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9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船下发出尖锐的摩擦声,韩世忠心知暗藏了铁椎,再加上黄祖军乱箭齐发,箭如飞蝗,只能暂时撑船退回。会合了朱桓、梁红玉等人暂时返回赤壁水师大营,仔细的谋划一条破敌之策。

    (今天外出了,所以更新比较晚,兄弟们见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五十八 亮有雕虫小技

    赤壁水师大营,烛火辉煌,韩世忠连夜召集麾下将校商讨破敌之策。

    “诸位将校,这黄祖乃是江夏地头蛇,对于境内长江水域了若指掌。并在‘龙回头’江段设置了暗桩与铁索,阻挡我军顺江而下,诸位可有破敌之策?”韩世忠端坐在虎皮座椅上,扫视了两旁的文武一眼。

    听了韩世忠的话,众将校一阵叽叽喳喳,议论了半天最后由朱桓出列拱手说道:“韩将军,末将在水下仔细做了观察,这黄祖心思缜密,布置的铁椎暗桩犬牙交错,高低相连。而且顶部极其锋利尖锐,无论是吃水很深的楼船、斗舰,还是吃水很浅的艨艟、走舸,只要撞上这铁椎就会被刺破船底,导致江水渗入船中,重量加大,然后被下一个铁椎刺破……”

    坐在韩世忠旁边的梁红玉插话道:“在座诸位可有江夏本地人,这江夏附近可有厉害的铁匠?黄祖竟然能够半月左右铁素拦江,还能锻造如此尖锐锋利的暗桩,怕是有高人相助啊!”

    一名校尉出列答道:“回梁夫人的话,在江夏附近的夏口县城有个极其厉害的铁匠,名唤蒲元。据说此人自十岁起便学会了锻造之术,造出来的刀枪锋利无比,许多名将的武器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其锻造之术不在我大汉国匠欧椰子之下,小校猜测,这跨江铁索与暗桩十有八九出自此人手中。”

    韩世忠抚须沉吟:“嗯……我去金陵的时候曾经拜访过这位欧椰子先生,虽然他的名字与脾气非常古怪,但冶金之术却不能不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包括李存孝、冉闵等诸位猛将损毁的兵器都已经被他修复,前些日子正在给霍去疾将军锻造宝剑,本将已经预约好了,等给霍去疾将军锻造完毕之后就给本将锻造一口宝刀。若这蒲元的锻造之术真的能够比肩欧椰子先生,那么造出这铁索与暗桩铁椎倒是不奇怪!”

    “唉……这样的奇人竟然助纣为虐,反叛朝廷,实在可惜啊!”梁红玉闻言,摇头叹息一声,目光中满是惋惜。

    那校尉替蒲元辩解道:“我大汉治下国泰民安,百姓乐业,陛下善待子民,皇恩浩荡。这蒲元不见得是真心为黄祖效力,听说他是个孝子,家中尚有六十岁父母健在,说不定是被黄祖胁迫所为。”

    众人闲聊了一通,继续言归正传,由朱桓建议道:“龙回头的暗桩布置的错综复杂,犬牙交错,无论大船小船都无法通过。只能挑选千名熟悉水性的精卒潜入水中,慢慢拔掉。才能逼近铁索,让铁匠们断开……”

    “呵呵……如此方法,只怕半月也拔不尽这暗桩啊!”

    朱桓话音刚落,帐外响起一声儒雅的大笑,众人凝目看去,却是诸葛孔明羽扇纶巾,带着龙且出现在了帅帐门口。

    韩世忠夫妻急忙起身相迎:“哎呀……孔明将军竟然来的如此之快?也不使人知会一声,我夫妻也好率众出迎,倒是失礼了!”

    “韩将军不必多礼,亮接到你的书信之后便苦思破敌之策,唯恐被延缓了救援淮南的速度,故此带着龙驹将军快马赶来,共商破敌之策。”诸葛亮双手抱扇,向韩世忠夫妻还礼。

    “孔明将军请上座!”施礼完毕,韩世忠伸手恭请诸葛亮到主将座椅上入座,“你是三军主将,理应入座。”

    诸葛亮推辞道:“韩将军客气了,亮蒙陛下厚爱,被委与统帅三军的重任。但若想成功的解淮南之围,击退曹贼,尚需诸将勠力同心,方能保家卫国。亮虽然是三军主将,但韩良臣将军却是水师主帅,所以亮绝不能喧宾夺主。”

    见年轻的诸葛亮谦虚谨慎,执礼有加,毫无居功自傲高高在上的神色,韩世忠夫妻及麾下将校俱都大生好感。韩世忠当即命亲兵另外搬来一张座椅,让诸葛亮与自己并坐,共商军事,而龙且则在一旁站列。

    入座之后,韩世忠先把白天观察到的情况向诸葛亮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一遍,最后拱手道:“淮南危急,我等必须星夜驰援,只恨苦无良策破解黄祖的铁索与暗桩,不知孔明将军有何妙计?”

    诸葛亮手中羽扇轻摇,踌躇满志的微微一笑:“亮有一计,可助良臣将军三日之内拔掉这暗桩,破掉这铁索。”

    “哎呀……孔明将军真神人,愿闻其详!”韩世忠大喜过望,起身长揖到地,“若是按照朱桓的策略,怕是半月左右才能拔尽水下的暗桩,不知孔明将军有何妙计,助我三天破敌?”

