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歇尔回到会议室的时候,杜鲁门总统正在向内阁成员和军方高层介绍求和的进展——他当然不能告诉大家自己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在同希特勒直接接触,因为这条秘密渠道不在美国国务院和国会的监督之下,是违反法律的存在。所以杜鲁门只说了公开的求和进展,也就是通过国务院和罗马帝国驻美国大使馆接触,再通过罗马为中间人向德国求和。

    而这种正规和公开的求和渠道虽然不会让总统面临司法危机,但是存在灵活性不足且反应迟钝的问题。有可能让美国错过最佳的求和时机——实际上美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如果再拖延下去,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另外,杜鲁门还通过各种渠道获悉,在德国那边,“主和派”的总理希特勒实际上也受到“好战派”的德国容克军事集团的制约,也需要一个可以避开容克军事集团视线的渠道同美国总统直接接触。这也是促成杜鲁门冒险建立一个和希特勒联络的秘密渠道的原因。

    而既然是秘密渠道,那么杜鲁门就不能在内阁军事会议上公开自己和希特勒达成的私下协议的内容。这样一来,他在履行对希特勒的承诺的时候就会遇上很大的困难。

    比如现在,他不能公开说交出阿瓦隆半岛是实现停火的先决条件,因为公开渠道的停火谈判还没有开始呢。

    所以杜鲁门只能通过直接干预作战指挥这个同样不大合规矩的办法来履行对希特勒的承诺。

    “由于停火即将要实现,”杜鲁门看了眼刚刚和陆军参谋部通完电话,显得愁容满面的马歇尔上将,“因此我们应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现在应该将阿瓦隆半岛上的美国地面部队撤出。”

    “总统先生……”马歇尔闻言大惊,“阿瓦隆半岛距离纽约只有1800公里,如果我们放弃那里,德国人就拥有了对纽约发动原子弹攻击的据点。”

    “上将,我知道阿瓦隆半岛距离纽约有多近。”杜鲁门没好气地说,“但是我们守得住阿瓦隆半岛吗?德国人的原子弹很快就会把丘吉尔海军要塞夷为平地,到时候我们还是会失去半岛。”他顿了顿,用异常阴沉的语气说,“不过我很怀疑守卫丘吉尔要塞的英国人有没有为了美国去挨原子弹的决心?多诺万上校,你怎么看?”

    这的确是个问题!

    马歇尔看了看战略情报局长多诺万,多诺万摇了摇头,说:“守卫要塞的英军都是比较可靠的,但那是在原子弹爆炸之前……”

    原子弹不仅可以摧毁丘吉尔海军要塞(实际上2万吨当量的海森堡装置没有这样的威力,但是英美方面因为原子弹水下爆炸的场面太大,都高估了德国原子弹的威力),而且还摧毁了获胜和打平的希望!

    现在美国必败无疑,问题只是输多少。而跟随美国作战的英国(加拿大)人的处境更加绝望,不仅面临失败,而且还有可能成为国家的叛徒。因为他们输掉的不仅是一场世界大战,而且还输掉了一场王位继承战争。

    如果他们不想在未来的余生中作为国家的罪人的话,及时归顺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麾下倒是个不错的出路。

    “从阿瓦隆半岛撤退吧!”杜鲁门看到马歇尔无话可说,干脆就自己拍板了,“这是我的命令,陆军参谋部只管去执行!”

    “遵命,先生。”马歇尔站起身,向杜鲁门敬了个军礼,然后拿起军帽又一次离开了会议室,去下达后来被认为是让美国加速滑向深渊的命令。

    ……

    英国海军中将弗雷泽乘坐的部族级驱逐舰“阿萨巴斯卡人”号在康塞普申湾核爆发生的时候,正好躲在贝尔岛背后,因此躲过了一劫。

    但是德国人的原子弹还是严重打击了包括弗雷泽中将在内的所有阿瓦隆半岛上的英军官兵的心理,让他们完全陷入了绝望。

    一向让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傲的“见敌必灭”的精神也随着原子弹的爆炸荡然无存了。海面上在核爆中幸存下来的舰艇(包括编入纽芬兰舰队的美国鱼雷快艇),也不等弗雷泽下令,全都一股脑冲向最近的海滩,也不管有没有港口就直接把舰艇挺在了各种各样的滩涂上,然后就弃船而逃了——在海上连躲原子弹的地方都没有,还是赶紧上岸吧!

