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9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武门之变,武士彠受了牵连,冷落过一段时间。但因为与李超结亲,还是很快的又得到重用。

    在此次汉京之乱中,武士彠是工部尚书。

    “武士彠啊武士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有些旧情,能一直顾念着吗?”李超摇头叹息。

    既然已经到了这地步,李超也无法再顾念亲家关系了。

    “传令,兵发扬州!”

    扬州城头。

    武士彠站在城头远眺,大运河就在远处,再往南,运河进入长江。因为这条沟通长江和淮河的运河,使得扬州越发的繁荣。

    尤其是隋朝时,因为扬州曾经是杨广登基前呆时间最长的地方,他继位后,大开运河,还下扬州,最后死也死在扬州,这让扬州成为当时东南最繁华的城市。

    哪怕经过了隋乱之后,可扬州依然以他的特殊位置,继续成为江淮中心。

    这是一座超过二十万人的大城,而且还是商贸兴起后大唐的六大港口之一。扼守着长江口,沟通江淮运河,扬州人口多,地理位置重要,尤其是财税极高。

    李渊称帝之后,立即就选派了老兄弟武士彠前来镇守扬州。李渊明知他是李超的亲家,却还让他来扬州,可见他对武士彠之信任。

    “都督,李超率领的淮军正向我们驶来。”

    一名将领禀报。

    武士彠点头。

    其实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会投太上皇,这次宫变,他并不是事发之后才知道。而是在起事之前,他就收到了李渊的亲笔信,然后加入到了复辟党,为之奔走联络。

    事发当日,太子令京中大臣们撤入东宫,武士彠却反其道去了大明宫。

    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武士彠也说不清,也许只是因为知遇之恩吧。当年他一介商人与重臣李渊结交,李渊没有只当他是一个商人,而是把他当成朋友,这相当难得,他永远难以忘记。

    当李渊给他写了亲笔信,要这位老兄弟支持他时,他最终还是站到了太上皇这边。也许,这个选择会让他身败名裂,可有的时候,却明知如此,也义无反顾。

    身后的将领有些紧张的说,“我们能拦的住李超吗?”

    武士彠手抚城垛,没有回头。

    他能拦的住李超吗?武士彠没有把握。

    皇帝加封李超为赵郡王,还把辽西划给李超做封地,但现在李超依然率领着淮军挥兵西进,看来李超也和他一样,早有自己的选择,并且不会动摇。

    李超是个军事天才,他至今还没有打过一场败仗,这让扬州的将领都很紧张。

    “李超善战,但李超只有万余人马,他从水上来,主力是朝廷水师。但他毕竟兵不多,我们有扬州坚城可倚,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可如果李超不来攻城,只逆江而上,直奔汉京而去呢?我们怎么办?”

    “我们不是还有拦江铁索吗?李超的船,又不能飞过去。”

    校尉转身去了,武士彠还站在城头远眺。

    他不担心即将到来的战斗,他心里想的是妻女。妻子杨氏是他续弦,中年丧妻,皇帝亲自为他做媒,把前朝宗室女许给他,他一商人也娶到金枝玉叶。

    他惦记妻子杨氏和三个女儿。

    本来他早就安排好了,事变之前,把妻子送到了城外庄园。可谁知道,当天事变时,他在大明宫,结果妻子却带着三个女儿跑东宫里去了。

    现在他是复辟一党,可妻女却在东宫。

    因为这个,还有不少人怀疑他是东宫的人。

    铛铛铛的警钟声大作。

    扬州城头一片慌乱。

    人的名,树的影,李超军神之名威震天下。

    当李超带着勤王淮军出现在江上的时候,扬州的复辟党们已经难以镇定了。

    江面上,一百条船组成的舰队浩浩荡荡。

    白帆点点,场面极为壮观。

    “真想不到,一百条船就有如此壮观。”武士彠故作镇定,笑着对旁边紧张的将校们道。

    一名校尉脸色苍白,“听说李超有五条炮舰,每船上有三十多门舰炮,相当犀利。”

    “没那么夸张,舰炮射程不过百余步,比投石车也强不了多少。他有舰炮,我们有投石城,而且我们还有高墙坚城,我们占着优势。”武士彠道。

    江风习习,船帆猎猎。

    李超站在旗舰灞上号的甲板上,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扬州城。

    “老师,我们会不会太冒险了,这运河不比长江,江面没那么宽,我们的舰队排不开,于我不利。何不干脆舍弃扬州城,直奔汉京呢?”

