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球长-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6章 天可汗

    (全本小说网,HTTPS://。)

    宰相依然是牛金星啊。(全本小说网,https://。)

    宰相是干什么的呢?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

    换句话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呢,这里面有一些小问题,李自成手下,基本上分成了几个派系,不过大体来看,主要还是以被打倒只剩下17个人的时候,带着刘宗敏,几个侄儿等人在商洛山蛰伏再起前后为区分,商洛山再起后,李自成事实上已经从一个懵懵懂懂的造反派,成长为了很有远见的起义家,学会了开粮仓赈济灾民,远远近近的饥民们全都是一呼百应一般,牛金星啊,宋献策啊,李岩这些文臣,也都是这个时期投效的,当然了,李自成毕竟是以武力立国,自然不太在意,文官们都是河南人的事实,毕竟天下尚未统一,还不是内斗的时刻,按照天朝几千年来的习惯,李自成学的很快,他偷偷的找了一个不起眼的书生,专门给自己讲历史上那些君王的生平,然后以此来给自己做例子,他发现,君王们从不在意宰相是什么人,只要兵权在手,在自己的这些生死相依的亲信们手里,李自成愿意放权给他的。

    牛金星说道:“陛下,现今最重要的,还是要先找到财源,帝都只有一月之粮了,而那些囤积了大量粮食的大户,也是在囤积居奇,想要等到粮食耗尽,好从中渔利,这堂堂大明朝的府库,也就是空空如也,根本连给士卒们发军饷的钱都没有,这样下去,还是支持不住的。”

    李自成想了想,说道:“先命大户们捐钱吧,听说崇祯皇帝命大臣捐款,可一个个是善财难舍,全都是三千两千的糊弄,骗谁呢,这些大臣,老百姓办事递个门包,都是二百两啊。”

    牛金星稍稍一惊,因为二百两恰好就是他家收取门包的钱,还仅仅是进门递上帖子的“入门费”,想要喝茶,五十两,如果花到一千两,就可以直接面见,这是牛金星创造性的提出的,按照标准化收费的原则,当然了,也是参考了之前帝都的衮衮诸公,所指定的标准了。

    牛金星说道:“这个,稍有些难度吧,毕竟命令降官给钱……”

    刘宗敏说道:“怕啥,敢不给钱,弟兄们就直接上去抓人了,我再不知道,这些没担当的东西,城里都乱成这样了,还不耽误娶小娘,玩姑娘,真该和在陕西的时候一样,直接办了他们。”

    李岩在后面说道,他虽然投效的比较晚,但因为各种鬼主意多,所以也可以跻身李自成的核心圈子:“这个抓人还是且慢吧,毕竟城内刚刚安稳,杀降不祥啊,至于钱,我倒是觉得,可以命他们捐助大军军费,按照他们乐捐的银两之数,决定给他们的官位,这样的话,原本的阁老,尚书,为了保持地位,肯定是要大出血的,而那些原本官职小一些,熬资历的小官们,却也可以看到希望,到处拼凑钱财,不是比直接去拿要方便许多吗,难道动用士卒,弟兄们不需要休整休息吗,毕竟过了夏日,就要南下了。”

    李自成听了,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这个法子中,好,一下就把这些贪官的骨髓给榨干了,多好。”

    牛金星听了,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可是这样,最后掌权当官的人,可都是真正的巨贪了,他们花了钱,可是要准备连本带利的捞回来的,这下可就要反倒吃亏了,这大明官儿的嘴脸,咱们可是太知道了,那是连赈灾和军饷都要拿啊。”

    在一旁的李过忽然笑了起来,他是李自成的侄子,自然不太在意这位相爷的身份,想到什么说什么了,说道:“你说呢,这些贪官上来了,不给他们办事儿就是了,只要钱到手了,拿去安抚士卒,购买粮草,缓过劲来之后,咱们直接南下,打下江南的花花江山,到时候,多少钱没有?到时候,咱们也开科举,就在陕西办,多用俺们陕西人,要说,这帮南方人就是心眼子多,可是有什么用呢,光顾着自己,国都灭了。”

    牛金星有些吃瘪,他和一些大明的降官有所接触,此时正准备一边开科举,一边将一些人收入囊中,在大明的晚期,基本上是以所谓的东林党,对抗另一头的浙党,鲁党,豫党,这些小党后来多有投靠魏忠贤那老太监,所以在崇祯当政后,大多被开革出了地方,牛金星打算在里面网络一些自己的河南人,也来一个牛记豫党。

    不过,看起来这个“方案”倒也不错,本身作为刚刚造反起家的一伙“反贼”,原本朝廷需要负担起的各种职务,他们不必再担当,原本的各级官吏,虽然李自成就是在底层公务员里面出来的,完全了解里面的黑暗,但是有一个问题,导致大顺朝廷所有的大人物,全都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间接导致了自己的方向。

