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天吴应熊-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的!”吴远明斩钉截铁的答道,因为吴远明的交警记忆中清楚的记着,真正的朱三太子为逃避清廷追杀,现在正隐姓埋名隐藏在河南、浙江一代流浪,以教书先生谋生并隐藏身份,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已经七十多岁的朱三太子才被康麻子抓住,连同儿子和孙子一起被康麻子杀害。吴远明想想又补充道:“据孩儿所知,那个杨起隆其实是前朝一个杨姓大臣的后代,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崇祯在煤山上吊自杀,皇宫中的侍卫、太监和宫女为哄抢财物自相残杀,杨起隆的父亲当时也参与了进去,无意中拾到一个木盒,盒中装有朱慈炯的玉堞和金牌,杨起隆就是靠着这两件东西装神弄鬼,冒充朱三太子。”

“朱慈炯的玉堞和金牌?!”姚启圣细小的三角眼中闪过一阵精光,激动得嘴唇都哆嗦了,没头没脑的问了吴远明一句,“孩子,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你似乎也住在北京城里吧?”吴远明同时有着吴应熊的记忆,想都不想就顺口答道:“在,当时我就住在这宅子里,后来城破之后,因为那时候我二弟吴应麒还没有出生,我的祖父吴襄怕我们吴家断根,就派人把不到四岁的我送到了山海关,但我的祖父却被李自成杀害了。”

“义父,你问我这些事干什么?有什么关联吗?”直到把话说完,吴远明才发现姚启圣刚才的问题问得十分奇怪。姚启圣没有立即回答吴远明的问题,而是闭目沉思片刻,眼睛再睁开时,姚启圣眼中已是一片笑意,微笑道:“孩子,不能让客人等得太久了,既然他是前朝太子,我们父子俩应该亲自出迎才对。”

“义父,这个杨起隆只怕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什么好心,我们见他妥当吗?”吴远明对是否和杨起隆拉上关系一直持犹豫态度,担心这个假朱三太子连累到自己。姚启圣哈哈一笑,拉起吴远明就往外走,大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孩子,听干爹的没错,你的运气来了。”吴远明对姚启圣的老谋深算一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见姚启圣执意要自己接见杨起隆,虽不明白干爹的用意,但也跟着去了。

到得大门前,一个衣饰华贵,相貌儒雅、年龄与吴远明不相上下的中年男子带着四个长随早已等候良久,见吴远明与姚启圣出来,那中年男子将手中长折扇当胸一拱,向吴远明嬉笑道:“晚眷生杨起隆,拜会平西伯世子。”说罢,杨起隆眼睛一瞟,转向姚启圣说道:“这位是世子的义父姚老先生吧?杨起隆在此有礼了。”

“杨先生的称呼好奇怪。”姚启圣刚才还硬拉着吴远明见杨起隆,可是见到杨起隆后,姚启圣的态度却极不客气,一上来就气势汹汹的挑杨起隆的刺,“老叫花子这个义子姓吴,你姓杨,那来的亲戚瓜葛?你如何能在他面前自称一个‘眷’字?”

杨起隆毫不生气,只是微笑道:“姚老先生果然学识渊博,但老先生有所不知的是,平西王世子舅爷的表姐,当年是在下祖父之侧室,叙起亲伦,在下与平西王世子是表兄弟之亲。”

吴远明和姚启圣对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都是心说杨起隆这家伙真够能攀亲戚的,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的表姐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妃子,虽然不得宠但也算是朱慈炯的祖母,这七弯八拐的转下来,冒充朱慈炯的杨起隆和吴远明还真有点亲戚关系。这时候,杨起隆又笑道:“世子愿不愿认在下这个亲戚并不要紧,关键是,让远来客人在门房中喝风饮雨,这岂是待客之道?”

“杨先生教训得是,孩子,还不请杨先生书房用茶?”姚启圣被杨起隆堵了一句,似乎有些怕和自己干儿子年龄相同的杨起隆了,竟然没请杨起隆到大厅,而是请到吴应熊府最隐秘的书房谈话。而杨起隆满意的对姚启圣知道:“姚老先生不愧是当过总督的人,果然有见识,咱们之间是该找一个最安全的地方谈话。”杨起隆的回答让吴远明和姚启圣又是惊讶的对视一眼,心说这家伙竟然知道这个府里书房最安全,看来这个家伙盯上这里不是一天两天了,说不定这府里就有他的眼线。

到得书房,各自落座后,按杨起隆要求,吴远明将侍侯书房的吴寿和吴喜赶出了书房,杨起隆也让他的四个长随出了书房,这个经过再三加固并严密看守的书房中就只剩下了吴远明、姚启圣和杨起隆三人。姚启圣向吴远明使个眼色,吴远明会意,首先开口说道:“杨兄,刚才你说在下那门亲戚,真的是你吗?你的真名字究竟是什么?”

“世子果然精明,那么复杂的关系,这么快就能辨清。”杨起隆微微一笑,沉声说道:“在下有言在先,如果我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你们俩可不要惊讶,更不要被吓倒。”

“不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炯吗?有什么好惊讶的?”吴远明知道这家伙肯定要打起朱三太子的招牌了,索性便先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果不出吴远明所料,杨起隆果然大吃一惊,颤声道:“你……你是如何知道的?”

