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珽连忙退下。

    十二和十七也连忙落荒而逃,这两家伙还小,并不太懂事。他们也是被手下人这么一说,京兆过去最大的两大豪族韦杜两家,如今确实算是衰弱,但也还各保留了一两支在中原,并不是全都被放逐去了海外。

    虽说这确实会让皇子们的外援变弱,但因此就要离婚退婚?

    最后就剩下了太子张璟。

    “伯玉啊,朕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也知道你担忧什么,但今天朕跟你直言。你只要做好你的太子本份,那么其它的事情你不用猜疑担忧。你是嫡长子,我华朝以宗法制和分封制立国,只要你不乱来,那这皇位将来就是你的。”

    “关于长乐,我也再说一句,我今天没有封她为太子妃,不是我对她身份有意见。只不过,惯例没有马上封而已。等过几天,就会正式下诏册封她为太子妃,你们的长子,会是东宫的继承人。”

    “父皇,立长乐为太子妃,晟儿将来地位能保保证吗?毕竟,他有李家的血统。”

    张璟说出了他的担忧。

    张超从御案后走出来,站到儿子面前。

    长子已经长的与他一般高了,长子比承乾要小几岁,都是那般高挑,只不过比现在的承乾要更加的稚嫩一些。

    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我们汉人重血统没错,但向来是以父系血统论,没有说以母系论的,又不是苏毗女国,她们才是母系社会。汉人娶胡女,生下的孩子依然是汉人。你娶李氏女,生的孩子依然是我们张家人。往大了说,我们汉胡同婚,生下的孩子就是汉人了。甚至那些胡人受我汉家教化,也就从此成了汉人。”

    隋朝杨家、唐朝李家,都与胡通婚,但能说他们是胡人吗?

    当然不能。

    “三郎取了名没?”张超问。

    “还没有取名,请父亲为他取个名字。”

    “大郎叫张晟,三郎不如就叫张易!”张超想了想道,为自己的第三个孙子取了名字。

    儿子们一个接一个的成婚,这两年已经有十一个儿子成婚。但目前生儿育女的虽然都有,但生了儿子的只有长子张璟和七郎张珽了。

    孙子们论行排辈,张珽的儿子排行二,名字也是张超取的叫张昆。

    张晟、张昆,现在老三叫张易。

    “明天,你就搬进东宫吧。从现在起,你就是大华的太子殿下,是帝国储君。从明天开始,你跟随我学习政务。”

    “是。”张璟点头,“儿臣告退。”

    “去吧,跟长乐好好赔个不是,我知道这两年你在琉求因而疏远了长乐。你也不要因为她是李家的人,就心里存什么介蒂。你十一弟的母亲平阳公主不也是李唐公主吗?”

    “记住,嫡庶有别,别做出什么宠妾灭妻的蠢事来。不管你院里王氏谢氏顾氏萧氏是多么的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可有些事情不能出格。如果你连自己的家事都处置不好,那将来这偌大的帝国你又如何掌握呢?”

    张璟退下。

    张超回到桌后,将背紧靠在椅背上。

    新的帝国建立了,但千头万绪,事情更多了。

    摆在他面前的还是新旧交替带来的许多问题,就比如对前朝的君臣的处置、定位。今天他几个儿子的表现,也正是这种问题的表现。

    他决定维持前朝公主们的封号。

    也会坚定长乐公主太子妃的地位。

    他甚至准备立张晟为皇太孙。

    太子、太孙并立,历史上还没有开过先河,历史上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是李治。李治晚年,李忠李弘两个太子或废或死,最后立李显为太子。李显为太子两年后,得皇孙李重照,于是册封李重照为皇太孙。

    太孙不同于皇孙,就如同太子不同于皇子。

    太孙,就是钦定册封的储君了。

    立太孙倒是早有先例,但基本上都是太子已死,于是按宗法制的继承顺序,继承位在嫡长子这支里传承,因此立太孙而不是其它嫡子。

    可太子在世,就并立太孙,这可是相当罕见了。

    不过立太孙倒也是有好处的。

    最大的好处,就是巩固太子的地位,彻底的断绝其它皇子们的夺嫡之心。太子有太孙,这是双重保障。

    除非太子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被废太子之位,导致太孙也因此被废,要不然,一般的情况下,就算太子死了,继承之位也是太孙的。

    另一方面,张超也是想早点把张晟有李家血统的这点事情,先摆上来,摆明态度。这样就不会对这个问题有争议,早早杜绝隐患。

    张璟想离婚,这会让张璟的名声不好,更何况,长乐毕竟是嫡妻,却不册封为太子妃,反册封一个妾侍为太子妃,这不可能。如果不册封王氏,让太子再娶一个,那会有更多的问题。

    张晟是嫡长,张易是庶次子,将来如果太子妃的儿子为继承人,既非嫡又非长,这可是隐患重重的。

    至于张晟有李家血统,这真算不了什么。

    汉家讲究血统,但是父系血统。

    再说李家都被送去海外了,难不成哪天李晟还会想着要恢复李唐?

