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唐做可汗-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孝杰刚说完,就看到张谏之勃然变色,王孝杰立刻想起来这个张谏之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模样,这个张谏之第一次见到火车迅疾如飞,加上汽笛轰鸣、黑烟上腾,还有就是这个狂叫着的妖怪瞬息千里,又有着浓重的黑烟上腾,张谏之一下子以为自己看到了妖怪,要不是娄师德拉住了他,张谏之非闹笑话不可。

    如今王孝杰又提出铁路火车的好处,看样子他想让大唐也学着修铁路,造火车,张谏之想也不想说道,“这事情也就英藩李贼办的出来,若是修了铁路,破了风水,你我还有娄公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没错,在他看来,火车需要铺设铁轨,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改易了山川格局,是会出大祸端的,更重要的他打心里敌视英国的一切。

    让王孝杰没想到的是娄师德也赞同张谏之的说法,“英人专尊太上道尊,不知山川之神,每造铁路而阻于山,则以火药焚石而裂之,洞穿山腹如城阙,或数里或十数里,不以陵阜变迁、鬼神呵谴为虞。阻于江海,则凿水底而镕巨铁其中,如磐石形以为铁桥基址,亦不信有龙王之宫、河伯之宅……”

    娄师德也认为李路并不认可鬼神之说,他的话立刻被张谏之所赞同,“何况我大唐自古并无火车……。若是修筑火车铁道,必然耗资不菲,前隋只修了一条大运河就而是而亡……。。”

    “我就奇怪了,前隋因为一条运河二世而亡,可是英王李路统治的英国修造了多少铁路,可怎么就不见英国百姓……”娄师德也笑着说道。

    “这不奇怪,英藩以劫掠起家,他劫掠的黄金可不在哦少数……”张谏之毫不客气的说道,“何况他们又不和我们一样以仁义立国……”

    “这倒也是……。。”娄师德也赞同张谏之的话。

    也不怪娄师德和张谏之惊惧,因为他们出身农业国度,对现代文明有着本能的排斥,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多受坎坷,种种荒诞,在李路和英国人看来真令人哭笑不得。

    几个大唐使臣在英帝国见识了诸火车、轮船、蒸汽机、显微镜、幻灯、大型纺织厂和各种重型机械工厂,可惜就连王孝杰也认为只不过是些已经夷化的英人之戏。

    他们几人为大唐带来的唯一先进的东西,就只有他们留意到的标点符号,在他们的文章中向大唐文人做了介绍,这是标点符号使用在大唐的开始。

    给娄师德留下深刻印象是帝京碎叶,这里高楼耸立,街巷相连,令他们等人大为惊讶,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繁华的街市。

    当晚,娄师德等人被安排在一家酒店的七楼下榻,上上下下的畜力楼梯,令他们大为感慨,大英帝国的“奇巧”果然名不虚传。

    在到达碎叶之后,英国政府以对等的规格接待了他们。娄师德兴致盎然地连续参观了若干地方。在碎叶皇家照相馆,他拍下了生平第一张照片。这里要啰嗦一句,本时空发明照相机的家伙是一个叫盖达尔的法兰克移民,他制成本时空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令娄师德他们最难忘记的是他们应邀参加了李路专门为大唐来访者举办的一次宫廷宴会,

    参加宴会的英帝国贵族大臣大臣极多。他们的不说少人的妻女,在宴会上袒肩露背,珠光宝气,光彩耀人。李路的太子李定国当初亲自接见了娄师德一行,娄师德十分感激。他对李定国说:“得见碎叶屋宇器具,制造精巧,甚于大唐。至一切政事,好处颇多。且蒙君主优待,得以浏览胜景,实为感幸。”

    娄师德在他的日记里写了不少自己亲身遇到的事情,比如在提到宴会时候,他这样描写:

    “女优登台多者五六十人,美丽者居其半,率裸半身跳舞。剧中能作山水瀑布、日月光辉,倏而见佛像,或神女数十人自天降。祥光射人,奇妙不可思议。”

    “各官夫人姗姗其来,无不长裙华服,珠宝耀目,皆袒臂及胸。罗绮掩映,疑在贝阙珠宫殿也………。”

    但平心而论,大英帝国最自傲的技术文明,在娄师德的文章里也不是不像张谏之那样一味责骂,他还是记录好多他眼中所谓的“奇技淫巧”的,在娄师德他们第一次到达碎叶的时候,就有关于火轮升降机、煤气灯的记载,在他文章其中对商店中出售儿童自行车的描写最有趣味,“手转其耳,机关自动,即驰行不已”。———这种再也普通不过的玩具在娄师德的笔下成为了有诸葛亮“木牛流马之遗意”的神秘事物。

    而娄师德对在大英坐过多次的火车的描述,更是颇有乡下老头儿进城的惊喜感:“车外屋舍、树木、山岗、阡陌,皆疾驰而过,不可逼视。”不过惊喜感过后,他却极力反对在中原修筑铁路,原因很简单,他是儒门弟子,他从这条铁路里看到了一些对大贵族对儒门不好的东西。

