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唐做可汗-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照。

    博迪卡是一个几百户人家居住的村落,位于米德兰城北五里,因为米德兰城驻扎了一支来自天竺的土兵部队,所以他们被祸害的也最厉害。

    这天上午,在村头的小河边,珍妮与村里的几个妇女一边洗衣裳,一边说说笑笑拉家常,说着说着,话题就扯到英国军队身上。凯瑟琳说她娘家的村子遭到英军的袭击,房子被烧了十几间,几个没来得及跑走的女人被黑鬼(相对于盎格鲁萨克森人,天竺人自然是要黑不少)们轮。奸,惨不忍睹。跑走的人回到村子,个个咬牙切齿,发誓要报仇。

    凯瑟琳说得有声有色,女人们听得聚精会神,突然听到凯瑟琳的女儿莉莉丝一声惊叫,众人吃了一惊,抬头一看,这才发觉十几个天竺土兵正向她们猛扑过来。

    这几个家伙本来是到博迪卡村去抢东西的,他们过了桥,发现河边有一群女人,便喜不自胜,悄悄地向河边包抄过来。

    珍妮感到跑是跑不成了,她本能地张开双臂,护着女人们,叫大家稳住,伺机而动。天竺土兵如狼一般跑了过来,一个家伙盯上了刚刚脱离萝莉的莉莉丝,猛地扑过来,紧紧抱住她,莉莉丝受到惊吓,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觉得浑身发软。

    他把莉莉丝抱到一边,淫笑着伸手要撕莉莉丝的衣襟。凯瑟琳见心爱的女儿要被糟蹋,便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抱住那个天竺土兵,不过他没有转身,只用胳膊向后一捣,凯瑟琳只感到腹部一阵疼痛,不由自主地跌倒在地。

    但她什么也不顾了,立即爬起来,又扑上去,双手紧紧地勒住那个天竺土兵的颈子,并咬住他的耳朵,竟把他的耳朵咬掉了半个。他痛得哇哇怪叫,急忙放开莉莉丝,挣开凯瑟琳,端起遂发枪,连放两枪。随着“砰砰”的枪声,凯瑟琳倒在血泊中枪声惊动村民,村民们纷纷赶来。

    奥斯瓦尔德赶到河边时,河边已经乱成一团。奥斯瓦尔德抡起木棍,上挥下扫,左砍右劈,那几个天竺土兵应声倒地。剩下的天竺土兵见势不好,丢下七、八条同伴的尸体,如丧家之犬,仓皇而逃。

    莉莉丝伏在她母亲凯瑟琳身上哭得死去活来,在场的众人眼睛血红,满腔悲愤。

    奥斯瓦尔德把他买来的那块黑布盖在凯瑟琳遗体上,然后默默地站着,紧握拳头。

    这时候博迪卡的阿斯洛克神父走到奥斯瓦尔德眼前,对他说:“英国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们先到教堂里合计下,商讨下对策。”

    很快博迪卡小教堂前面,聚集了全村的男女老幼,他们愤怒声讨英国佬的罪行,请求奥斯瓦尔德担任首领,率领他们自卫反抗。

    奥斯瓦尔德、阿斯洛克等人从古庙里出来,站在庙门口的台阶上。奥斯瓦尔德望着愤怒的人们,脸色严峻他说:“乡亲们,我们打死了七、八个英国佬的狗腿子,他们一定要来报复的,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组织起来,自卫反抗把英国佬还有他们的狗腿子,一并赶出去!我一定领这个头,夺回属于我们不列颠人的东西来,让这块土地重新回归我们不列颠!”

    在奥斯瓦尔德的鼓动之下,博迪卡的男女老幼,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与英军决一死战。这时,莉莉丝走到奥斯瓦尔德跟前,手里捧着一面黑底、绣着一把三叉戟的三角旗,她把旗子递到奥斯瓦尔德面前,跪了下来,抽泣着说:“奥斯瓦尔德哥哥,这块黑布是你为我母亲做生日买的,现在她走了,我用它做了一面三叉戟的旗子,你就用它做令旗,带领村亲们杀英国佬,替我母亲报仇,替受苦受难的人出气!”

    三叉戟是海神波塞冬的武器,莉莉丝用它来做令旗,显然很符合场景不是?

    奥斯瓦尔德接过三角旗,挥舞着,领着众人宣誓:“旗进入进,旗退人退;吹号前进,鸣锣收兵!不列颠是不列颠人的不列颠,英国佬和他们的狗腿子无权占领我们的土地……。”

    奥斯瓦尔德讲一句,下面的不列颠人跟着讲一句,一时间群情激奋,博迪卡沸腾了。重生大唐做可汗

    zj190128g

 第400章 不列颠人的反抗(下)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时,卡兰加村的农民比斯利赶来了。//全本小说网,HTTPS://。)//比斯利是奥斯瓦尔德的朋友,他来找奥斯瓦尔德,是要求与他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英军,因为卡兰加村日前也遭到英军的洗劫。

    奥斯瓦尔德很高兴,说:“我们这一带一百多个村子,哪个村没有受到英国佬的害?我们应派人去串联,决定今天下午,各村代表在米切尔山脚下集会,商讨杀英国佬的事。”

    当日下午,一百多个村子的农民、渔民、丝织工人、打石工人以及一部分不堪忍受殖民统治还想复国的旧贵族作为代表,在博迪卡西北七里的米切尔山举行会盟。当场决定:以三角旗为总指挥旗,各村为一个作战单位,各大旗一面,推举领队一人,指挥作战;以鸣锣为号,一村鸣锣,众村皆出,十五至五十岁的男子,一律参战。

