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球长-第8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金钱面前,无论男人女人的效率都是极高,一方面几位师爷先通过师爷圈子的关系把消息散出去,尽量争取盟友,另一方面就开始了研究如何操作,可以捞取最大的好处。

    城中山西人和安徽人开的金银铺子是重点,长老们的出现使得北上经商的航路成为了非常时鲜的利润来源,比起过但单方面输送大量粮食,而很难满载而归的漕运,现在倒是对南方粮食的需求大减,而江南可以供应北方的东西,远远比不上那些小贩运输回来的。

    这也算是一种倒转。

    正如扬州盐商本身没有多少是扬州本地土著一样,依靠着几次成功的运作,共和通宝已经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流通货币,毕竟其易于计算,方便携带,不易伪造的特点,使得人人追逐使用,如果搭配那些小铜钱和少量纪念金币,就是非常完美了。

    当然了,真正的金币都是长老们自己铸造,基本上没有公开发行,而是人手一套的建国纪念币,预计这套纪念币存储几代后,基本上都是要发达的。

    目前来说,黄金属于储备货币,想换可以,麻烦。

    货币是极其危险而敏感的东西,每一个朝代灭亡,总是伴随着币值升天,物价飞涨,而南明的问题就是效率低下,难以与帝都的生产力相比。

    目前来说,如果以贸易而论,长老治下的帝都可能是自从南北经济倒转以来,第一次北方入超的时刻,毕竟在消除了粮食缺口这个大杀器,坐拥辽东平原的土地后,缺乏粮食是不可能的,从沈阳装车直运天津的粮食,可以把价钱打到最低,活生生让许多江南粮商赔掉裤衩。

    当然了,这种倒转的取向也不可能长时间,未来江南也会建造各种工厂,但大方向上面,帝都工业区生产各种精密仪器,大型机械,好像以长老们的主持的国有企业,生产芯片,战斗机,高技术含量的各种产品,而将那些繁琐,需要大量精力的各种民用工业外包出去。

    技术外流是挡不住的,无论是工业技术还是金融操作技术。

    不止一个人说过,这银元就是乱贼盘剥河北百姓的,但谁用了都说好,毕竟人家花钱用银元,收税也用银元,信用也就建立起来了,而各种优秀商品也必须使用银元。

    最关键的是,过去两年,是一个南方白银开始朝北方汇聚,最后变成银元回流的过程。

    难怪长老们也垂涎这种利润,加入某些金属后,铸造银币是一件非常赚的买卖。

    当然了,铸造机长老们暂时不可能外售。

    但白银兑换价开始浮动起来的最初,普通老百姓是毫无所觉的。

    虽然最近两年苛捐杂税多了起来,毕竟现在收了多少税不再是属于崇祯皇帝的了,而是儒生老爷们自己的,他们阅读四书五经那么辛苦,难道不该多吃多占一些吗。

    也就是因为不必大量的把钱粮耗费在漕运上,而使得粮价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线上,还好没有让江南百姓也跳起来。

 第786章 金钱战争2

    (全本小说网,HTTPS://。)

    当知府、县衙以及申明亭等地纷纷贴出以后纳税将只收共和通宝以后,最普通的老百姓反应还是不大的,他们第一时间没有想到这里面的经济学原理,这里面大明的人用反贼钱币缴税的政治意义也是不理解,但是到了具体算术的时候就发现,这里将太吃亏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哪怕是最无知的力工,手里的崇祯通宝开始疯狂跳水,原本就已经是掺入大量铅铁的钱币,现在甚至发行这种钱币的官府都不要其收税,这是何等的卧槽啊。

    第一批站出来的是闻讯而来的乡下书生们。

    他们倒是不敢冒犯尊贵的知府大人,不过开始在茶馆之类的地方议论纷纷是难免的,落后的我大明连税都收不上来,自然做不到“我大清”那样的先进的挂着“莫谈国事”的牌子,一时间南通热闹非凡,这年头其实各阶层都不满意,高阶地主虽然可以趁机吸纳土地,购买丫鬟,但到底需要付出的东西反而更多了,起码不得不小心应付那些乱世草头王,最好自己想办法搜罗武器结寨自保,甚至派遣卧底去那些泥腿子里面探个究竟。

    劳心劳力,费尽心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可是真话。

    江北的情况与江南不同,虽然受到南京节制,但具体施政的自主性也不低,毕竟今天报一个有乱贼希望得到援军,明天报一个邢夫人的部队野外拉练出现在城郊,请求援助一部分粮草打发了这位姑奶奶。

