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女首富:张茵-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茵的大儿子在美国哥伦比亚读硕士,MBA已经毕业了。张茵从小就给儿子树立目标、培养其独立性和责任感,因为在她看来,这是为了将来发展百年基业所必备的素质。

教给儿子真才实学

功成名就、财源滚滚的富豪们如何培养自己的下一代,一直是一个惹人关注的话题。在局外人眼中,富家子弟在钞票堆中长大,肯定一辈子不愁吃喝,娇生惯养,无忧无虑。的确,有些富家子弟仗着父辈的财富和权势,挥金如土,骄奢淫逸,逍遥一生。然而,有些富家子弟却能够超然于父辈的成就之外,追寻自己的理想,创造充实的人生。这些都得益于富豪们的言传身教。

张茵也知道事业和家庭不能都兼顾得好的道理,有得必有失,事业心太强的她,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生意上面。小儿子出生才一个月就要出差,作为母亲,张茵当然非常难过,“在飞机上我自己会掉眼泪,觉得孩子太小我就离开他了。但我这个人事业心太重,觉得我干不完活,就不能回去,对自己的定位可能太高。”

不管在什么场合,张茵在谈到自己的儿子时,总会眉飞色舞,非常高兴。张茵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也为自己忙于事业无暇照顾儿子感到愧疚。对事业的追求让张茵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也许,张茵也把这种定位放在了教育自己的子女上面。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是富豪们的家教方略之一,张茵也不例外。她非常注重对孩子金钱观念的培养。财富是上辈血汗的积累,子女不可有依赖心理;要想获得财富,就得像上辈们那样艰苦创业,辛勤耕耘。

玖龙纸业上市时,作为主席的张茵带着年仅24岁的大儿子进入董事局,安排他做独立非执行董事,这种做法曾一度被人们质疑。因为大儿子年纪甚轻,学业又未成,这么快做上市公司的董事,难免让人对其能力和资历生疑。但张茵自己却心里有数,儿子在自己的教育下,为人处事比较成熟,人品也好,学历也高,唯一欠缺之处,便是没有社会经验,加入上市公司就当是实战,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职务,按常例在年底应该有近60多万元的收入落袋,但是当年玖龙纸业的年报显示,张茵的大儿子在玖龙只是做“义工”,分文收入都没有。而且大儿子的表现十分出色,完全没有以阔少爷自居,让张茵很是欣慰。张茵此举当然不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能力,更是从另一个侧面教育他,管理一家公司是不容易的,自己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之后得来的,你如果想收获财富,就必须为此付出努力才行。

中国女首富—张茵 第二部分 第十章  平常女人心(2)

英国报业巨子罗伯特?麦克斯维尔在他的两个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曾对他们说:“尽管我现在拥有20多亿美元的财富,但你们不要有任何奢想,将来也不会让你们继承这笔财产。”这使他的两个孩子自小就摆脱了对父辈金钱的依赖,所以更加发奋努力,终于靠自己的真正学识和水平成为麦克斯维尔的得力助手。

张茵同样希望,自己的儿子能靠自己的真才实学继承自己的事业。

由于张茵从小的灌输,她的大儿子对造纸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假期时还会到工厂实习。张茵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总结说,“教育孩子就像经营一家公司”,甚至是比经营公司更大的工程。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张茵教育孩子的方式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种方式其实得益于张茵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小时候的张茵,家中兄弟姐妹8人相互照顾,尽管生活清贫,却对张茵的一生影响深远。“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使我养成了后来爽直独立的性格。他们总教育我们兄弟姐妹不能占人家小便宜,对人要有礼貌,要学会推己及人,理解别人。如果我们在外面和别的孩子打了架,他们从不去骂别人,只会回来教育我们。虽然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却能让我们8个兄弟姐妹都非常孝顺,我觉得这是我父母最成功的地方。”

张茵坦言父母对她的教育也影响了她后来对自己两个儿子的教育。“我觉得教育孩子要考虑怎么让孩子接受家长的威严,并达成相互尊重。同时,要从多个方面,多层次地启发孩子的思维,试图和他们达成理解,这样才能和孩子沟通。”

张茵回忆说,有一次,她的小儿子初中毕业,要在家里办一个庆祝派对。他班里有个同学老是欺负他,他就不想请那个同学来。张茵当时在外地出差,连给儿子打了三天电话,跟他说:“你一定要请那个同学,必须通过这种方式感动他,化敌为友。人不能记仇。”儿子考虑了两天以后,终于还是请了那个同学。结果现在他们还真成了朋友。

