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

    事实证明,当商品紧张时,票证购物其实是很有帮助的,票证就是商品有计划的分配,而不是自由经济,这种计划分配,主要还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公平的分配到商品,是为了最低保障。

    当然,在后世中国用粮票的时候,只有那些城市户口的人才能办粮本粮票,农民人是没资格办粮本粮票的,他们是自己种地,产出的粮食由国家统购统销,交完公粮后,农村会留下口粮,然后分口粮生活。

    不过眼下,粮票粮本都不是为了长期的。

    李超也不想要搞长期,也搞不了长期,只是为了即将到来的粮荒的权宜之计,灾荒一到,不论城里的人还是乡下的人,到时都一样没粮吃,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区分什么城里城外了,所有人都办粮本粮票,包括那些大户富商们,也给他们办一份,反正他们也不能多分一些额度。

    “那这个定量怎么算?”

    有人见李超态度坚决,便转而问起了定量标准的问题。

    弄粮本,搞粮食计划限量供应,总得有个标准吧。

    “是不是按身份等级来分?”

    不管什么时候,阶级观念总是深深留在大家的心中。

    士农工商,士里又有贵族官僚读书人,这粮食借量不是是因此多定些?

    阶层、品级、身份、职业,这些都能划分出一个三六九等来。

    就如后世中国那些年月发行的粮票,北京市民就按照不同的年龄、职业,分成了一百多个等级。

    而上海定量标准则按工种分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大中学生和一般居民中类七等二十七级。到后来,工种更是从一千三百零七个,增至七千二百九十九个。

    李超打算不搞那么复杂。

    “只按年龄、性别来分,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划为男女两等五级。”

    至于定量,这个比较难定。

    以军队士兵为例,秦军规定,早饭半斗小米,晚饭三分之一斗小米,而如站岗这样的任务,早晚各三分之一斗小米。

    而汉军规定,从事重体力活动的士兵,一个月二石九斗三升粮,食盐三升。

    到了唐代,则规定一名士兵一天发二升粮食为口粮。

    宋代禁军士兵月粮二点五石,厢军两石,到后期,禁军也只有八九斗月粮,继而糙米充好米,小斗换大斗。

    虽然各个朝代的计量单位不一,唐军的军粮多以粟为单位,而粟的容重较少,约有六百到六百五,一立方米约为六百五十千克左右。

    一立方米为一千升,一升粟实为六百来克。

    而唐朝的一升,实际上只有现在的零点六升,因此唐朝的一升粟米,其实并不多,大约为三百八九十克的样子,不到四百克。

    一个战士,一天发放两升粮食,也才八百克左右。

    而且还要考虑到古人的粮食较糙,一个战士,也就是一个青壮,还是从事当兵这样体力活动较重的青壮力,一天也才八百克到的粮食。

    一顿饭只有三百来克粮。

    在缺少副食油少的年代,从事的又是比较高强度的职业,还又年青饭量大,一天三百来克真的不多。

    要知道在后世粮票时代,一个婴儿一般都定量每月六斤干,一般成人都定时三十斤左右。

    李超知道,以前的人活动量大,而且又缺少副食和油水,一般饭量都比现在大的多。李超自己小的时候,都经常能吃两三碗饭,还是那种比较大的碗,而成年后,反而饭量越来越小,一顿有一碗半就行了,还是小碗。

    “成年男丁每月五斗、中男四斗、老人三斗、小儿二斗,婴孩一斗。女子,则比男子少半斗。”

    考虑了一会,最后李超定了一个不算高,但也不算太低的标准。五斗,也不到二十千克粮。

    成丁一月五斗,一天也就一升七合不到,不足士兵的一天二升标准。本来这个标准,在灾年还是有些高的,但李超也不能一来就定的太低,以后视情况可能要减,但不能马上就直接订个太低的量。

    “那价格呢?”

    粮食不但要定量,还得定价。

    各粮店以后要实行统一售价,而且还得要用粮票。

    现在的粮食市价节节攀升,谁都知道旱灾过后,粮食需求大。

    市价如今大米又达到了斗米一百五,粟米都斗米百钱了。而且这个价格实际上还是有价无市,要买粮,价格还更高。

    只是之前李超和买粮食,一直是用的这个价格。

    “就以大米一斗一百五十钱,小米一斗一百钱这个价格吧。”

    这个价格,依然还是极高的。

    但李超也不能再降了,再降,粮商们不会同意。

    “百姓有钱买到供给的足额粮票吧?”有人提出问题。

    李超虽然给大家定了每月粮食额度,可定了量也不是白给的,得先拿钱换粮票。可现在粮价这么高,百姓有这么多钱来换粮票?

