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7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岁万岁万万岁!”

    短短三天的时间,白马寺的僧侣已经不堪忍受慧真的压迫,此刻听了李元芳宣读的圣旨,顿时像爆发的火山一般群情激昂,振臂高呼。

    在众僧侣羡慕的目光之中,年轻的道衍和尚站在大殿上,双掌合什道:“诸位师叔、师伯、师兄、师弟,陛下乃是千古明君,又如此重视我们佛教,我等一定要好好报答朝廷。”

    “愿为陛下效力!”众僧侣攥拳高呼,齐声响应。

    道衍和尚最后把目光投向慧真:“慧真及其徒弟结党营私,迫害同门。睚眦必报,心胸狭窄,无事生非,手段卑鄙,犯了无数佛门戒律……”

    “我认栽了,把我逐出寺庙吧!”慧真瘫坐在地上,犹如斗败的公鸡。

    “那可不行!”道衍一口拒绝,“白马寺准备大兴土木,正是用人之际,你与你的徒弟都身强体壮,正好可以为修建寺庙出力。”

    “你敢让贫僧当泥瓦匠?”慧真大怒。

    “诸位师兄弟,把他们师徒十几个看押起来,不要被他们逃了,让他们为白马寺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力量。”道衍和尚僧袍一摔,大声呵斥。

    几十个僧人一拥向前,把慧真等人抓了起来,关进了小黑屋。这场更换主持的风波就此落下帷幕,白马寺再次更换了新主持,道衍和尚一飞冲天,成了大汉国僧。

    当天下午,户部调拨的第一批钱币就送到了白马寺门外,工部差遣的第一批一百五十多个匠人也奉命前来听候差遣,在道衍和尚的指挥下,所有的僧侣以及匠人忙碌了起来。伐木平山,凿岩开师,忙碌的热火朝天。

    其他寺庙的主持陆续接到了圣旨,不管对道衍服气不服气,但圣旨煌煌,谁也不敢不从,俱都纷纷前来白马寺参拜道衍。

    道衍以礼相待,命各寺庙抽调三分之二的僧人前来白马寺协助建设,争取把金陵附近的僧侣集中在一起,建设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这样方便早日训练出一支僧兵。

    刘辩在重用姚广孝发展佛教的同时,也没有冷落道教。

    已经在前几天宣布袁天罡为大汉国师,并在紫金山北麓修建“朝天宫”,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建设道观,每天有千余名工匠在山上忙忙碌碌。天下各地的道人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纷纷前来金陵投奔袁天罡,一时间金陵城内僧侣与道人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金陵附近的寺庙有几十座聚集在栖霞山,包括栖霞寺、白马寺、般若寺这样的大型寺庙,所以刘辩决定以栖霞山为佛教根据地,由姚广孝在白马寺组建僧兵。

    紫金山上道观数量与寺庙持平,所以刘辩下旨把紫金山上的寺庙全部拆除,僧侣搬到白马寺统一居住。在紫金山上建造一座大型的道观,叫做“朝天宫”,由国师袁天罡担任主持,同时发展佛、道两教,巩固自己的统治。

    就在金陵城外热闹喧嚣,佛道争鸣之时,前往吴县勘探象山风水的袁天罡策马返回,前来乾阳宫麟德殿参拜天子。

    “启奏陛下,贫道刚从吴县象山归来,发现了一些端倪。”袁天罡手持拂尘,躬身施礼。

    刘辩颔首:“有何端倪,国师说来听听?”

    袁天罡朗声道:“这象山紫气氤氲,有山有水,气势不凡。日间光照充足,夜间正对天狼星,光华齐聚,可谓一块风水宝地。”

    这点刘辩倒不意外,不管士族还是寒门,埋葬长辈的时候肯定都会选择风水宝地,以求后代繁荣昌盛,财运亨通。

    袁天罡继续道:“若是这象山的风水长期维持下去,这陆家的运势必然越来越旺,经商则财运亨通,八方进宝。传后则人丁兴旺,儿孙成群。仕官则节节高升,文可拜相,武可挂帅。更重要的是可让大汉阴盛阳衰,保证陆家出现人中之凤,甚至还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人中之凤自然是武媚娘了!”

    刘辩面色微变,皱眉在心中沉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什么意思?进一步做皇帝?还要阴盛阳衰?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武如意心底的野望一时半刻散不去啊!不过,陆家找的这个风水师厉害啊,究竟是何人给陆家选择了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回头得派人调查一番!”

    双眸转动,刘辩面色如炬,沉声问道:“陆家的权势已经足够大,不能再让他们继续发展了。国师可有破解陆家风水的法子?”

