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交锋-第1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邦藩与孙明华、郑思远和宋鹏都沟通过,他觉得每个人都是自私。这种事情,他喜欢听取朱慕云的意见。

    “局座,冯梓缘、杜华山,这些军统的卧底,都曾经是军统的人。军统投降的人,我们肯定是不能使用的。最好是遣散,最次也得放到其他部门,政保局一个都不能留。”朱慕云笃定的说。

    “冯梓缘和杜华山毕竟是少数嘛,只要他们手里沾了抗日分子的血,就再也不能回头了。”李邦藩不以为然的说,几十号人,就这么放走,实在太可惜了。

    “军统经此一役,已经七零八落,再也不可能与我们抗衡。我们也无需这么多人来对付他们,每养一个人,都需要经费呢。”朱慕云说。

    “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此事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最终需要宪兵队和特高课拍板。”李邦藩说。

    “或许本清课长有折中的办法。”朱慕云微笑着说。

    “折中?”李邦藩眼睛一亮,突然之间,他有了一个主意。

    李邦藩很快去了宪兵队,如何处理这些人,已经刻不容缓。按照他的想法,所有的抗日分子全部杀掉那才好。但理智告诉他,真要是杀了这些人,只会派起更多的抗日分子与他们为敌。

    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的办法。对付中国人,既要怀柔,又得强硬,只有软硬兼施,才能让他们折服。

    “本清阁下,这批军统人员,我准备释放一批,留用一批,剩下的新组成一个部门。”李邦藩在路上,已经完善了自己的办法。

    “说说你的想法。”本清正雄说,李邦藩这么急着赶来,肯定有其他想法。

    “军统在我们内部,多次安插卧底。此次,我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释放的这些人当中,有些是军统的顽固派分子,有些则愿意效忠皇军。我们可以选择几人,假装释放他们,趁机打入军统内部。”李邦藩说。

    “你如何知道,他们会不会又被军统策反呢?”本清正雄说,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李邦藩可是没少干。

    “首先,他们得签下自首书,其次,他们手里得沾血,沾上他们自己人的血。我们不但要记录,还要拍照。有了这两样东西,他们不敢再背叛我们。”李邦藩冷冷的说。

    “这倒是个办法。”本清正雄缓缓的说,一旦他们沾了自己人的血,回头的路就被堵死了。之前冯梓缘、杜华山,就是因为没有让他们沾血,导致他们又有机会叛变。

    “剩下一部分人,分别放在情报处、行动队等部门,其他人则组成一个科室,划到二处,成为二处的第五科。”李邦藩说,这个处理办法,兼顾了所有人的想法。特别是释放一部分人,是他的神来之笔,说不定以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不合理

    李邦藩如此安排,所有人都没有话说。这算是个折中的方案,照顾到了所有人。这件事,李邦藩执行起来雷厉风行。当天下午,就释放了一批人,总共二十一个。

    其中六个,是愿意为政保局效力的军统人员。另外十五人,则是从看守所挑出来的,没有从事过反日活动,只是一时误入歧途之人。

    情报处、行动队、一处,也都分到了六人,至于二处的五科,也在码头货物检查场成立。科长,暂时由宋鹏兼任,副科长为封存义。

    这三十八人,昨天之前还是军统的反日分子,现在,却加入了政保局,成为他们的一分子。不得不说,事情的发展很有戏剧性。

    只是,朱慕云有些怀疑。李邦藩的决定,是在匆忙与本清正雄商量后作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个决定并非仓促决定,也不是为了平衡各方采取的所谓折中方案。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方案。甚至,有可能是为了掩盖某个秘密计划。

    朱慕云从来不会主动去问机密,他希望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敌人细微的行动,不经意的动作,分析并判断出他们的真实目的。

    比如说,此次军统的被捕人员、叛变人数,以及目前关押在看守所的人数,朱慕云只是通过华生,就做到了心里有数。

    此次所有的被捕军统人员,都关押在六水洲看守所。他们被抓进来时,进行了登记。总共是一百二十一人,差不多占了军统古星区三分之一。到昨天为止,总共有四十四人,离开了看守所。这些人,为了活命,或者改变了信仰,准备效忠南京政府,拥挤汪先生的和平运动。

    这两份名单,以及相关人员,朱慕云都掌握了。第一份121人的名单,是华生提供的。而第二份44人的名单,是他以“猎手”的名义,让华生这个新晋组员提供的。

    同时,朱慕云还让华生提供了一份,看守所内剩下的军统人员名单,总共是七十七人。通过这份名单,他能准确推测出,哪些人成了叛徒。

    结果显示,原有的名单,减掉现有的名单,确实是四十四人。朱慕云原本以为,这些离开看守所的人,有可能死亡,或者被枪毙,也有可能移送至其他地方。但是,总务处临时增加了四十四笔特别经费。也就是说,这四十四人,全部在为政保局效力。

