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球长-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乙己家徒四壁,早年间屡试不第的情况下,也曾幻想过靠写小说换钱,怎奈何这年头书生越来越多,各种英俊书生逆袭富家小姐的桥段早就被用烂了,想在一个叫起电的书商那码字换钱,可惜这年头天下大乱,书生们百无一用,在那个书商手下吃饭的起码有百万之众,每个人每天写一篇稿子,平均每分钟就有几十本书更新,他就只能混个低保为生,凄惨啊。

    实在没办法了,听说帝都机会多,就想来碰运气,但这年头帝都缺什么,也不会缺一个只会四书五经的人啊,他考秘书考不上,各种萝卜招牌,也就是官府公务员招考,专门限定年龄,户口,户籍,获得过什么样的奖项,基本上就是十四亿人口里面就那么一两个人符合条件的,而那个人几乎就是领导的亲戚……

    这样来来往往的黑幕之下,孔乙己早已坐吃山空,他是偷不会偷,抢跑不快,最让人心酸的就是那公务员考试,孔乙己可是卖掉了自己的祖产,最后那块小房子,买了一个假的秀才功名才能进京去的,比起那些老秀才考不上举人的凄惨,一个老童生装作秀才来考试,更是凄惨中的凄惨了。

    可怜见他一辈子看那些四书五经,哪里懂得什么行测的奥妙,申论的杂学。

    他慢慢翻看这些书籍,确实有本大明朝人民喜闻乐见的金瓶梅秀本,不过也见怪不怪,他倒是想写本小黄书,但是起电那人,明明是靠卖小黄书起家的,却是突然不许他写了,如果是以前的,那就是直接封掉,连余钱都不给你了。

    忽然,有本书突然出现在眼前,书很薄,那上面的字儿却是印刷清晰,“千年极品汉奸,世代左右逢源”。

    这似乎有些怪异,他好奇的翻了起来,却是越看越惊心,越看手颤,中国千年以降,能够被称为千年的,似乎只有……

    他忽然变得阴沉起来,说道:“这书是哪里来的!”

    那工人说道:“买的呀,就在小摊上买的。”

    孔乙己怒道:“你们安敢如此,难道不知道这是禁书吗,要杀头的!”

    那工人皱着眉,说道:“我管那啥什么,这是赠品,我买十本书,就赠送一本,好了,这书还我吧,我还得回去教我儿子认字儿呢。”

    孔乙己拿起那本千年极品汉奸,世代左右逢源,说道:“这本书诽谤圣人,罪大恶极,你们私藏此书,也该,也该……”他如果懂得刑律,也不至于如此穷困潦倒,咬咬牙,说道:“也该发配三千里才是!”

    那两个工人面面相觑,对视一眼,却是没有被吓坏,毕竟是偶尔可以见到长老的人,虽然他们见了长老,连个呼噜话都说不出来,但是毕竟也是见过世面,马上喝道:“哪里来的穷酸子,要你多嘴!这是正正经经的好书,能有错?我看错的是你。”

    当时就将那书夺了过来。

    孔乙己自讨没趣,人家不怕他,他看了看人家的块头,自己似乎是比不上的,呼唤衙役将他们抓走似乎也没什么可能。

    孔乙己是个自干孔,所谓的自己带干粮来为孔家摇旗呐喊的人,同理,比如自干韩,就是喊着中国如果灭亡了,韩国人打过来,我不就是韩国人了吗,韩国欧巴可以来玩她的女人,或者自干资,就是分明是个穷屌丝,却在那叫着保护资本家的利益云云啊。

    至于什么***,自干地主,也都诸如此类,完全看不到事实的真相与自己的个人阶级,做出了农民的后代反对土改支持地主,工人的后代支持买断支持原来的厂长一分钱不花将工厂占为己有。

    这种完全无视自我利益的行为,除了脑残外,也不过是身份的自我幻觉,自以为和你们这些人划清界限了,自然洋大人就会接纳于我,其实都是幻觉。

    孔乙己自然不会是孔家的人,或者说他自称是孔家的人,没人认可一样,正如那个被长老会干掉的孔有德也是孔氏族人,却也是铁杆汉奸一样,在历史上孔家,衍圣公家可是没少干坏事,只不过是被人掩盖起来,但是想找他们的黑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当然了,这种事情不能明着来,但总有机会秘密印刷后直接铺货。

 第489章 毛瑟当礼物

    (全本小说网,HTTPS://。)

    今天是齐三多新兵连生活的第一天。全本小说网,HTTPS://。m;

    之前当兵的兴奋已经渐渐消散,这两天,先是披红挂彩,热烈欢迎,搞动员会,今天穿上那一身花花绿绿的新衣裳,长官说成是迷彩的衣服,挨个坐在那小凳子上,听长老训话。

    晚上,齐三多果然吃上了传说中的大席面,由于是新兵连第一天,自然要留个好印象,不过对于这些很大程度上营养不良的年轻后生们来说,第一餐吃的太好也不太好,因此已经是收着了,当然,都是按照良家子,十八岁到二十岁,上下浮动的年岁征兵,个顶个都是很能吃。

