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马王爷-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玉如也不先入主题,而是与她闲聊,得知她是孤身一人。樊莺问,婆婆,你家里人呢?婆婆说,我家里人可多了!有爹、有娘、有姐姐……都不在了。一边说着一边把盆里的白鱼捞出来,颤微微地往木架上挂。

    樊莺问,那你的儿子或女儿呢?

    婆婆说,那年要是嫁出去,就什么都有了,女儿要比你们两个漂亮。现在我还是黄花大姑娘呢!哪里来的女儿!

    柳玉如和樊莺对视,忍住笑,看来从她这里也问不出什么来。她们有心就走,但是看她真的有些吃力。柳玉如说,“妹妹,不如我们帮帮她吧。”

    两人在院子中蹲了下来,在老婆婆身边的盆里捞鱼。婆婆子连说不用不用,就看到了柳玉如手上的指戒,柳玉如问,“婆婆,你见过这个东西?”

    婆婆说,这不是才见到。一连让柳玉如住手,“这只指戒倒没什么,可不要把你这双细嫩的手腌坏了,到时你丈夫知道了,我就赔他不起。”

    柳玉如说,这么说你一定见过这只指戒了。婆婆不置可否,手下不停,柳玉如说,“妹妹我们走吧,不要打扰她了,我们回去向崔夫人复命,说没有找到那个人就是了。”

    樊莺正站在篱笆边上,那里插的柳树桩抽着细长的枝条,她看到太阳正毒辣,就用剑砍下来,要给两人各编一顶柳条帽遮阳,柳玉如也不着急,就在边上等她。

    婆子试着说,“两位姑娘,你们说的……那位崔夫人要找谁呢?”

    樊莺一边编帽子,一边说,“找谁也找不到了,问这个做什么。”

    老婆婆不好意思地说,我长这么大年纪,什么世道没见过,因为一句话丢了性命的也不是没有。樊莺说,“哦!敢情你是事不关已!”

    婆婆不服气,“怎么不关我事?从这只指戒上我就断定她是崔夫人的女儿!”她指着柳玉如说道。柳玉如一听就确知这老婆婆一定是见过崔氏戴过这个指戒,那么事情就有门了!她和樊莺马上折回来,一边一个把老婆婆夹在中间,“那你还不快些说出来!”

    婆婆说,“要说也不能这么说,那样多的事情,你们让我从哪头说起?”

    柳玉如说,就从这只指戒说吧。于是三人一人搬了一只凳子,就在院子里坐了。樊莺把柳条帽子编好了一只,先给老婆婆戴上。她用手抚着鬓边的白发,脸上现出一种害羞的表情。

    柳玉如说,“婆婆,你年轻时一定是个漂亮的美人。”婆婆子更加高兴,指着柳玉如手上的指戒道,“我是认识这只指戒的,内地见不到……是交趾郡的款式。”

    说着,她拉起了柳玉如戴着指戒的那只手,先是不由自主地又赞叹了一番这只手的匀称细腻。若不是经人提醒,她几乎就把指戒忘记了。

    她眯着眼睛,指着戒子上的花纹说道,“看到没有,这叫蝴蝶兰,只有交趾郡的蝴蝶兰是这个样子。一过了谅州,花瓣就细得像桔梗似的。”

    柳玉如说,“这么说婆婆你是真知道这只指戒了!”

    老婆子道,“我的脑筋一时清楚一时糊涂,就着现在想起一些,就讲一讲。”

    于是,在老婆婆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柳玉如和樊莺的眼前逐渐呈现出过去的丹凤镇,和丹凤镇上那户深宅大院,以及大院中一个孤独的女子。

    老婆婆说,“要说这只指戒,就要说起那个姓崔的姑娘,要说起这个姓崔的姑娘,就要从武德元年讲起喽!武德元年的时候,我才三十八、九岁,我就不说自己了,反正世代就在这个地方生活,没什么好说的。”

    “那一年,有大批的人从黄河北边逃难过来,因为那一年略阳郡公李道宗正在讨伐刘武周。听说是他兵败了,大批的人马也没的挡住刘武周,让人家一直打到了河东……当时那个乱!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没事,婆婆,我们不着急,今天我们就听婆婆说一夜的,我们就住在你家里。”樊莺说。

    老婆婆为难地说,“那怎么行,我这里脏得要命,要在什么地方安置你们两个金贵的人呢!再说,除了别人刚刚送给我的这些白鱼,我再也没什么像样的东西招待你们了。”

    柳玉如安慰道,“婆婆你不必担心,只要你陪我们说话,今天吃什么都不必你操心,就让我和我妹妹侍候你一晚也是可以的。”

    老婆婆一听便放了心,从头讲了起来:

    “这样一样,原本在晋地避难的人,在那里就再也落不住脚了。人们为躲避战火,纷纷逃到黄河南边来。听说那时潼关是不开放的,人们就拉家带口,从潼关外直接跑到了我们这个地方。”

    “那一阵子,几乎每一天都有陆陆续续逃过来的人。我们这里人都热情,只要是来的,家家户户都尽力帮助他们,让那些在路上把家什丢得干干净净的人们住在我们的家里,再帮他们就地盖起简单的房屋,让他们住下来。”

