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马王爷-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氏只有想起高审行与菊儿的事情时才有些闷闷不乐,柳玉如这些人不知道如何劝解,只是暗暗寻思着:只要不打起来就好,一切等高峻回来再拿主意。

    高审行偶尔不回来,大家都知道他是去了菊儿那里。但是人们似乎感觉着,只要他不在家,家里面的笑声就更多一些,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这天傍晚,高审行、高岷一同从牧场里回来,刘武副牧监和王副牧监、万士巨也一起来了。他们在一楼喝着酒,柳玉如听到他们在说牧草收购的事情。

    她听说,明天牧场里便停止收购了,接下来要抽检牧草质量,马上要按着质量定等、按等级付银子。今年高峻收草的主意是在鄂州时想出来的,柳玉如也参与了。不知道平静了一冬的收草之事,明天会不会有好戏看。

    今年入冬以来,在牧草收购上,大户的牧草都按着一样的规格、由草商进行打捆,连捆草的绳子都是整齐划一。

    而主管检验牧草质量的万士巨,这一次只负责检验草捆的外在质量,根本就不打开草捆检查。一开始时,贾富贵还有些小心翼翼,在控制质量方面下了些功夫。

    但是几天过去后他就放了心,开始大手大脚起来,每只草捆的表面捆得光光溜溜,但里面就杂带起了私货。西州这一冬未下雪,但是贾富贵在草捆里面稗草、杂草没少掺。

    第二天的牧草验等也别具一格。除了高长史、牧场中的三位牧监,还请了几位牧场村的老少村民,谢广两口子、谢金莲也在被请之列。按着刘武的话,男女老少、连官带俗都来做个见证。

    那些散户的牧草早就付过钱了,此时牧场里只有高峪和贾富贵两家大户的牧草分别垛在草场上。刘武说,“时间不多、人不少,我们按着高别驾的意思,来个三捆定等。”

    规则是:每家的牧草只验三捆。这三捆草不能由供草商来挑,而是要分别由牧场官员一人、村中老者一位、女人一位,每人在两家的草垛上各指出一捆草。两家的三捆牧草摆到了一块,开捆检验。

    官员的人选,大家一致让高长史出面,再推举出了一位老者,而谢金莲也被谢大嫂推出来。自甜甜去了凉州后,谢金莲着实地不适应了一段日子,这次柳玉如让她来凑热闹,也是让她散心。

    贾富贵站在边上什么话也说不上,他暗暗寻思道,“我那些草要是挑出来先送的还可过得眼,后来的就不必说了,只盼着高二老爷的草也不怎么样。”

    高审行、谢金莲、老者三个人依着次序,在两家的草垛上各指了三捆,摆到明面。高岷说,“开捆!”众人的眼睛一齐集中到了草捆上。

    贾富贵的三捆草打开后,别人不说什么,他自己就把头低下了。片刻后狡辩道,“虽然草是从我的垛上搬下来的,怎知这就是我的草?会不会被人掉了包?”

    高峪的草捆打开后,质量是表里一致,凉晒得法、没有杂质。而且每一捆草里面都夹着一块两寸长的白绢布条,布条上都写着高峪的名字。

    谢广说,“贾老爷,你不会好心在自己的草捆里写上别人的名字吧?”

    刘武说,“高总牧监曾从鄂州带过话来,他说如果有哪位草商不服气,可以给一次机会,让他在对方的草垛里挑出来两捆让大家检验。”

    贾富贵像抽签似地站在高峪的草垛前,祝到,“不好的、不好的,就是你了!”他挑了两捆出来。高峪也上去从贾富贵的垛上指了两捆,四捆草打开后,贾富贵的脸有点挂不住了。

    谢大嫂道,“我们家谢广也是个商人,可从不敢做这样以次充好的事情!”

    几位大人一嘀咕,刘武宣布道,“高峪牧草定为甲等上,贾富贵牧草……丙等下!今天所有参与验收牧草的,都去高峪的酒馆,高二老爷请客!”

 第569章 金莲遭拒

    参与验收牧草的七、八个人,被乐得合不拢嘴的高峪隆重地请入旧村里他的酒店,高审行上座,高岷、刘武等牧场官员左右手陪衬着,谢广家两人、谢金莲、还有村中的两位老汉都在一张大桌上围坐。(全本小说网,https://。)

    高峪在这次牧草验等中大获全胜,一担草的价格就是贾富贵的三倍,他大略地算了一下,除去了人工及其他的投入,他大概净赚五千四百来两,这在物价极低的西州来说已经是个大数目了。高峪一声呦喝,好酒好菜一块端了上来。

    谢金莲一看,在这张桌子上,她们谢家就占了三人,而且她大哥大嫂在一进店门时,店中的伙计毕恭毕敬请道,“谢老爷……”

    谢金莲一时间有些感慨,一年前大哥大嫂是个什么德性,为着几个大钱一家人大打出手,在旧村中都顾不得自家的脸面。而现在,大哥二哥在交河、柳中、西州都开了牛马肉铺的分号,大嫂和二嫂也在旧村的桑林中带班干活。

