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英国政府也没想过要德国马上偿还,一来德国人肯定没钱还;二来德国现在已经把马克和英镑脱钩同时也没实行金本位——马克实际上是一种无担保纸币,在英国人看来崩溃不过是时间问题!

    阿瑟。亨德森心想:到时候恐怕又要考虑拯救德国的问题了,这个德国怎么总是那么让人伤脑筋呢?

    “三年,”希特勒思考了一下,认真地回答,“有三年时间,我们就能战胜经济危机,到时候再讨论吧。”

    “三年……”阿瑟。亨德森点点头,“我们可以考虑。”

    可以考虑的意思就是基本接受了,最后的决定当然需要英国内阁会议作出,不过结果肯定也是同意。要不然还能怎么样?德国人用工业品付账英国不要,英国人要黄金德国又没有?难不成再开一仗?

    英国外交大臣又看了一眼希特勒身边的赫斯曼,谈判从上午开始,中间吃了个午饭,然后就一直持续到现在将近下午五六点钟的样子。这个大名鼎鼎的德国将军居然全程没有说一句话……这大概和今天的会谈主要在讲经济问题有关吧?

    “在第一天的会谈将要结束的时候,我想听听你们关于裁军的意见?”阿瑟。亨德森缓缓地说,“你们在一月份的时候做了一件严重违反《凡尔赛条约》的事情,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而现在或许就是改变这个错误的时候……”

    “什么错误?”赫斯曼立即就开了尊口,用冰冷的语气说,“我看,《凡尔赛条约》本身才是个错误!一个巨大的错误!”

    果然是个军国主义分子!阿瑟。亨德森的话其实是在试探,他看了眼希特勒,只见对方轻轻叹口气,满是无奈。心说:看来德国陆军又和过去一样,快要变成国家的主人了!

    “外交大臣先生,目前德国军队不能进行裁减……因为这关系到几十万人的工作和面包。”希特勒用温和的语气告诉英国外交大臣,显得有些软弱。

    看来希特勒是比较愿意保持和平的。英国外交大臣看过《我的奋斗》,但他还是愿意相信希特勒而不是一个气势汹汹的军国主义分子。

    希特勒仿佛觉得他刚才的话很难说服英国人,又加重语气强调,“而且我们目前的政策就是扩大开支,以刺激需求……所以我们不需要实行紧缩。”

    靠印钞票能把经济刺激起来?阿瑟。亨德森在心里面鄙视了一番德国人。

    “裁减陆军的问题,可以放到以后慢慢讨论。”阿瑟。亨德森看了一眼赫斯曼,“我想今天可以先稍稍讨论一下海军军备控制。

    希特勒皱起眉头,“大臣先生,我们基本上没有海军……”

    “我知道!”阿瑟。亨德森说,“而且我还知道你们一直在向苏联、日本和意大利输出海军技术,通过和上述国家的合作,你们还在发展自己的海军技术!”

    希特勒扭头看着赫斯曼,似乎在等待他的回答。赫斯曼语气郑重地说:“我国在对外技术合作领域,没有任何违反《凡尔赛条约》的行为!”

    “中将,我们并没有要追究的意思。”英国外交大臣说,“实际上我们也意识到《凡尔赛条约》有许多不恰当的地方,是需要进行修正的。”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办法追究,英国人只是听到风声,想要获得确凿的证据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还会影响到英国和日本、意大利的关系。

    “那么大臣先生今天想要和我们讨论什么问题?”阿道夫。希特勒问。

    “当然是讨论签订《英德海军军备条约》的问题。”英国外交大臣说,“具体的条约虽然要由专家讨论决定,但是我们现在应该就一些原则性问题达成一致。比如英德海军吨位比例的问题,我想首先听取一下你们的意见。”

    ……

    “三成,三成五也好,四成也罢……这完全不是问题。”

    结束了和英国外交大臣的谈判,返回德国国联代表团驻地的途中,赫斯曼对“英德海军比例”这个问题,全然是一副无所谓。

    “路德维希,你认为我们不能靠海军去战胜英国?”希特勒顺着赫斯曼的话往下问。

    “倒不是的,我认为海军假日时代维持不了太久了,”赫斯曼笑了,“到时候各国都会突破条约限制,而我们也没有必要在‘条约舰’上浪费金钱。现在开工建造战列舰、重巡洋舰和航空母舰,只是技术积累的需要……因为我们在造船技术上,已经有些落后了。”

    其实也没落后多少。虽然德国已经多年未有建造战列舰的经验,也不知道“大西洋”型航空母舰要怎么造。但是由于《凯恩斯计划》的存在,德国的造船工业得到了比历史上更多的订单,因而也保存了较强的技术力量。

    “其实……路德维希,我们未必要去打败英国啊。在上一次世界大战前,我们不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吗?”希特勒思索着说,“如果我们不是过分发展海军,德意志帝国和大英帝国完全可以成为盟友。实际上,我们和英国人的种族接近,差不多是一家人。”

    希特勒的想法仿佛和历史上差不多,他总是把英国人当“兄弟”,可是海峡对岸的丘胖子恨不得把德国人统统消灭!赫斯曼带着苦笑说:“总理先生,你想要一个英德同盟吗?”

