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度革命的问题。

    摆平印度阿三是赫斯曼访问英国的时候和女王夫妇说好的,现在当然要履行诺言了。其实也没什么难度,因为印度的那群婆罗门革命家已经折腾够了,也让广大印度雅利安阿三和各种贱人阿三认清了他们的正面目——如果要跟着他们闹,万一成功了,雅利安阿三就得倾家荡产,贱人阿三多半要万劫不覆(反抗婆罗门可不是小罪过)!而且他们也不可能成功,现在美国、苏联都跪了,阿三还想什么“有声有色的大国”?做梦去吧!

    所以这段时间同英国人(德国)合作的雅利安阿三越来越多了。

    “弗朗茨,不需要马上结束印度的战争。”赫斯曼对刚刚晋升成为元帅的哈尔德说,“因为等到加拿大收复,英国女王和王夫准备亲征印度,你要把胜利留给他们。”

    “好的,这没有问题,”晒得有点黑的哈尔德笑着回答,“他们会得到想要的威望的。”

    赫斯曼点点头:“伊丽莎白二世和弗里德里希亲王在得胜后会在新德里加冕,成为印度帝国女皇和皇帝……随后还会在拉合尔再次加冕,成为巴基斯坦帝国女皇和皇帝。”

    印度和巴基斯坦肯定是要分治的!不过分治的方式和历史上不一样。除了历史上的小巴(不包括孟加拉国)的那些地盘之外,还会包括锡克王国、孟加拉王国、海德拉巴王国、查谟…克什米尔王国以及其他一些公国和侯国,成为一个大巴基斯坦帝国!

    而原本的英属印度帝国在扣除巴基斯坦帝国、锡兰岛和缅甸之后,就是新的印度帝国了。伊丽莎白二世和弗里德里希一世(在加冕为皇帝后弗里德里希亲王会改称弗里德里希一世皇帝)将会成为这两个帝国的君主。

    在加冕登基之后,伊丽莎白二世和弗里德里希一世还会册封一大堆印度、巴基斯坦贵族。所有的土邦君主,只要愿意向两位陛下效忠,都会被册封,成为效忠女皇和皇帝的大小贵族。

    同时,在印度内战中建立功勋的英国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德国人,也会得到册封,成为印度或巴基斯坦的贵族。

    另外,愿意向女皇、皇帝效忠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msl的高种姓人士和他们的家人,也会得到印度雅利安人身份,成为印度帝国和巴基斯坦帝国的一等公民。而那些坚决和女皇、皇帝作对的高种姓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则会失去他们的种姓,沦为贱民!

    总之,经过了将近2年的研究,英国和英印当局,现在已经知道应该怎么把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块肥肉,永远留在大英帝国的版图之内了。

    在和哈尔德讨论完印度和巴基斯坦问题之后,赫斯曼乘坐的汽车已经到达了希特勒的总理府。

    总理府外面同样聚集了不少欢快的柏林市民,还有一些施工人员在忙碌着将希特勒的总理府妆点起来,一个星期后,也就是1945年5月28日,阿道夫。希特勒将会在这里宣布战争取得了胜利,同时组织大阅兵!

    “看上去真像是做梦啊!”从汽车上下来的时候,哈尔德有些感慨地说,“这让我想起了1918年11月……”

    赫斯曼抬头看了眼总理府大门上方悬挂的万字标记和鹰徽,笑了笑说:“是啊,我们已经改变了命运……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成功了!”

    “对!我们成功了!”哈尔德开心的大笑,“真是太好了,我们赢得了世界,我们建立了一个千年帝国!”

    就在两人一边高谈阔论一边往总理府内走去的时候,希特勒的军事副官凯特尔少将已经脚步匆匆的迎了上来,向两人行了德意志礼:“嗨,希特勒!”

    赫斯曼和哈尔德也还了礼,这时赫斯曼发现凯特尔的表情稍微有点凝重,于是就问:“威廉,怎么啦?”

    “帝国元帅,加拿大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凯特尔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和首相哈利法克斯子爵,带着玛格丽特公主和忠于他们的贵族以及军队,离开了渥太华前往温哥华,并且发表了将会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继续保卫自由火种的声明。”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78章 美国的北方强邻

    “嗨,路德维希,凯尔特和你说过乔治六世准备去澳大利亚的事情了吗?”

    在希特勒那间气派非凡的大办公室里面,心情看上去非常不错的阿道夫。希特勒同赫斯曼和哈尔德握了手,然后就笑着说起了乔治六世准备逃往澳大利亚的事情。从他的表情和语气来看,似乎没有把这事儿太放在心上。

    “说过了,”赫斯曼斟酌了一下,“我想这会是一个麻烦……在未来也许会让人非常头疼。”

    “会吗?”阿道夫。希特勒笑了笑,“一个话都说不利索的国王和一群可悲的,好像丧家之犬一样的英国上等人,他们能撼动我们的千年帝国吗?”

