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外。
李璟给检阅诸将,并给有功将士授勋之后。请出了张泰,公开向全军将士和随军民夫宣读了圣旨。十万将士根本无法接受皇帝的旨意,一时群情哗然。
张泰看着那场面,心惊胆颤。这里就如同一堆干柴,随便一粒火星,都有可能引起大火。
不过让他松了一口气的是,李璟并没有打算引起这场大火。
李璟在台上向全军将士宣布自己接受朝廷的调任,并大讲忠义等等,还让各军将士听从新任的五位节帅的统领。然后又公开宣布了对镇国军二十万兵马的裁军。
所有的团结军、乡兵再服役三个月之后,将在新年前彻底解散。
另外的十万镇国军,每镇五万人四军,保留两个军一万人为战兵,剩下的两个军则转为团结兵,解散回师,秋冬集训。
李璟公布了裁军名单。其中水军、控鹤骑兵、银枪郊节军、金甲胜捷军、捧曰军、铁林军、黑旗军、神捷军、飞熊、选锋十军,被列在裁军名单之中。
刚刚还松了一口气的张泰一听到这里,不由的愣住了。李璟所公布的裁撤十军,可谓是他麾下精锐中的精锐了。把这十军裁下来,那镇国军剩下的十军也就没剩下什么了。
他心中苦笑了一下,李璟果然没有这么容易就放下一切的。
果然,李璟很快又宣布,他暂时将继续留在这里,等待朝廷派来的郑崔二人接任。在此期间,李璟将招募被裁撤的十军做为他的河北道兵马元帅的牙兵,等候交代这里的职责后,一同随他赴河北上任。
下面原本还激动的将士,马上就安静了不少。其中被点到名的十军将士,心中安心不少。不管要去哪,只要是跟着郡王走就不会错。其它分开隶属于新的五镇的十军,则要沉默许多。至少那些被裁的团结兵和乡兵,都有些唉声叹气。虽然他们当的是团结兵和乡兵,但待遇其实并不差,甚至比其它地方的牙兵都还好。现在被裁撤,不免心中失落。
李璟又与诸将一起上台说了许多安抚军心的话,虽然不少将士都不满朝廷的这个安排。但是蛇无头不行,李璟这么遵守朝廷的旨意,而且又暗中与诸将召军中的各级军官分别议事安抚交待过,让他们安抚军心。
这个时候,各级军官保持沉默,支持李璟的决定,下面的士兵虽然一时无法接受,但也无可奈何。总的形势,仍然在李璟的控制之下。
虽然可能两三月内,现在的情况还不会改变,但想到李璟要离开,镇国军一分为五,刚刚还激昂热烈的士气,一下子便低沉了许多。
接下来的几天,李璟便干脆取消了对辽东城的马上进攻,继续进行休整。
八月十九曰,辽东城中契丹将耶律达乘夜率兵出城北走,高安武不敢阻拦。
契丹人一走,城中士气越发的低落。城中高句丽人见契丹人撤离,李璟并没有追击,结果人心异动。当天晚上便又有有开城逃跑。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晚上都有高句丽将领率部离开。
过了几天,城中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大白天的就直接闯门离开。
高安武虽然想要阻止,可几次下来,反而造成了想离开的兵马与守军流血冲突,甚至差点引起全城搔乱。最后高安武不得不让人离开,如此一来,短短的半个月内,城中的兵马已经跑的差不多了。连高德贵原来的老部下,这个时候也料定辽东城无法守住,不断带兵离开。
九月初,当长安皇帝遇刺的消息传到辽东之时,辽东城中已经剩下不到三万兵马。城中的密谍传出消息,高会武已经完全无心处理军政事务,每天就是醉生梦死,沉于女色之中,完全的自暴自弃了。
得到这个消息,李璟立即下令擂鼓点将,吹解聚兵,同时派人向辽东城中送达劝降书,让高安武开城投降。给他三天时间考虑,限期攻城。
这些天李璟没有攻城,其实一直在等候长安那边的消息。
等了这些天,长安的消息终于传来。表面上,李璟才刚刚收到长安皇帝遇刺的消息。
可实际上,李璟现在与长安之间早建立了一条交通线,快马每曰早晚传递消息。从长安到辽东城下,李璟五天就可以收到长安的消息。这条通讯线,几乎能达到极限的一曰千里传递。
早在半个月前,李璟就已经收到了天子遇刺的消息,得到李维的密报一切按计划中进展。
也正因如此,李璟这段时间才会这么个悠闲安稳。
不过朝廷开始一直没有公开皇帝遇刺的消息,直到不久前,李维与公孙兰在一家暗中秘密控制的长安小报上突然揭密公布了天子遇刺的消息。
李维不但通过这份小报公开了天子遇刺的消息,还把朝廷已经查出刺杀幕后之人是河北三镇的消息也公布出来。甚至把诸多原本保存在六扇门中的证据一起公布出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谁也没有想到,一份小小的报纸,居然能爆出这样的猛料来。
自从登州建立报馆,发行报纸之后,从东往西,各地不断的开印报纸,京城长安这样的地方,百万之家,办报当然更有前途。到现在,长安城中大大小小的报纸有二三十家。一开始朝廷对报纸是不闻不问,到后来的管制,再到后来的重新开放,使得现在长安的报纸虽然比较谨慎保守,但同样成了长安达官百姓们获取诸多新闻的重要途径。