    盲点。

    对李自成来说,他一直以来敌对的,都是以大明朝廷为代表的士绅们,以他下岗职工的身份,自然对他们仇深似海,因此各种政策,一直在狠狠的整治他们了,但对于东北的八旗兵,却是毫无宿怨,甚至多尔衮此前还去信西安,要求和李自成练手对付大明,被他置之不理了。

    问题就在这里了,李自成把自己当成了大唐开国皇帝李世民第二了,(以老李的只是水平,知道李世民已经是极限,李渊泪奔)你看,各种相同的地方,都是陕西人,都姓李,都是造反起家,巧的是,北方都有那么一个不老实的草原之子,不过呢,既然李世民可以打退这些人,那他一样也可以,因为八旗此前一直是在和大明打,换了我当政,自然就不会打了。

    总的来说,李自成确实是在学习李世民,包括其先安抚北方草原民族,然后迅速南下兼并南方,等全国统一了,再选出自己的卫公李靖,一下就可以横扫草原,到时候他也找几个小部落的首领,来帝都听命,尊奉自己为天可汗了。

    你看,多么相似的经历,多么和谐友爱的故事。

 第17章 起兵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就是我们的新科大顺皇帝李自成的心路历程了。(全本小说网,https://。)

    也是整个大顺领导层因为连续的胜利,冲昏的脑海的原因。

    所以,这也是他们在这一天,留下万人左右的后备二流部队,然后带着数万主力部队,还有唐通所部的两万部队,宰相牛金星主持后方,李岩辅佐之,之后,就准备誓师东征,讨伐吴三桂了。

    宣武门外,被火速清理出来的校场。

    高一功很是兴奋的说道:“叔父,那吴三桂手下有多少兵,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原来的关宁铁骑的老骨血,也只剩下万把人了,再加上一些武器都赔不起的败兵,还有一些民夫壮丁,真正能打仗的,其实就是老吴家那三千家丁,军械齐全,不好对付,其他的,不是很难啊。”

    高一功身后,站着几个身穿明军军服,有些畏惧的士卒,高一功对他们指了指,显然,这几个人都是从山海关那边跑出来的。

    李自成点点头,他不是莽撞无知的莽夫,之所以点起大军,就是看中了此时,吴三桂是没有饷银粮草,甚至他的士卒的老家也不在吴三桂的掌握中,如果时间富裕,李自成绝对不介意慢慢熬死吴三桂,也不必做别的,只需要封锁路上商路,顺便南下山东,切断吴三桂的海上补给,他就真的哭了。

    不过,李自成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的夏天后,赶快去江南的事情上了,他信心满满,行军至山海关,打垮或者说逼降吴三桂手下这大明最后一支骑兵部队,再休整一下,只需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正好在北方过夏天,之后南下夺取江南,成就他李氏一门的霸业好了。

    他意气风发的指了指身后队伍里的两个骑马的人,这两个人确实很引人注意,一个白发苍苍,但身体还算健硕,一个瘦弱少年,勉强骑在马上。

    “吴襄,这次去招降汝子,汝切不可以摆弄你的小心思,不然的话,你吴氏一门的生死荣辱,可就全看这一次了,大军过去,碾压干净。”

    吴襄面容表现的很惊恐,连连低头,不肯说话。

    看着那少年一眼,李自成点点头,他不得不佩服一下,这太子却也没有辱没了朱氏一门的荣誉,比起之前俘虏的那些官家少爷,起码在这大军之中,人马喧闹,没有吓得尿裤子,哭泣,也算是了不起了。

    李自成指着刘宗敏,说道:“照顾好太子……一功看好了吴襄这个老头子。”

    说完这些,他拍马朝前走了几步,回首看了看他精心打造出来的,六万大军,这可不是当年还是流民的时候,随便拉的壮丁,而是在百万人中,优选出来的战士,无论是体格还是胆识,都是百里挑一的,他登时觉得,这六万人,就和他一起呼吸一般,忽然大喝一声,“灭了吴三桂,早日下江南!”

    “灭了吴三桂,早日下江南!”万人的回应声,此起彼伏,这段话,是出自这次预备留守帝都的李岩之手,这书生确实有一手,能想出这样简短又鼓舞人心的话,还有比如“打下南京城,娶个娇小姐”,这种有些掉节操,只能在内部传送的东西,不过听起来确实不错。

    李自成挥起鞭子,朝前快步走去。

    太子朱慈烺看了一眼李自成的背影,心中虽然无力,却也不得反抗,也不知如何作响,虽然人人都说他有明君之相,但是在大厦将倾之下,他能做什么呢?只能随波逐流了。

    从帝都直扑山海关,本来需要不多的时间,李自成所带的,可都是老营的人马,走走路自然不在话下。

    所谓老营,可以理解为主力部队的意思,农民起义军大量裹挟流民打仗,作战时都是让流民打头阵当炮灰,老营亲兵押后。当炮灰几战不死,才会逐渐被选拔进老营,伙食待遇才会提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