    提起笔。

    张超在纸上写下宗室分封几个字。

    宗室分封是必不可少的,但怎么封?

    琉求、大宛、吕宋等这些原张家封地,张超不准备再分封给皇族,准备改为朝廷直辖。

    但宗室势力必须得有保证,否则,太危险。

    他的七位兄弟,张越七人皆封郡王。

    这七兄弟,张超准备将他们全部分封到东北去,西流松花江、嫩江、呼伦湖、牡丹江、图门江、黑龙江、乌苏里江,这些全都是靺鞨诸部控制的地方,嫩江流域、呼伦湖则是室韦诸部控制的。

    室韦和靺鞨现在是自治,张超打算把自己的七位兄弟分封过去,统领两部。

    修城筑堡,修路铺桥,移民屯垦,在那边立足,慢慢的开发东北,把东北纳入帝国统治之内。

    至于自己的三十一个儿子,太子张璟入主东宫。

    其余三十个,张超打算北、西、南三个方向都分封。

    分封七八个儿子在漠南一带,分封五六个到漠北去。

    然后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再分封七八个。

    在河中地区和哈萨克草原,再分封个七八个。

    室封的封地相对靠近一些,这样有利于抱团,守望相助。

    等以后皇孙们,还可以分封到信度去,甚至以后也要分封一些皇孙去美澳非占地方。

    相比起诸侯分封得有大功才封,宗室分封的好处是皇帝的儿孙们生下来就有资格分封,虽然到了后面,肯定好地方也都占的差不多了,但起码是可以封的。

    现在大唐五千多实封诸侯,而宗室才几十,但以后每隔一代,皇族都能翻上好几番。

    把宗室分封的初步构想写下来,划了一张分封草图。

    看着这些,张超相信拿到议会去是能通过的,毕竟,宪法保障皇权,保障皇族的分封之权。

    而他现在拿出来给室宗的地方,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也不是抢占其它诸侯的地盘。

    甚至张超还把原来张家的那些好地方都给拿出来,列入朝廷的直辖。

    他相信,朝廷大臣和议员们,肯定乐于看到皇帝做这么一桩赔本的买卖。

    其实把琉求、吕宋、大宛等张家的封地,还有那五百多换封回来的诸侯领,收归朝廷直辖,而不是分封给张家,张超也是考虑良久的。

    一直以来,朝廷分封的核心,还是诸侯屏障朝廷,他们的封地都在四边之地。分封的本质,从来都不是要削弱中央,而是要让中央更强。

    琉求、吕宋、大宛、伊丽这些地方,都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边地。交给诸侯,不管是异姓诸侯还是宗室诸侯,其实都是对中央朝廷的一个威胁。

    这些地方可不像漠南辽北等诸侯封地,远离中央,发展上会比较困难。这些地方,紧邻中原,是最易发展起来的。

    这样的好地,当然得留给朝廷。

    希望他的兄弟和儿子们能够明白他的这一番用心吧,张超看着这副分封草图想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420章 卖封地

    则天门。

    汉京紫微宫的正南门,也称为天门。

    张超登基,改国号中华,因此这座汉京皇宫最重要的城门也改名中华门。

    天光大亮,早朝的常参官们如今不用起的太早,都能睡个好觉,然后吃个早餐才骑马坐车来上朝。

    到了天门前,也不用如以前一样要聚在这里摸黑等宫门打开了。

    晨鼓早已经停了。

    晨鼓的惯例还是天明则止,能够辨认出远处的人就可以停止了。

    马周和房玄龄等一众朝臣们在中华门远处就下车下马,步行入宫。

    天门一共有五个门洞,近看三个,另有两个掖门是在旁边一点半隐藏起来。

    进入门内,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

    让整个中华门都突显出皇宫建筑的威严肃穆来。

    朝官们三三两两走着,偶尔也小声交谈几声,不过没人敢大声喧哗。有专门的官员监督朝官们的言行举止,若是失仪,可是会被弹劾的。

    “听说昨天差点出了一桩大事?皇家几位皇子都想离婚退婚呢。”

    “嗯,听说了,被陛下骂了。富贵不易妻,陛下说的很对。”

    “这么看来,京兆韦杜,还有前朝李氏,洛阳长孙等这些家族是保存下来了。”

    “嗯,陛下的态度很明显啊。”

    几个官员低声说着,其实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旁人却是不明白的。

    皇帝没打算对李氏和前朝的保皇党们斩尽杀绝,大家对长孙等家族的撕咬差不多就可以算了。

    虽然这次大家撕咬围攻长孙氏等,确实撕咬下来不少肉,趁机大发其财,可现在看来该收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