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9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拉动了秦藩境内上万家的工坊接到生意,让这些工坊主都赚了一笔,同时也让这上万工坊里百余万的工人们也挣到一笔钱。同时,这些工坊挣钱后向秦藩交纳了大量的税赋,而那些工人的收入大增,同时也大大促走了其它商业的销售。总而言之,李璟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法,不但建起了一座庞大的燕京城,使之成为展示秦藩实力威严之地,也成为了李璟将势力牢牢钉在河北,北顾塞外,南俯河北,西顾河东,使之这里成为秦藩牢不可破的一个超级要塞堡垒,保护着秦藩的东北和山东大后方。”
“而且,李璟还神奇的直接赚了八千万,用以支援秦藩这些年的连续不断大战。同时,后面还赚了更多的税收。又吸收了更多的流民,让他们有了安身立命之地。”
杨复光都已经有些麻木了,叹道,“远远不止这些,看看这座崭新的燕京城,如今同样已经超过了百万人口。有这样一座燕京城在,河北和河东的藩镇,永远无法和秦藩对抗。李璟此人,确实太过神奇,他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燕京城,河间城,估计下一步,李璟还会在河北南部以及代北之地也建筑起一座巨城吧。以点控面,最后连线成网,李璟这是在构筑一张天网地网啊!”
杨守亮却一直在寻思着李璟是如何不花一文钱建起一座超级大城,且还能赚上八千万的。看着杨复光闭上眼睛,他便悄声的问着兄弟杨守义。杨守义只是告诉了他几个字,“房地产,商人!”然后便任由他在那里抓耳挠腮,百撕不得骑姐了!

第963章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李璟没有刻意向杨复光展示秦军军威,但仅仅是一座燕京城,就已经让杨复光明白,这次的谈判可能会更加的艰难。果不其然,在那富丽堂华,辉煌耀眼的宫城里,李璟丝毫没有和他绕弯子,而是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孤知道杨公此次前来的目的,在这里也就不绕圈子了,我干脆的开门见山的说吧,若杨公想要孤放弃册立新皇也并非不可以,但若要孤放弃这个打算,就看杨公准备拿出什么样的诚意来了。”李璟端起一盏琉璃茶杯,拿着杯盖轻轻的撇着茶沫,一脸轻松云淡风轻的说道。
会面的地点在奉天殿,杨复光一方是杨守亮和杨守义两个义子陪同。而李璟这边,则是政事堂会议的省阁府院的诸重臣们。
杨复光本来一路上想了许多什么忠臣大义之类的话,准备在今曰劝说李璟放弃册立新帝,却没有料到,李璟居然如此直接,连半点的门面功夫也不做,直接就开门见山的说到了此次双方的目标上来。
准备好的说词完全失去了作用,杨复光稍愣了一下,也很快明白过来。李璟如今,确实有这份实力说这样的话。
“不知秦王想要什么条件?”
既然自己的计划完全被打乱了,那么杨复光也很快的就调整了一下,打算放弃在长安和兄长杨复恭所做的计划。这一路上所看到的一切,让他对秦藩有了一个新的了解,而今天李璟这种直接的态度,更是让他明白,原来的筹码完全不够。李璟是直接的,来不得半点虚的,虽然李璟现在表示愿意放弃拥立新皇,可这是在他们能拿出让李璟心动的条件交换之后。如果他们不能给予李璟想要的,那么以李璟的实力,他随时能拥立一个新皇。
他打算先探探李璟的口风,看看李璟有什么样的条件。
“哈哈!”李璟一阵哈哈大笑,看了杨复光一眼。
后世史书评价杨复光,将其称为晚唐最为忠义的两个太监之一,另一个则是李璟的内侍司总管张承业。而且与张承业相比,杨复光此人不但史书上称其忠义,还对他的军事才能极为称赞。称其有军事才能,有谋略,能临危不惧,并且还爱护士卒,并且不以权谋歼利,在晚唐的诸藩镇军队之中有极高的威信。特别是他既出身于晚唐宫中的权宦世家,同时又累镇藩镇,并且在各地的叛乱之时,对镇压叛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倾颓的唐王朝,更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对于这些评价,李璟认为还算是公正的。当然,这在李璟看来,其实同样也是利益的选择。杨复光早年只是一个福建的穷困小子,家贫被迫送入宫中,然后就拜在了宫中权宦门下做义子。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和李唐利益相连,捆绑在一起了。
维护李唐王朝,也就相当于维护依靠于李唐而生的太监们的利益。太监与其它人不同,既没有文臣们那样的家世,也没有藩帅武将们那样的强势,一个太监,哪怕收了八个节帅当干儿子,他自己也只能居于幕后,永远不可能走到台前,坐上皇位。在这个时代,太监,是有很大的局限姓的。这也正是哪怕如当初田令孜如此权势熏天之时,也一样得借助天子才行一样。杨氏兄弟虽然也扶立李晔立了一个新朝,可他和李璟相比,受到的限制太大了。李璟可以随时策立新皇,甚至随时可能干脆建极登基,可一个太监就不行。没了李唐这面旗号,也不会真的有藩镇将士们会继续跟随一个太监。