    “我想这是可能的,”希特勒想了想,“也是最好的……目前看起来英国对我们还是比较友好的。”

    希特勒又说:“波兰和法国是我们的主要敌人,而苏联则对整个西方世界构成威胁。如果我们能和英国结盟,那么波兰和法国都不是问题,在德国主宰了欧洲大陆(不包括苏联)后,我们负责在陆地上看住苏联,而英国负责在海上看住美国!路德维希,你觉得怎么样?”

    赫斯曼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历史上英国人在二战开始前的几年不也挺友好的?可一旦打起来就是不死不休。如果希特勒一直对英国抱有幻想,恐怕是不大合适带领德国去打一场世界大战的。。。。。。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91章 希特勒新政 十二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在日内瓦德拉白鹤酒店豪华且充满艺术气息的大堂咖啡厅里,赫斯曼正和两个满口奥地利口音的业余画家一起喝咖啡。两个业余画家中的一个就是现在德意志帝国的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另一个业余画家在绘画道路上走得比希特勒更远,他是克拉科夫大学艺术系毕业,善于人物和风景画,一度小有名气,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艺术饭——这碗饭真心不好吃——而改行当候补独裁者了,他是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波兰独裁者毕苏斯基的接班人,波兰国防部副部长(波兰是枪杆子最大,毕苏斯基不是总统,而是国防部长,总检阅官和战争委员会委员长)。

    他是作为波兰联邦代表团的团长到日内瓦参加国际裁军会议的。还“碰巧”和希特勒住在同一所酒店里面,而且两人都是“奥匈帝国老乡”,还都自认为是画家,因而有颇多共同语言。

    “我和他不一样,”和波兰候补独裁者相谈甚欢的希特勒突然抬手一指赫斯曼,仿佛半开玩笑地说,“他是一位容克伯爵,出生在东普鲁士的腊斯堡,那里靠近俄国,气候寒冷,没有什么风景,而我则出生在风景宜人的奥地利。所以在对待艺术和波兰联邦的问题上,我和赫斯曼中将是不一样的。”

    和后世许多人的想法相反,希特勒并不是最恨波兰的德国人,实际上他并不太恨波兰——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德国,最憎恨波兰人的是赫斯曼这样的容克。因为他们这些人的老家就是东普鲁士、西普鲁士和波森。而现在,西普鲁士和波森都被波兰占据,许多容克贵族的土地都被波兰人夺取,他们的一些同乡和亲人则在波兰人欺凌。

    所以容克军官团极度厌恶波兰,甚至愿意为了毁灭波兰去联合苏联。赫斯曼主持的联苏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和这些憎恨波兰的容克支持是分不开的。

    当然,苏联那里也是一样的,列宁同志“一定要消灭白色波兰”的遗嘱可是深入人心。

    而在希特勒的纳粹党上台执政后,德国的外交路线就开始了一连串的调整。

    首先,同苏联的关系开始逐步降温。虽然双方的许多经济军事合作项目还在持续,但是自纳粹上台以来,双方就没有在航空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的问题上达成任何新的协议——航空技术合作过去一直是苏德合作的重点,在过去的几年中,双方都会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签署几个和航空工业有关的大单,这几乎已经成了惯例。

    其次,德国政府开始努力寻求和英国改善关系。虽然之前的几届德国政府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但那只是一种改善德国处境的战术安排。无论把“欧共体”和“欧洲银行”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希特勒政府之前的历届魏玛共和国政府都没有把联英当成战略。但是阿道夫。希特勒显然想用“联英”替代“联苏”——赫斯曼知道,希特勒对英国的友好肯定是真诚的!

    最后,德国和波兰的关系却在悄悄改善。这其实有双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出生和成长在奥地利的希特勒对西普鲁士和波森的情感并不像容克军官们那样深厚——相反他对捷克这个奥匈工业中心很有“感情”,在希特勒的计划中,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必须包括捷克,而波兰则是未必要灭亡的。

    另一方面,在德国成功突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恢复义务兵役制后,波兰独裁者毕苏斯基已经意识到波兰无法依靠和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组成的“铁三角”同盟去对抗苏德。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