“你的钟三郎香会在我们的宅子里有探子,我们在你的香堂里难道会是睁眼瞎?”姚启圣那诈唬杨起隆的模样比吴远明还要神秘,大大印证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句真理。姚启圣冷笑道:“只是有一点我们父子不清楚,你既然自称是朱三太子朱慈炯,那你有什么凭证呢?如果真象你那么动动嘴皮子说自己是谁就是谁,那我叫花子可以自称是尧帝后裔了。”

“老叫花子,一上来就掏我的底!”杨起隆心中暗骂一声,微笑道:“凭证嘛,那当然有。”说着,杨起隆将手中长扇递给姚启圣,杨起隆又笑道:“姚老先生既然是先朝老臣,那家父的亲笔,姚老先生一定能验出真伪了。”

“杨先生过奖,姚某并为见过前明崇祯,不过崇祯皇帝的亲笔嘛……。”姚启圣含糊其词着接过那长扇,发现那长扇甚是沉重,原来扇柄竟是精钢所制的一件奇门暗器,再看扇面,扇面提有一首诗,姚启圣随诗念道:“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古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义父,这首诗是……?”吴远明在二十世纪只喜欢研究与吴三桂一家有关的历史,对诗词歌赋却是一窍不通,自然不知道这首诗的出处。姚启圣顺口答道:“此诗乃是崇祯三年崇祯帝表彰四川女将秦良玉千里驰援北京城之功,亲自为秦良玉所做之诗。至于这笔迹嘛,应该也是崇祯帝亲笔。不过……。”说到这里,姚启圣将那长扇抛还杨起隆,大笑道:“这东西证明得了什么?崇祯帝亲笔甚多,流传也还算广,模仿容易之至。”

说着,姚启圣起身到书案前提起狼毫笔,饱蘸墨汁挥毫写下刚才那首七绝诗,抛给杨起隆大笑道:“看看吧,是不是和你扇子上的笔迹一模一样?”杨起隆那肯相信姚启圣有这本事,但仔细对比一看时,杨起隆不由目瞪口呆——姚启圣模仿出来笔迹,竟然与崇祯皇帝的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仅是墨汁的新旧而已。姚启圣笑道:“怎么样?崇祯的亲笔证明不了什么吧?你要想证明自己的身份,拿出些实在的东西来。”

“姚老先生文采过人,朱某佩服之至。”杨起隆知道不拿出些够分量的东西,是很难说服这个比鬼还精的老叫花子了,便强笑着从怀走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封硬皮金装明黄缎面的折子,双手捧着放到书案上,微笑道:“姚老先生,世子,不妨再瞧瞧这个。”

“先朝玉堞!”姚启圣盼望的东西来了,心中不由大喜,急忙双手捧起仔细观看,吴远明也凑了过来,只见上面写着:‘朱慈炯,生母琴妃,崇帧十四年三月生壬子戌时,储秀宫稳婆刘王氏,执事太监李增云、郭安在场。交东厂、锦衣卫及琴妃各存一份,依例存档。’在下面还有崇祯的玉玺——休命同天!因为是用朱砂调制的印泥所盖,历经三十年仍然鲜艳如新。

“就是它了!还缺一面金牌!”姚启圣一阵激动,强压下心中把……的冲动,慢慢的将那玉堞放下,并向吴远明挤挤眼睛,示意东西不假。然后姚启圣猛的一拍书案,大喝道:“好小子,本朝一直在缉拿于你,想不到你还敢自己送上门来。孩子,叫人进来把这朱慈炯拿下,捆缚午门献功!”

吴远明不清楚姚启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来人啊!”书房门砰的一声推开,吴寿和吴喜各提一把俄罗斯火铳冲进来,齐声问道:“奴才在,世子有何吩咐?”同时杨起隆带来的四个长随也冲了进来,吴远明指着杨起隆喝道:“将这个人拿下!”

“是!”吴寿和吴喜纵身就往杨起隆扑上,杨起隆带的四个长随则各拔出一把匕首,飞扑向吴远明和姚启圣。就在剑拔弩张之时,杨起隆大喝道:“都给我住手!”那四名长随立即原地顿住,杨起隆自己则双手翻飞,不会武艺的吴寿和吴喜立即左右摔开。

“世子,就不要再试探你的表兄弟了。”杨起隆微笑着往头顶上一指,笑道:“如果你真想拿下你这个表兄弟的话,就不会从房间外面叫两个不懂武艺的亲随了——你这书房的房梁上,不是就有六名武艺高强的卫士吗?”

“呵呵,先生莫怪,我们这家里最近发生了不少事,怎么都得小心一点。”姚启圣大笑着挥手将吴寿和吴喜赶出书房,杨起隆也将那四名长随赶了出去,但埋伏在书房顶上的六名吴三桂卫兵却没有动弹,杨起隆也继续装着他们不在一样,只是向吴远明笑道:“表弟,现在你该相信表哥来这里,不是为了给你下套了吧?”

吴远明先看了一眼姚启圣的眼色,然后才向杨起隆微笑道:“表哥,小弟刚才不知是表哥驾到,多有得罪,表哥可千万不要在意。”虚情假意的客气几句后,吴远明向杨起隆问道:“表哥身为前朝末代皇帝嫡子,不隐藏身形设法保全性命,却跑到表弟这里来干什么?说句大不孝的话,哥哥你也是遇到了为人正直、谦虚谨慎又爱护手足的兄弟,要是哥哥敢到我父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