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女首富:张茵-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做“未曾清贫难成人”,张茵的经历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富有或贫困对进取心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但一定程度上说,家境贫寒,你就更可能获得积极进取的动力,更渴望改变自身的命运。人类学家说:“这就是所谓的地位焦虑。无论你是否生来就有这种焦虑,你在后天确实能养成。”

对于张茵来说,作为家里的长子,作为一个在贫困环境里锻炼出来的孩子,当她决定去做一件大事的时候,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所以张茵选择了去香港闯荡。

中国女首富—张茵 第一部分 第三章  到美国去收废纸(1)

凭机遇或许会取得一时的成功,但长久的成功必须要有战略眼光。美国废纸资源丰富,回收产业成熟,二次创业寻梦美国,张茵战略眼光之长远可见一斑。

一、转战美国

如果说张茵在香港的创业是靠勤奋和勇气获得成功的话,那么她到美国后更多的则是靠智慧和多年累积的专业知识。

中国的森林资源相当贫乏,特别是造纸用速生林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高档纸的制造原料要靠进口木浆或废纸解决。同时,国内废纸收集体系很不健全,且级别不够。因为国外造纸用原木,中国造纸大量掺草甚至全部用草。所以用国内废纸还原成的纸浆中木纤维含量天差地远。因此,从发达国家(地区)购买废纸一直是解决我国造纸原料瓶颈的重要途径。

“我的决定在当时很多人连想也不敢想,但美国废纸资源丰富,货源稳定,市场前景很广阔。”想法一定,1990年,张茵和丈夫刘名中就来到美国洛杉矶,不惧辛苦,创建了美国中南有限公司(ACN),开始了新的创业。

在美国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重新开始。

美国是纸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他们的废纸并不成灾,政府每年会拿出一些补贴,鼓励大的废纸处理机构把每家每户的垃圾和废纸一起回收,在废纸回收完卖掉后,把垃圾也符合标准地处理掉。那里废纸资源丰富,而且废纸回收系统极为高效、科学。据美国森林和纸业协会的报告,美国每年消耗4700万吨纸张,其中将近75%的废纸将被循环利用。在美国,废纸回收产业一直是资源性、环保性的产业。

美国中南公司成立之初,张茵就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为中国、东亚,甚至全球提供高品质的纸品及原料,渴望通过其环保造纸运作理念及模式的成功实践,为中国乃至世界造纸界和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张茵和刘名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美国市场虽然辽阔,但对于不熟谙英语的张茵来说,创业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一切都是那么辛苦,张茵和丈夫除了要知道国际化企业的经营方式、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外,还必须每天亲自去拜访工厂。“当时我刚到美国,从国内经营废纸企业的经验来看,我意识到首先一定得有稳定的货源。也就是与合作方长期建立一种货源网络关系。”

为了能搜集到废纸货源,张茵跟丈夫开一辆二手车在美国各地求购废纸。“初时很困难,有人后来跟我说,你怎么这么几年就做大了,很容易啊?其实从开始到现在,到处都充满了困难,没有什么时候不辛苦。我老公,作为公司的CEO,亲自开着车,来不及吃饭,把一个汉堡包叼在嘴上,就这样一家一家地去拜访工厂,请人家接受我们,成为我们的客户。我不懂英文,就带着翻译,也是到处跑。有的人相信我们的经验,但是有的人还是会拒绝我们。”

废纸回收看起来简单,事实上做起来跟其他生意一样,诚信非常重要。另外,还要注意你的客户是否是多方面的、长远的客户。在遇到价格波动的行情时,你怎样跟客户建立一个稳定的关系,这是最难的。“比如我跟我们长久的客户,就不能太在意眼前的利益,不能说,废纸跌价时,我一吨货也不要你的,涨价时又拼命买你的。要想赢得长久的合作,即便是亏损,也要讲信誉。这也是美国中南的可贵之处,一旦签了合同,不管亏损还是盈利,一定要去执行。”

中国女首富—张茵 第一部分 第三章  到美国去收废纸(2)

值得幸运的是,虽然张茵不懂英语,而刘名中却掌握多种语言,为了提高影响力,刘名中喜欢向合作伙伴们讲述张茵在中国香港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故事。经过刘名中的转述,张茵渐渐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支持和认可,这为张茵的二次创业提供了不少方便。

美国中南控股在夫妻俩的并肩奋战中一点一滴地建立起来,并开始慢慢地打入了美国市场。

1996年是张茵创业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全美各行业集装箱出口用量排行榜上,张茵旗下的中南公司名列第四;次年美国一项“妇女企业500强”评选中,张茵作为唯一的一位中国女性名列第95位。