    (很久没求月票了,已经到了本月下旬,许多兄弟的月票应该下来了,有月票的兄弟请支持一下,拜谢了。最近更新的虽然晚了一点,但字数却一点也没少,忙完开年这几天的工作,就可以加更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八百五十六 大汉龙脉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便是最早关于风水的定义。

    风水学乃是中华国粹,历史源远流长,又叫做“堪舆”,主要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微观物质,譬如空气、水源、土壤等等;以及宏观环境,譬如所处的山川河流,地势地形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堪舆之术自商周时期盛行,历代帝王趋之若鹜。即便在刘辩穿越前的科技时代,依然有许多高官富豪对此深信不疑,花大价钱寻找风水宝地,助自己更上一层楼者比比皆是。

    听了刘辩的询问,袁天罡微微一笑,施礼道:“贫道若没有破解之法,又怎敢向陛下据实相报?”

    “呵呵……朕就知道国师道行高深,岂是寻常的神棍巫道可比!”刘辩抚须大笑,洗耳恭听。

    袁天罡正色道:“不过,陆家的这个风水师可不是寻常的道士,贫道走南闯北多年,似象山这般紫气氤氲,光华齐聚的地方可是不多见,要破他的风水,殊为不易。”

    “愿闻国师高见!”

    袁天罡拂尘一挥,朗声道:“这象山方圆数十里,虎踞龙盘,绝非小山小岗那样可以轻易破坏。而且气运这么旺盛的地势破坏了它,实在可惜!”

    “那该如何处置?”和袁天罡谈话的时候,总有一种玄妙的感觉,让刘辩产生智商不够用的感觉。

    袁天罡肃声道:“破不如用,防不如降!破坏这块宝地的风水,不如想方设法为我所用;提防它不如降服它,让这块宝地的风水为大汉昌盛国祚。”

    “哈哈……此计甚妙,还是国师技高一筹啊!”刘辩闻言大笑,“单从这一点来看,国师的修行就非一般人所能比。若是换了寻常的风水师,肯定会想法设法破坏对方的风水,而国师竟然能够想到为我所用,朕果然没有看错国师。”

    袁天罡道:“象山这块宝地风水旺盛,光华齐聚,要降服利用它需要动用一番浩大的工程。若陛下能从北方开凿一条到南方的河流,贯穿南北,直抵金陵,再向南穿过吴县,将沿途的山脉串联,如此便可这些名山大川的精气,聚为已用。届时这条河流就是大汉的龙脉,可集日月之精华,天地之阳气,定然可以助陛下建立一个空前绝后的王朝。”

    “呃……袁天罡说的这条河流不就是京杭大运河么?”听完袁天罡的话,刘辩的脑海中暮然蹦出了这么一个概念。

    “国师随我来!”刘辩当即起身,带着袁天罡直奔大殿中的巨型沙盘,寻找这条运河的路线。

    “若是这条河流能从蓟县开始,穿过冀州、青州,再通过徐州进入扬州,直抵金陵,再向南延伸,奔吴县而去。如此一来,这条龙脉定然会让大汉如虎添翼,国运亨通!”站在沙盘面前看了许久,袁天罡用手比划着说道。

    话锋一转,叹息道:“只可惜幽州现在为李唐所据,冀州被曹操占领,黄河以北怕是无法建设。这样一来,这条龙脉定然会打许多折扣。”

    刘辩笑道:“无妨,建造运河,绝非朝夕之事。目前青州、徐州已经全在朝廷辖下,我们可以暂时由济南国的历城开始动工,一路向南穿过泰山郡,由曲阜、任城进入徐州境内。然后再由下邳向南,一路直抵金陵。

    这条河道南北绵延千里,要想凿通全线,怕是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十年之后,我大汉铁骑早就扫平冀州,翦灭李唐了。到时候再凿穿黄河以北的河道,由蓟县开始向南穿过南皮、平原等大城,最后连接运河南段,这条龙脉不就形成了么?”

    “陛下言之有理!”

    袁天罡抚须赞成,手指顺着金陵向东南吴郡画去,“到了金陵之后再继续向东南开凿,直奔吴县,从象山脚下经过。如此便可将陆家的气运收为陛下所用,象山的气势越旺,则大汉的国运愈盛!”

    袁天罡的目的是为大汉开凿一条龙脉,所以把吴县当成了终点。但刘辩则不同,因为他的战略眼光更高一些,所以刘辩的目光走了另外一条路线,顺着丹阳、广德向南,一直到余杭,连接钱塘江,让大汉的漕运彻底南通北达,再现大运河的繁华。

    “国师,其实我们可以这样开凿河流,从金陵向南奔丹阳,走广德,奔余杭,连接钱塘江。”刘辩在沙盘上画了一条与袁天罡不同的路线。

    袁天罡皱眉:“这条龙脉只有从象山附近穿过,才能克制陆家的气运,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由金陵奔余杭怕是起不到作用!”

    “呵呵……我们可以在金陵分个叉,一条向余杭,一条奔吴县。”刘辩耸耸肩,给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袁天罡抚须大笑:“哈哈……还是陛下圣明啊!”

    开凿运河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那可是工程浩大的事情,可不像建设一座朝天宫,扩建一座白马寺那么简单。所要耗费的人力怕是以数百万计,历史上隋朝的灭亡,就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刘辩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国师回朝天宫休息去吧,明日早朝朕会与文武百官商议。”定下来策略之后,刘辩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