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唐做可汗-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金挥着带血的笔在海战日志上记下这些数字,写完了,顿了一下,在日志上签署了自己的名之后,安金站起身来,“哎,这个联合舰队里藏着大鱼啊,传我的命令,仔细搜查,把大鱼找出来……”

    英军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尽管唐斯。卡特自认为伪装的已经足够好,但是仍然被他们找了出来,“唐斯。卡特,联合舰队的总指挥,纽思特里亚的图鲁斯伯爵,你就别装什么小兵了,我们大帅要见你……”

    见无法隐藏自己的身份,唐斯卡特只好痛快的承认自己是联合舰队的指挥官,然后跟着去见了安金,当他看到安金的时候,他忍不住骂了起来,“你这个叛徒,竟然做了英国佬的走狗,你还知道你是一个高贵的日耳曼人么?”

    也怪不得卡特要骂,安金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唐斯卡特习惯性的以为他是日耳曼人了,“狗屁的日耳曼人,老子是千岁翁安期生的后人,不是什么日耳曼蛮子……”一听自己被骂做日耳曼人,安金立刻急了,他赶紧搬出安家的老祖宗来证明自己是纯正的汉家苗裔,根本不是什么劳什子日耳曼蛮子。。。。。。。。重生大唐做可汗

    zj190128g

 第453章 契丹人翻脸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吴栩自登台称帝以来,对内剪除异已臣僚与周宗室诸王,对外连年出征,企图以单纯武力平定周边少数民族的叛乱与攻扰,还有西边的大英帝国让吴栩篡位建立的大周始终如芒在刺,这一切因素致使国家政局动荡,朝内不稳,军费上升,征调日加,在这种情况下,在吴栩统治的大周东北角,一个叫契丹的部落不干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契丹人很识时务,他们在李二还在的时候,就选择了跪舔大唐,依附大唐,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是不是?契丹人主动依附,李二自然高兴,他立刻设立松漠府管理契丹,以达稽部为峭落州,纥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问部为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徙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部为匹黎、赤山二州,任命契丹人李尽忠为吴卫大将军、松漠都督,另外还有契丹另部归诚州刺史孙万荣等。

    等吴栩篡权建立大周之后,任命赵文翙为营州(后世的辽宁朝阳)都督管理契丹人,这个赵文翙很不是东西,为官不仁不义,横征加暴敛,骄横无礼,处处欺诈契丹人,把人不当人看,屡屡“侵侮其下”,非打即骂。

    恰好今年,契丹人聚居的地区发生了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人无粮畜无草,契丹人面临困难,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妹夫归诚州刺史孙万荣联名打报告给顶头上司赵这翙,希望给予救济,援助点粮草物资。

    按理说赵文翙应该代表大周政府,给予些许的安慰与支援,然而这老赵根本不把契丹人当回事,不仅不给钱粮,还说些不好听的,自己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地奢侈生活。

    李尽忠与孙万荣大小也统治着几十万部众,也拥有几万正规的武装,你老赵却不把我们当回事,让这两位当家的对部族也没法交待,干脆扯起兵马造反。

    于是,李尽忠对手下的“酋长”们一说,大家都支持,反正饿得没饭吃,反了更好。

    这契丹人向心力很强的,万众一心,一举攻破营州城,先把老赵的吃饭家伙砍下来,看你更横不横。

    打下营州,让李尽忠发现这统治者不过如此,就自称“无上可汗”,自己称帝了,要大干一场。打开周朝的仓库,分给部下,号召所有的契丹人一块跟着他造反,一呼百应,无论留守草原的契丹人还是靠近周王朝的契丹人,都聚集在“无上可汗”的大旗下,为了赢得更广泛的支持,还打出一个堂皇的口号:“何不归我庐陵王!”

    这庐陵王是那个?是李治李小九与女皇吴栩的儿子,李治死了之后,继位没几天,就被他老娘铁腕吴栩给废了。这分明是只反吴栩,不反以前的大唐王朝,理由很充分的,让吴栩都有点哭笑不得,老李家(李世民家族)都让我治服了,你这算那门子李(李尽忠的李是李周赐予的)。

    这一下把吴栩惹火了,这还了得,分明是赶我下台滚蛋,是可忍孰不可忍呀,扯什么虎皮做大旗,立马下旨全力征讨契丹人叛乱。

    说来这吴栩,蛮有文化的,喜欢玩点文字游戏,当她看到两个领头的契丹人名字的时候,很是生气,丫都造反了,还什么“尽忠”与“万荣”,你们这是是尽忠吗?是一万个荣耀吗?纯纯的应该“李尽灭”与“孙万斩”!很有趣的吴姐呀,真真天下一姐。

    眼看着契丹人势如破竹攻陷了幽、冀、定等州,便又一次册封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并赐姓吴氏,还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位子给了李显,以消除契丹人反叛造成的政治影响。这才派出大军征讨契丹人。

