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0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超也对杜如晦道,“杜相放心,他们都拜过我为师,我肯定好好教导他们。”

    杜如晦最后叫来了自己的叔父杜淹还有自己的兄弟杜楚客,交待了几句。

    说着说着,杜如晦的眼睛流下两行泪水,然后停止了呼吸。

    “哥!”杜楚客大声叫道。

    可杜如晦已经无法回应了,只有那无神的双眼,还有张大没合拢的嘴。

    李超伸手帮杜如晦合上眼睛,再帮他把嘴合上。

    李世民握着杜如晦的手,声音哽咽,落下泪水。

    “如晦,朕还想要你为朕辅政三十年,还想让你将来再扶保承乾,你却先朕而去啊。”

    众人都低下头。

    杜家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后事。

    李世民和李超他们都从屋里出来,到大厅就坐。杜家人开始给杜如晦擦洗身体,换衣服。

    李世民神情有些憔悴,半夜出宫赶来杜府,为一个老臣送最后一程,这也只有李世民了。这份君臣情义,让所有在场之人都感动万分。

    李超也不由感叹,皇帝确实就是这么一个比较有情有义之人。对于那些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十分有情。就如当年的侯君集,也是一心要保。

    “文远,如晦走了,你来做侍中吧。”李世民突然道。

    李超愕然,然后摇头。

    “陛下,这不合适。”

    程咬金他们这个时候才上来跟李世民见礼,李世民点头,“世事无常啊。”

    杜如晦其实还挺年轻,此时不过五十几岁,却说走就走了。

    杜楚客捧着一道表章过来。

    “兄长早知道大限将至,早已经拟好了遗表。”

    李世民接过,杜如晦的遗表里全是劝谏李世民的话语,对自己的家族子弟,都没有提及。李世民看了,忍不住再次落泪。

    “朕要追封如晦为汝南郡王!”

    死后追封为王,这在大唐也还是头一回。

    杜如晦突然去世,让整个朝堂都为之哀痛。

    李世民下诏,追封杜如晦为汝南王,辍朝七日。令杜如晦长子杜构继承杜如晦爵位,改封莱国公,赐封杜如晦次子杜荷为襄阳郡公,杜如晦的封地,全部由杜构承袭。

    原本李世民已经选好了他去封禅时留京辅政的四位大臣,可现在还没公布,杜如晦就先去了。

    御书房。

    “如晦走了,朕如断了一臂。”

    李世民神色很憔悴。

    “诸卿,你们说由谁来接任侍中之职?”

    人走了,可朝堂还得继续。

    侍中之职,相当重要,这是朝廷三令公之一。按如今的制度,侍中之位仅次于中书令,还在尚书令之上。

    之前尚书令已经空缺了四年,不能侍中再空缺。

    “朕之意,由文远来接任侍中之职。”李世民把目光投向李超。

    李超坐在那里也不说话,听了皇帝点名,起身摇头谢绝。

    李世民说了三次,李超拒绝了三次。

    “臣举荐高相接任侍中之职。”

    高士廉老成持重,又是皇后的舅父,还是比较让皇帝放心的。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不太妥当。因为他已经准备让长孙无忌出任尚书令一职,总不能再让高士廉做侍中吧。

    一个妻兄,一个妻舅,如果两人分任尚书令和侍中,这就不太适合了。

    最后,长孙无忌拒绝出任尚书令,认为自己威望资历不足。于是最后高士廉出任尚书令,长孙无忌继续任尚书左仆射兼吏部尚书,而马周出任了侍中一职。

    这一决定,却是让满座的重臣们都惊讶无比。

    连马周自己,都没有料到他会出任侍中。

    他眼下的官职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右庶子。中书省次官调任门下省长官,这一步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马周的中书侍郎也只当了三年,此前他做了一年的尚书省右仆射兼户部尚书。

    论资历,马周远不如长孙无忌。

    可现在,却升的比马周快多了。

    马周拒辞不受,李世民不接受。

    于是几次之后,最后还是就此定下来。

    房玄龄为中书令,马周接替杜如晦为侍中,而高士廉也终于出任了李超辞职后就此空缺了四年的尚书令一职。

    李超还是没有出任实职,但有个太师衔,依然能够随时受诏出入宫廷禁中,与天子坐而论道,甚至参加御前会议,是个不是宰相的宰相。

    “文远,朕这里也还有一个差事要交给你。明年正月,就是新科举的第二次会试了。上一次贞观六年的会试就是由你主持的,明年的第二科会试,朕依然点你为主考官。”

    贞观六年举行了第一科改革后的科举会试,那一科李超亲自主考,录取了五百名进士,五万秀才,最后选出了五百进士,可谓是百里挑一。

    时隔三年,明年就是贞观九年了,第二科就又要开始。

    科举主考官只是一个临时差事,而且也是很荣耀的事情,李超倒也没拒绝,当即接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59章 汉京留守