    赫斯曼皱了下眉头,他大约可以猜到一些希特勒的心思,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这位没有离开过欧洲的德国总理眼中不过是片放牧的蛮荒之地,根本不可能对强大的欧洲合众国构成威胁。

    但同时,蛮荒的放牧之地距离欧洲实在太远,而且那里的防御力量貌似不弱。至少日本人忙活了几年,连澳大利亚的边都没碰着,而且还在南太平洋空中拉锯战中损失了几千架飞机(包括飞行员)。

    如果德国硬要去进攻澳大利亚,那么免不了要来一次花费巨大的劳师远征,搞不好还是一场持久战。

    另外,进攻澳大利亚的跳板又都在日本掌控之中,交涉起来也很麻烦。早在1943年,德国就在和日本交涉借道进攻澳大利亚的问题。可是日本人一直以种种理由搪塞,到现在也没有个结果。

    所以希特勒干脆来个无视,然后开开心心和欧洲人民一起庆祝世界大战胜利算了——欧洲人民,特别是德国人其实苦于战争很多年了!几乎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现在好不容易打赢了战争并且征服了半个世界,当然要开始享受国家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了,谁还会有兴趣去远征澳大利亚?

    “现在问题不是英国人,而是美国人。”赫斯曼提醒希特勒说,“乔治六世只是一个傀儡,躲在幕后的应该是美国。根据情报显示,从5月1日开始,从美国西部港口发往澳大利亚的货轮数量比4月份时至少增加了100%。

    此外,美国政府还在动员流亡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欧洲人和亚洲人以及美国志愿者去澳大利亚、新西兰定居。很明显,美国人是想将澳新当成一个反对我们的据点。”

    美国加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行动几乎是公开进行的,同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议会也通过了极为宽松的移民法案:欢迎一切反对纳粹和军国主义的自由人前往安家落户。

    所以德国情报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向赫斯曼进行了报告,而且还派了特务冒充波兰人和俄国人去投奔自由民主的澳大利亚。

    不过派特务过去容易,派军队可就困难重重了,从欧洲发兵打过去光是坐船就得坐上两万几千公里。如果日本不愿意提供基地,登陆是根本不可能的。坐船是会晕的,两万多公里晕下来,大部分官兵都已经东倒西歪,没有个把月的恢复和训练,根本不可能上战场。所以赫斯曼现在拿“自由灯塔澳大利亚”也没什么好办法。

    此外,美国扶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政策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和德国做对,但实际上也起到了进一步分拆大英帝国的作用。

    一个强大起来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王国,在未来无论如何是不会服从伦敦的支配的。所以对想要把英国本土并入欧洲合众国的德国而言,也不见得是不利的。

    看到希特勒对“收复”澳大利亚没有什么兴趣,赫斯曼也就不提这个茬了,而是将话题转回了大英帝国——英国在欧洲一直都是个另类,现在还守着个破败帝国,如果不妥善处理,未来的欧洲合众国始终会存在离心主义的倾向。

    赫斯曼首先让哈尔德向希特勒报告了印度战场的情况,希特勒听得很认真,但是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很明显,他对印度的兴趣不高。当哈尔德提及“印巴雅利安人”时,希特勒插话道:“他们的血统已经被玷污,不是纯正的雅利安人。”

    “对,他们不是纯正的雅利安人。”赫斯曼点头同意了希特勒的观点,“但是他们仍然比印巴土著高等。”

    这不是赫斯曼在歧视谁,而是印度本土的规矩——种好的就是比种差的高级!任何外来政权想要在印度站稳脚跟,就必须承认这点,否则就得天下大乱。而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接连遭遇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英国本土的平等思想始终在干扰印度帝国的治理。这种对印度而言非常有害的思想不仅让英印当局很难拉拢印度社会的上等阶层,而且还毒害了一代印度青年精英,让他们走上了和大英帝国过不去的路子。

    所以在赫斯曼影响下的“印巴分治”和“印巴政治改革”中,就提出了“印巴雅利安人”的概念,将“印巴雅利安人”和“印巴土著”区分成不同种族。

    在这个基础上,再把伊丽莎白二世和弗里德里希一世为首的“欧洲裔印度、巴基斯坦贵族”也归入“印巴雅利安人”这个大概念中。

    根据这套民族划分方法,伊丽莎白二世和圣雄甘地就成了血浓于水的同胞兄妹,而他们和印度、巴基斯坦最广泛的劳苦大众则都是对立的。所以他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起来剥削印巴劳动人民……

    当然了,“印巴雅利安人”要真正成型还是有个过程的。毕竟民族认同往往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最后形成。但是只要坚持推行,并且给予“印巴雅利安人”政治、经济上的特权(比如考大学、考公务员的特权,在印巴大都市买房可以优惠,可以有机会享受公派留学的待遇,有选举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