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0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我们生产的奶糖、果糖也每年需求递增。另外,糖现在还成为我们外销商品中的重要热销商品,和瓷器、丝绸一样,白糖以及红茶,目前都是我们的拳头外销产品。”

    这些都是垄断性的商品,外面根本没有。

    天竺人还只会提炼黄黄的白糖,过去已经不要脸的号称白糖了,不知道骗了多少波斯人罗马人的钱了,而当李超的冰糖、白砂糖一出现在波斯湾,立即被他们惊叹的称为冰糖和霜糖,天竺人的白糖再无人问津。如今连天竺人都争相购买大唐的冰糖、霜糖。

    其实糖生产并不难,种甘蔗,然后提炼脱色。可有的时候,一些并不难的工艺,只要保密,别人却永远捅不破那层纸。

    交州的气候极适合种植甘蔗,这里的甘蔗含糖量也极高。而李超也改变了许多传统的榨糖工艺,发明了许多制糖的新机器,加大了榨汁率。产糖量大大提高,最重要的还是脱色技术,红糖一脱色,变成白糖,立即身价暴涨。

    而砂糖提炼成冰糖也一样增值许多,糖和牛奶加工成奶糖,和水果加工成果糖等新产品,更是利润极高。

    广南如今遍地都是甘蔗种植园,到处都是榨糖坊,每到收糖季节,交州河港无数的船只进出,运来一担担的蔗糖。然后无数的糖商赶到,收购糖。

    交州城里李家的糖厂,也是日夜不停的把收购来的蔗糖进行加工。

    整个糖产业,李家控制的就是最关键的白糖加工以及批发。其它的甘蔗种植、蔗糖榨取,以及运输、分销等,都让给了其它人,无数人在分享着糖产业带来的丰厚利益。

    “糖和茶还有互补的作用。以前我们外销茶叶,其实销量不大,主要还是因为蕃人对于我们的茶叶不太习惯,过去的茶饼也只有少数人喜欢。后来我们有了炒茶,蕃人最喜欢我们的红茶。”

    红茶是发酵茶,这种茶没有绿茶的苦涩,口感要更醇厚一些,这反倒比较符合他们的口味。而当大唐的糖大量运往西方后,红茶配白糖,成为他们的最爱。这种怪口味,不是大唐传过去的。

    但在泰西,却很流行。他们甚至除了红茶加白糖,还要加点牛奶。

    因此现在李记推出的奶糖,也得到他们的一致喜欢,那些波斯和罗马的贵族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泡一杯大唐的红茶,然后加一块奶糖,这是非常有品味,极其装逼的格调。

    “喝红茶加糖加牛奶?”承乾一想到那画面,就不由的打了个冷颤。他不由的想起有些人还喜欢喝团茶,老式的喝法。把团茶弄一小块下来,先碾碎成粉末,然后煎煮,还要加入盐姜等调味料。

    那种饮茶法,他喝过两回就不想再试了,没有想到,西方那些人倒是口味更独特。

    “交州除了糖,这里的粮食也是产量极丰,尤其这几年大量中原大族前来建立种植园,引入新式技术,推广了新式农具,使得这片富饶的平原粮食产量大增。如今这里,每年都有大量粮食运往广州、福州、杭州甚至是登州。”

    交州让承乾印象深的除了糖和米,就是这里的汉人极多。尤其是这紫城,满大街都是操汉话的汉人,多的让人以为是在中原内陆哪个城市。

    “其实这里汉人确实多,但也不全是汉人,还有许多交趾人,不过这些人汉化的比较厉害了,你若只看他们相貌和说话,根本分不出来的。”

    街上逛了一圈,两人回府。

    他们暂时住在李家的庄园里,李超虽然是头一次来交州,但李家却早在这里置办了许多产业,还有一所极大的庄园,占地很广。

    “越王,汉京有使者到,带来了陛下的诏书。”

    摆香案,迎圣旨。

    来传旨的是一个李超不认识的官员,对李超很客气。

    诏书宣读过后,官员将诏书交到李超手里,笑着恭喜,“恭贺赵王升迁!”、

    越王和赵王都是亲王,但按如今的制度,王爵当然也是有高低顺序的,秦晋齐楚是诸王之最,然后是周鲁赵魏等。

    李超原是越王,现在改封赵王,这实际上是顺序往前升了好多名。

    李超封越王前是赵郡王,然后再往前是赵国公,现在由越王改封赵王,不仅顺序往前排,而且也重得了以前赵的封号。

    不过李超对于自己改封赵王倒没多大反应,他脑中惊讶的是晋王李治。

    历史上李治是皇九子,但此前,李世民纳了齐王妃杨氏入宫,杨氏提前几年生下了李明,李明成了皇九子。然后汉京之乱又被杀了,汉京之乱后,魏王泰改封为晋王。

    李超本以为,这个时空应当已经没有了李治。

    不料,长孙皇后还是生下了这嫡三子,虽然比之历史上提前了三年生李治。此时的李治已经不再是排行第九,而是排行第十三。

    可就算如此,李世民居然还是给他取小名雉奴,给他取名李治,还又给李治封了晋王。

    这是什么意思?