    奥斯瓦尔德当即布署作战方案:明天一早,将英军引诱到米切尔山,一举围歼。

    第二天清晨,比斯利率领一伙子不列颠人,挥动三角旗,冲到米兰德城的前沿。此时,英军正在吃早饭,听到惊雷般的呐喊声,都吓了一大跳。

    米兰德城防司令宫王朴是个镀金一组的成员,他是大英帝国外务大臣王玄策的次子,这来不列颠就是镀金来了。他往外一瞧,舒了一口气:原来是一些不列颠的土着,拿的只是大刀长矛。

    他扭头看向自己指挥的这些天竺土兵,然后气不打一处来,他向那些吓破胆的士兵骂道:“看你们一个个像只熊,还不赶快集合!”

    这时候米兰德的刺史赵普颤抖着走过来,说:“司令官阁下,这么多不列颠人,你可有把握战胜对方?哎,蚂蚁多了也能咬死象啊,以我看,我们还是凭险据守吧。”

    王朴轻蔑地笑着说:“赵刺史,你怎么可以长这些野蛮人的威风,灭我‘大英帝国’的志气?你应该明白,我们拥有当今世界上最新式的武器,”他扬扬手中的枪,得意他说:“这种遂发枪,还有各式大炮,难道打不赢他们原始的武器大刀长矛吗?你要是怕了,就留在城里当胆小鬼。。。。。。。。”

    王朴说着便抽出指挥刀,命令部队紧急集合,他亲自率领二千名天竺士兵冲出米兰德城,赵普不想被王朴这个二代看扁,所以也跟着出了城,比斯利见英军冲来了,忙将三星令旗住后一指,不列颠人依之前他们的谋划后撤。

    王朴骄狂地一笑,将指挥刀往前一挥,英军拔腿就追。比斯利一边撤退,一边担心王朴不追,因为过了博迪卡,越往北,道路就越难走,甚至于英军只能排成单队前进,而且大炮也不能随队运行。

    然而,比斯利很快就发现,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王朴正傲气十足,频频挥舞指挥刀,督促部队前进。那个叫辛迪哈的天竺土兵少校军官,像是为了枪头功似的,率领一队士兵,紧追不舍。比斯利心中暗喜,说道:鱼儿上钩了,老子今天要叫你们尝尝厉害了!

    赵普虽然是个文官,但他似乎看出了破绽,便对王朴说:“司令官阁下,此中可能有诈。你看,这米切尔山一带,丘陵起伏,树木丛生,易于埋伏,你要谨慎从事。”

    王朴不以为然地摇摇脑袋,不无讽刺他说:“赵刺史,治理民政我不如你,可是要说这个打仗嘛,呵呵呵,你还真比不上我……。”

    赵普刚要回答,只听得一声锣响,不由一怔。王朴急忙四面环顾,刹那间,只见满山遍野滚动着人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英军席卷而来。“冲呀!”“杀呀!”“杀英国佬呀!”喊杀之声震撼山谷,惊天动地。王朴此时方知中计,急忙挥起指挥刀,命令部队撤退,然而已经晚了。

    辛迪哈少校原来正追在兴头上,陡然要撤,却被后面的部队挡住了去路,只得硬着头皮住前冲杀。原先后撤的比斯利,早已立住阵脚,冲向英军。比斯利枪前一步,一抖长矛,大喝一声,向辛迪哈少校搠去,辛迪哈还未反应过来,便被刺了个透心凉,倒地毙命。其他英军见了,魂飞胆丧,急忙向右边逃窜。

    右边的树丛里早就埋伏了弓箭手,梭标、投枪、羽箭、石弹,纷纷投来,前面的英军应声倒下,后面的见势不妙,又抱头向左边突围。左边的山坡上,冲下一支不列颠人,大刀挥舞,长弓射击,英军又倒下一片。

    王朴这下可慌了神,急令部队分两路突围,向米兰德城撤退。他的意图,早被站在高坡上的奥斯瓦尔德所掌握,他挥动三星令旗,不列颠人已心领神会,当即从两翼包抄过去,断了英军的后路。

    一见这阵势,赵普不由心惊胆战,忙对王朴说:“阁下,快想想办法吧,不然我们都会完蛋。”

    王朴强装镇静他说:“我就不信,我们的枪炮是吃干饭的!”他命士兵用炮车围成方阵,发炮向山林猛轰。乘着英军盲目轰击的时机,妇女们将烧好的饭菜送上阵地,那些上阵的不列颠男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不列颠群岛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几乎每天都在下雨。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英军的火药受潮了,这样一来大炮成了哑巴,枪支变成木棍,这些天竺土兵慌了手脚,一个个担惊受怕,士气低落。

    而不列颠人却兴高采烈,他们披蓑衣、戴苇笠,挥大刀,舞长矛,精神抖擞,斗志更旺,又一次向敌军杀去。往日里训练还算有素的天竺土兵这会儿却慌作一团,只得用刺刀抵挡,而那刺刀在不列颠人的长矛面前,只不过是小孩子的玩具罢了。

    奥斯瓦尔德挥舞大刀,冲进敌群中,左砍右杀,那大刀上下飞舞,寒光闪闪,正如切葫芦砍瓢一般,敌人挨上就死,沾到就亡,倒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