    诸葛亮用羽扇挡住面颊,附在韩世忠耳边耳语一阵,最后胸有成竹的笑道:“韩将军若是按照亮说的这样去做,三日之内必破黄祖!”

    韩世忠听完诸葛亮的计策后惊为天人,起身拜倒在地:“哎呀……孔明将军虽然年轻,但却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韩世忠算是彻底心服口服了,此次增援淮南,必然以孔明将军马首是瞻,惟命是从!”

    诸葛亮急忙扶起韩世忠,谦虚道:“呵呵……雕虫小技而已,只是在前来赤壁的路上琢磨出来的,不足挂齿。亮已经沿途购买了许多黄豆,回头就派人送到军中来。你马上率部砍伐竹子,编造竹筏,你在江上击破黄祖,我从岸上绕路进攻江夏,收复失地!”

    “谨遵诸葛将军之命!”韩世忠一脸的心悦诚服,拱手领命。

    计议停当,诸葛亮立即带着龙且快马加鞭返回陆军大营,派人把从附近乡镇县城购买的近万斤黄豆用马车运到赤壁大营交给韩世忠。然后率部绕过险峻的江岸,走华容道杀奔江夏,准备趁着黄祖在水上与韩世忠对阵之际,一鼓作气拿下江夏。

    就在诸葛亮率部绕道华容偷袭江夏之时,韩世忠亲自带领了两万五千名将士弃舟登岸,到沿途的山峦上砍伐竹子,日夜赶工,编造了一百多艘大型竹筏,全部投入水中,准备明日一鼓击破黄祖的暗桩铁椎与拦江铁索,以最快的速度增援淮南。

    (这两天人在外面比较忙,但又不能断了更新让诸位书友空等,所以只能抽空写。不是这个剧情推进的比较慢,只是受时间限制篇幅稍短所以显得章节多了一些,现在要出去处理公务,估计下一更在晚上,大家见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五十九 韩世忠洪炉巨斧断铁索

    这日天刚拂晓,韩世忠披盔挂甲,在众将校的陪同下立于船头,挥手下令:“全军向东,天黑之前务必截断铁索,击破黄祖!”

    一百多只大小不一的竹筏在江面上排列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整个江面,前后错列开来,不肯放过任何一片空隙。

    淡淡的薄雾中,每个竹筏上面都影影绰绰,似乎站立了十余名士卒,但却一动不动,不声不语。原因无他,只因为这些并非汉军将士,而是军中工匠争分夺秒制作的稻草人,用枯木与稻草编制而成,里面暗藏了硫磺、火硝等助燃物,制成后摆放在竹筏的各个角落,只等黄祖军放火箭引燃,便给他来个引火自焚。

    竹筏上面除了稻草人之外,还堆积了许多岩石,或多或少,分量不等。这样就导致竹筏吃水的部位深浅不一,有的漂浮在水面表层,有些却淹没到水下数尺,目的就是对付水中深浅不一的暗桩铁椎。

    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既然黄祖用深浅不同的铁椎对付汉军大小不一的战船,诸葛亮便教给了韩世忠一个反制的办法,用重量不同吃水不同的竹筏来破解黄祖这歹毒的一招。

    “进军!”

    随着韩世忠一声令下,每个竹筏上四五名熟悉水性的勇士挥动竹篙,顺着长江向下漂流,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江面的任何角落,担负着给后面大队船只清扫障碍的重任。

    “击鼓,鸣号角!”韩世忠扫了梁红玉一眼,高声下令。

    梁红玉点点头,一抖大红色的披风,来到甲板上的牛皮战鼓前,挥动鼓槌,有节奏的敲击下去,江面上顿时响起了抑扬顿挫的颦鼓之声,让三军将士无不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紧随着一百余只竹筏,三百多艘大小不一的战船顺江而下,旌旗遮天,刀枪蔽日;三万汉军将士磨刀霍霍,鼓噪呐喊,声震大江。

    两个半时辰之后,队伍离开赤壁县城向下游走了五十里左右,逐渐抵达了龙回头流域,韩世忠卸掉甲胄亲自飞身跳上竹筏,高声大喊:“儿郎们,前面就是水下布置了暗桩铁椎的地方,小心撑好竹筏,勿要伤了自己!”

    “诺!”

    竹筏上四五百名勇士攥紧了手中的竹篙,发出整齐划一的呐喊。有三军主将同生共死,就算是战死江中,未尝不是一种荣耀!

    一百余艘竹筏继续向下行驶,又走了一里多路程,只听“咔嚓”一声尖锐的声音,竹筏的行驶速度明显受到了影响。韩世忠亲自跳下冰冷的水中查看,只见果然有一只大铁锥刺中了竹筏中间的缝隙,却被从江中提了起来,被携带着随波逐流向下游行驶。

    韩世忠兴奋的从水中游出来,爬上竹筏,对数百勇士嘶吼一声:“成功了,成功了,铁椎被从江中提起来了!”

    听到韩世忠的吆喝,竹筏上的汉军一个个士气高涨,奋力的撑起竹篙,尽量把江面上的每个角落都覆盖了,力求做到坚壁清野,把所有藏在江中的铁椎给拔出来,保证后面大队战船的安全。

    只听得江上“咔擦”,“哧啦”,“嘎吱”等各种刺耳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韩世忠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再次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查看,只见大部分竹筏的底部都被铁椎嵌入,被巨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