    现在,这四十四人中,有六人被赶出了政保局。也可以说,他们被释放了。另外被释放的,还有看守所内七十七人中的十五人。

    对这被释放的二十一人,朱慕云很是不解。不管从哪方面考虑,李邦藩都不应该作出这样的决定。虽然自己建议,将所有的军统人员全部遣散,可实际上是天方夜谭。

    “局座,这二十一人就这么释放,是不是太浪费了?”朱慕云既然觉得有问题,当然得弄明白。军统的主要人员,全部离开了古星。作为军统的“公鸡”,他必须行动起来。

    至少,要在邓湘涛再回到古星时,给他提供古星的最新情况。同时,他还得为邓湘涛准备新的安全屋。军统其他人的住处,朱慕云无法解决,但邓湘涛的安全,他一定会放在心上。

    以朱慕云的性格,他向李邦藩提这样的问题,是合乎逻辑的。朱慕云也确实觉得,政保局做了一笔赔钱买卖。二十一个人,哪怕每人敲一百元,也是两千一百元啊。这么多钱,足够政保局一个月的伙食费了。

    这二十一人,释放得很突然。在六水洲签了自首书,同时在报上申明,脱离军统组织。甚至申明还没有见报,就被释放了。

    如果李邦藩是中国人,或许这样的释放,是合情理的。毕竟,夜长梦多,先放点人,说不定过段时间,日本人就不会点头了。但李邦藩是日本人啊,在李邦藩心里,恨不得中国人都死光。

    怎么可能让这些抗日分子平安无事的离开呢?如果李邦藩将他们秘密处决,朱慕云才不会惊讶。

    “他们是政治犯,不能当成普通人看待。”李邦藩缓缓的说。

    他之所以快刀斩乱麻,就是不想节外生枝。如果让朱慕云去敲笔钱,或许所有人的底细,都会被他摸透。这二十一个人当中,确实有人肩负特殊使命。其他人,都只是打掩护罢了。

    “好吧。”朱慕云说,政治犯就可以享受特别待遇,朱慕云还是第一次听说。李邦藩的解释,在一般人听来很合理。但以朱慕云对他的了解,以及他身为日本人的身份来看,李邦藩一定隐藏着某种目的。

    “不要什么事都钻到钱眼里,我们放一批军统的人,会让他们陷入混乱。这些人已经办了自首手续,还登报申明脱离了军统。军统既不能杀,也不能用。”李邦藩微笑着说,关于安排内线的事,他没有告诉朱慕云。

    这样的事,越机密越好,这六个人,全部由他亲自挑选,并且以后单线联系。这件事,他连孙明华、郑思远都没有说起。此事的详情,就连本清正雄都不知道。

    “局座英明。”朱慕云忙不迭的说。但是,他心里,对这二十一人,已经有了极大的兴趣。

    “二处会新成立一个五科,由军统的反正人员组成。我想,先让宋鹏担任二处的副处长,由他分管四科和五科,一、二、三科还是由你负责。”李邦藩缓缓的说。

    “何必多此一举呢?”朱慕云苦笑着说。既然决定把二科交给宋鹏,直接撤了自己的职就是嘛。免得以后天天还要去法租界,他也不想整天面对日本人呢。

    “不要一步到位,给他留些念想。”李邦藩微笑着说,原本,他确实想直接任命宋鹏为二处的处长,但想来想去,还是没下决心。

    此次虽然抓捕了一百多名军统人员,但是,军统的重要干部,一个都没有抓到。邓湘涛、邓阳春、沈云浩、徐慧莹这些人全部逃脱,据说都逃离了古星,让他没有想像中的喜悦。

    “宋鹏岂不是会很失望?”朱慕云笑着说。他马上明白了李邦藩的意思,这就像他安排四科的代理科长一样。只有肯卖力的人,才能得到重用。宋鹏也是一样,想要当处长,就得拼了老命。

    “我给了他机会,是他没有抓住。”李邦藩缓缓的说。第一次发现李辰宇的时候,就应该盯死。可是,宋鹏让李辰宇溜走了。

    事后才知道,李辰宇就躲在隔壁的163号。要不是此次突然袭击,还不知道军统古星区机关,竟然就设在163号。当初贺田的军统站,就设在克勒满沙街55号。所有人都想不到,邓湘涛的古星区机关,竟然还在克勒满沙街,并且距离55号不远的163号。

    “局座,李辰宇怎么安排?”朱慕云突然问。这个人的动向,想必邓湘涛回来后,会特别关注的。

    “他要求离开古星,你准备笔钱吧。”李邦藩说。李辰宇已经没有作用的,就算有,也是让别人看到,给皇军出力的人,是会享受到荣华富贵的。

    “说不定他还有价值呢。”朱慕云遗憾的说。

    他很清楚,军统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