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些铁证,崔芸卿更加放心,事实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关健的是李璟的这一手玩的漂亮,掌握着这些证据后,现在完全处于上风有理的这一边。
事到如今,封彰就算再怎么狡辩也没有用了,因为那几个都还是李璟手中的俘虏,他随时可以把人叫来当堂对质。更何况,他听说吴迁和张烈现在已经直接投靠了李璟,他们到时肯定会一口附和李璟的话。他心中不由大骂,骂完吴迁张烈等人的不忠,又大骂封明的愚蠢,不听他的命令,擅自进攻李璟,全军覆没不说,还让他现在完全没有反驳的余地。
“攻打你并非我的军令,而是吴迁和张烈他们擅自做主,强行而为。更何况,你也别装着一脸无辜,你当初还在团结兵时,就带人暗中刺杀了我兄长登州长史封彦卿,封明他们只不过是对此的报复。”
李璟冷冷一笑,“呵呵,这可真是笑话,封彦卿明明是死于镇东海之手,这事早已经有过定论。你现在栽脏到我的身上,也有些太没智谋了吧。再说,那吴迁和张烈不过是一个小小校尉,如果没有你的命令,他们如何敢擅自突袭于我?更何况,那场战斗可是由令侄指挥,他不过是一个都虞侯,位在张烈吴迁之下,却能指挥舰队突袭于我,你敢说这不是你的命令?”
崔芸卿适时的道:“封兵马使,李镇将这些对你的指挥件件都有真凭实据,可你指挥李镇将是杀你兄长之人,可能拿的出证据?”
封彰哪拿的出什么真凭实据,他不过是根本王进暗中给他的一些旁证推断的结果。虽然事实极有可能是真的,但这些却不是直接证据,是拿不到台面上来的。更何况,那些旁证指身后的幕后真凶可是崔芸卿,李璟不过是一个动手之人而已。这些话,又如何说出来?说出来,只会更糟糕。
“怎么,你没有证据却胡乱猜测,甚至不惜勾结海贼前来攻打下属,这样做难道不是太过份吗?”封彰缓缓说道,可语气中却充满着威严。
封彰此时也是有些一头烂额,他没料到事情最后居然是这样的,不由大声道:“虽然我无直接证据,但事实就是如此,李璟乃是我杀兄之仇人。而且李璟同样勾结海贼,他一直与镇东海暗中往来,现在那些海贼还一直在李璟的军中。他勾结海贼,私扩兵马,并且刚刚还洗劫了我大谢砦下属诸堡戍,不但抢钱抢粮,还把所有的岛上百姓都带走了。”
王敬文看见封彰此时居然还去关注这些旁支末节不由微微摇头,封彰是气糊涂了,他怎么能承认那些事情呢?就算是李璟再铁证如山,也可以咬定是伪证啊。现在倒好,他自己承认了这些李璟指挥的罪责,那再说李璟抢劫什么的已经没有意义了。更何况,李璟那般狡诈,岂非轻易承认?
果然,李璟笑道:“封兵马使这些天呆在大谢砦中倒是惬意,又把其它各岛上的兵马都撤入南岛。其它各岛那是空虚无比,随便几个人都敢上岛打劫一趟。各岛百姓惶惶不安,都派人来沙门岛,要求搬迁到我岛,寻求庇护。我也是于心不忍心,所以才最终勉强答应。至于封兵马使说的什么抢劫,那完全是误会,我不过是派了船和人去帮迁移的百姓们搬家而已。何来抢劫一说,难道这年头帮人搬家也能搬出个抢劫罪来?”

第234章 吞下十三岛

面对李璟如此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的诡辨,封彰气的七窍生烟,怒不可遏。终于愤怒到了极点,再也顾不得此时场合,居然一把从腰带上拔出一把装饰的金玉匕首,猛的就向李璟冲来,口中还大叫:“老夫今日就和小贼同归于尽!”
只不过今日场合,满厅之中带兵的将领十余人,哪个不是勇武之辈。这样的隆重场合,大家又岂容封彰喊打喊杀。和李璟关系较好的登州牢城使韩忠直接跳起来一记飞踹就将封彰的手中匕首踢掉,随后赶到的龙山兵马使刘健和东牟守捉使徐成一左一右的立即各锁住封彰一条臂膀,将他牢牢按住。他们跟着封彰在登州相处了多年了,早看不顺眼封彰的那副眼高于底的模样,今日却是趁机好好出了一口气。
“够了!”崔芸卿见封彰已经彻底的失去了理智,心中是暗喜。嘴上却装作威严的面孔,大声喝斥道:“今日乃是诸堂会聚调停,本官更代表着青州宋节帅与王牙将而来。调停乃是严肃隆重之事,岂料封兵马使居然如此放肆。李璟将军件件指挥俱实,你私通海贼,还勾结海贼攻打下属,并且事败后又派兵再次袭击李璟,事再败后,居然还敢从暗袭改为明攻。眼下节帅府仁慈,不愿起刀兵,特派本官前来调停,岂料你居然还要当堂行凶刺杀李璟将军,你这是完全不把本官与堂上众人放在眼中。封彰,你意欲何为,真想造反叛乱耶?”