    扬州城离长江很近,但并不在长江边上,离长江还是有几十里路的。

    勤王淮军完全可以路过而已。

    “扬州为东南重镇,不能让他被复辟党占据。”李超随口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11章 卿不负朕,朕亦不负卿

    宣旨官前来,宣读了皇帝的旨意。

    “加封卫国公李靖为山南节度使,节制山南东、山南西两道军政。”使者笑着对李靖道,“恭喜卫国公。”

    李靖脸上丝毫没有高兴之色,将使者打发走后,他愁眉不展。

    “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了。”他叹道。

    红拂女为丈夫揉捏着肩膀,“你有战神之名,他们怎么会忽视你。”

    李靖叹气,早知道这样,他就应当离开京城,就跟李超一样。不像如今,弄的这么麻烦。卫国公府外面,现在有几百禁军。说是护卫安全,其实就是包围。他很清楚,卫国公府已经被太上皇劫持了,太上皇几次下旨让出入朝。

    从开始的枢密副使,再到兵部尚书,再到如今的山南节度使,他想不出去都不行了。

    “皇帝不过是想借我的名而已。”李靖对妻子道,皇帝并不信任他,可却还要借他在军中之名望。老上司李孝恭也来找他谈过话,李靖拒绝出山。

    但这一次,他无法再拒绝了。

    太上皇把他的几个儿孙都召过去,儿子授予了官职爵位,孙子调入宫中任千牛。其实,这就是人质。

    山南节度使,节制山南东、山南西两道。两道辖地位于长江以北、汉水以西,关中终南山以南、河南北岭以南、四川剑阁以东之地。

    川巴山地,荆襄地区。

    在过去朝廷定都关中长安的时候,山南地区和巴蜀地区一样,都是关中最重要的核心地带,是关中、巴蜀、山南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朝廷迁都到汉京,山南的地位不降反升,这里已经成为大唐的中心。尤其是山南东,更是重中之中,成为京畿之地。山南和关中的地位来了个对调,现在关中反成为山南的屏藩。

    李渊这个时候选李靖来出任山南节度使,也是考虑许久的。本来他还有一个人选,就是让李孝恭来任这个山南节度使,李孝恭是唐初打下东南半壁江山的主帅,也曾任过山南行台。

    但李渊对于李孝恭一直深有防备,并不放心让他再回山南,尤其是经历过玄武门的背叛后,李渊现在谨慎的多。

    本来罗艺也是个不错的人选,但李渊更需要罗艺这个还算比较可靠的人留在京城。

    让李靖去山南,一来是因为他军中名声大,二来他当年随李孝恭从荆襄打到岭南,李靖才是真正出谋划策定计之人。

    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李靖当年玄武门之变时并没有参与到李世民阵营中。

    “李三郎率领的淮军已经要来了,陛下这是想让你来击退他。”红拂道。

    战神李靖,军神李超。

    李靖算是大器晚成,而李超却有些天生兵家之意,两人都是如今朝中有名的用兵高手,但两人谁高谁低,这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毕竟两人又没打过。

    不过两人都是公认名帅,李超西来,李渊手底下并没有几个能跟李超对阵之人,李渊选李靖来抵御李超,也算是上选。

    “可陛下并不真的信任我。”李靖摇头说,皇帝虽然任他为山南节度使,可却又任刘政会为节度副使,再任李高迁和李思行分任山南东道都兵马使和山南西道都兵马使,这三位,都是当年的太原元谋功臣。

    说到底,太上皇还是不信任他。对太上皇这种做法,李靖有些不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要用,那就得信,可又用又完全不信,不肯给权,不过是用他李靖之名,他在军中,顶多也只能算是个出谋划策的。

    李靖这些天一直在计算着。

    算来算去,太上皇都必败无疑。

    形势越来越明朗了,虽然上表投入新朝的官将不少,但最重要的那几个人,却没降。两淮的李超程咬金,河北的尉迟恭,河东的李绩,关中的秦琼,河套的苏定方,河西的郭孝恪,这些可都是一方名将。

    他们现在奉太子之诏,而拒不接受太上皇的旨意。

    李超率淮军西进,其它几人则在地方上镇压复辟党,这局势再明显不过。更别提皇帝还在西域,随时会回来,连太子的东宫,都还没攻下。

    “太上皇必败,理由有三。一,陛下还在。二,东宫太子还在。三,李超等皇帝心腹在地方各统一方,无人能夺他们的权。”

    他再次叹气。

    这次宫变与玄武门之变,最致命的差别,就在于上一次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直接把皇帝、太子控制了,进而控制了中枢,挟天子以令天下。

    而这次呢,太上皇选的是趁天子西征发难,虽然让人措不及防的夺取了京城,但却没能控制皇帝,甚至连留守监国的太子和留守朝廷中枢等人都没控制住。

    这一开始就注定要输的。

    没能控制皇帝,那么宫变的再顺利,最后也还得与皇帝一决雌雄。何况,连太子和留守中枢都没能第一时间控制,以致让太子发出了勤王诏书。

    “再热闹也是一场闹剧。”

    “那你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