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8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芳身为锦衣卫统领,频繁出入乾阳宫,武如意假装去前宫寻找天子,在路上等待李元芳,果然如愿。

    简单的寒暄过后,便单刀直入:“李统领啊,本宫听说你最爱做媒,恰好有人向我提起说薛仁贵的女儿薛金莲年龄与治儿相仿,所以打算托你向陛下奏请此事,请陛下赐婚。”

    李元芳当即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娘娘如此看的起李元芳,岂敢不效犬马之劳?你放心,这桩婚事便包在微臣身上,今天晚上就去薛家登门拜访,先征得柳夫人的同意。”

    李元芳回家吃过晚膳,便带了妻子一道来到薛府拜访,施礼完毕,下人奉上茶水,分宾主落座。柳银环与万年公主一起出来招呼。

    寒暄了几句之后,李元芳便直接开门见山的道明来意。

    万年公主对几个兄弟媳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点头道:“此事可行,亲上加亲!”

    柳银环犹豫道:“婚姻大事,非同儿戏,妇人不敢自作主张,容我修书一封询问夫君,再回复统领大人。”

    李元芳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劝谏道:“哎呦喂……柳夫人啊,我告诉你,过了这村儿可就没了这个店儿!虽然渤海王目前比不上太子与庐江王,可金莲侄女嫁过去就是正妻啊。再说了,德妃娘娘继承后位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背后还有江东士族作为支持,若是这门婚姻定下来,你与薛将军就等着享福吧!”

    柳银环听了李元芳的分析,果然动心:“李统领说的极是,渤海王我也见过,倒也聪明伶俐。但我得向……”

    “别但了,我这就去乾阳宫见陛下,让陛下降旨赐婚!”李元芳不等柳银环说什么就拍板做了决定,仿佛嫁的是自家闺女。

    离开薛府,李元芳连夜入宫,求见天子,把这桩婚事提了出来:“陛下,此乃天作之合,微臣已经征得了柳夫人的同意,请陛下降旨赐婚。”

    刘辩用脚趾头都能猜到这是武如意对自己的不满,但最近确实有些偏心,疏忽了武如意的儿子刘治。现在人家自己找到了媳妇,做爹的再阻挠也说不过去,只能颔首答应:“既然如此,那就让礼部准备了聘书、六礼,一事不烦二主,你就择日去薛府把婚事定下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九百四十三 王莽的厚礼

    在这个冬天,金陵城喜事连连,先是甄氏五女同日出嫁,接着又是庐江王刘御联姻辛毗之女辛宪英,然后又是太子刘齐联姻青州刺史王猛之女王蔷,最后渤海王刘治与薛仁贵之女薛金莲的婚事也定了下来。

    在刘辩穿越之前,八九岁正是背着书包在校园里追逐嬉闹的年龄,但在这个年代十二三岁娶妻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这也让刘辩不得不早早面对儿女的婚事。

    再有三五年太子刘齐就可以正式迎娶太子妃岳银瓶,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刘辩将会在三十岁左右的年龄当上祖父,“朕若不是穿越到了这个世界,弄不好现在还是个单身汪,没想到现在却要做爷爷了,想想都要醉了!”

    到处天寒地冻,各地的军队都进入了休养生息的状态,就连政事比其他三季也减少了许多,这让刘辩的生活过得很清闲。每日除了早朝、批阅奏折之外,闲暇之余督促着一大帮儿子练习武艺,学习文化,晚上轮流着与一干国色天香的嫔妃共度巫山,日子过得清闲快活。

    几日之后,锦衣卫从洛阳带回消息:“启奏陛下,吾等从洛阳探得情报,因为李统领等人劫天牢用的是张须陀的令牌,惹得苏秦、周亚夫一致怀疑张须陀内外勾结。下令搜查张府,获得了庐江王留下的手书,已下令暂时把张须陀下狱,交由御史台审讯。”

    刘辩闻言,面露喜色:“哦……我儿无忌不仅盗了张须陀的令牌,竟然还懂得遗书离间,果然深得老子嫡传!”

    眼看着年关将近,守卫城门的御林军偏将邓泰山来报:“启奏陛下,宣武门前有一名中下层官吏,自称青州刺史王景略大人的族侄王蟒,官拜剧县县令,奉了陛下诏书前来金陵面圣。”

    刘辩正在亲手辅导八岁的长女刘诗诗画画,听了锦衣卫的禀报,便放下手中的笔墨,伸手轻抚爱女的脑袋:“好了,昭阳,让宫女带你回母亲那里去吧,改日有时间了父皇再教你画画!”

    昭阳公主刘诗是唐婉的次女,在母亲去世后被刘辩送到了一直没有生育的糜真那里抚养。一来思念唐后的情义,二来可怜昭阳没了亲娘,三来刘辩可不是个重男轻女的父亲,在栽培儿子文武双全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培养女儿。而其中尤以最为疼爱长女刘诗诗,时常亲手辅导她写字作画。

    虽然嫔妃之中穆桂英、孙尚香都是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但刘辩依旧认为女孩子家不应该舞刀弄剑,因为那是男人的事情;况且自己的几个女儿都是柔弱女子,没看出哪个具有女中丈夫的潜质。

    所以刘辩只培养女儿们读书识字,平日里有满腹经纶,博学多才的蔡琰负责教导她们的文化课。另外还让女儿们跟着薛灵芸学习针线活,将来要做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妻子,绝不能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霸道公主。

    打发走了昭阳公主,刘辩这才整理了下衣襟,抚须道:“这王蟒要是不来,朕都差点把他忘了!掐指算算,朕至少宣召他一个半月了吧?这厮到现在才姗姗来迟,若不是看在王景略的面子上,朕一定要重重治他的罪!”