    李尽忠见周朝大兵压境,就避其锋芒,把兵马退到一个叫黄獐谷的地方设伏,做好诱杀准备。并且放了抓到的几百官军,让他们传说给周将领:契丹人不想反叛,是饿的不行,不得已与李尽灭(李尽忠)造反,今见朝廷发兵,我们领大军一到,阵前反戈投降,到时候让我们有饭吃就可以了。

    这些人逃回去,就把这一情况汇报了,并且说契丹人已经绝粮了。

    统兵的是左鹰扬卫大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杰等将领,闻知此消息,觉得是天助大周,就放松警惕,率前哨人马的周将曹仁师等人更是觉得立功的机会来了,就甩开大队的步兵,仅率骑兵轻装上阵,直奔黄獐谷。

    正在曹仁师得意之时,四下伏兵蜂起,把周军好一阵收拾,曹仁师与麻仁节、张玄遇诸将被擒,将士死伤惨重。

    李尽忠可以说是一个将才,知道这仅是周军的一部分,大队人马还在后面,就令人写信给后继统兵的将领宗怀昌等人,还盖上获得的周主将大印,说仗已经打完了,彻底把契丹人收拾了,你们带兵马到营州城会合,如果违约军法处置。

    这宗将军等人不敢违令,立马带部队向营州进发,又一次陷入契丹人的埋伏,周将第一次征剿就以大败告终。

    吴栩没想到这李尽灭(李尽忠)真有两下子,灭了征剿的周将,擒了她的大将。就又派出得力上将娘家侄子建安王吴晋安为右威卫大将军,率王孝杰等将统兵十八万进剿,这时李尽忠生病死了,由孙万荣统帅契丹人。

    这个王孝杰可是一个能征惯战的,持重稳妥,在东硖石谷击退李尽忠兵马,整军布阵,等待后继人马。

    谁知统兵后继人马的周将苏宏晖是一个劣种,不知出于什么目的,领着军卒逃了,一下让周军士心溃散。

    契丹人乘机发起猛烈的攻击,又是一场胜利,把王孝杰逼得坠崖而亡。契丹人的连续胜利,让大周女皇吴栩很是焦急,“有一个大英已经让天朝丢尽脸了,这又来一个契丹,这这是要天亡自己一手打造的大周王朝?

    吴栩不知道的是,初唐大诗人陈子昂也在吴晋安军中,由于多次建议都不被采纳,怀才不遇的他写就一首千古名篇《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成为了千古绝唱………。。重生大唐做可汗

    zj190128g

 第454章 插手(上)

    (全本小说网,HTTPS://。)

    吴栩看到前线军报,不由得惶急起来,她知道自己虽然成功的更改国号,但是民众民心,尤其是那虚无缥缈的天命还不在自己掌控之中,一旦要是让这个小火苗发展成燎原大火,那她吴栩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吴栩在召开群相会议之后,下诏以右金吾卫大将军李汉臣为行军大总管,与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出师援应。(全本小说网,HTTPS://。)在座的大周文武群臣都很明白问题出在哪儿。多位大周将帅回来哭诉,诸吴只能残害朝臣,不能击走胡虏,吴氏专信母族,安得不败。

    吴栩接连又命御史大夫同平章事娄师德,为清边道大总管,右威卫大将军沙吒忠义,为清边中道前军总管,统兵二十万,即日北行。周军至赵州,闻契丹兵将到冀州,便欲南遁,将士请坚壁清野,为疲贼计,可惜白瞎一副好棋,可是李汉臣这个蛮子不听啊,遽退还相州,沿途抛弃军械,不可胜计。孙万荣复进掠冀州,入屠赵州。

    对于孙万荣来说,当前的草原局势一派大好,可就在此时突厥的阿史那默啜袭击了孙万荣的老窝,把逝去的李尽忠与他的妻儿老小悉数掠去。

    同是草原游牧民族,孙万荣还是希望突厥人与契丹人联合,共同对付吴栩的大周,于是他就派出五名使者见阿史那默啜。

    谁知这五个中有两个叛徒,见到阿史那默啜后,劝说突厥人站到周朝这边,忽悠说老孙(孙万荣)早晚让大周灭了,成不了事。你看那周朝兵精将广,谁敢抗衡,你与契丹人合伙,没有好果子吃,还是釜底抽薪,把孙万荣的老窝端了,大捞一把,然后向女皇陛下邀功请赏为上。

    阿史那默啜一想,是这个理,就在孙万荣背后好一阵收拾,这消息传到军前,契丹人彻底失去斗志,并肩作战的奚人又临阵反水,孙万荣四面楚歌,被吴栩派出的李汉臣率领的二十万人打的大败,手下得力战将李楷固、骆务整与何阿小被俘,孙万荣率领残兵几千突围而走,仓皇逃窜。

    悲催的孙万荣,逃到潞水(后世北京通州欧附近北运河)东,疲惫不堪,累的不行,进入一片树林,依在一棵树下休息时,被手下人砍下头颅,去周军那请功,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唐不是败在周军手下,是突厥与奚人合伙出卖了契丹人,残破的契丹部族只好依附重新复起的突厥,慢慢积蓄实力,等待再一次强大。

    契丹人兵败,突厥人复起的消息传到了碎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