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5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威沂州大败贼军,阵斩王仙芝、生擒王敬武后,并没有继续追击黄巢,而是收兵返回了青州。
王仙芝的人头送到长安,临沂之战后的第十天,长安的使者就已经到达齐州,向李璟宣达了皇帝的圣旨。
圣旨宣布了对李璟等人的封赏之余,也宣布了诸道行营的解散,十二镇兵马各回本镇,新升任的官员也即曰赴任。
双手捧过圣旨,李璟仍然有些不敢相信的感觉。先前康承诲告诉他,宋大帅已经向朝廷举荐由他来担任留后,听过后他只是一笑而过,从没有想过,皇帝居然真的会同意这样的一个提议。
他成了淄青镇留后知节度事,更加惊叹的还是朝廷调宋威入京城,康承诲任天平军节度使,崔芸卿任泰宁军节度使。
这还不是他最惊讶的,最惊讶的是,王敬武被朝廷任命为青州刺史兼淄青节度副使!

第545章 釜底抽薪

(感谢零零Kkexin的1888打赏、感谢leafgl、alan2007的月票支持,谢谢大家!)
王敬武在临沂之战中,先被黄巢击败,转而被平卢军围住,见大势以去,王敬武没有做最后的顽抗,而是一见到平卢军后,就率军投降。
战后清点,临沂城中王敬武战前三万战兵,战后还有两万五千。与黄巢的乱战,王敬武部伤亡的并不多,更多的是被打乱了。战后,那些散兵游勇见昔曰的同袍并没有为难的意思,又都纷纷钻出来投降了。
宋威没有杀王敬武,只是缴了他们的械,暂时关押起来。
只是估计宋威都不会想到,朝廷知道王敬武被俘后,不但没有命令原地处决,也没有命令派人押送长安,反而下了一道旨意,所有叛军都既往不咎,依然编入了平卢军中。不但如此,就连叛军首领的王敬武也没有被任何处罚,反而升官了。
叛乱之前,王敬武虽然说是平卢军实际的掌控者,但其实军职并不太高,只是平卢军衙内都知兵马使,都押牙而已。可现在,朝廷不但不追究他的罪责,反而任王敬武为青州刺史、金吾将军、甚至授从三品上云麾将军散阶,并任淄青节度副使,兼平卢军衙内都知兵马使。而王敬武的手下两大将,张蟾任正四品上忠武将军,齐州刺史,平卢军衙前兵马使。卢宏任正四品上忠武将军,淄州刺史,平卢军衙后兵马使。
其部下两万五千兵马,也没有被解散,依旧归于三人统领。
听到这个消息时,李璟一直以为是传旨宦官在和他开玩笑。
“张公公,这个玩笑可并不好笑。”李璟对着张泰的另一个养子张承功笑道。
负责传旨的张承功是张承业的兄弟,没有血缘关系的宦官家族兄长。三十多岁的年纪,白白胖胖的,摇着头道:“咱家岂敢拿此军国重事与大帅开玩笑,这是真的。”
李璟的笑容一下子僵硬在了脸上,这是真的,这怎么可能是真的?朝廷的人都是傻子,怎么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旨意。王敬武是叛军啊,如果说朝廷灭不了王敬武,与他媾和的话,这样的结果还有可能。毕竟河北三镇就是这么来的,可现在的结果是,宋威已经击败了王敬武,所有叛军被俘,不但王敬武与张蟾和卢宏都被俘,连后军的几万辅军都被俘虏了。而且他们的最后老巢齐州也被攻破了,这些人完全没有留着的必要。就算不杀他们,那也不能再把刀枪交到他们手上,更不能让王敬武等人还占据更重要的职位。
“大帅,家父让咱转靠大帅,这个决定是田令孜与卢携一意坚持的。王敬武任青州刺史兼节度副使,原天平军节度使薛崇也将出任莱州刺史,而原泰宁军节度使李系,将出任淄青镇行军司马。”张承功压低了几分声音,“薛崇和李系回京之后,陛下本欲治其罪,不过田令孜与卢携力保。而且两家都是京师功臣之家,李系与河阳节度使李涿,前昭义节度使李钧都是西平郡王李晟之孙。两家都找了田令孜,现在二人已经投入田令孜门下。据说,王敬武家族也是找了田令孜投诚,田令孜才会保下他们。”
话不说不明,一点却透。
来来回回,原来这又是出于权势争斗。
他成了淄青留后,田令孜棋输一招,不肯吃亏,便来搅屎。保下王敬武,还让他们担任了青州、淄州、齐州刺史,同时还领有两万余兵马。如此一来,王敬武劫后余生,以后自然是只能紧紧的跟着田令孜,并与自己对干到底。王敬武不是草贼,他本地方牙将,有田令孜全力作保,虽然这事让李璟有种哭笑不得、咬牙切齿的感觉,可这样的荒唐事并不奇怪。
至于薛崇、李系,这次因草贼之事,论罪的话是前途难保。投靠了田令孜,虽然贬职,但刺史和一镇司马也是不低的职务。
这个田令孜,还真是为了权势斗争,置一切于不顾了。这淄青镇李璟现在虽然拿到了手,可是淄青四州,四个刺史全是对头,连节度副使和节度行军司马都是对头担任。而且这些人不是空手来的,王敬武手上还有两万五战兵。
李璟很想骂娘,更想直接带兵去宰了王敬武。
但他克制了这股子冲动,他明白,也许田令孜正等着他动怒,等着他的这般反应。他要真敢带兵动了王敬武,田令孜损失的不过是一条狗,而他却要背负许多不利。抗旨是跑不了的,这会支摇李璟现在的形像,一旦皇帝对他起了反感,那局势可不妙。
