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马王爷-第1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在曹州,一早一晚孤身一人,如今就连离着母妃的陵寝也远了,令我们这些身为兄长的,时时想起来,都忍不住自责!”

    怎么说着说着委任,又转到孝道上去了?

    晋王说的言辞恳切,令听者动容,真是这么回事!但这到底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晋王转达陛下的意思?

    曹王李明从班列中出来,朝龙座方向施礼,“臣弟多谢陛下想着!”

    赵国公暗道,“陛下难道这是要替曹王作媒?可老夫家里已经准备出两个义女、要匹配给曹王了!”

    这件事就不同于什么岳州或江州的刺史了,陛下若是一张嘴,再将太极宫女学中哪位品学兼优的学生赐婚曹王,自己的打算岂不落空?

    赵国公连忙起身,奏道,“陛下之意,微臣深有感慨!微臣这里有一事,思虑了数日,正想请陛下主张!”

    “哦?”皇帝很是有兴趣地看向赵国公,“国公有什么事是同曹王有关,怎么不早说?”

    长孙无忌道,“呃……老夫府上认得了白雪、白梅两位义女,此次曹王抵京,老夫倒看两个女儿同曹王极为匹合,有心搓合,只差个英豪月老。”

    如果能请到陛下出来作媒,那么曹王的婚事便跑不掉了!他看向皇帝,若皇帝肯说句好,那他便就势、请这个天底下块头最大的媒人。

    江夏王低头寻思,长孙大人真不愧做买卖的出身。

    皇帝十分惊讶,“不错!朕必得亲自为曹王选个英豪的月老!国公,朕看江夏王爷才最当得起这一角色!朕定下来,月老便是江夏王叔了!”

    李道宗有些意外,但欣然起身,回道,“陛下无命,微臣也正有此意!”

    王爷意外于皇帝来得快,本来是赵国公借着义女婚事去拉曹王,但皇帝又将自己掺和进来。

    按常理去想,赵国公既然嫁女,那么自己自然就是代表着曹王一方了。

    他哪能不马上答应呢?

    曹王的婚姻大事便在三言两语间定了下来。皇帝说散朝之后,还要将这件喜事告诉皇后及众妃,必要让她们人人都备厚礼。

    朝堂上充满了人情味,两位当朝重臣,共同为大唐的一位年轻亲王操办婚事,堪称新年中的一段佳话了。

    皇帝对众臣道,“常言道,‘家有孝子,天地不绝其嗣’,朕一直在考虑曹王婚事。白氏姐妹人品出众,如花并蒂,不瞒诸位——朕在承天门夜宴上见了白氏姐妹,便生出了同样的想法,看来真是与赵国公不谋而合!”

    长孙无忌暗道,“老夫做件功德事,李道宗抢一块出去、陛下你又抢。”但也成,总之义女也是老夫的!

    曹王道,“臣弟请求为母妃迁葬,事先曾经忐忑不安,唯恐给陛下出了个难题。陛下不但恩准臣弟所请,还为臣弟婚事操心,令臣弟感激莫名!”

    皇帝道,“朕已然走在赵国公的后头了,那便追上一步!曹王大婚在即,曹州便不必去了。”

    连李明在内,人人都有些诧异,看来曹王要动一动了。

    李治这才接话道,“按陛下之意,岐州刺史致仕后,曹王转任岐州刺史,封邑等级与官品不变,仍食一千户。”

    皇帝插话道,“岐州人口二十五万,总比曹州近七十万人口好管些。岐州又地近京师,一来可以使曹王安心成婚,婚后两位王妃归省亦便。二来又方便曹王就近在其母妃陵前尽孝。三来,又可方便朕、与他在京的诸王兄多尽手足之谊。”

    没毛病!

    真没毛病!

    一点毛病都没有!看看人家金徽陛下和晋王殿下,一唱一和想的多周到。

    而对曹王来说,任地上多几人、少几人还真不算什么,因为李明的职、禄什么都没少。小兄弟靠着皇兄,成家立业先!

    曹王满怀欣喜,立刻谢恩。

    但众人想,曹州这么大块肥肉,难道是吴王的、或者是长孙润的?除了这两位应该也没别人了!

    凉州刺史李袭誉,也就是婉妃的父亲、皇帝岳丈,已上了奏章请求致仕。左武卫大将军长孙润,接任凉州中都督,正三品。

    凉州升格了!

    赵国公一阵激动,听了这么久,这是头一个都督!

    凉州,西接肃州、甘州,勾连着偏远的西州、安西都护府方向。在南边接应河源重地鄯州、河州。往东又与灵州隔河呼应,这样的重地,实为长安西半片的门轴!

    升格升的理所当然!