    而弗雷泽这个海军中将的表现则稍微强一点儿,总算没让“阿萨巴斯卡人”号在海滩上搁浅,而是让军舰开进了距离丘吉尔海军要塞最近的波图加尔港。下来船以后,就让手下找来了几辆汽车,然后一路直奔丘吉尔海军要塞而去。

    等他昏头昏脑的到了人心惶惶的丘吉尔海军要塞,才发现要塞似乎空无一人!原本应该在要塞外围执勤的英军士兵都不知道跑去哪里了?弗雷泽中将乘坐的汽车一路畅通无阻,通过了几个无人驻守的哨卡,最后被堵在了要塞核心区的入口——因为要塞核心的大门被封闭了,而且也没有人在门外的哨卡里面执勤。

    “怎么回事儿?人呢?人都去哪儿了?”弗雷泽中将望着紧闭的大门和周围空无一人的战壕、防空阵地、反坦克炮阵地和瞭望哨大声发问。

    “大概都去躲原子弹了吧?”弗雷泽的参谋长库克上校倒是猜对了原因。

    海上的英军怕原子弹,要塞里面的英军当然也害怕了!而且之前由美国陆军中将柯林斯领导的盟军纽芬兰岛地面部队司令部从要塞匆忙撤离也严重打击了要塞内英军的士气。所有人都认为丘吉尔海军要塞就是下一个挨原子弹轰炸的目标。

    因此在康塞普申湾核爆发生后,原本驻守在要塞地表上的英军官兵全都钻到地下的核心掩体里面去躲原子弹了。装甲炮塔和要塞雷达站内也空无一人。

    可以说,丘吉尔海军要塞现在正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如果德国人现在投下一个连的空降兵,要塞就会易主了。

    “太让人羞耻了,大英帝国的士兵怎么可以这样怕死?”搞清楚了状况,弗雷泽气得暴跳如雷,但是却一时拿那些躲原子弹的英军怕死鬼没有办法。因为他现在进不去要塞,想要发号施令手下的人也听不见。

    正生气的时候,身旁突然有人大喊:“空袭!空袭!”

    弗雷泽连忙举起望远镜往天色昏暗的空中去看——他是想看看来的是不是投原子弹的me264,如果是的话就死定了。不过这一看他顿时愣住了,原来出现在空中的是3架涂着英国皇家海军标记的肖特“桑德兰”水上飞机。

    第1272章大难临头各自飞

    现在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水上飞机在空袭英国皇家海军的要塞!

    弗雷泽中将看着在空中盘旋的肖特“桑德兰”水上飞机,顿时有一种不大真实的感觉。因为要塞的高炮阵地上现在无人驻守,所以也没有高射火力阻挡三架肖特“桑德兰”水上飞机靠近要塞。几个弗雷泽的副官和参谋扑上去架起弗雷泽就想找地方隐蔽,却被正在气头上的英国海军中将一把推开。

    “我哪儿都不去,就在这里,让英国的炸弹把我炸死吧!”弗雷泽中将大叫大嚷地说出自己“心愿”,可惜天上的英国通报没有带炸弹,被扔下来的是一页页传单。传单的内容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诏书!

    在诏书中,英国女王命令“误入歧途”的驻加拿大陆军、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的官兵立即向她效忠,并且加入到解放加拿大自治领的事业中来。同时,女王还保证所有投靠她的英军官兵可以保留原有的军衔和一切荣耀,会在战后得到妥善的安置,他们因为被蒙骗而为美国侵略者所利用的经历不会被追究。

    总之,现在马上弃暗投明,加入到伊丽莎白二世的阵营中来,那就都是大英帝国的好同志了。

    如果他们不肯加入,女王陛下的军队就会马上登陆消灭他们这些大英帝国的叛徒!

    将一份油印的诏书交给了自己的参谋长库克上校后,弗雷泽中将苦苦一笑:“如果我们打败了女王陛下的军队,德国人大概就要扔原子弹了吧?”

    “不,不会的。”库克上校摇了摇头,“中将,如果登陆纽芬兰岛的是女王陛下的军队,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作战呢?我们难道不是英军吗?”

    “可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王位是非法的。”弗雷泽中将似乎还有点犹豫。

    “非法?”库克上校认真地看着弗雷泽中将,“我们是军人,不大了解帝国的法律……非不非法的问题,应该有大不列颠大法官阁下裁定。”

    对啊!弗雷泽中将连连点头,库克上校说得很对啊!自己是将军又不是法官,怎么知道女王非不非法?

    “大不列颠大法官西蒙子爵从来没有说过女王是非法的。”库克上校振振有词地说,“这说明女王陛下才是大英帝国的合法君主!”

    库克上校说的大不列颠大法官是约翰。西蒙子爵,曾经当过英国外交大臣,同时也是保守党三巨头之一的人物。在伦敦事变的时候他刚好是大不列颠大法官,而且也没跑去加拿大,结果让布尔什维克逮了个正着,差一点就按照资产阶级反动法律权威给枪毙了。还好伊丽莎白女王的近卫军能打,把他及时给救出来了,救出来以后还当他的大不列颠大法官和子爵。

    这样一个性命都是伊丽莎白女王救出来的大不列颠大法官怎么敢说女王是非法的?

    弗雷泽用力点点头:“对!女王陛下才是合法的君主,我们必须站在合法君主一边。”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一眼要塞紧闭的大门——他现在进不了要塞,岂不是投降无门了?

    就在这时,他的一个副官已经找到了进门的办法,原来那人在要塞核心区大门外的哨卡内找到了一架电话,而且电话还能打通,直接联系上了留守要塞的副司令官。

    “见鬼,为什么要塞上层没有一个守军?”从副官手里接过电话,弗雷泽没有说出自己准备弃暗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