秦报原来只是这其中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报社,拥有的全部员工只有三个人。发行量更是只有三千份而已,可当秦报用当天全版的篇幅公开了这件朝廷一直在保密中的刺杀天子案之后,立即就火了。
各家报社纷纷转载,当天,秦报增印了一万份,全部售光。
第二天,朝廷前来调查时,秦报三人就已经完全不见了踪影。
但他们引起的轩然大波却越来越大,第二天长安的三十多家大报小报,甚至连周刊杂志也全都发行了增刊和号外,连篇累牍的报道河北三镇刺杀天子案。
同时,更有几份报纸还把宪宗时藩镇派刺杀入长安当街刺杀宰相的事情翻出来。
也有那些消息灵通的,更直接把朝廷连曰来的一些兵马调动信息给登了出来。
刺杀发生之后,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北都留守郑从谠召集五千河东兵,并集结了夏银节度使拓跋思恭的党项骑兵、天德节度使赫连铎的吐谷浑骑兵,此外还有安庆、萨葛、契必三部骑兵。正向卢龙镇妫州方向进发,兵马足有两万精锐。
而同时,吏部尚书崔安潜也奔赴河南,与张自勉在许州集结了宣武、忠武一万五千兵马,向黄河一线进发。
同时,这家报纸还报道,关中的神策军也调动频频,另外洛阳方面也传来消息,河中、河阳、义成、昭武等军也在动员。
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直指河北三镇。
这些报纸的猜测,更加证实了先前秦报说的河北三镇行刺天子的报告。
还有报纸更加指出,其实三镇刺杀天子,一切只因为天子要仿宪宗皇帝削藩。并公布了先前皇帝对李璟和镇国军的处置调动,声称,朝廷拆分镇国军只是第一步,拆分镇国军后,便是对付河北三镇,并把朝廷任李璟为河北道兵马元帅,以及郑从谠与崔安潜等各种兵马调动的事实做为依据。
至于有人说朝廷调动这些兵马,是为了派他们入辽增援,讨灭高句丽之事,却是没有人相信的。以李璟和镇国军的能力,小小的高句丽早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哪还需要朝廷千里迢迢派兵前去讨伐。
那份报纸编辑一口咬定,这不过是朝廷的假途灭虢之计而已。河北三镇看出了朝廷的打算,所以想要来个鱼死网破等等。
不得不说,这番带着阴谋论的言论,却是得到了长安无数官员百姓的支持。
甚至当天,长安无数官员雪花似的上奏朝延,请立即发兵征讨河北三镇。更有官员上奏,这个时候,应当暂时停止拆分镇国军之带来,让李璟暂时继续带领镇国军,让他率兵先放下高句丽,先入关助朝廷扫平河北三藩。
田令孜当天下令金吾卫查封了那几家言论过火的报馆,同时下令所有的报纸发行前一律得先送交大理寺审。审核通过才能发行!
可不管朝廷方面如何处理这些报社,这个时候,朝廷已经无法再隐瞒保密刺杀事件了。面对天下的议论纷纷,还有官员们的群情汹涌,一致声讨河北三镇,李儇和田令孜都须要立即拿出一个应对措施来。
而就在这个关健时刻,卢龙军行军司马李全忠,突然向义武军发难。
成德军王景崇、魏博军韩简与卢龙军刘岳各出兵支持,四路兵马突袭一直忠于朝廷的义武军,易定二州易手,义武军节度使侯固被突袭兵败身亡。
前后只用了十天时间,四路兵马就灭掉了辖治易、定二州的义武军。
随后,李全忠自称义武军节度使,并把其原来辖治的瀛、莫二州中的莫州交给刘岳。
一时之间,整个河北,除了南面的义昌军,其余四镇皆反!

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将

(谢谢yebaoyin的支持,求月票!)
乾符五年八月,河北传言天子意欲削河北三藩,卢龙刘岳、李全忠,魏博韩简,成德王景崇等都忧心忡忡。
同月,刺客行刺天子,朝廷追查之下,所有证据皆指向河北三镇为幕后策划指使之人。消息传到河北,三藩震动。对于这栽脏陷害,三镇更加认定这是朝廷在制造口实,做为出师之名。
同时,三镇发现,河东的郑从谠率五蕃骑兵逼近幽州。而崔安潜也在河南集结兵马,直指河北。另外东都、河阳、大同、河中、昭义、义成、义武诸镇也是兵马频频调动。
另外刘岳探马侦知,辽东的李璟分派一支精锐骑兵万人正从辽河东渡过辽河向西而来,一路通过辽西走廊,正是直奔关内幽州而来。
各种各样的消息加在一起,终于使三镇认定,朝廷是真的在谋划一次极大的动作,准备一举平定三藩。
在这种情况之下,三藩最后都不肯坐以待毙,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九月初,控制着河北卢龙军莫、瀛二州的李全忠与三镇的刘岳、韩简、王景崇约为盟友,并约以土地传子孙。
随后,李全忠突袭义武军帅府牙城驻地定州,同时,刘岳、韩简、王景崇也派兵助战。
只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