    新兵连必须保持每日3000到3500卡能量的摄入,以往老百姓缺乏副食,有个咸菜嘎达已经是盛世时代了,因此大量的吃主食也成了必然,不过如果可以保持有鱼有肉的日子,想来对大米和面粉的消耗量可以降低,这里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南棒国,面粉是很珍贵的食材绝对不会在中国出现,实际上,1646年开始,长老们就有信心让北方初步实现粮食自给,当然了,依然要从南方进口大米,补充蒙古的贸易损耗,还要进行储备,同时一部分产量县还要开始转产养殖业和经济作物,因此也复杂的很。

    齐三多想想自家,比起身边一群农户出身的“同袍”,他的身份要高一些,起码自认为高一些,他家是一个小吏出身。

    其实就是清河县一户小税吏,连个正式编制也无,不过地方太穷了,连八旗兵都对他们毫无兴趣,齐百顺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人却是很会办事儿。

    虽然一毛钱工资都没有从大明官府取得,但是这种临时工做起事情来颇有后世城管大队的雄风,基本上是可以将能见到的东西都打包回家的节奏啊。

    大明朝虽然对于各种税收都有明文规定,但是执行起来也是根本完蛋,对于那些士人,无论是秀才还是举人,免税的土地面积都是有一定计算的,但是在这个还没有财产统计能力的时代,基本上就意味着他们完全不纳税,完全不承担任何的义务,甚至一个举人出现,意味着起码十几户人家不必负担税负,可以投献给这举人为生。

    可怜见的是,损害国家根基养活出来的士人,却从来都是祸国殃民的急先锋,对他们来说,帝国毁灭了,也许就更有好机会捞取个人利益,这种事情,甚至是很容易想象的。

    当然了,齐百顺免费为国家打工,依然可以养活全家,甚至一连生了三个大胖小子,他生了第一个儿子以后,就取名叫齐一喜,二儿子取名叫二和,靠着收纳多余的租子,还算滋润,可等到齐三多出世后,齐百顺就越来越苦逼,生活水平也在直线下降。

    尤其是挺过历次内乱,简直就是挣扎下来的,好不容易李自成进京,长老降世,天下太平,齐百顺原本打算将三个儿子都武装起来,再多召集一些流民,狠狠的替县衙门收收税,如果可以的话,杀几个**让他们知道皇家威严也好!

    但是,就怕但是,先是李自成宣传三年免征,不收农税,人心大安,但是对这些税吏来说,不收税他们喝西北风去啊,县令命令他稍安勿躁,在家中待了些日子后,李自成似乎是与吴三桂开片后,被长老趁机打下来,正当他想着,为庆祝我国初立,顺顺当当收一笔税,这次只截留一半上缴就好,到时候,就可以给三多也说一门亲事了。

    但是,天可怜见的是,长老们居然顺着李自成的说法,依然免除了农业税!

    如果仅仅是如此还好,所谓天高皇帝远,只要不传到上面的高官耳朵里面,自然是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只要那个村子没有个举人秀才的对抗,那自然是可以直接收税,免除农业税意味着收上来的东西只需要交给上面的县令和其他缙绅,还有“有关部门”的人一部分,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反正**嘛,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

    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地方政府最喜欢玩的就是这种信息不对称下搜刮**的招数,比如召开公务员考试了,但是不对外宣扬,就在一个不起眼的楼里开了个办公室,接受报名,但是一般人哪里进的去办公大楼,连借个厕所都会被驱逐,最后只有与某些强力人物有关的人才能知道如何去报名,最后结果你是知道的。

    当然了,也有的是公开招收考试,但是招收的条件非常苛刻,所谓的萝卜招聘,你想举报,直接送你进监狱!

    这种信息不对称原理,其实早已被发扬光大,如果长老会敢于宣布免税后,政权依然不下乡后,那么得到的结果,必然是疯狂的基层税吏铆足了劲去疯狂收税,因为收到的钱就不必上缴国家,自然是积极性更高了。

    但是,这个时候,长老会突然横插一杆子,他们利用练兵的同时,经常下乡下到村镇,喊着新朝初立,不收农税的话语,一下子就让齐百顺没法继续收税了。

    以往可以用朝廷吓唬**的手段,直接抢劫,但是现在,朝廷高大威猛的士兵是来了,但是却是宣扬不收税的政策!

    两年来,基本上齐百顺算是彻底断了炊,他三个儿子,前面只有老大家解决了婚姻问题,二儿子年岁不小了,还是无法,而三儿子齐三多,却也是个老大难。

    到了今年入冬,齐百顺实在受不了了,他别无所长,每日除了饮酒坐吃山空就不会其他,由于三个儿子的花销,也没有攒下多少家底,眼看着连年都过不下去了,原本跟着他去收税过日子的无赖汉们也都纷纷跑路,谁肯跟你白干啊。

    任何时候,倒霉的都是临时工,古今如一。

    听人说起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