    自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真正确立下来。而封禅泰山,也被视为是一件极大的盛事。

    李世民一直以秦皇汉武为目标,泰山封禅也是他的梦想。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就是祭天地。

    古人认为,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于是,凡受命于天的帝王,为答谢天帝的受命之恩,便到接近天神的泰山之巅,积土为坛,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归于天。

    然后,再到泰山之前近地祇的梁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丘设坛祭地,表示厚上加厚,福广厚恩以报地。

    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视为国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征,皇帝本人也成为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

    因此,非有大功绩的帝王,一般也不敢说封禅泰山。

    华夏以来,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

    封禅不是想封就封,封禅的条件极难具备,所以古时虽帝王无数,但真正能够封禅者却寥寥无几。

    封禅需要条件,按春秋时齐国大夫管仲的说法,需要凤凰来仪,麒麟现身,还要有比目鱼出海。

    当然,封禅最重要的条件,是天地祥和、万物茂盛、百姓安居。

    无其德而行其礼,是欺天灭祖,一般没有功绩的皇帝也不敢去封禅。

    不过如今贞观八年,大唐立国虽才十几年,但天下确实是四海承天,天下富民,百姓安家乐业。

    封禅的条件已经达到,李世民迫切的想要封禅。不仅仅是要感恩天地,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帝位更加名正言顺,希望让他的帝王,成为奉天承运,是天神的属意。

    魏征反对封禅,因此李世民才问他,我功不高德不厚吗?

    封禅已经得到朝廷支持,朝廷开始为封禅做准备。从山南的汉京去泰山封禅,道路且长,这一趟甚至比此前皇帝亲征西域还要劳师动众。

    封禅不仅皇帝要去,这次还要带皇后去,也算是前所未有,另外封禅百官肯定要去的。一路上,车驾浩荡而去。

    好在西运河已经开通,从汉京到泰山下,差不多可以一路水路舟船过去。

    “汉京水门出发,白河过方山垭口入沙河,再到蔡水,然后至汴水,再经济水,直到衮州乾封县,便到达泰山脚下。”

    御书房。

    房玄龄向李世民禀报着封禅的路线,水路既快捷也轻松许多。

    李世民趴在沙盘前,看着房玄龄规划的路线。

    汉京、新野、方城,过方城山,出方城垭口进入河南地,进入汝州沙河,向东过许州进入豫州北,再进入陈州项城,在那里沙河与蔡河相汇,下游就是颍水。而此时直接向北沿蔡水上溯,直到汴州开封。从那里再向东进入四渎之一的济水,一路向东。

    这条线路,从汉京出发先一路向北,再一路向东,再向北,再向东,很曲折。但再曲折,有这条水路,也比陆路快上数倍。

    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打通方城山垭口后,把白河与沙河一连,然后就把整个南北的水路都连通起来了。

    黄河、蔡水、汴河、颍水、淮河、白河、唐白河、汉水、长江,湘水、赣江。

    连通入了整个水路网。

    李世民都不得不承认,太子修的这西运河,一点也不比隋朝修的大运河差。

    “船只怎么安排的?”

    封禅的队伍很大,会有数万人马,这么多人坐船,还要带上不少物资,需要很多船。

    “工部和将作监计划打造一批龙舟。”

    李世民摇头。

    “没有这么个必要,朕去趟泰山,哪里有必要专门打造一批龙舟?大唐水运繁荣,商船也多。可以征调一批商船,算是朝廷租用就是。”

    房玄龄倒没料到这点,想想也不错,如果造几百条龙舟耗时费力。直接租用,倒是很快能凑齐这么多船的,如今大唐拥有许多家船运商号,有专门跑黄河的,有专门跑长江的,也有专门跑河河、运河的,更有专门跑海上的。

    船只也分为各式各样的,有海船,有江船,有汴船等等,适应于各种不同的河流运输。一些大的船行,江河湖海都跑,哪都有他们的船队。

    如李记航运,就是如此。

    皇帝封禅用船,都不需要到处征调,找排名前十的船行调船就足够了。

    “让无忌去打前站。”李世民安排道。

    几万人马出行,几千里路程,这一路上安全、补给等肯定要作好准备。让长孙无忌带支兵马先前打前站,也是必须。

    地方上还得负责接待呢。

    “玄龄,坐。”

    李世民招呼着房玄龄坐下,欲言又止。

    “陛下不妨直说。”

    “封禅泰山,短时间不可能回来,而且你也知道,此次封禅之后,朝廷也将正式征辽。到时镇会在登州坐镇,这一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