    李超甚至有点茫然。

    难道这是冥冥之中的什么上天注定的东西?

    现在李治又出现了,还又成了晋王,难道历史上李治还能当上皇帝?

    这不可能,也不应当。

    不,并不是回到历史轨迹。

    起码,历史上没有一个赵王李超,历史上李泰也没封秦王,历史上的承乾,更不是如今这个聪慧早熟的太子。

    那这世界到底是出了问题,还只是一个巧合呢?

    “赵王?”那人叫李超怔怔出神,叫了他一声。

    李超回过神来。

    “多谢王舍人。”李超对他笑笑,那边自有李家人过来送上谢礼。

    承乾也过来恭喜李超,“恭喜老师!”

    赵王李超,李超只是笑笑。他那封国还没有打下来呢,已经从越国变成赵国了。位于交州西面的赵国,怎么都觉得有点奇怪。

    “看来陛下真的很喜欢殿下那位十三弟,出世刚满月,就已经被封为晋王了。”

    皇家一般惯例,都是要待皇子起码三岁之后才加封爵位,可李治才刚满月之时,李世民就加封其爵位,并且是一步到位,直接授封亲王。

    不简单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36章 征服

    随着改封诏书到来的,还有朝廷对于议会的最终决定。议会保留了下来,但朝廷取消了岭南议会,而只到道一级。

    对于这个结果,李超能够接受,这甚至都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原以为,这事情会比较难通过,他还想好了要迂回做战,发动京中的关系,做好长期准备。想不到,这么快就通过了。

    议长由朝廷选派,议会理事会的理由,也由朝廷在议员中选任,朝廷官吏不担任议员,这几条李超也能接受。

    事情总是这样的,不可能全顺着自己。议会能够保留下来,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进步了。朝廷派人来当议长,从议员里选理事,这些都与他无关。重要的是议会得以留存,那些俚酋汉豪,那些地主和工商富人也能够成为议员,这就足够了。

    “汉京最近有什么新闻?”李超问王舍人。

    “最近汉京倒没什么新闻,今秋各地举行了县试,天下一千余县,录出了五万秀才。”王舍人有些激动的道。

    五万秀才,李超听来觉得不多,毕竟大唐一千余县呢,想想明末之时,全国有五六十万秀才。但此事在汉京却轰动一时,今年是科举改制的第一年,从过去的一年一科改为三年一科,也从直接推选贡生入京考试,改成了县试道试会试三级考试。

    如今的进士已经不比过去,如今只有进士一科为正途。其它的算科法科医科等等几十个科还有,但那属于专科,录取的是专业的技术人才,与进士科完全不同。专科一年一考,考取后多数为吏,跟进士科鲤鱼跃龙门天差地别。

    但要考进士也难的多了,经义策问都要考,甚至还要考诗赋,并且增加了些历史地理格物等。连经义都是考十三经,而不是每个考生可只通一两经考相应的经典。

    难道大大增加。

    尤其是得过县道会三级,最终还要上金殿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决出名次。仅仅是三年一科,就足以让这科举完全不同了。

    第一次县试,全国平均每县录取不到四十人。

    在一些中原地方,一个县参加考试的考生上千,县试也要经过三次考试,每次都要淘汰一批人,最终也只录取那么几十人。这还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新科举,朝廷有意增加了录取人数,下一科,录取率还会更低,一县平均会录取不到二十。

    五万个秀才,拥有了明年参加道试资格考试的资格。秀才并不能直接考道试,他们还得先参加一次资格考试,道科试。

    这也是新科举的一个重要举措,从县试到道试到会试,都有这样一个资格考试。下一届的读书人要参加县试考秀才,就得先参加县科试,这是资格考试。这个资格考试的目的,就是限制参考的人数。

    每县都有一个定额,按成绩录取额内的人数,这些人才能参加县试。

    同理,秀才也不能直接参加道试,他们要先参加道科试,一个道如果规定只允许一千秀才参考,那么如果全道几千秀才,就得先淘汰掉大多数人。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就是最残酷的科举考试拉开大幕。

    以后每年录取的秀才、举人都会比较固定。

    今年录取的五万秀才,多数集中在中原地区,岭南几道,一千个秀才都没到。

    “还有什么新闻吗?”

    “听说湖南道的梅山蛮要造反,许多官员上书请求征讨梅州蛮。”王舍人想起一事。

    李超摇头。

    湖南道是从江西道划出去的,这道在江西的西面,山南东的南面,处于长江之南,五岭之北。这算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盆地,若没有长江分割,其实与山南东算是一个整体。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