从这方面来讲,这次的谈判其实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李璟既可以马上拥立新帝,也可以暂缓拥立,甚至自立为皇。他就是拥有珍稀货物,待价而沽的那个卖方,而一心想要维持长安朝廷,哪怕明知道李璟就算答应现在不拥立新帝,也不过是缓一时之急而已,他也别无选择。李唐王朝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倾颓。就如同安史之乱后期一样,虽然看起来李唐收复了旧山河,可实际上叛军的实力依然强劲。李唐王朝不敢继续打下去,只能“招降”叛军,实际上却是等于承认河北藩镇的实际割据。
如今的杨复光和长安朝廷也是如此,十八藩镇趁李璟不在家突袭秦藩,可结果却是连人家一座城也没拿下,反而被李璟只招纳了几支叛军就把豫西打成了一锅粥。真正要想用武力打服李璟,这是不可能的,起码是现在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但打不服李璟,还得防止李璟要来打服他们。因此,谈判,安抚,就成了唯一手段了。
只要能让李璟哪怕是表面臣服于长安,这也对于新朝意义重大。先稳住李璟,然后去稳固各镇,重新建立起新朝的威信。
“孤的条件只有两个,第一,此次诸藩无故进犯我秦藩边界,毁我庄稼,夺我粮食,抢我人口,这种挑衅行为实在是不可原谅。因此,做为此次犯边藩镇的首谋者李克用和朱全忠二人,朝廷必须将他们交由我秦藩处置。另外,做为对我秦藩边境劫掠的补偿,朝廷须将河东镇和宣武镇划归秦藩,另外其中成德和魏博数次反叛朝廷,攻击我秦藩,因此,朝廷须允许秦藩对成德、魏博讨伐,此外,除了河东和宣武以及魏博、成德这四镇,其实进犯秦藩的十四镇,每镇须向秦藩补偿损失五百万贯,并且将所有劫掠的秦藩百姓全部归还。”
李璟慢慢升出一根手指,缓缓的将自己的第一个要求提了出来。
他的话不急不缓,可却已经让杨复光那张白脸越来越黑,越来越青。他早知道李璟的条件绝不会简单,可却想不到,李璟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条件了,这是好多个条件,而且一个比一个过份。首先李璟要求长安把李克用和朱全忠交给秦藩处置,这就等于要这两人的命啊。这倒不是说杨复光收了二人为干儿子,就舍不得他们了。若是真的送出两人能换来两边停止干戈,他倒是不介意的。可关键是,这种可能姓极小,而且朱全忠和李克用可不是一般人,李克用如今是河东节度使,朱全忠是宣武节度使,而且朱全忠还通过他哥哥朱存控制着金商镇,甚至还控制着陕虢镇,朱全忠这个李璟曾经的马前小卒,黄巢的反军大将,如今可是手握着河南汴河以西大半个豫西的地盘,势力在长安新朝诸镇中也能排到前三。李克用更是跟李璟打了多年,哪怕一直被李璟击破,从来没胜过,可这样的悍将,怎么能随意送掉,将来还如何与李璟争斗?
光这两个条件已经让杨复光无比难过了,更何况这还只是李璟第一个条件之中的第一条而已。李璟的胃口可不止如此,他居然还要朝廷把河东和宣武二镇,并且还要让朝廷同意他光明正大的吞掉魏博和成德二镇。至于最后一条让其余十四镇每个出五百万赔款和返还秦藩被掠百姓之事,他倒并不放在心上。返还百姓之事不难,至于赔钱,而且还要赔这么多,他倒觉得这只是李璟的漫天要价,好让他就地还钱而已。
可不管是交出李克用、朱全忠,还是把河东和宣武划给秦藩,都是让他们难以接受的。就算是河北的魏博和成德这两镇,如今也是他们兄弟俩好不容易才拉拢到长安新朝这条船上来的。他们的位置正好在李璟南下的位置上,十分重要,是李璟进攻豫西的一块挡块。李璟要是一口吞下了魏博和成德,那洛阳还能守的住?
“秦王,你这也太狮子大开口了,这难道就是你的诚意?”杨守亮怒气冲冲的质问道。
李璟只是微微笑着,理也没有理杨守亮一眼,而是直接将目光望向杨复光,“莫非杨公也是如此态度?若真是如此,那就没什么可谈了,杨公来找我谈判,又让我提条件,我按杨公所请,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可你却又如何一口回绝,这就是你们的诚意吗?”
说着李璟端起茶杯,内阁新首辅罗隐立即起身上前一步,伸出右手一展:“杨公请随某来,殿下为杨公安排好了钓鱼台宾馆入住!”
这个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端茶送客,摆明李璟不想谈了。不管这是不是真的,但起码李璟把这态度摆出来了。杨复光心里暗暗吃苦,李璟太强势了,一点余地也不给。今天自己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咽了,要不然,这事还真有可能就此谈崩了。
“秦王且慢!”杨复光起身对着李璟先是行了一礼,然后道:“犬子不懂礼数,冲撞了秦王还请见谅。”说完瞪了杨守亮一眼,让他给李璟赔罪。杨守亮不甘不愿的起身给李璟赔了个不是,李璟的脸色马上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