“所以我总跟孩子们说,做人不能自私,要大方,这样你才会舒服。”这一点,张茵和李嘉诚的育儿经验不相上下。李嘉诚在谈到对子女的教育时,也特别强调了教育孩子如何为人处世。他认为,在教导子女时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使现在他们长大了,也应该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教如何做生意,因为真正重要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李嘉诚也同样很注意对儿子的早期教育,他严格要求儿子艰苦朴素、不讲排场,要他们注意树立自己事业上的信誉,恪守承诺,而且他要儿子为别人着想、不贪图小利、勤劳肯干、务实奉献。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大课题。在张茵看来,培养孩子,不管将来是接班人,还是走向社会,都要从小去培养,而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

“富二代”接班

和大部分富豪一样,张茵也同样面临着“富二代”接班的问题。对此,张茵说,“如果我要从现在的事业中退出,我一定会先将我的两个孩子培养起来,让他们继承我的事业。我们这一代人的成功只是第一步,下一代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我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我希望他们能够学会如何做人,学会我们这一代人的勤奋。除此之外,我还会将以后的时间和精力投注在慈善事业上。”

中国女首富—张茵 第二部分 第十章  平常女人心(3)

但是,不是每一个皇帝的儿子都愿意当皇帝。所以,张茵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儿子对造纸的兴趣,“儿子的兴趣很重要,我的大儿子非常有意愿在玖龙集团发展,对造纸也是非常有兴趣的。我觉得他适合在玖龙发展,作为母亲,我肯定会塑造孩子的兴趣方向,每个母亲、父亲都会做这件事。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够接我的班,玖龙是要做百年企业的。”

但是张茵又表示,她会尊重儿子自己的选择,“但我不能说绑着他的手一定要到玖龙来,他的选择很重要。我的建议,他愿意来这里的话是好事情。但是并不是说作为母亲就要绑着他的手让他进来。他假期时在我的企业实习过,也经常会给我的企业提建议,几年前我们玖龙第一次用电脑时遇到一些问题,他是第一个提建议过来的人,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是谁提的问题,这么苛刻。后来查了半天原来是他发的。他非常关心这个企业。”

作为一个职业女性,对于张茵来说,工作上的压力,她总是能努力排解掉,她甚至认为以前遇到的困难对她来说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记忆。“如果你真的要问我有什么是最难忘的,我想应该是生小儿子时发生的事情吧。那时候,我刚生下他一个月,就要离开他继续工作。作为一个母亲来说,我觉得自己亏欠他太多了。可以这么说,怀上他的时候我是不知道的,出差以后才知道,回去的时候都已经五个月了,八个月就生了,这五个月当中都在出差。”

回忆起生小儿子时的情景,张茵眼睛湿润了,“怀我小儿子的时候,就非常艰苦。当时出差就要流产了,想把小儿子拿掉来着。但准备要去做流产手术的时候,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个小男孩走了过来。于是我就跟我先生说,这个孩子不能流产,结果出完差回美国,只有八个月,小儿子就生出来了。出生时才2300多克,五镑二。刚生出来的时候还有水分,但到第三天的时候,就缩成跟小猫一样了。为此,我哭了两天,真哭了两天。因为看到他,觉得作为母亲,欠孩子太多了。怀他这么几个月当中,颠颠跑跑,出生以后,还不到一个月,孩子还像小猫一样,又开始出差去了,这一出就又是三个多月。”

“很多时候我都需要靠阿姨照顾,所以我经常跟阿姨讲,你是孩子的第二个母亲。小儿子遇到小的问题从来不找我,比如有一次,晚上他肚子疼,还发高烧,我照样睡我的觉,他去找阿姨,养成了一个习惯。”小儿子也非常懂事听话,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体谅妈妈的辛苦,当张茵问起为什么肚子疼不去找妈妈时候,小儿子懂事地说,妈妈明天要上班,不去找妈妈。“我觉得这样很好,这样令我少点牵挂,这个孩子是非常不错的。”无疑,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比别的孩子更独立也更懂事的。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其树立起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这也是富豪们家教方略的主要方面。当我们听说美国洛杉矶拥有5000万美元资产的富翁艾荣强迫自己的儿子过流浪汉生活,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在许多国家里,孩子自小便被灌输独立意识,稍大些便离开父母,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世界。许多富豪对自己子女的要求也不例外。

这一点,张茵又和新华联集团董事长傅军的培养方式差不多。傅军认为,父母如果经常替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就会让孩子失去实践的机会,会让孩子失去应有的自信和勇气,更会使孩子感到危机重重。“我们必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超常的、过分的爱及给予,引起的负效应是危险的——无疑是告诉孩子‘可以依赖父母’,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难以有所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