“我不服,崔司马你乃李璟之老师,自然处处向着他偏护于他。我要向王将军申诉,我不服!”封彰大叫。
崔芸卿脸一沉,“本官就是由宋节帅与王牙将委托前来,宋节帅与王牙将都信任本官,你还叫嚣着什么?我看你是在大谢砦作威作福久了,都不知道头上还有上官。今日你罪证确凿,不但不当堂诲过,居然还要当堂行凶,实不可絮。来人,将他押起来,准备押回青州由宋节帅和王牙将审问发落。”
四个崔芸卿的家丁应声进了进来,就要带走封彰。王敬文这个时候连忙跳了出来,封彰虽然糊涂了,可人还是要保的。不但因为封彰手上的那些兵马和地盘,更关健的是王家需要封家的鼎力支持。
“崔司马请慢。”王敬文跳了出来,“我看今日封兵马使是一时气糊涂了,有些发失心疯。不如先让本官把封兵马使带回府,请几个大夫好好医治一下。明日再来调停如何?”
崔芸卿刚刚说的严厉,但其实不过是吓唬一下封彰而已。他来时和宋威是早定下了此行基调的,不管这次的事情究竟是谁对谁错,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调停,而不是问罪。宋威和王敬武现在都还没有动手的打算,因此事关两派的这场前哨战,必然只是小打小闹的结束,两边也都肯定会力保自己的人。
说白了,在宋威这个层面的人,谁对谁错并不是真正最重要的。最要的是权衡,是掌握。
不过虽然早定下了调停的基调,但具体的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余地的。最关健的当然还是利益,宋威早就瞄上了登州港的繁华。登州港做为大唐的四大海港,而且是北方唯一的一个出海贸易港,其重要是不言而语的。
当年平卢军从辽西的营州渡海来到青州建立起淄青平卢镇的时候,一开始十分穷困。可因为安史之乱起,河北与塞外辽西辽东及诸国的陆路完全堵塞,大海与东北完全靠山东的海路。登州港于是开始极度的繁荣起来,海上商路异常的繁荣。李正已赶走了前任节帅自任节帅之后,从此借助登州港和登州这条海路,专心的做起了走私贸易,为他积攒了大量钱粮。在不需朝廷供给粮饷,完全地方自给的情况下,居然没用多少年就扩建了一支精兵,然后割据自立,拥兵十万,将淄青镇最终扩大到了淄、青、齐、登、莱、兖、海、沂、密、郓、曹、濮等十二州,一度成为大唐的第一大藩镇。并且将淄青镇割据世袭了子孙四世近六十年。
朝廷后来平定淄青镇割据,并分割为三之后,淄青表面上开始为朝廷掌控,历任节度使都为朝廷任命。但是实际上,淄青镇的根本依然掌握在平卢军的手中,而平卢军三万七千五百兵马中,又是各营头林立,由各军头掌握。最后各军头都以最精锐的青州牙军为首,牙兵的牙将基本上才是淄青镇的真正掌握者。
王敬武家几代为青州牙将,靠的就是手中那最精锐的牙兵。要供养一支如此精锐的牙军,很大一部份的钱粮都是从登州港来的。封彰和王进分别掌握大谢砦和登州水师,可以说,两人就掌握着淄青镇最赚钱的地盘。两人每年将一大部份钱粮上交给王敬武,然后王敬武与诸军头瓜分这笔钱粮用来养军。封彰和王进虽然留下的只是一小部份,可依然让他们养了一支强军。封彰的那两万人马和一百多条舰队,就是如此来的。
宋威来到青州,想要改变节度使没权的状况,他利用招募团结兵之机将青州五千团结兵掌握在手,又与崔芸卿联手招募了一支三千人的亲兵营。兵虽有了,可地方藩镇上军队的钱粮朝廷早就不管了。宋威有了兵,还得要钱。虽然现在有崔家支持,可与王敬武能源源不断的从登州收取钱粮,还是大有不足。他早就羡慕登州港这座金山,但一支却没办法插足其间。现在,这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
借此调停机会,宋威和崔芸卿最大的目的就是插足登州港,从中分到一笔丰厚的钱粮来用以养军。不过这样的钱粮供给之地,王敬武是不会轻易让出来的,他们也早有准备。不过今天的结果,却让崔芸卿大为惊喜,一切似乎又简单了起来。封彰今天犯下如此大错,形势对他们大为有利。
王敬文带走了封彰,当天便传出消息,说是封彰气血冲脑,得了失心疯,此病症容易胡言乱语,记不清事实。对此,王敬文提出封彰先前所说的话都是因失心疯所致。封彰现在暂不能理事,提议由封寻暂时接任其位置,由他代表大谢砦参加调停。
这个说法不过是个退让的信号,大家也明白真相如何。不过没有人追究,封彰退出调停,由封寻参加,表明王敬文这边要妥协退让了。
接下来大家都开始不再谈论大谢砦与沙门镇之间的对错,而是开始谈论停战以及善后之事。
“之前两家纷争到此为止,各不再追究。”王敬文说道,“我们的意见是两家应当继续维持战前的局势,李璟将军应当当即将兵马撤回沙门镇,大谢砦依然对其辖下五堡七戍辖属。而且李璟将军从各岛上带走的人口,应当放还。纷争中俘虏的大谢砦将士,也应当放回。”
李璟冷笑,一脸桀骜的道:“我的要求是将大谢砦一分为二,三大群岛中,大谢群岛归我沙门镇,封彰既然是失心疯,那就不要太劳累了,他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