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臣领命!”赵云性格谦和,很少计较资历职位什么的,当下欣然领命。

    刘辩提笔修书一封与卫青,把马腾准备归降的消息告知与他。命卫青接到诏书后即刻从宛城向武关进军,会合赵云之后出关向西攻打上洛,接应马腾。又命卫青走后,由太史慈担任宛城主将,命冯胜前去协助防守。

    军议散去,赵云、卢俊义领兵向西星夜进军,直奔武关,而冯胜则带了亲兵轻骑赶往宛城协防。待众文武散去之后,刘辩又命把马岱招来。

    就在沮授转身的时候,刘辩向系统吩咐道:“给本宿主查询一下沮授的各项能力,一直忙于政事,都忘了查查这个河北最强谋士的能力了。”

    “叮咚……系统正在查询中,查询完毕,沮授——武力46,统率77,智力95,政治86。”

    不大会功夫,马岱应命而至,跪地拜谢:“小臣已看到陛下调兵遣将,在此替叔父及兄长拜谢陛下大恩!”

    刘辩扶起马岱,宽慰道:“你们马家世代忠良,朕当然要以礼厚待。朕这就起草诏书,加封马腾为前将军,马超为平西将军,庞德为折冲将军,加封你为轻车将军!”

    “谢陛下隆恩,我西凉马家愿誓死效忠陛下!”马岱大喜过望,跪在船板上稽首顿拜,同时送上了自己的愉悦点。

    刘辩当即亲自起草一封诏书,命随军工匠刻了印绶交给马岱,叮嘱道;“朕与麾下文武商议过后,认为最适合你们的路线就是走安定穿越而来,朕已经派卫卿、赵云攻打上洛关,接应你们。你回西凉之后,可让令叔速速出兵,切莫贻误了战机!”

    马岱谢过天子,携带了印绶与诏书下了船,提刀上马朝西凉返程而去。

    赵云、卢俊义、冯胜走后,刘辩忽然觉得自己手下武将有些空虚,遂提笔修书一封,从青州调关胜以及正在吴郡守丧的陆文龙前来江夏听令,誓要一鼓作气的扫平孙策,拿下襄阳。

    使者快马加鞭,不消两日便赶到了宛城,呈上了天子诏书。卫青看后,挑选了一万人马,命田真随行,提兵一万直奔武关。留下太史慈、杨业、徐荣等人防御宛城。

    不几日,赵云引兵抵达,寒暄过后,两军合兵一处。又从武关中抽调了一万人马,顶着乍暖还寒的春风一路向西,直扑上洛关而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五百零五 西凉锦马超

    风起西凉地,将军夜吹箫。

    夜色深沉,西风漫卷,凉州的苍穹繁星点点,犹如恒河沙数。

    低矮破旧的武威城墙上残破的旌旗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面色有些苍白的西凉兵手持卷了刃的钢刀,或者弯曲变形的铁枪,穿着残破的甲胄,在城墙上严阵以待。

    将近一年的征战下来,马腾的军队折损了一多半,地盘丢了百分之八十,目前只能退守最后的堡垒武威。由于持续的鏖战,西凉军兵器、甲胄损毁严重,而因为洛阳军的封锁,又无法采购镔铁进行补充;使得将近一半的西凉军只能使用残破的兵器上阵,或者穿着损坏了的甲胄防身,导致战斗力大幅下降。

    更严峻的是韩遂的背信弃义,前些日子率领本部人马把西平的粮草全部装车运走,趁着天寒地冻之际绕了个大圈子去天水投奔了赵匡胤。一粒粮食一根草也没给马腾留下。

    马腾有点不明白,这个与自己差不多算得上八拜之交的老兄弟为什么不听自己去投奔东汉的建议,而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去投靠根基未稳的赵匡胤?

    马腾的手下都是一帮粗人,马上驰骋,开弓射箭毫不含糊,可是这种烧脑子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就是赶鸭子上架了。幸好马腾有个好儿媳,就在众人满脸迷茫的时候,是秦良玉给他们解开了谜团。

    秦良玉认为韩遂之所以去投奔弱小的赵匡胤,无非就是可以获得更加重要的地位,来维系他割据一方的野心。赵匡胤兵微将寡,得到了韩遂的人马与粮草,自然奉若上宾,礼遇有加。而如果去投奔国力强盛的东汉,犹如涓流入海,想来也就只能混个一般的将军做做,而且还要屈居马腾之下。

    “哼……卧榻之侧岂容猛虎酣睡,我率军撤出凉州之后,洛阳军又岂会容赵匡胤在雍凉长存?”马腾抚须冷哼,对韩遂这个老兄弟失望不已,眼神中的愤怒与后悔掩饰不住。

    好兄弟两肋插刀,这厮果然在自己的肋上插了两刀。韩遂要走,马腾不怪他,人各有志不可相强,你韩遂要去投奔谁是你的自由。你率部走了,让犄角之势荡然无存也就算了,可你为什么把粮草全部运走了,到如今武威的粮草已经不足以支撑一个月,这才是最让马腾怒火中烧的地方!

