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风吹-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贸,是初芽目前最为依赖的项目,过去初芽能够自给自足,但自从鹤翔登基后,他们就不断的受到来自大雁的压迫,大雁的朝堂倒还好应付,虽然鹤翔是武人出身,但朝中还有诸多的文人,只要初芽愿意称臣纳贡,倒也不会太为难他们。
毕竟从大雁建国之初,初芽就是他们的肉中刺,现在愿意称臣了,那是无上的体面的,而大雁,是最需要这种体面虚荣的,但是,他们却不断的受到来自民间的压力。
或者再说的确切一点,就是受到高小庄的逼迫。
他们的煤还是来自大雁的供给,就算经历过了那场寒冬,还是有人贪图煤炉的温暖舒适,而且,在大多数人看来,那一年大雁会拒绝送煤,是因为李初的错,是她惹怒的大雁的商人,而现在,既然已经换了大总管了,这件事,也算过去了。
商人嘛,总是逐利的,还能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
就算官府实行各种手段散布有关大雁“别有用心”的言论,起到的作用也不大,毕竟作为已经像大雁称臣的属国,是不能直白的说宗主国用心险恶的,因此民间的流传,也就被人当成小道消息了。
而除了这些之外,高小庄的玻璃饰品,高小庄的管子,还有新进几年出现的煤油灯都迅速推广,然后,从大雁也就流传到了初芽。
在过去,只从贸易上来说,初芽是占着优势的,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贸易逆差,不过这种逆差,对于大雁来说,影响不大,毕竟她是初芽的几十倍,那一点逆差可以消化干净,可是如果反过来,对于初芽,那就是灭顶之灾了。
木兰是不知道什么叫贸易逆差的,但是他敏感的发现这种情况不对,再加上当时大总管府也缺钱,他也就做起了海贸。
他做海贸倒也是有基础的,不仅他父亲给他留的有底子,还在代州带了几年,也看了一些高小庄的经营手法,哪怕是再看高平不顺眼的人,也要承认她在经商上的才能,木兰自然是也承认的,所以就把高平的那一套挪用了过来。
可是此时已不同于往日,高小庄的几艘小神舟都建好了,高平知道这些船是不能在大雁露面的,因此都发送到了外海,而这样的船,也确立了高小庄在海贸上的霸主地位。
不仅是海盗见了要躲起来,很多商户也自发的交保护费,毕竟能和这样的传同行,不说别的,心理上也会觉得安全不少,高平对这些大雁商人自然是客气的,保护费收的虽然不少,但也在合理的范围内,而当发现初芽也要进行海贸后,那就大大的不客气了,用高平的话来说就是:“我大雁商人,自然受我大雁的保护,你初芽既然是属国,那就要多交上一份!”
因为此事,还着实打了一番口水官司,京城还有人要申斥高平没有大国风范,但这种言论,鹤翔没有下旨,高平也就当是没有这回事了,转过头来,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木兰倒是想避开高小庄的,可是初芽只有一面临海,高平只要派艘小船在那里守着,有什么动静就瞒不过去,若是要绕到另一面,那代价,也未免有些太大了。
因此到最后,木兰和初芽都还是捏着鼻子认了,也总算他们还有个地利,可以更方便的和眺国、柔然做贸易,否则就算将货物拉过来,也无法和大雁的商人竞争。
初芽就那么几项特产,马和刀又都是有数,不能大面积交易的,所以说海贸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是至关重要的,大总管插手这一关,那当然也是想要夺权的征兆了。
王寒佑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倒是木兰一笑:“王姨也不必为我忧心,我当初将她接回来,就想到了会有今日。”
“那少爷……”
“木兰任性了,倒累的王姨跟着我受苦。”不等她说完,木兰已经打断道,“这里是代州的地契,将来……恩,王姨想的话,可以到那里住一段时间,看大雁这个样子,眺国将来是很有可能再陷入了战火的,代州是那个人的地方,那人虽然懒散,却是不会令自己吃亏的。只有王姨的话,她虽然不见得会照顾,却也应该是不会逼迫的,真有什么事的话,也许,还会念着一点当年的情分……”
王寒佑想说要和她一起去,但到底没有说出来,不是舍不得家里,也不是舍不得现在的安稳富贵,而是,她毕竟也是将近六十的人了,虽然身体还好,但在海上颠簸却是不能的了,但也就因此,她此时心中才更为难过。
她知道有很多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是怨木兰的,觉得是他将初芽带到了这个地步,但若是没有他,初芽现在又会是什么样子,若现在掌权的还是李初,初芽早就被大雁吞了吧!
