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拢比坏美匆槐硇囊狻T炯柑烨拔抑皇侨ピ剂送拥募父龌锍に到袢胀矗床涣虾罄雌渌男值芴秸馐拢捕家黄鹜础1纠醋笠欢嫉男值芤簿筒坏桨倮春湃耍还绷鹾诠飞α松ν罚行┎缓靡馑嫉乃档溃骸耙蛏洗谓等绻壹倚值芎细瘢材芨沤黄鸬北匀庹趿搞},我便把四个兄弟也一起带来给老夫人拜寿,另外让大人亲自看看,考考他们。不成想,我带了我兄弟四人来,其它都内兄弟却也都和我一样,也都带了想要跟随将军当兵的兄弟族人前来。这一来,来的人就有点多了,都有差不多七百人了。”
事情确如刘黑狗说的一样,左一都的兄弟都是清宁乡的,自那天解散队伍各回家中后,他们拿回家的赏赐以及安家费都让村人惊讶,听说去了沙门镇当戍兵居然不但没有如传说般的苦,还有丰厚的安家费和每月钱粮,那些家中都在熬饥荒的村人们都坐不住了。纷纷打听了各种情况后,然后要求也去沙门镇。
正好随后乡里传出李璟要为母亲办大寿,众人也便想借着前来拜寿的机会,把自己的兄弟族人什么的让李璟见见。毕竟去沙门镇只要二百五十人,现在已经有了一百人了。众人都是同样的想法,结果到最后,来到村前的就出现了这近七百号青壮的队伍。李璟弄明白这前后的事情,面上却是忍不住笑起来。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他原本就定下了只在清宁乡招募乡党做为剩下的兵员,如今他还未竖起招兵旗,一下子就来了这六七百号的青壮前来参军,这自然是大好事。更何况,这些人还多是左一都士兵的亲族乡邻,招收这样的人入队伍,能让他的队伍凝聚力更高。
“虽然沙门镇只能再招一百五十人,不过既然来的都是诸位弟兄们的乡亲,那参军一事稍后再说,今天就先一起喝几杯寿宴之酒。”李璟转头对张承宗道,“你马上回去通知声老村长家的王娘子,让她再马上准备酒肉。如果料不够,就派人马上去赤山采买一些。”
刘黑狗忙道:“将军,可不敢,俺们只是些粗人,却不敢去村里打扰了寿宴。俺们还是分批进村给老夫人拜寿,然后先回家,明日再来由将军检阅挑选?”
“来的都是客,正好家母大寿,看到这么多人心里肯定更高兴呢。都进村吧,大家就按原来都中的队伍,各领了自己带来的人,陆续进村吧。”这拉声望的时机,李璟可是不愿意错过的。清宁乡做为乡里,李璟可是打算今后如果扩军的话,还要多用同乡。
听了李璟的话,刘黑狗也是马上笑着回去,然后按照原先在都里的情况。左一都的士兵都领了自己带来的人,然后按原先的队伍编制,一伍一十的合在一起。原来的一伙扩成了一队,近七百号人,给分成了十个队,按次序一一进村,倒也并不显得人多杂乱。李璟就站在村门口,对着进村的老部下和他们的亲人都是认真的打着招呼。一边却也在心里评价着他们带来的这些年青人,来的多数都是青壮,年纪大的可能有三十多岁,年青的也有就十六七岁的。虽然不少人显得有些饥瘦,但那身子骨架却还都不错。
等到老部下都带着自己的人进了村后,村门外头居然还剩下了一伙人。李璟有些诧异的打量这些人,这伙人加起来估计也就五六十人,可却分成了两拔。一批是由一群穿着短褐绔裤,手中提着齐眉棍棒,腰间还佩带着铁剑的护卫,这些人并没有跟着进村,依然留在原地,牢牢的护卫着两辆比较豪华的双挽马车,另外后面还有着一排十辆驮车。而在另一边,却是一个青衫幞头的年青公子,他身边也有着几个护卫,并且身后同样停着十架驮着物品的马车。
只一眼,李璟就已经看出,这些人明显不是和刘黑狗他们一起来的。看样子倒像是先前皇甫县令他们那批人,难道是来送礼的乡绅商户?
这时前面马车帘掀开,下来一个面如冠玉,衣饰华丽的年青公子,身上穿的是月色丝绸交领右衽,外面还罩有一件大袖对襟。腰间一条白玉带,上面还系着一面玉璧。他的头上戴的不是幞头,而是一顶正面看上去像是一个元宝剖面一样的平巾帻。宽大的大襟衣袖下,腰间佩着一把三尺嵌玉金丝手柄长剑。
看到这身装束,李璟都有些微微愣了一下。观此人装束,绝对是非富即贵,甚至不是一般的贵。而且这人身上有种自然而然的傲气,贵气,似乎是与生而来的。他给李璟所带来的感觉,似乎只曾经在崔芸卿和李汭的身上感受到。那年青的贵公子下车后径直走到了后面的那辆马车前,态度恭敬的掀开帘子。
马车帘子掀开,李璟并没有马上见到车中的人。一只手从车中伸出,轻搭在了那年轻贵公子的手臂上。那是一只很白腻,然后略显丰润的手,几层华丽的大袖口下露出的一小段手腕。这只手先伸出来后,然后马车里的人才慢慢的出现。饶李璟心里早有准备,可看到这人后,仍然是微微一愣。那个有着一双那样一双美丽之手的人,居然是一个老人,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妇人。

第97章 韩家公子与萧家小娘子

马车上下来的这名妇人衣着素淡典雅,却又气质雍容高贵。虽然满头银丝,可面容却白皙红润,看似倒只有四十左右,尤其是那头银丝与她身上的素淡典雅衣裳和她那雍容的气质搭配起来,更是相得益彰。随着她同下马车的,还有一个二八年华,衣裙华丽,如月下的蔷薇,美丽可却又带着刺。
那妇人下了马车后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正不知道如何开口的李璟,轻笑道:“你就是李家三郎,翠娥的孩子吗?”
