,黄琬——武力63,统率85,智力83,政治91,目前各项能力值已全部达到巅峰。”

    听完系统对黄琬的分析,刘辩很是满意,自己手下正缺少政治型的人才,黄琬的加入正好可以弥补团队的短板。

    君臣寒暄完毕,刘辩招呼刘伯温、鲁肃、魏延、廖化等文武一起来拜谒黄琬,鉴于黄琬的名声,众人都尊敬的称之为“黄公”,这也让黄琬很是受用,终于不再被董卓及手下的爪牙蔑视侮辱了。

    号角响起,大军继续向东前进,约莫傍晚时分就可以抵达虎林大营,与穆桂英、花荣两部人马会合了。

    为了避免百姓来回的奔波,刘辩让穆桂英带着鲁家庄的百姓一直在虎林安营扎寨,已经等了二十天左右,失去了田地的百姓已经等到有些焦急,倘若再不向东,只怕百姓将会心生怨言,故此刘辩一路上不停的催促大军加快步伐。

    策马跟在刘辩身后,黄琬心头的压抑一扫而空,朗声道:“尚书令卢植因为与董卓意见不合,在一月之前已经下野,据说正准备动身前往冀州隐居,若是陛下有意重用此人,老臣愿意修书一封于卢植,唤他来江东辅佐陛下。”

    刘辩其实对于“陛下”这个称呼并不感冒,但既然黄琬愿意这么叫,就随他便好了,谁让他是三朝老臣,料来也无人敢在背后嚼舌根。

    至于卢植,对于三国稍微熟悉的人一点也不陌生,这位在汉末官僚中可是鼎鼎大名,不仅是镇压黄巾的三大名将,而且还是刘备、公孙瓒的老师,真要是能把弄到麾下,实在是再好不过。

    “卢尚书能文能武,对汉室忠心耿耿,要是能把他招来,寡人必然如虎添翼。待会儿黄卿就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洛阳,请卢植来江东共谋大事。”

    刘辩控辔徐行,对于黄琬的提议高举双手赞成,又得陇望蜀的说道:“若是能把其他几位重臣招到江东来更好,朱儁、皇甫嵩等人都是能统兵打仗的人,不如黄卿每人修书一封,邀请他们来江东共谋大事如何?”

    黄琬考虑片刻,表情凝重的道:“老臣能保证卢植见到书信之后必来江东。至于朱儁,现在处在半下野的状态,或许有可能来,也有可能不来。至于皇甫嵩,董卓对他很器重,此刻正率领三万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