    “或许韩遂认为赵匡胤能在逆境中立足吧!”秦良玉试着分析韩遂的心理,“赵匡胤从东汉军中一个无名下将,带着常遇春裹挟了三万汉军,硬生生的在雍州拼出了一席之地,此人断不可小觑。”

    木已成舟,韩遂卷了粮草投奔赵匡胤已经成为事实,再埋怨痛恨已经于事无补。经过一番商议之后,马腾接受了秦良玉投靠刘辩的建议,派侄子马岱突围去拜见东汉天子,表达自己的投诚之意。

    在马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马腾父子与手下的将士度日如年,每天都省吃俭用,等着马岱的消息,不知道东汉天子是否答应接收自己这支队伍的投诚?

    就在西凉军对马岱翘首以盼之际,杨素与朱元璋南北两路挺进,分别在苍松、古浪两地连败马腾军,实现了对武威城池的合围。

    但由于武威周遭地势平坦,最是适合骑兵冲锋陷阵,而马腾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麾下尚有三万五千铁骑,若是在草原上硬拼,本方也会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因此朱、杨二人都在距离武威六十里之外的地方安营扎寨,密切监视西凉军的动向,直待城中粮尽草绝,便合围武威。

    草原上的春风寒冷彻骨,吹得旌旗猎猎作响,让驻守在城墙上的士卒下牙齿不停的打颤。

    夜风中,一阵慷概激昂如万马奔腾般雄壮的箫声划破夜空,在武威的城墙上飘荡。迎着刺骨的春风,不屈不挠的传播进城墙上无数将士的耳朵里,使得他们萎靡的精神为之一震。

    城墙上,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相貌雄伟刚毅;身高超过八尺五寸,头戴一顶白狼啸月盔,身穿兽王连环甲的年轻将军正手持洞箫,在寒风中吹吟。

    凛冽的春风拂面而过,吹得马超头盔上的白色狼毫迎风狂舞,银白色的披风猎猎作响,站在城墙上恍如镇守城池的天神。给西凉的将士们带来了莫大的信心,只要与锦马超并肩作战,他们就永远不会感到绝望!

    世人皆知江东美周郎善于弹琴作曲,留下了“曲有误,周郎顾”的佳话,却很少有人知道西凉的锦马超并不是一个只懂的武艺的莽夫,而是一个同样有品味的雅人。对于马超来说,吹箫与骑术、枪术一样重要。

    周瑜亲自作曲的《长河吟》在历史上曾经风靡江东,让许多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为之痴迷。而锦马超吹奏出来的《西风破》同样以他的慷慨激昂,雄壮奔放风靡整个雍凉地区,让男女老少闻之热血沸腾。

    “孟起,这么晚了不睡,我猜你就是跑到城墙上吹箫来了!”

    脚步声响起,同样一身甲胄,身段婀娜,相貌清秀的秦良玉在家中遍寻丈夫不到,便打马到城墙附近寻找,远远的就听到了雄壮的箫声,便循着声音找到了城墙上面。

    听到妻子的声音,马超回头,莞尔一笑:“是良玉来了,你怎么不睡竟然找到了这里?不用管我,你直管睡就是了。不知道还能在凉州的大地上待多久,我要好好的看看凉州的夜色,牢牢的记在心里,也不知这一世还有没有机会再踏上雍凉的土地!”

    夫妻二人已经成婚三年左右,马超称呼妻子为良玉,而秦良玉则称呼丈夫的表字,真可谓相敬如宾。

    听丈夫的话有些悲凉,秦良玉柔声安慰:“孟起看你这话说的,大汉天子气势如虹,一路横扫诸侯,目前麾下兵多将广,迟早有一天会打进洛阳,扫平雍凉。只要孟起你想来凉州,随时都可以来的!”

    “我倒没有怀疑东汉的强大!”马超的笑容有些苦涩,“夫君担心的是大汉天子能否接受我们的归顺?若是归顺之后,东汉朝廷中是否有我们父子一席之地?”

    秦良玉与马超并排在城墙后面站了,任凭寒风吹得自己秀发飞扬,自信的道:“孟起你不要担心,你难道没听百姓们的传颂吗?刘辩是一个好皇帝,他爱民如此,人尽其才,用人不问出身,一些寒门百姓都得到了重用,更别说咱们马家世代忠良了。我相信一个推出科举制,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皇帝,绝不会埋没你这样的骑兵天才!”

    听了妻子的宽慰,马超的心情好转了许多。脱下银白色的披风,温柔的披在了秦良玉的肩上:“回去休息吧,我再等等看,伯瞻去金陵十几天了,掐指算算也该回来了。周遭都是洛阳军的斥候眼线,我怕伯瞻回来的时候撞见了朱杨手下的人马!”

    “将军你看,远处有繁星般的火把!”马超夫妻正说话间,一个眼尖的士兵朝着远处遥指,大声的提醒马超。

    武威的地势非常高,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的眺望,旷野中一望无际,可以看出几十里路。在这繁星满天的黑夜里,远处星星一般闪烁的火把更加醒目。

    凭借着肉眼观察,看得出火把正在移动,凭借着多年驰骋西凉的经验,马超一眼就能看出这是骑兵在奔跑,看规模大约五六百骑的样子。

    “一定是伯瞻,我要出去接应他!”马超神色一动,把洞箫塞进了秦良玉的怀里,大声的叫了起来。

    “夫君怎知是伯瞻回来了,万一是洛阳军使诈,引诱我军出城呢?”秦良玉一脸谨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马超却坚信自己的判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