    游历过后,娄师德的思想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在英国时,英太子李定国问娄师德“碎叶景象较大唐长安如何?”娄师德答道:“老夫乃是大唐使臣,从未有至外邦经历。此次奉命游历,始知海外有此胜境。”

    听完了老头的话之后,李定国忍不住撇撇嘴,原来大唐的大人物是一群土包子……。。重生大唐做可汗

    zj190128g

 第383章 北非战事

    (全本小说网,HTTPS://。)

    因为查士丁尼二世被谋杀,所以李路取消了与东罗马的盟友关系,换言之,他已经把东罗马帝国看做自己的盘中餐了,恰好此时,苏庆节修改完毕的北非作战计划来找自己,李路审核了一番之后,发现还不错,于是李路拿到了参谋联席会议上审核,让小苏没想到的是这份新的计划书得到了李路还有总参谋部的许可,然后这位大英帝国的军二代就带着七千英军和五百道门传教士以及一干想建功立业的功勋子弟一起从埃及出发,开始攻略北非。全本小说网;HTTPS://。m;

    东罗马人在北非的总督是提比略,此君虽然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是与在英军军校毕业的苏庆节的科班生还是有不少差距,所以当苏庆节明目张胆的进攻昔兰尼加的时候,提比略大吃一惊,“什么英国佬打过来了?他们不是我们帝国的盟友么?”这位北非总督吃惊的看向自己的手下。

    “总督阁下,因为查士丁尼陛下死了,碎叶方面认为提比昂乌斯是谋朝篡位,您也知道,我们帝国的大长公主伊琳娜是英皇的宠妃……”他的部下帕潘森斯说道,“她是希拉克略家族的人,她怎么会不为自己的侄子报仇?还有那位英皇陛下想来也等着这样的机会好久了吧?”

    “哎…。。若不是查士丁尼那混小子太混账,何至于此?”提比略长叹一声,然后继续说道,“昔兰尼加又不能不救…。。帕潘,我把迦太基城交给你,你能守得住吗?”

    “总督阁下,守得住要守,受不住也要守……”帕潘这样说道。

    “好,我把迦太基交给你,你可要替我们看好后路……”提比略说完了就任命帕潘森斯为迦太基城防指挥官,然后率军从迦太基出发前去解围,结果中了苏庆节的围城打援之计,双方一场大战,东罗马人损失惨重。

    当提比略带着残兵败将退回迦太基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迦太基城已经改旗易帜了,原来此前一直主张抵抗的帕潘森斯竟然是埋藏极深的英国秘谍,他把提比略护佑走,就为了全面掌握迦太基城,好让自己人进城做主人。

    提比略被端了老巢,他又不肯向英军投降,最后这位罗马总督竟然掉头去柏博尔人那里,苏庆节在得知提比略的去向之后,果断向柏博尔人进攻。

    世居此地的柏博尔人与英国人同样好战易怒,他们在东罗马人的帮助下(此时东罗马帝国也面临着英国人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甚至就连提比略这样的罗马总督也落荒而逃到了柏博尔人这里),依托山地地形进行了激烈的抵抗。

    但英军依靠先进的武器和组织,还是一步步地取得了成功。英国人在北非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清除了东罗马人在北非的势力,而且取得了宗教上的胜利。

    苏庆节向柏博尔人派出了不少道门传教士,他们一手拿刀枪,一手拿着《道德经》,本来柏博尔人就有不少人信仰了道门,随着英军武力的胜利,道门在这里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北非沿海地区完全最终归属大英帝国。

    随着英国人在北非的统治逐步稳固,苏庆节将战略眼光投向了直布罗陀海峡的对面——西班牙。

    在5世纪的时候,北非的汪达尔人北渡直布罗陀海峡来到伊比利亚半岛,并称之为“汪达卢西亚”,意为“汪达尔人的地区”,随后西哥特人也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并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汪达卢西亚”在英国人口中发生了音变,成了安达卢西亚,也称安达卢斯。

    西哥特人的统治并未如之前的西罗马所建立的官僚制度般,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影响;他们更倾向于维持一种松散的温和的野蛮人统治——毫不关心国内局势和经济发展,只为个人利益着想。西哥特人最重要的影响是造成西班牙城市的衰落,因为他们大部分都迁居至农村

    尽管和此时处于饥荒中的法兰克王国和日耳曼农村相比,西班牙的农村享有一定程度的繁荣,但西哥特人对于他们的人民和国家在公共福利、社会稳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贡献依然是微不足道的,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垮台,当英国人跨越海峡到来时,他们已经无法获取臣民们的忠诚。

    有一位名叫齐亚德的皈依道门的柏博尔人,因其出众的才能,被英帝国北非总督苏庆节任命为副官和先锋,准备渡海进攻西哥特人。

    在跟碎叶取得了联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