    “但是逃过来的人里也不都是穷苦人,也有大车小辆拉了不少金银、家当的。这天,我和我姐姐就看到从山下来了不少的车辆,”

    樊莺说,婆婆,我知道一定是那位姓崔的姑娘他们家。

    老婆婆说,“你真聪明,就是他们。不过那个时候,我看她也只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柳玉如听了,不禁暗想,那么崔氏就比我大十二岁了,因为我是武德元年出生的。

    “都说是为富不仁,但是这位崔员外却和气得很。一到丹凤,就决定在这里落脚了,他拿出了不少的钱财,分散给这里的穷苦百姓们。谁家里需要银钱只管与他讲一句,他都很痛快地帮忙。”

    “后来,他们就在丹凤镇盖起了一座高大阔气的宅院,光大门上的门枕石,两个小伙子都合抱不过来。从此他们崔家便是这丹凤镇上的最大一户。镇子上的许多人都给他家做活儿。那时我和我的姐姐都在崔小姐的家里做工——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我呢,就专门照顾这位崔家的小姐。”

    “这位崔小姐知书识礼,待人和气,从来不和我发脾气。说话的声音那个绵柔,恨不得让人化到她跟前。别看才十二三岁,但是生得那个好看!整座丹凤镇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第366章 乌蹄赤兔

    柳玉如和樊莺是在县里查阅了半天的卷宗后才过来的,三个人坐在院子里说了这一阵子话,不知不觉天色就黑了下来。全本小说网,HTTPS://。.COm;老婆婆不确定地问她们,“你们真的要住下?”

    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婆婆高兴地道,“太好了,我这里已经有些年头没有人陪了。”

    柳玉如说,只要你知无不言,我们陪你三天也是可以的,然后饭菜也不用你做,只管吃现成的就是。老婆婆听了十分的高兴。讲起过去的事情来也更尽心、极力地回想,要把她知道的都讲一讲。

    柳玉如看看天色不早,便让樊莺独自去街里的店中买来鱼肉、蔬菜,两人一边听婆婆在那里讲,一边把饭菜做起来。

    老婆婆一见她们买了这样多的东西,有些不落忍,直说,“那些白鱼,本来我是准备囟了慢慢吃的,今天你们来了,就做一份白鱼,也让你们尝尝鲜!”

    樊莺说,“不必了婆婆,我们一来丹凤镇就先吃的这个,再好的东西也不能一直吃,你留给自己吧。”

    很快饭都弄好,柳玉如和樊莺点上灯火,陪着老婆婆慢慢吃着。柳玉如和樊莺的手艺让老婆婆赞不绝口,说了好几遍快赶上她年轻的时候了。姐两个只当她夸口,并不在意,只想哄得她高兴,再听她讲。

    这个崔家有这样的大家业,但是人丁却不兴旺,除了一位崔员外,再就是一个二十左右岁的儿子,一个十二、三岁的崔小姐。

    更有崔员外的这个儿子不久就从了军,家中就只剩下了员外和小姐父女两个。崔员外不止一次地对人说过,他的最大心愿有两个。

    一是他的儿子在军中,不求有多大的功劳,只要平安就行了;二是他的女儿,眼看着一年大似一年,不求找个多么显赫的人家,只要有个真心疼她的女婿就行了。

    “员外的要求也不高嘛!”樊莺说。

    但是,只是这个并不算高的要求,也没有遂了崔员外的意。

    武德五年,正是大唐的多事之秋。那一年正月里刘黑闼攻陷相州,相州刺史房晃死了。济州别驾刘伯通抓了刺史窦务本也闹起了叛乱。二月秦王李世民领兵攻克了邢州。三月谭州刺名李义满杀齐州都督王薄。蔚州总管高开道反,入寇易州,杀死了刺史慕容孝干。六月突厥入寇山东。七月迁州人邓士政抓了刺史李敬昂造反、八月吐谷浑入侵岷州。九月刘黑闼攻陷了瀛州,刺史马匡武殉国。十月,齐王元吉讨伐刘黑闼,直到十二月才于魏州打败了刘黑闼部……

    崔员外在这一年里的每一天都坐卧不宁,因为他的儿子在灵州前线的唐军中,而唐军正与突厥在灵州开战。敌军势大、人马重重,经过四十日激战,贼兵终于退却。

    不久噩耗传来,崔员外的儿子殉国了。

    从前线过来了两个唐军,只将员外儿子的换洗衣物、常用的东西和一匹马送了回来。崔公子已经在乱马丛中被踏成了肉泥,收都收不起来了。

    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崔员外当时一病不起,醒来后常以泪洗面,延医请药总不见好转,人也一天天的瘦了下去。

    唐军中送信的两个人看样子是死者的生前好友,他们一直在丹凤镇帮助料理后事。但是,儿子的事情料理的差不多了,崔员外也不行了。

    他老年丧子、悲伤过度,加之以往逃难时可能坐下过病根,这次便一块发作起来,请了多少名医也回天乏术。就这样,爷两个不到一个月,前后脚都不在了。

    临死前,崔员外万事皆休,只有女儿放不下。他得知这两个唐军都无妻氏,年纪也与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