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春之歌-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着急。我看看外边有人没有,回头说给你们。”
这是两年前的秋天,在一个黑漆漆的夜里,又是大风又是大雨。这时,任老头是清风店小站上的扳道闸工人。半夜里,他刚把一趟车送走了,回到铁道旁边他临时休息的小屋里,烤干衣服想睡会儿觉。忽然他的小门吱吱响了,跟着踉跄闯进一个浑身是血的年轻人。这下子可把老头吓一大跳,这样大风大雨的夜里,这是人还是鬼呀!他吓得还没张嘴,那个奇怪的年轻人说了话:“大伯,救救我!外面有人追……”
“你是土匪吗?”老头惊魂不定地问。
那年轻人摇摇头,惨白的脸上还带着笑:“不是!”
“那,那,你是什么人呀?你不说清,我可不敢留。”
青年人拉住老头的手无力地摇晃着。他的手像死人一样冰凉。
“我是小学教员。我们不是为自己……国民党抓住我要送我上北平,我逃跑……受了伤。”
就在这一霎间,老头看出这年轻人多么像他的大儿子任玉彬呀!——长的像,说话也像。他曾经有过一个大儿子,也是铁路工人。“二七”罢工之后,在郑州叫吴佩孚枪毙了。他活着时,参加了共产党,老头反对他,他常说他们不是为自己。他说:人光为自己活着是没有意思的。现在这年轻人也说不是为自己——那么,他也是个共产党吧?于是,老头留下了他,给他脱下雨和血凝成一片的衣裳,把他被枪打伤的胸部用自己的裤腰带捆扎住,然后又把自己身上的一件干衣服脱下替他换上。他想留这年轻人藏在这屋里,等雨停了再走。可是年轻人摇摇头说:“老伯,谢谢你,不用了。能够换上你的工人衣裳我就能逃走了。我还有好些事情要做呢。……你姓什么?我忘不了你的!”
那年轻人像他来的时候一样,匆匆忙忙地打开屋门冒着大雨走出去了。不,爬出去了。老头光着身子送他到门外,还没等进来,忽然那年轻人又爬了回来。在大雨中他痛苦得歪扭着脸,声音微弱得刚刚听出来:“我的伤很重。大伯,我恐怕活不成了。我不愿死在你这里——连累你。请你留下我那血衣,将来有机会——我虽不是个共产党员,可是也请你转告我们的党,我已经为无产阶级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叫赵毓青,河北博野人……”
老头站在雨地里,望着茫茫黑夜的无尽头的远处,眼泪簌簌地往下流。他的儿子,他的亲爱的大儿子也是这样一个直到最后一口气还在念着共产党的人呵。……
“赵毓青!”道静轻轻喊了一句,就被泪水咽住了。
“你们要是共产党,就把这件衣服收起来。”老头的眼睛红了,眼泪直在里面打转,“早先我为什么不叫你讲……”他看了道静一眼,缓慢地说,“因为我大儿子——我大儿子也像赵毓青一样死了。我怕老二还走这条道。可是后来我明白啦——我常坐在台阶上听着,慢慢地什么也明白了。”
大姐默默地看着老头儿。道静却抱住那件血衣坐在床上发呆。老头儿惊异地盯着这个奇怪的姑娘:“这,这是怎么回事呀?”他怔了一会儿,呐呐地、半吞半吐地低头看着地对道静“母女”又说:“他大婶、大姐,还有句话说:以后有什么用得着我们爷俩的地方,我,我能豁出命去……我要为我那大儿子报仇,为赵毓青报仇……”
道静擦干眼泪,走到老头儿的身边,想拉老头儿的手又有点不好意思。沉了一下,她笑笑,大眼睛闪烁着一种深沉的、热情的光芒:“大伯,我今天才明白您——您,您真是个好人呀!”
“我今天也才真正明白了你们娘俩……”老头儿也笑了。
他多皱的瘦脸第一次露出了衷心的欢喜的笑容。
(第二部第二十六章完)

第27章

不大宽敞、有些幽暗的厨房里,王晓燕的母亲正站在高大的灶前匆忙而又有条不紊地炒着菜。她端秀的脸上的细碎皱纹,被通红的炉火映得格外明显,但是就在这些明显的皱纹中间却掩饰不住地露出了她衷心的喜悦。她炒着回锅肉,放上了辣子和青蒜,锅里立刻散发出一种冲鼻的香气。就在这一霎间,她像想起了什么极端重要的事,扭过头对正在身旁忙着择洗蔬菜的女佣人陈嫂说:“陈嫂,你知道今晚上谁来我们家里吃饭吗?”
“不知道呀!”陈嫂眯着细眼狡黠地一笑。这一笑显然说明她是知道的。
“晓燕已经是大姑娘啦,恐怕不久就要做新媳妇……今晚,先生和我要招待她的爱人在家里吃顿饭,谈一谈。还有范教授、吴教授作陪。陈嫂,你看这个人不错吧?——很老实,很有学问的人呢。”
“太太,不错!不错!”陈嫂顺口恭维着,“我一看就是个好人……大小姐也该结婚了——她今年二十三了吧?要在我们乡下,十五六上就有了婆家,像她这大年纪孩子都好几岁了。”
“女学生比不得乡下姑娘。晓燕是个有志气的孩子,陈嫂,做娘的着急,她可不着急呢。这么大了第一次交男朋友……”王夫人一边熟练而敏捷地安排着各种菜碟,一边笑着同陈嫂谈起她近日来一直挂在心头的大事,“她明年大学才毕业,她说毕了业才同郑先生结婚。可是,陈嫂,你看出来没有?他们俩现在就好得离不开了。”
陈嫂是个中年的机灵的农妇,她冲着满脸幸福的王夫人也高兴地笑了笑,不慌不忙地叨叨着:“太太,这么说,您快该抱外孙了。抱外孙在我们乡下可是老太太们的一件大事呀!