李璟现在要做的就是低调发展,决不能成为出头鸟。眼下得到皇帝的支持,比现在就对抗朝廷,这两者的差别是巨大的。
张承功一直在注意着李璟的脸上表情,先看到李璟眼中的怒意一闪而过时,他甚至以为会如他猜测中的一样大发雷霆之怒。但这怒气只是一闪而过,瞬间李璟就已经恢复了平静,仿佛事不关已一样。这份变化,他深深的记在心里。顿时,对于先前义父对他所说的那些关于李璟的评价印入心中。
李璟确实有着远超表面年青的觉着稳重和冷静,怪不得义父如此的推崇李璟,甚至已经决意全心与李璟捆绑一起。
王敬武和他的兵都还在青州,宋威、康承诲、崔芸卿三人也还在青州。
让监军使张承业亲自前去招待张承功,特别挑了一批稀罕金贵的礼物,又送了不少的钱财,并给张泰也准备了一份厚礼后,李璟便把招待的事情交给了张承业。
黄巢虽然还没有剿灭,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在意这个到处逃窜的小贼。李璟虽然知道,黄巢很有可能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但他已经不想去管他了。相比于一个流窜的草贼,李璟现在最大的麻烦是田令孜,是王敬武,是薛崇是李系,甚至是契丹、高句丽人。
齐州历城刺史府,这里暂时成了李璟的议事堂。诸将到齐,齐聚一堂。
“兴绪,你怎么看?”见诸将都是黑着脸不说话,李璟便主动转头望向端着茶杯的李振。
李振沉吟了一下,说道:“田令孜这招确实很狠,完全不顾朝廷利益,收拢王敬武、薛崇、李系之流,这是要毁掉淄青镇的意思。我们得到了,他得不到,就要毁掉。王敬武当初没人支持,一个牙将都敢与宋节帅为敌,甚至起兵做乱。如今叛乱这么久,心更越更大,还有了田令孜在背后撑腰,手中又有几万兵马在手,他以后岂能老实听从节帅号令?听怕用不了多久,淄青镇又有一场叛乱了。不管如此,淄青镇乱定了,不管我们怎么收拾王敬武,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田令孜损失的不过是一颗可有可无的小棋子而已。”
郭承安也点了点头,“王敬武手上有两万多兵马,淄青四州刺史又全落到了他们的手上。我们现在打,打不得,一打就着田令降的招了,他肯定等着我们和王敬武他们火拼,一打起来,不管如何,都对我们很不利。可如果不除掉他们,这淄青镇就不可能真的掌握。不能掌握,就不能发展,做什么都会是无用功。”
李璟听的也不由的一直是皱眉,刚听到皇帝让他做淄青留后时,李璟确实有种兴奋不已的感觉。镇国军虽然不弱,可地盘太小,一个小小的登州,还靠着海。如果能得到淄青镇,那可是四州之地,更关健的是淄青镇的地利。占据淄青镇齐、淄、青,就等于占据了登州的门户,甚至等于是占据了整个山东的顶端,居有高屋建翎之势。不论是北渡黄河向华北平原,还是南下黄淮平原,乃至于向西,控制运河,这都是争夺一方霸业的根基之本。
可是现在,他知道自己高兴的太早了。田令孜不会让他这么顺利的,有一瞬间,他甚至很想直接出兵把王敬武他们全干掉,然后直接占据淄青镇,甚至把如今空虚无比的天平镇、泰宁镇一起全夺下。
但李璟马上清醒过来,以镇国军的能力,要拿下淄青、泰宁、天军并不难,甚至就算攻打感化、义成等镇,也能拿下。但这又如何,镇国军实力并没有表面上展现的这么强,镇国军数量太少。
一开始能闪击攻下诸城,但他守不住,支持不了长久的战斗。特别是眼下,大唐皇帝的号令还是能调动天下把的。
李克用父子的兵败就是前车之鉴,这个时候谁敢相互攻伐,谁就是不把皇帝放在眼中,谁就是那出头鸟,必然遭到群起围攻,最后渣到不剩下一颗。
犹如三国一样,在黄巾没有糜烂天下之前,朝廷的威望还在,谁也不敢乱来。但等到天子彻底的失去了威严,无法掌控地方的时候,那时才是诸侯混战之时。
李璟不能去做这个出头鸟,镇国军要想最快的发展起来,就不能成为众矢之的。不但不能成为众矢之的,还必须有皇帝的大力支持。
可是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这个名正言顺接手淄青镇的机会,李璟岂能就这样放过?
目光不经意间扫到末座的盖寓,他的职位很低,只是一个参谋,而且还是一个降将。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之上,他想要开口,却又犹豫。
“盖参谋,有话直说。”李璟对盖寓的智谋还是很欣赏的,盖寓这人,提的许多计划往往是那种超出普通范围的观点。
盖寓得李璟点名,在满堂数十员文武末尾激动的站起。先是拱手向厅中诸人行了一礼,然后才咳嗽一声道:“回大帅,卑职是有一言,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