虽然现在说是大雁的属国,但其实也不过是一个称呼,将来、将来总是有可能再……
虽然这样想着,但其实王寒佑自己也知道,她所想的那个可能,其实,是越来越不太可能实现了。
“若无其他事,王姨就先回去吧,我还有一些东西要看。”
王寒佑行了礼,向外走去,走到门边,又忍不住回头:“少爷,你为何当初……”


彼端(下)
番外5
安静的书房中,王寒佑正要再说些什么,就被木兰的目光给制止了,她一个僵硬,向后退了一步,弯了弯身,然后走了出去。她出去后,木兰就又回过头批阅东西,但是当手中的那份文件批阅之后,他却迟迟的没有拿过下一个。
为何当初……
为何当初要掺合到大雁的朝堂中去,为何当初没有留在代州?
庙堂之争,最是残酷,宁王获胜的可能不大,他又不是不知道,之所以要帮她,也只是想为初芽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争取更多的时间,他只是没有想到,大雁的皇权之争,那么快就结束了。
不过,那次的参与,也不能说是场错误,毕竟,那场皇权交替,还是为他们争取到了一定的时间,虽然说鹤翔登上了皇位,但过去残留的问题,却迫使她不得不把精力更多的留在庙堂上。
连带着,高家,高小庄也不好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否则,刚经历过严冬、暴乱的初芽,不见得就能那么快的被梳理过来,所以,就算是再来一次,他也是不会后悔的。
至于代州……
关于妻主的问题,他过去也是想过的,自他懂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一个听话的、尊敬他的妻主。他性子强,而且,他这样的身份地位,整个初芽,又有谁能高过他的?更何况,他也不认为,有多少女子,能比他更出色。
不,他并不是小看天下女子,而是经历所限。他十多岁就帮着母亲批阅文件,掌管整个初芽,后来父亲去世后,又接了他手中的生意,虽然这些一直都是有得力属下分担,但统筹管理的,却还是他。
而天下间又有几个女子像他这样的?
不说初芽,就算带上大雁、眺国,就算那些对后辈要求严格的世家,教导出来的子女,在十多岁的时候,大概也还是在学规矩,最多,也不过是帮着处理一些小事、杂事。
要说掌管一州一县的,恐怕是一个都没有的。
就算真有特别出色的,也都是年龄大的,有了夫君侍郎的。他没有想过,自己的妻主将来只有自己一个,可是,他自然是要做最大的那个。
所以,一个温和的温柔的,甚至懦弱的妻主,就是他的选择了。
在第一次见高平的时候,他并没有心动的感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乃至第十次见到都没有,甚至在他自荐枕席的时候,也是带着功利的。
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感觉呢?也是有的吧,那一天,他不带从人的在高府外徘徊;那一天,他站在船头,看着那越来越远的地平线。
也不是没有感觉的,但是,终究没有说出来,也终究没有做什么。
他不能做,甚至不能想。
他这样的身份,她那样的身份,若是没有一方愿意背叛自己的国家,终究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他回过神,拿过下一个文件,翻阅了起来。
而此时,他的意向,也到了鹤翔的手中,在看了郑巧曼递上来的材料后,她笑了笑:“这个男人倒是个有气魄的,可惜不是女子,不过,也幸亏不是女子啊。”
郑巧曼听了,凑趣了两句,现在不比以前了,鹤翔登基十多年,逐渐清理了朝中过去依附宁王、光晷的一干人,权威日重,她这个旧臣,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了。
“他若真的离开了,这倒是个机会,只可惜,国库空虚啊。”
这一次郑巧曼不知道说什么了,大雁朝富裕,比过去的历朝历代都富裕,安乐帝的时候就富裕,鹤翔登基后,因为有和高小庄合作的经历,也重视贸易,而且为了制衡代州,还又新开了两个港口,因此,绝后虽然不敢说,空前,倒是能担当的起的。
但,朝中还是没钱。
大雁富裕是没错,但是大雁官员的福利,也绝对是丰厚的,而鹤翔又是一心要做明君圣君的,她武人出身,最忌讳的就是别人笑话她,笑话她鲁莽,也就罢了,若是有人说她不会治国,那就是在刺她的心。
当然,没有人会当着她的面这样说,但是大雁又是不以言论治罪的,那民间的议论中若有这样的声音,也是鹤翔绝对无法忍受的。
而且这些年,大雁还在断断续续的实施着王梓山的那些“新法”,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弊端,可是,当初的清流支持光晷,她不得不对她们进行压制,而她过去在朝中又没有太大的根基,高太尉虽是支持她的,却是武官。
在逼宫的时候,武官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太平年代,武官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了,所以她不得不依仗王梓山,更何况王梓山从某方面来说,也有拥立之功,同时,王梓山,毕竟和高家不对。
不管在那场逼宫中,王梓山有没有和高家联手,但是她们注定是不可能是一脉的,这是理念问题。高太尉和高平虽然都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但她们做事的姿态,明显就和王梓山不一样,特别是到了高平这里,更是和王梓山是冲突的。
一文一武,而又互相不对盘,这可以说是朝中的架构,因此,她不得不留着王梓山,在一开始,还不得不优容她,她不能让人说,她是上马杀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