有了香港的行业经验,诚信的准则,充足的资本,银行的支持和明确而专一的目标,1990年起,张茵的造纸原料公司中南控股成为美国最大的造纸原料出口商,并蝉联至今。目前中南控股已是全球最大的纸原料出口商,年出口超过500万吨,并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亚洲等,在美国各行各业的出口货柜数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如今世界造纸原料市场已进入了一个价格透明,低利润竞争的时代,因此张茵在形容中南控股时频繁地使用“稳定”、“扎实”等字眼,稳定的合作伙伴,稳定的管理层,扎实的原材料网络成为如今中南控股最核心的竞争力。

张茵果断地抓住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造纸原料市场的空白,但她事业的高峰却是在1995年后。

1996年,中国内地的高档包装纸供不应求,高级牛卡纸更是稀缺,张茵顺势而为,在东莞建立了玖龙纸业公司,生产高档牛卡纸,她的第一台机器就是20万吨的年产规模。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绝大部分中国的造纸厂还只是处于5万吨左右的年产规模,所用机器也是国产机,但张茵在东莞投产的第一台机器就是20万吨的年产规模。到2008年,产量已近700万吨,居亚洲地区前列。张茵后来告诉《胡润百富》杂志说:“美国丰富的纸原料市场奠定了我事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同时,我也从国际原料市场看到了中国造纸市场的未来,并于1995年在东莞投建了玖龙纸业。”

在此过程中,张茵却一如既往地低调,平淡地把这一切都归结于“运气好”,“是我运气好,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她解释说,自己创业起步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到美国后又恰逢美国经济复苏持续繁荣,此外,美国森林资源丰富,造纸业发达,废纸回收系统极为科学,加上此时经过在香港的发展,公司资金雄厚,起点高,靠着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从而发展速度惊人。

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在业内人士看来,美国中南公司的商业模式看似简单:以低廉的价格在美国收购废纸,再以低廉的运费运到中国。实际上,张茵成功的秘诀在于寻找到了一个各方均受益的策略:原料是废弃的垃圾,工人雇用的是当地的贫民,美国政府对这类公司实行减税补贴,而当时中美贸易顺差严重,十个集装箱到香港,九个要空箱回美国,对船运公司而言,中南的废纸贸易尽管每个柜运费不过1000美元,仍属意外的收获。

2001年,中南使用的集装箱总量超过了通用电气公司、菲利浦莫里斯和杜邦的总和,每年仅向中国出售的废纸总重量就相当于17艘航空母舰。

2002年,中南跃升为美国集装箱出口用量最多的公司。时至今日,中南已是欧美最大的纸原料供应商,年出货量超过500万吨。这些货物要用20万个12英尺标准的集装箱来运输!而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2005年的废纸进口与2004年相比提高了33.6%,高达1704万吨(我国进口数量大幅度上涨也直接导致国际废纸价格上涨)。这样算来,美国每年可再生利用废纸中的1/7被中南输出,而中国再生造纸原料的1/4以上由中南输入。价格低廉的材料来源,奠定了张茵在造纸业的最初位置。

十多年里,张茵建立的美国中南有限公司先后在美国建起了七家打包厂和运输企业。

美国是全球消费力旺盛的地区,废纸制造能力不言而喻,关键是其中纤维含量较高,可再生利用价值高,这无异于节约了成本。可以说,正是美国废纸行业的这种粗放生态,使得张茵早早地完成了旗下公司的业务对接。

中国女首富—张茵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自己动手造纸(1)

十年磨一剑。当熟谙造纸原料之后,张茵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自己动手造纸,经济学上称之为“纵向一体化”。由此,张茵完成了从“废纸女王到造纸女王”的华丽转身。

一、“纵向一体化”造就纸业巨富

在东莞玖龙生产基地,占地几万平方米的造纸厂房只有几十位工作人员;所有的环保设备均进口自欧洲;自建的热电厂不仅能满足于自身生产的需要,在市场缺电时还有多余电量上网,双方得益,待新纸机投产后可以平衡自用电量;自建的码头和络绎不绝的数百辆自有卡车忙碌地穿梭在厂区中……

配套的电厂、水厂、码头、车队、仓库一应俱全。在外人眼里,玖龙纸业犹如一个“造纸王国”。

前文已经提到,当绝大部分中国的造纸厂还只是处于5万吨左右的年产规模的时候,张茵在东莞投产的第一台机器就是20万吨的年产规模,而且从一开始进入造纸行业,张茵就为她世界第一的包装纸厂商的目标设定了详细的规划,在东莞和江苏太仓的征地足以年产900万吨包装纸。

完成从“废纸女王到造纸女王”的华丽转身,不仅和张茵敏锐的判断力有关,更得益于她长期以来专注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