红糖啊,鸡蛋啊,外孙生下以后的垫子、褥子、小衣裳、小裤儿、小帽儿啊,姥姥家要全全圆圆地给他治下一整套。要不,日子艰难的人家就是不愿养闺女。养下小子顶门壮户,养下闺女赔钱货……”说到这儿,她忽然发觉说话说走了板——
她的主人家里正是只有三个闺女而没有儿子,可怎么能说是赔钱货!于是这灵巧的女人赶忙改了口:“乡下人是这样,大地方的姑娘可就不这样啦。像大小姐有学问有本领,将来孝顺父母养老送终还不是跟儿子一样吗?”
王夫人侧着头好像听陈嫂说着,其实她并没有听清她说些什么,心思早飞到正屋里丈夫、女儿所在的那边去了。在正房做为客厅的外屋里,他们的未来女婿郑君才、女儿晓燕和另外两个朋友范教授吴教授,还有晓燕姑姑王彦文都围桌坐着,吃着、谈着。整洁而凉爽的房间里,明亮的大玻璃窗上,挂着洁白的窗纱,这里一切都是安静而舒适的。
宾主慢慢喝着酒,王夫人亲手烧好的菜肴,由陈嫂一样样地端了上来。清癯瘦弱的范教授坐在上首;矮胖、圆头好像一个大西瓜的吴教授和王鸿宾教授分坐在他的两旁;王彦文坐在哥哥旁边,晓燕和戴愉两人紧挨着坐在范教授的对面。
“我说,郑老弟,你在哪个学校读书?”吴范举教授呷了一口白干酒,用手帕揩了揩亮亮的圆头上的汗珠,笑着问。
戴愉今天打扮得很整齐。他穿着一套蓝色哔叽秋装,平日总是有些蓬乱像硬毛刷子的头发,今天向后梳理得整齐而光亮。他鼓着金鱼眼睛看着问话的吴教授,刚刚要回答,王晓燕悄悄地把他的衣角一拉,他会心地使人毫不觉察地瞟了晓燕一眼,回答道:“清华。吴教授。”
“清华?……好啊,那是个好学校呵!”吴教授把大拇指冲着晓燕一伸,哈哈笑了。这个人的性格有点儿像王教授,爽朗而直率。但似乎比王教授更富于幽默诙谐的情趣,也更加健谈。他吃了一口辣子鸡连连赞赏着,“鸿宾,嫂夫人烧的菜我是非常欣赏的!非常欣赏的!不管什么材料,就是一块臭豆腐、一根烂萝卜也好,只要经她的手一烧,立刻味道非常——味道非常……”他把头扭向范教授连连点头道,“老范,你是不常来,我每个星期至少要有两次,不,两顿,非在鸿宾这儿吃饭不可,所以我同这位郑老弟早就见过。”直到这时,他才想起刚才是同郑君才在谈学校来,怎么七扯八扯又扯到吃饭上去了。于是他用拳头连声敲了两下桌子,眨动两下眼皮,又继续了刚才的谈话:“请问你,你们的《清华周刊》都是哪些同学在主办哪?
办得好!好!”不等回答,他又把大拇指冲着范教授和王教授一伸,老范,老王,你们看过没有?最近我是每期必读。别看是学生们办的,可是,那里面的内容,那里面的见解,当之全国的大刊物而无愧!我看比《读书生活》有些地方还要高明……‘不平则鸣’,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大声疾呼——革命、救国。我是年岁到啦,老而无用啦,然而忧心如焚则还不能自己也……”他连连摇着头,小眼睛露出了忧愁的光。又喝了一口酒,才好容易停止了说话。
这时王夫人解下了漂白围裙,穿了一件灰色的呢料旗袍,安详地走进屋里来。吴教授看见了,第一个站起身来招呼,又开了话匣子:“秀嫂,来,来,多谢!多谢!我刚才还在夸你炒的菜好吃。就是一块臭豆腐,只要一经你的手,也立刻美味异常。享受美味,这也是人生一乐……好,好,坐下吧,一起来吃!”
晓燕给母亲搬过一把椅子,王夫人坐下了。她温存地看着丈夫和朋友们微微一笑说:“没有什么好菜,随便吃一点,”她特别看了戴愉一眼,伏在他耳边关切地轻声说:“饿了吧?多吃一点!”戴愉不好意思似的看着这位慈母点头一笑:“谢谢。你受累啦!”
“不。”王夫人用手在他肩膀上轻轻一拍,看着旁边的晓燕笑道,“晓燕可是不会烧菜呢。将来,我来替你们烧菜好吧?看,吴教授总是抬举我。”
“秀文,你也来喝一口!”王教授好容易找到吴教授住口的空隙,举起酒杯拿到妻子面前,“今天为了君才、老范、还有咱们的话匣子老吴和彦文,你可大大地卖了力气。好!酬谢你一杯!”
王夫人接过酒杯喝了一点,吴教授立刻也举着酒杯赶了过来,“嫂夫人干一杯!为你们夫妇,为晓燕和君才的幸福……来,晓燕,老伯也敬你一杯!”
晓燕今天真有些像新娘似的羞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