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马王爷-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峻认为思晴没事了,麻利地给两匹马、思晴套好了护甲,牛毛毯重又打卷儿缚好,然后扶她上去。

    双头蛇还在偶尔蠕动,高大人不管它,拔戟上马,照顾着思晴乘着夜色、沿伊犁河往西北去找大队。开始时两匹马还能一路小跑,思晴还问高大人感觉怎样,高大人说只是嘴巴里有些木木的,并没有其他感觉。

    后来思晴就说有些困,想睡觉。高大人就紧张起来,蛇毒吸得不彻底?他们放慢了马速,由小跑改为了慢步,再走出去几里后,思晴就身子一倾,伏在马上。

    高峻把马并过去,直接将她从那马上抱过来,思晴此时已经有些轻度的昏迷。高峻猛然间没有了主意,低着头对她重复说道,“不打了,不打了,找到他们就回家……”

 第344章 油烟味道

    阿史那欲谷接到了黑达从西边前线发回的战报,说在伊犁河下游的一次夜间突遇中,乙毗咄陆部干净利落地聚歼了大唐天山牧主力四百余人,除了一男一女二人临阵脱逃之外,其余人无一落网。(全本小说网,https://。)

    黑达说,估计这二人是逃往了西边吐火罗国地界,目前他正在率队搜索前进,紧紧追赶,力争在他们进入吐火罗之前捉到他们。

    阿史那欲谷闻报大喜,他知道回黑达是什么想法,天山牧两仗歼灭乙毗咄陆部一千七百人,虽有一人生还,但那是放回来的。要想扳回一局出这口恶气,那就必须一个人也不放过。

    阿史那欲谷把黑达勉励一番,同意他的下一步打算,但是大汗说,鉴于乙吡咄陆部与吐火罗国前些日子的龌龊刚刚消除,此时不宜再生事端。要使使手段,让吐火罗部主动将这二人解送过来。

    随后,为了示威,也为着气人,阿史那欲谷再给西州和长安各发出一封内容完全一样的信件。信中说,到乙毗咄陆部地域内无理取闹的大唐四百马寇,除二人漏网外已全部就歼,这是天道昭昭,善恶有报。

    乙毗咄陆部要求西州派出专门官员,带着诚意到阿拉山口这边来,对乙毗咄陆部死难牧民之家属表示慰问,并立下和约今后不再骚扰乙毗咄陆部。

    阿史那欲谷还说,大唐四百马寇之行径已犯众怒,乙毗咄陆部两万大军要乘一胜余威兵发白杨河。阿史那欲谷可汗为两邦之友好,已极力压制。希望西州乃至大唐拿出相当的诚意。

    在白杨牧场,陆尚楼和冯征喜得七百多匹突厥马,与原来马匹合在一块,白杨牧就够得上一座中牧了!两人的笑模样还没从脸上卸下来,天山牧代理总牧监高岷的命令就到了,让白杨牧将新增的七百多匹突厥马从速送往柳中牧场。

    高代总牧监的理由是:目前阿拉山口以外不太平,为着天山牧长远利益,需要控制白杨牧的规模,保证大唐马匹之安全。

    此令一到,白杨牧、轮台县一片哗然!这是行抢!什么马匹安全,白杨牧不安全么?难道高代总牧监已经算出来白杨牧不安全了?

    陆尚楼和冯征也不高兴,他们都知道这位代理总牧监的真实想法,他这是对自己目前的位置不自信。

    代理代理,脚踩稀泥。高大人带着护牧队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长安连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西州郭大人还两次增兵、他的两个儿子先后到阿拉山口助阵。现在高峻又送回来这么多的马匹……那高岷要“代”到什么时候!

    代总牧监这是在留后路,万一高峻回来,他能够争取的也只有一个柳中牧大牧监的职位,他这是在为柳中牧攒家底。

    柳中牧目前已经是上牧了,他要让柳中牧的马数占到整座天山牧的绝对多数,以便将来在天山牧说话多占些份量。

    二人虽然有不满,但是职位在那里摆着,他们不好硬扛着不执行。于是,陆尚楼和冯征一商量,将此事告诉了新任轮台县令岳青鹤大人。

    岳青鹤对这事儿更是心里明镜似的,他把古屯、弩支两城城主找来,现在他们是县丞和县尉,一听就火了。

    白杨牧是有古屯城、弩支城股份的,我们在前些日子舍着命地助守山口,代总牧监只是蜻蜓点水地来看了一次,现在有了马匹了就算盘打得山响,欺负人也不带这样的。

    岳大人对这些人说道,“你们说的这都是次要的,问题是这些马是谁弄来的?”

    众人说,“当然是总牧监高大人。”

    岳大人说,这不结了。高总牧监还在阿拉山口的那边,这些马匹怎么处置,我们谁说了都不算数,要等高总牧监回来再定。这七百匹马现在只是在白杨牧寄养,明白?