    他们也被人尊称一声老爷了。

    她想起自己和高峻第一次见面的情形,那时高峻和高峪二哥、冯征一起到旧村察看旧房,而他的大哥大嫂那时正想着法子把正生着病的自己撵出家门去。

    才一年的时间,谢家人竟然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她知道,这都是因为高峻的原因。一念至此,谢金莲忽然有些想高峻了。

    原来,她以为这段时间自己闷闷不乐是想甜甜。但是细想想,甜甜在凉州,有一个拿她当孙女一样疼爱的李刺史,又有一位学富五车的孟老伯单独教她学问,自己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散席之时,谢大嫂拉了妹子,在背人处悄悄对她说,“高大人在外边这么久,天气也凉了,你怎么不琢磨着去看一看他?至少该带几件御寒的衣物去吧?”

    回到家里时,谢金莲还在想大嫂的话,就是不知道如何向柳玉如开口。大家都知道高峻在雅州是有正经事的,连护牧队都拉过去了,自己不能骑马打仗,去了不是添乱?

    但是她这个念头一生出来,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回来之后,谢金莲看到思晴、李婉清、丽荣以及崔氏都在二楼上说话。她被自己的这个想法撩拨得有些坐卧不宁,认为凭着以往柳玉如对此类事情的处置,她总不大会当场拒绝自己。

    于是,她当着那些人的面,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姐姐,你说我该不该去凉州看看甜甜呢?顺便……也许我还可以……给高大人带些棉衣过去。”

    谢金莲以为,柳玉如一向都是很好说话的,再说,自己的主要目的是去凉州看望甜甜,送棉衣只是“顺便”。

    说过这句话之后,不但是谢金莲,思晴、李婉清、丽容三个人都停下了口中的话题,要听柳玉如怎么说,一时间二楼上鸦雀无声。

    柳玉如听了,定睛看着谢金莲,几乎没加思索地说,“不行!有樊莺和崔嫣两个人在那里,还能缺了他的棉衣?”

    谢金莲的脸有些红,为着找补一下自己的面子,她又有些倔强地补了一句道,“那么……我就单去一次凉州,看看女儿!”

    哪知柳玉如还是两个字,“不行!”

    崔氏对于柳玉如的回答,第一次时没怎么留意。但是她第二次说出“不行”之后,崔氏不由自主地抬眼看向柳玉如。

    思晴、李婉清、丽容在边上听了,也觉得谢金莲这次的面子上不大好过。本来,李婉清和丽容都打算着,如果柳姐姐同意谢金莲去了的话,那么自己顺水推舟,也说跟着,柳姐姐总不致于说不行,那么自己不就也跟着走一趟?

    思晴不说话,但是她知道,如果这三个人有谁去雅州,那么自己总免不了是要随行保护的。但是她刚刚有这个想法,谢金莲就已经被柳玉如一口回绝了。

    在这个家里面,没有谁敢与柳玉如顶撞,想都不敢想。崔氏此时看了谢金莲的难堪样子,想说些什么话打打圆场都觉得不大好开口。因为,自己的女儿崔嫣随着护牧队去雅州,就是她和柳玉如亲口同意的。

    不过,崔氏以往对柳玉如的了解,根本没想到她会这样干脆地一下子否绝。想想那天崔嫣提出去雅州时,柳玉如还是满脸笑模样的,而且三言两语就通过了。

    再看谢金莲,一张粉脸胀得通红,她从座位上站起来,低着头回了自己的卧室。

    崔氏这才低声问,“女儿……你们都是我的女儿,金莲的心意我懂,就算不让她去……怎么不柔和些,却让她难受呢!”

    柳玉如说,“母亲!怎么你也这样说,好像我多不近人情似的。峻在雅州可不是游山玩水去了。他一个西州别驾、天山牧总牧监,还是大唐唯一的丝路督监,为什么在雅州这么久了还不回来?难道是天山牧什么事情都不需要他么?这次又把护牧队拉去了上百号的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被那里的烂事给缠住了。我让樊莺去雅州,因为她身手了得、人又机灵,去了总能帮上高峻一些忙。崔嫣要去,那是因为她先提出来的,而且我当时想樊莺一个女孩子,在雅州总要有个伴儿才好。但是金莲再要去,樊莺就要照顾她和崔嫣两个人,还怎么帮峻?会不会让他分心?”

    崔氏笑了,“这么说是我也考虑的不大周到了!”

    柳玉如说,“即便要再去人,我也只会叫思晴去,因为她能打,去了总会帮上峻一些忙。我不讲出来,是因为在以往的时候,峻总会叫思晴和樊莺留一个人在家里的。比如上次去西域,不就是思晴跟着去了,把樊莺留在家里?那次樊莺委屈得直掉眼泪,我都没放她走,还不是为着家里万一有事了能有个人照应,好不让峻在外头分心?”

    众人听了,各自寻思柳玉如的话,竟然一点漏洞都没有。原来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想法,认为是柳玉如偏向着崔嫣,听过她的这番话之后,这一丝的误解也没了。

    柳玉如说,“峻已经四个月不在家了,家里人想念他也是极正常的。这些妹妹们有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