一旁的那个高挑的少女回道:“没错,这位就是李璟李季玉,今年刚刚加冠,先前入登州团结军中,后来得青州崔氏的崔芸卿和关中于家于琄收为门生,初为登州团结兵队头、将头,现在已经转为戍军沙门镇镇将。‘“看着倒是丰神如玉,神采飞扬,果然一表人才。”雍容贵妇颔首对着李璟赞赏的点头。
李璟站在一旁,倒是有些弄不清状况。这几人乘坐华贵马车,孔武护卫环绕,又都是衣着华贵,气质不凡,一看就知道不是李家以前的亲戚朋友。而听她们一出口就把自己的前后情况都说的清楚,想必也是有备而来了。可那个贵妇人所说起的翠娥二字,让李璟又有些迷惑起来。翠娥二字,乃是李璟母亲韩氏的名。这个名字少有人知,王李村人平时也多呼为李韩氏,或者秀才娘三郎娘等,但从不会有人叫翠娥。李璟也只是偶然得知母亲的名字,可现在这贵妇人却是如何知道的?
心中转了一圈,李璟有些犹豫的上前拱手行了一礼,“敢问老夫人可是韩家人?”那贵妇人闻言微微一愣,然后抬手掩嘴轻笑。也不答话,只是挥了挥手:“一别三十余年再未重逢,我都等不及再相见了,李三郎,前面带路吧。”
李璟这时也顾不得询问了,便转身在前引路,顺带也一起邀约另一边的那个年青男子一起进村。虽然贵妇人没有说出身份,但李璟已经凭她话中透露出的几处信息,暗中猜测出这贵妇人很有可能是母亲的亲人。再把年纪和对方的身份一拼凑,李璟便已经猜测这贵妇人很有可能是母亲当年还在韩家时陪着一起诗书的那位韩家主家小娘子了。
一行人很快进了村,望着村里搭起的那高高的戏台,摆起的长长流水宴席,还有诸多穿绿着青,官员乡绅,众多领里前来为李母祝寿,那贵妇人居然也不由的眼睛湿润。
恰此时,李璟母亲刚由林威等一众女子女婿接出家来,到了临时搭起的棚下正中安坐,开始准备接受诸人拜寿。贵妇人离着还有十数步,已经看到了李母。
“翠娥!一别三十年,你也儿女满堂,福气风光啊。”贵妇人这话中气十足,一下子如惊雷一般引得满座都惊。正安坐着的李母听到有人叫她名字,慌的立即站起身来,抬头仔细向这边望来。却看见儿子李璟带着几个衣着华丽贵气之人在那,其中一个满头的银丝,面容依稀还有几分熟悉。
“是…是…”韩氏嘴巴不断翕动,可却总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贵妇人走近前来,眼睛已经落下泪来,一把拉住李璟母亲的手道:“翠娥,我是翠英啊,一别三十余年啊,没想到今生还能再见。”
李璟母亲也拉着韩翠英的手哭道:“七姐,真的是你啊。”
原来这贵妇人却果真就是当初李璟母亲还未出嫁时,陪着一起读书的韩氏家主的女儿韩七娘,名叫翠英的。当初韩氏父亲在李璟祖父身死十多年,李家从青州搬到文登十余年后,都还没有忘记早年订下的儿女亲事。在女儿到了婚嫁年龄之后,主动的寻到了文登李家,然后把女儿嫁到了文登。因那时李家已经家道中落,家里并无多少资财,嫁的就有些匆忙。韩氏走前都没来的及与韩七娘话别,之后相隔不到半年,七娘却也嫁往兰陵萧家。
萧家和韩家一样,都属于晚唐的顶级高门,虽然还不能与山东五姓和关中四姓这等最顶级的高门相提,可却也曾被称之为晚唐时的第七大高门士族,论起来比起韩家的名望还高。在唐朝萧氏拜相者达10人,韩七娘所嫁的正是萧岿一支,前后有八人入相,时人称谓的“八叶传芳”。
三十多年一别,韩氏远嫁萧家,后来又跟随丈夫迁至扬州。初时她也曾写过信回萧家问过李璟母亲的联系,只是韩氏的父亲在女儿嫁出去后不久,就搬离了青州在外地为官,后来不久更是客死他乡,韩家主家便不知了李璟母亲的下落音信。
两个失散多年的姐妹都是一番哭诉,良久才情绪安定下来。韩七娘道:“一别三十多年,不料还有再逢之日。”然后说起她早七年前就丧了夫,膝下有三子三女,其它儿女都已经成家,唯剩下身边的这个叫玉楼的二八女儿还留在身边。因久居江南扬州,韩七娘有些思念起家乡家人来,三月前便带了玉楼家仆乘船沿运河北上。在青州家中,无意间听人说起新上任的节度行军司马崔芸卿有个在登州收的门生,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