    面对这个疑问,李超也没法回答。

    他只能说,一步步来,能先把他今天说的这些先做到,都已经万分不容易了。如果能做到这些,起码粮食能控制的住,粮价也会控制的住。

    至于说连李超想办法控制住的这个价格,百姓都还买不起定量额度内的粮,那李超也没更好办法能解决。

    这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就得涉及到官府救济那一部份了。

    自己买不起粮的百姓,到时就得由官府施粥赈济,或者以工代赈,来给他们解决吃饭的问题。

    “去吧,把这些抄写多份,然后张榜公布,宣传告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41章 众怒

    一百文一斗小米,一百五十文一斗大米,小米一斗还不到四千克,大米一斗不到五千克。一个成丁一个月起码需要五斗粮,哪怕就是吃小米,也得五百文钱。而一家如果五六口,得需要两三千钱。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是难以负担的。

    天色昏暗,虽还未全黑,可襄阳城里已经响起了净街鼓。

    李相国到了襄阳,除了一来就公布了三条震惊整个襄阳的新规之后,接着就是下令山南东道各城晚上实行宵禁。

    天一暗,就开始关闭城门,各商铺也禁止晚间营业。

    白天在街上跑了一天,四处敲锣打鼓宣告衙门新规的宋安业总算也下值回到家,一推开门,便对屋里道,“有没有吃的,弄点来,饿死我了。”

    他的妻子从里屋迎出来,帮他换下外面的长袍。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啊,没在衙门吃饭么,我去给你做饭,再给你热壶酒。”

    “下碗不托就好了,酒不要了。”

    “怎么了,你平时不都爱喝两杯吗?”妻子奇怪的问。

    “不能喝了。”宋安业长叹一声,“今天太子和李相国到襄阳了,都说李相国厉害,以往没见识过,今天可算见识了。一来就是三条新规,一条比一条狠,头条就是禁酒。不但禁酿还卖酒和喝酒。我的个天,还真没有听过这样的事情,酿酒卖酒不许,喝酒也不许了。”

    “还有这样的事啊?”

    “何止啊。以后上饭店吃饱,得多付两成的饭菜钱,而且吃不完了浪费的话还要罚款。”宋安业在襄州衙门里也算是个小班头,平时没少上饭店吃饭,反正也不用他掏钱,都是些商户百姓之类的请客,喝点小酒点桌子菜,有时还会叫个歌女弹琴唱曲,挺逍遥的。

    但今天新官上任,却对所有衙门的公职人员下了令,禁止到酒楼饭店吃喝,不得接受商户百姓的请吃请喝,衙门以后会派人在各地巡查,一经发现有官吏敢到衙门吃喝,立即就地免职。

    “不是说李相国是个很不错的宰相吗?”

    “不错?”宋安业摇摇头,“不错个什么啊,一到山南就杀了十三人,破了十三家,人称李阎王,现在看来,一点不差。这以后的日子难过了!”

    妻子安慰,“估计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等这阵火头过去也就没事了。不让在外面吃,那就在家里吃就是了。”

    “家里吃?家里以后也不好吃了。”宋安业告诉妻子,明天就得去衙门办粮本,然后交钱换粮票,以后买粮,都得拿粮票去买。一个男丁一月还只有五斗粮定粮,简直要命。

    “还有,我们家的那几个奴仆,也得给他们到衙门登记,上户贴,要不然就办不下粮本,换不到粮票了。没有粮本粮票,都没地方买粮去。”

    “有钱粮店也不卖粮了?”

    “对,不卖了,只收粮票。而且以后办下粮本了,每家每户还都划定了指定买粮的粮店,只能凭粮本到那个店买粮,其余的地方有粮本粮票也不得跨区买粮。”

    “这。。。”宋妻也觉得匪夷所思。

    “这样弄能行吗?”

    “现在就看这李相国的本事了,这么一搞,这襄阳城接下来估计有的是热闹了。”

    “还好我们家里有些存粮呢。”宋安业在襄州衙门做事,家里父亲兄弟在郊区耕种,家里也有二百来亩地,也算是个小地主,平时宋安业衙门里领份粮,一家人都还有多。凭着宋安业的关系,宋家还在襄阳城里开了家小粮店。

    想到自家粮店先前已经把一半粮食和买给官府了,现在这粮店又等于是被官府抢了,宋安业也是心头不畅,本想喝壶酒,可想到官府禁酒令,又不太敢以身犯法,万一被查到了,丢掉公差不值啊。

    “咱家这粮店岂不成官府的了?卖不卖得官府规定,卖什么价也得官府规定,这还不如直接把粮交给官府好了,让他们卖不就更好,省得还收什么粮票然后再去换钱。”

    宋安业冷笑一声,“都把粮扔给官府了,官府哪有这么多人手来售粮?李相国那是打的极好主意,我们粮店都按他的意思做,实际上就是在给官府办事了,还不费官府的人手。”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