    众人愰然大悟,陆尚楼和冯征从县衙跑回来,给传信的牧子如此这般一学舌,让他回去向高岷复命。

    高岷当然不爽,但是没有办法,想不到高峻人在天边,生死未卜,这些人还在打着他的旗号说事,竟然就把他这位代总牧监的一纸成命轻飘飘的吹飞了。

    他只有把心头的不快擦着边儿与五叔高审行说道说道。他这样安排是为马匹的安全着想,白杨牧夹在乙毗咄陆部与浮图城中间,未知的变数多的很,更主要的是,高峻眼下是个什么状态谁又知道?

    万一他在那边失利了,西部无兵可派,长安便极有可能放弃白杨牧这块烫手的芋头。谁敢肯定不会万里有个一?

    高岷把王允达从谢氏兄弟那里套来的话也对五叔说了,请五叔综合白杨牧的形势,以及兄弟高峻妄动的后果,好好向自己的祖父高阁老反应一下。

    高审行这些日子好像有些魂不守舍,没把高岷的话入心。他听了侄子的话只是唉了一声,有些认命的架势。

    他对高岷说,“五叔到西州来,是为着给你们高家的这些小辈们掌掌舵,但是你们也不能万事都找我,我也忙得很。”

    他让高岷自己给祖父写封信,阐述一下他的看法,看看阁老是什么意思再说。

    高岷得了五叔的口风,回去斟酌着给祖父写信不提。高审行近些日子正在为一件事情发愁。

    此事便是丫环菊儿。他为着此事每一想起来就极为后悔。自己一位堂堂的西州长史,趁老婆不在家,与家中的丫环搞到一起去,万一此事走露了风声,他的脸就没地方放了。

    丫环今年十八九岁,与嫣儿的年纪相仿,而他今年已经四十多了,这让人怎么说?没有人说丫环的不是,即使她主动勾引也没有人信,因为两个人的身份地位相差太悬殊了。

    再说,这事完全是自己心血来潮,她只是半推半就,谈不上什么勾引。

    高审行最怕妻子崔颖回来发现这事,他想像不出崔颖会是个什么反应,总之不会有好脸色就是了,最怕的是此事闹得人尽皆知,最后一直闹得父亲都知道,那丢人就丢到姥姥家去了。

    他曾经暗下决心,从此不再与丫环牵连不清,但是从那次之后,菊儿似乎有了新的想法。有一次她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当着别驾李袭誉的面给他拍肩头的灰尘,把他窘得差点跳起来。

    那次别驾好像没有在意,但是高审行在事后把丫环叫到屋里,板着脸教训了她一次,让她注意在人前的礼节。

    丫环对老爷的话认真地听了,但是随后就缠到高审行的身上,腻声腻气的诉苦,说整天的在厨房里熏着油烟,身上早就一股油烟味,因而十分在意老爷服饰的清洁。

    说着还往前凑上来,挺着胸脯让高审行嗅一嗅,看是不是像她说的那样有油烟味。高审行再也忍不得,两人又倒在一起。

    现在高审行就是得过且过,想不出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长史大人晚上时精神抖擞、白天时就无精打采。

    有时从牧场里走回来时高审行还暗下决心,说再不能纠缠了。可是吃过晚饭时他的嘴吧就像是别人的,冲着丫环说但是也尽量让其他人听到,“一会儿你把笔墨给我拿来,我要写些东西。”丫环心领神会。

    事后高审行躺在床上想,也许自己后半生就毁在这丫头身上了。后悔之意再一次袭上来,搞得又是一夜不眠。

 第345章 高峻罢官

    不知道高岷的信写还是没写,他认为这小子是有野心的,而且在个人事情上掌控的也很严谨。(全本小说网,https://。)到目前看,高岷只有一位妻子,而且在私生活上也没什么不好的传言。

    再看高峻,这狗东西左拥右抱、纵情花海,在别人眼里看来似乎就是应该如此。这世道!真是!想到这里,高长史就认为自己的行为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了。

    为着更好地为高丽的战事服务,太子李治自已决定不在长安呆了,要到一个离着东边近便些的地方。这样有什么不决的大事,信使在自己与皇帝间往返也快捷一些。

    于是太子就迁到并州去,那里位于黄河的东岸,到高丽的路途要比由长安出发近上三成。临走时,为了表示对高阁老的重视,太子专门找阁老交了一次底:西州的事情,只要不是崩盘,就全力由阁老操办。

    太子的意思很明白,西州从都督、别驾,到长史、牧监,谁又敢不给阁老面子?而太子则要全力保证高丽战事的顺利,粮草军需事情多的是。

    如此商定后,太子出行了。

    高阁老对于太子的托付是不能推托的,皇帝要让他出任太子少傅的传言不管是不是真的,在这样的多事之秋,自己是老臣,任何往后躲的想法最好都不要有。

    再说,太子的话不知是不是皇帝的意思,他又不能问,唯有痛快地答应下来。

    他听说高丽的战事不太顺畅,太子把西州的事情全权交给自己处理,除了有不便明说的想减轻负担的意思,谁能说得准太子甚至皇帝对于西州的事情有了新的想法?

    一向谨慎的阁老此时不得不再把西州的事情从头梳理一遍,从以往的几件事上分析,他也看得出皇帝对于高峻是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袒护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