    管理成本高昂必将带来一部分的放权,放权必然带来膨胀,在南通这个黄河以北的花花世界,仅仅是改革税收体制,就已经是血雨腥风了。

    如果是以往,做这么大的改动,知府老爷上下只怕是要被自杀几口才会太平,但是经过了简单沟通,只要不傻的地主,就发现了这是一次完美的掠夺机会。

    无产阶级想联合起来,就得突破地域、语言、种族等限制,而地主和儒生阶级却天然很容易联合起来。

    普通老百姓那里懂得经济原理?这里倒是显示出了儒家思想先进性,他们不必去仔细阅读那些奸商和缙绅的各种黑心计划,钱铺子如何将普通农民最后一块钱掠夺干净,一点渣都不会剩下,卖儿卖女都未必能填饱这些缙绅的贪婪胃口了,但这些最穷的书生,反而在读死书读到脑残后,不必读数字,一个政治不正确就足以把任何人打翻在地,除非那人得到了全南通官僚的支持。

    其实很简单,他们无论怎么计算起来,对于南京那边,他们只要还想收到自己上缴的税负,就得捏着鼻子同意,不同意?好说啊,咱们手下还有一个南通哭穷团,让南通的那些临时工壮班差役们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袄,去南京闹饷,哼,谁不知道穷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虽然老子们惹不起那些不要命的,但欺负你们这些富的还不容易?

    当然了,这里面的弯弯绕简直太多,不过,也就只有这些穷苦读书人可以发出最后的哀嚎了。

    肉铺老板郑屠美滋滋的剁肉呢,托福长老们带来的改变,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依然让他的肉铺生意好的很,当然了,他是理解不了这样的日子。

    真正开始不对劲,是从早上起,不断来买肉的人。

    走街串巷摇铃给人看病的游医,提着个篮子在街上卖梨子的,甚至给人扛活的力工也跑来卖肉,他勉强回忆着今天到底是个什么黄历,发现就是个普通日子,不是财神爷诞辰,也不是本地土地爷的日子,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肉呢。

    虽然过了两女太平日子,江南的粮价迎来了一个物美价廉的时刻,到底是不必北运百万石粮食带来的生活水准急速上升,连肉价都在降低。

    后世精准到可怕的现代化养殖业,可以把肉粮比维持着一比七到一比六之间,不过这个时代可不讲究这个,家里有个小子,闲着时候去打草就是,当然,这样也无从谈论效率了。

    但是,哪怕肉再多,有些下等人,也就是过年时候才能尝尝鲜,哪里好像现在,什么日子都不是,就都来买肉吃呢。

    还没到晌午,郑屠昨晚杀的那头大肥猪就已经卖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一些下水和猪脸郑屠打算自己下酒喝,日子越来越滋润,连他也想着是不是纳个妾什么的了。

    收拾了下肉铺的砧板,每天不知道多少野狗为了尝尝看肉腥味过来舔这些血水,不过效果也就那样。

    装钱的匣子拿在手里,咣当咣当直响,郑屠正走着,却发现自家婆娘正急慌慌的跑过来,这个时候,她本该在家喂那头新进的大猪,这是郑屠的绝招,临杀猪之前快速增肥,至于增肥的猪吃着会不会有什么不良效果,我靠,我们连活着都不怕,还怕吃猪肉不成?

    “当家的,坏事了,满街的都在说这铜子儿不值钱了,连官老爷都说不要了,隔壁家的用铜子儿从我这里换了九个帝都那边来的银子,就那么走了,过了一会,还有人来换啊。”

    “笨猪啊!”郑屠直接打了媳妇一巴掌,虽然还不懂发生了什么情况,但是直接一巴掌打过去是没问题的。

    他一辈子杀猪骂街,哪里懂得这些,再看看,今天来买肉的那些穷鬼,个顶个都是真正没吃过肉的穷鬼,连肥瘦和肋排都分不清,谁家买肉不是肥肥的买肥肉,回家熬油水啊。

    而那些家伙,好像赶丧事儿一样,买了就跑,现在来看……

    今天郑屠收的钱,十足十就都是品质不佳的崇祯通宝,里面有一半的铜,已经是良心了!

    他一下子感觉不好,赶紧就跑去城中的一处钱铺,那里聚集着好几家的金银铺子,票号等。

    此时,这里人头涌涌,都拼命的朝前挤压,如果是帝都,早已引起了巡逻队的愤怒,我的鞭子已经饥渴难耐,敢于不排队乱挤,不怕挨抽吗。

    但这里是非长老统治区,“文明”之光尚未普及的地方。

    郑屠作为一个屠夫,与其他人相比,杀气腾腾不说,每天吃肉,蛋白质吸收充分,因此力气也大,很快就挤进人群。

    “三百个铜子儿换一枚银元,你怎么不去抢?”

    “全都是奸商!”

    “那帮山西人那边更黑!”

    郑屠心理直打鼓,在前明的时候,官价是一两银子兑换一千二百枚铜钱,这个价码是长期博弈得到的数字,但越到末世,一个高级官绅一辈子几乎都不缴税,他需要缴税的钱,也许就是吃的盐需要交那么几文钱,或者买个书本的钱最后被书商拿去交钱,其他的方面,可能还没有自家佃户承担的国家责任多呢。

    在这样的“马太效应”下,平民百姓被盘剥的活不下去,士绅却过的最是滋润。

    好像折磨李自成的艾举人,李自成还带着伤呢,急眼了就翻脸灭了艾家一家按理说你这么穷凶极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