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唐做可汗-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大人此言差矣。。。。。。”温彦博刚想反驳,就听得殿外突然响起“鸿翎急报”的声音,既然是“鸿翎急报”,就是有天大的事,也要先停下来,“鞠文泰欺人太甚!真以为朕拿你没办法?朕本来以为慕容伏允伏法能让尔消停一会儿。。。。。。。。。。”李二在看了急报之后,气愤至极,一巴掌拍在了御案之上,连镇纸都跳了起来。

    能把李二气成这样子,那鞠文泰究竟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在庞德奉李二的命令把急报给各位大臣传看的时候,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有和他辩驳的萧瑀和温彦博都变了脸色。急报里话不多,就是鞠文泰率部入侵亲近长安的大唐附属国焉耆,这还不算完,这鞠文泰听从阿史那欲谷设的怂恿,在素有大唐经济命脉之称的丝绸之路上设关立卡,阻断从西域那边过来的商人与大唐之间的商品交流。更可恨的是,他还抢劫过往商户,最近更是拘杀了坚昆派往长安的使者吴恒,据说吴恒这次带来了杜如晦此前在信上提到过的曲辕犁还有水力翻车的图纸和实物。。。。。。。

    对于曲辕犁还有水力翻车,李二他们是早有耳闻,据杜如晦说此二物对农耕有极大裨益,大唐以农耕立国,这样的神物,自然是急需的东西,你鞠文泰拘杀了使者,扣留了坚昆使团的其他成员,连曲辕犁和水力翻车也扣下了,你鞠文泰是不是活腻歪了?

    鞠文泰拘杀使者的事情,不仅长安没想到,就连远在碎叶的李路也没想到,像吴恒这样的高级系统人,一旦出事,李路那里马上就能知道,在得知吴恒遭遇不测的时候,李路气的不行,这还是他第一次折损了高级别的系统人官员。

    “鞠文泰,高昌国,你很好啊,你以为你是李家坡啊?”李路在自己的宫殿里踱来踱去,心里却在想这个古代版的“l李家坡”高昌国。这高昌国在历史上名头很响,他的所作所为和后世盘踞在马六甲的“李家坡”很是相像,以至于在后世的时候,华夏的网民把“李家坡”称作现代的高昌国。

    李路前世在网上看到过这一个段子:说是在华夏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小国,它的先民大部分是来自中原内地的汉民,因了某种特殊的历史原因而远迁塞外。偏居一隅,远离天朝,有时也能赢得一定的发展机遇,得以建国理政。它的周围是强国环伺,谁都不能得罪,日子过得也很艰难。一度,它曾依附于中华天朝,不仅受到国家安全上的庇护,还获得了许多经济上的好处。后来,彼国出了一个妄自尊大的领导,不知恩图报不说,还听信其他强国的怂恿,表面上与天朝“友好”,暗地里却干些伤害天朝的损事……这个国家是谁?当然,它不是台湾,不是越南,不是韩国,也不是菲律宾……别猜了,它就是初唐时期的漠外小国——高昌。

    高昌是大唐的邻居,它东依大唐,西接西域,地处丝绸之路中线,扼大唐军事与经济地理之要。高昌国的具体位置,是传说中的火焰山,就是后世新疆的吐鲁番那一块地儿。

    高昌国的滥觞要追溯到西汉宣帝的时候,为了强化边疆地区的治安,雄才大略的汉宣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抽调大量已无仗可打的官兵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前往西部的车师国故地戍边屯田。为了稳定军心,朝廷特许戍边官兵携带家属同往。到了西汉元帝时代,大汉生产建设兵团的拓荒者们,在那片荒漠之地上建设起了美丽家园,除了居住功能,其本身就是守疆卫国的重要军事堡垒,因其“地势高敞,人庶昌盛”,人称高昌壁,后又简称为高昌。

    那些戍边屯田的内地官兵及家属,就是后来的高昌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高昌作为一级政府组织,一直受中原王朝节制。直到南北朝期间,内地战乱频发,中原当局无暇西顾时,一个叫柔然的草原超级大国趁机攻陷高昌,打跑了中原的守卫部队,拥立一个名为阚伯周的为王,高昌由此建国。

    从此战火难熄,这高昌国几经易手,终为鞠氏所得,是为鞠氏高昌国。凭着占据丝绸之路的重要地理位置,高昌国很快就发展强大了起来。为了有个强大的靠山,高昌一直与历代中原王朝都保持着亲密联系,每位高昌王均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

    鞠氏高昌国共传国九代。如果算上最后一代,也可以称十代传国。但最后一代高昌王鞠智盛,他在王仅仅呆了还不到一天,就被人毁城灭国,充其量是为他的家国开门纳降而生的,这个使命单一,且为举手之劳,无功可摆,咱们就不将他计算在高昌国的领导人之列了。

    这几代国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鞠文泰和他的老爹鞠伯雅,这个鞠伯雅是个矛盾体,他既聪明,又糊涂。说他聪明,是因为他能认清时局,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正确选择。

    隋朝建立之后,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华夏重新进入大一统时期。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鞠伯雅看准时机,归附隋朝。其间他还率部加入了隋朝东征高丽的四年之战。鞠伯雅的积极表现,深得后来继位理政的隋炀帝杨二陛下的欢心,所以对高昌国恩爱有加。杨二陛下为示恩宠,还把老杨家的一个宗室女封做华容公主嫁给了鞠伯雅,这样一来鞠伯雅就成了隋朝的女婿。