    赵国公想,就差吴王了。

 第1337章 十州连动

    一般都是好戏压轴,令人瞩目的武凉都督已经浮出了水面,那这个吴王李恪的去向,就更值得众人一看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李恪兄弟多年来被他们的父亲——贞观皇帝所摒弃,那么在权利场中,对李恪和李愔的看好者,注定寥寥可数,真正的支持者也不会太多。

    世俗向利,亲近谁、与同情谁是可以截然分开的——很多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食者时,往往也只是抱以同情。

    但看起来,这样的局面要改一改了,金徽皇帝又要逆先皇的意思而动,将吴王李恪用起来。

    长孙无忌琢磨,皇帝怎么将李恪这件事提出,众臣会是何种反应。

    赵国公期待李恪的职位最好,最好不要高过老儿子长孙润。

    不然他可能怀疑长孙润在皇帝心幕中的真实地位,这件事就在明面上摆着呢——两个人出场的前后次序便是个说明。

    皇帝陛下一向行人所不能行,要是李恪这件事冷了场那就好看了,也让陛下知道知道人心向背。

    他悄悄看了一眼鸿胪卿崔仁师,在自己同高审行之间,看崔仁师听谁的。

    不过,崔仁师肯和盘托出高审行求他的事,其中的倾向已经够清楚了。在春风得意的延州刺史,和树大根深的赵国公之间,崔仁师还是有个清醒认识。

    吴王李恪,任襄州中都督!

    晋王很平静地念出了这几个字。

    朝堂上一片沉寂,襄州也升了一格,许多人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原任襄州刺史,也就是李恪的兄弟李愔,他给哥哥让了地方。

    李愔贞观五年封王梁州,做过岐州刺史,襄州刺史。

    现在岐州有李明去了,襄州李恪又来了,那李愔这小子去哪儿?

    皇帝问,“蜀王,朕不知你对吴王的任地有何感想,不妨直言。”

    李愔赶忙出来,奏道,“陛下英明,所决之事向来不会出错的,臣弟没什么要说的,”

    哥哥李恪不出山是不出山,出山便是个正三品的中都督,这品阶放在朝中便是个尚书,平一卿、高于八卿之上。

    李愔再禽兽不如,也知道这是件好事,兄长对自己还是不错的。

    他在此事上不能多说,也不能无所表达,接下来陛下该提自己的去向了。

    长孙无忌和李道宗各自吃了一惊,都知道襄州之重。

    有江汉平原,才有荆乡粮仓。华夏腹地,秦岭、巴娄崇山峻岭,何处才是种粮的地方!襄州、荆州、安州、鄂州如同巨鼎的四足,牢牢在环卫着这里。

    而襄州因为可以牢牢控制住汉江,军政、经济乃是秦岭以南第一大要地。

    李恪的腾起不可阻挡,襄州都督与荆州都督半斤八两,吴王与荆王李元景平起平坐了!关键这两个人同出宗室,又从未听说过拉帮结派。

    以后如有帮派的话,他们属于金徽陛下!

    荆王李元景未动,仍是中都督,而李恪的食户也一下子补足到了一千户。

    不论是赵国公还是江夏王,两人都恍然有所悟——先皇将禽兽不如的李愔派在襄州,让他们对此处都忽视得太久了——还有这么一处要紧的所在。

    襄州,往北隔着秦岭与长安、洛阳互成犄角,往南又与荆、鄂两州三足鼎立,既离政治不远,又离经济不远,军事上更为兵家必争之地。

    却让李愔这根烂橛子,钉在这里这么多年……那李愔去哪里?

    谁知金徽皇帝对李愔却没有下文了。

    晋王李治也没提李愔的去向,李愔让李治一句话从襄州起出来,往旁边一丢,然后没事似地说到了曹州和许州。

    赵国公有一阵子没听清李治说什么,他想的是老儿子长孙润。

    赵国公暗暗的揣摩着,如果陛下将长孙润派在襄州来任都督,比眼下这个局面又会如何?

    长孙润的武凉同样重要,那里是大唐这只雄鹰的翅根,而且皇帝给两个人同样的中州都督职位,看起来长孙润所得的圣宠还要高过李恪,因为李恪毕竟是亲王。

    唉!赵国公想,若是长孙冲能去襄州就好了。

    从三品的秘书监只须往上拔出一节,不就也是个中州都督了?

    只是长孙冲好像并不大讨皇帝的喜欢,皇帝能让长孙冲居于秘书监的位置不动,也是看了他已故的长姐——李丽质的面子了。

    赵国公无可奈何,有些矫情,两个儿子都位居着三品。

    他意识到金徽皇帝以往、尤其是今日,行事好像有意地、既令自己有些不大尽意,又使他真的说不出什么来,说出来便有些不识好歹了。

    ——你的老儿子同样是中都督你不吱声,人家一位亲王也是中都督了,你要说不妥当?得多没涵养的人才站出来!

    赵国公想,那么他即便对李恪再不看好,似乎也不能再说什么了!

    皇帝冷眼看了一下赵国公,发现他的舅父已经不止一次看崔仁师了,思绪不在李恪身上。他微微一笑,看来舅父的反应又让他算对了。

    赵国公确实在观察崔仁师,看起来,鸿胪卿对答应赵国公的事也不情愿,因为这么久了,崔仁师居然一次都没看向他这里来。

    长孙无忌思索道,“你不看也就不看吧,看来波斯副使、那个波充老婆的事不提也罢。”

    就他在想到这里的时候,朝堂上忽起了一阵骚动。

    今日的变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