    为了给王蟒一个下马威,刘辩沉声道:“让他在宫门外候着,直到朕宣召为止。”

    “微臣遵旨!”看到天子面色不善,邓泰山不敢啰嗦,急忙告退。

    宣武门外御林军林立,每十步一人,俱都手持长枪,身穿甲胄。凛冽的北风吹得他们的盔缨,与长枪上的红缨迎风摇曳。因为棉手套、棉口罩、棉甲胄的问世,使得他们少遭了许多罪。

    两尊巨大的白玉狮子在乾阳宫护城河两侧龙盘虎踞,威风凛凛。一个身材中等,年约二十岁出头,相貌文雅,身穿蓝色棉大氅,头戴兽皮帽子的年轻人正在几名随从的陪伴下等候天子召见。目光中充满了自信,并没有因为置天子诏书不顾而姗姗来迟感到诚惶诚恐。

    邓泰山大步流星的从乾阳宫里走了出来,直奔王莽面前,手按佩刀:“王县令啊,不是邓某不帮你!我与王使君也算有数面之缘,看在他的面子上,我这次是尽了全力。但陛下恼怒你姗姗来迟,罚你在门外候宣,不许离开。”

    王莽向邓泰山深鞠一躬,拜谢道:“邓将军的恩情,卑职没齿不忘!但我还得央求将军一件事……”

    王莽说着话吩咐身后的随从把一个包袱拎过来,麻利的在邓泰山眼前摊开,里面却是一包漆黑发亮的“乌金石”。

    什么是乌金石?其实就是刘辩穿越前的煤炭,在这个年代又叫做石炭,或者墨碳。但因为这个年代技术落后,所以开采起来难度颇大,年产量微乎其微。

    但比之木炭,煤炭耐燃烧、热量大、便与运输,因此颇受达官显贵的青睐,在市场上价格居高不下,甚至比粟米还要珍贵。

    看到王莽拎给自己一包煤炭,邓泰山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虽然乌金石价格不菲,市面上稀缺,但也不至于拿着当做黄金使用吧?自己孬好也是御林军偏将,一年下来的俸禄也有一千二百石,买上三五马车石炭给家眷取暖还是能够做到的。你小子难道想靠一包乌金石收买老子给你跑腿?

    想到这里,邓泰山的脸上浮现愠怒之色,这丫的太不拿豆包当干粮了,虽然自己一个小小的御林军偏将在京城中排不上号,但你拿这个来收买老子,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王蟒是何用意?莫非以为邓某连区区几车石炭都买不起?”邓泰山双目一瞪,沉声喝问。

    王莽急忙解释:“邓将军不要误会,这不是送给你的礼物,而是请将军代为转交给陛下……”

    “什么?”

    邓泰山怒不可遏,这丫的胆子真大,先是置陛下的宣召于不顾,过了一个半月才姗姗来迟。原以为他拿着石炭当做礼物送给自己,没想到竟然想要当做觐见天子的礼物。这厮要不是活得不耐烦自己讨死,便是脑袋被这刺骨的寒风冻住了。

    “呛啷”一声,邓泰山的佩刀出鞘了半截:“王蟒啊王蟒,我看在王景略的面子上高看你一眼,你竟然在耍弄本将?信不信我一刀砍了你?”

    “邓将军息怒,息怒!你误会了!”王莽苦笑着解释,“这石炭的确是献给陛下的,但却不是只有这一包,而是有成千上万石,乃至十万石,百万石、千万石!”

    这个年头的石炭年常量大约在数十万石左右,折合到刘辩穿越前大概几千吨左右的样子。这还是统计的全国产量,包括西汉、曹操、东汉等各方势力数以十万计的挖煤工共同开采的结果。这王蟒区区一个七品县令,竟敢夸下如此海口?邓泰山这才明白这厮绝对是疯了!

    邓泰山插刀入鞘,挥手道:“看在王景略的面子上,你走吧!我这就去回报陛下,你是个疯子!”

    “邓将军,请成全卑职!”王莽上前一步拽住邓泰山的胳膊,一脸诚挚的恳求。

    邓泰山面色难看的道:“你可知道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

    “若卑职胆敢欺君,请陛下诛我九族!”王莽说的斩钉截铁。

    话语一转,威胁邓泰山道:“若邓将军不肯通报,耽误了大事,怕是对自己也不利哪!”

    “你这是要害死王景略啊!”邓泰山思忖了片刻,拎着盛了石炭的包袱再次进了乾阳宫。

    刘辩正在麟德殿批阅奏折,打算惩罚王莽一直在宣武门前站到太阳落山,再宣他进宫。没有重重治他的罪,已经是网开一面,给了亲家王猛一个天大的面子。

    突然看到邓泰山拎着一个乌黑脏兮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