    为了一切向隋朝看齐,进一步向老丈人表忠心,鞠伯雅回国后立即着手实行改革,“解辫削衽”,要全国人民着汉服,换发型。聪明过头就是糊涂,鞠伯雅在没看清国内国外形势的情况下,下的一着臭棋。改革还没实施,就遭到国内保守势力及附近强国的不满,你老鞠这马屁拍得也太响了吧。在比邻而居的几个突厥强国的支持与参与下,高昌国的保守派发动了政变,把鞠伯雅赶下了台。

    此时,鞠伯雅老丈人杨二陛下的家里也是烽四起,无暇西顾,他只好在左卫大将军张雄等人的护卫下,匆匆出逃西突厥寻求政治保护。一次拍脑袋的决策失误,让贵为一国之主的鞠伯雅,直接去职、歇菜了。

    希望看官老爷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哇!

 第83章 不作不死鞠文泰(下)

    (全本小说网,HTTPS://。)

    每个国家或朝代的大厦,都会有一帮忠臣良将来支撑。全本小说网https://。扈随鞠伯雅出逃西突厥的张雄就是鞠氏高昌国的忠臣良将之一。这位张雄,他的祖籍是南阳郡,也就是后世的河南南阳,他的先祖随西迁屯田戍边的大部队进驻高昌。因出身行武,世代皆以军功入仕。其祖父曾任高昌国的左卫将军,其父曾任建义将军,他的姑母则是第八代高昌王鞠伯雅的正妻王妃。看这身世,他不仅是官n代的贵族,还是皇亲国戚。他伴着鞠伯雅出逃,他护的不仅仅是驾,还有家。

    经过六年的隐忍与坚持,张雄他们终于迎来了建功立业的良机,隋末战乱结束,大唐帝国一统天下,审时度势的鞠伯雅这次又坚定地站在了大唐的一边。在大唐的协助下,张雄等人攻城掠地,终于六年后,成功将政变者斩首于高昌城下。

    鞠氏高昌重新复国后,鞠伯雅对首建奇功,居功至伟的张雄当然要重赏。说来各位看官老爷们也许不会相信,贵为将军年已三十九岁的张雄到此时,竟然还是个守身如玉的钻石王老五呢?是不是很神奇,反正啊,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不过这样正好是不是,鞠伯雅呢,眼看赏无可赏,正在犯愁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个年仅十六的女儿鞠氏待字闺中呢,于是老鞠一拍大腿,便将自己的外侄张雄招为他的东床快婿。

    这鞠姑娘不是别人,正是鞠伯雅与张雄的姑母张太妃所生,论起来,他娶的是自己的亲表妹,这桩婚事要是放在后世,是根本办不了证的,因为,近亲结婚,是违法滴。

    但不管怎么说,年近四十的张雄同志在征战半生后,终于收获了自己的爱情。鞠伯雅去世后,传位于其子鞠文泰。这鞠文泰正是做下糊涂事,同时惹恼了长安的李二和碎叶的李路的那位糊涂虫,这鞠文泰亦是张太妃所生,是张雄之妻的亲哥哥。张雄与新主人鞠文泰的关系变很特别,他们既是表兄弟,张雄的第二身份又是鞠文泰的亲妹夫。

    鞠文泰当了高昌国的家之后,立刻就把自己的表兄兼亲妹夫张雄提拔为护国大将军,参与军国大事的管理,位享荣恩。但两人的蜜月期,很快就因政见不同而跌入冰点。

    张雄颇有远见,他看到唐朝统一大局已定,主张归顺大唐。起初,鞠文泰还听从张雄的建议,延续了其父鞠伯雅的外交政策,并于贞观四年进京朝见大唐领导李二,还跟李路在长安见过一面,当时鞠文泰还嘲笑李路是李二的头号狗腿子来着。当时李二陛下见鞠文泰这小子还算上道,为了进一步搞好睦邻友好关系,李二陛下也放下身段主动对初出茅庐的鞠文泰示好,赐其妻宇文氏姓李,并封为常乐公主,这待遇不算不高吧?

    但是,作为新领导的鞠文泰,却一直无法从其父因亲隋而导致丧国六年之祸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不想重蹈覆辙,慢慢地,他便一反父亲的亲唐政策,玩起了小聪明,他表面上与大唐保持着友好,但背地里却投靠阿史那欲谷设的西突厥,尽干些损害大唐利益的蠢事儿。。。。。。。。

    这鞠文泰在历史上留名不仅因为他是汉人里著名的二五仔,还因为他与那位唐玄奘有不小的交情,玄奘和尚私逃出了瓜州之后,一路西行,在途经高昌国的时候,高昌国王正是鞠文泰,这鞠文泰也是笃信佛教的忠实信徒。所以闻知有大唐高僧到访,鞠文泰亲率妻儿、大臣出城,排队迎接玄奘,并热情款待。鞠文泰为了让玄奘和尚留下来任本国的佛学博士,提出“国中财富随便挑,国中豪宅随便选”的条件。一般人而言,这种事求之不得。但玄奘的目的地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