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步兵师已经准备好了,”武义勇回答,“盾车和填平壕沟的沙袋都准备好了。”

    “那就开始吧!”王彦道,“给第一步兵师下令,亥时以前必须填平壕沟并且夺取矮墙!”

    “喏!”

    第一步兵师的师帅是苗傅,他是宋朝西军名将苗履的儿子。本来不应该加入周军的,但是在16年前的“建中青城论道”事件中和刘正彦一起煽动辟雍学宫的学潮,不得已流亡界河,转入了界河骑士学院。从骑士学院毕业后,苗傅就进入了武好古的军队,先是在界河团练和沧州团练中干,然后又在共和军中担任步兵军官,一步一个脚印升到了现在的一师之长。靠得可不是门荫,而是扎实的军事指挥功底和敢于身先士卒的勇武。而他指挥的共和军第一步兵师也是善打硬仗出名的劲旅。而今天,苗傅决心用一场最迅猛的攻坚,为自己和第一师的功劳簿上再添一笔。

    炮兵的轰击结束的时候,苗傅已经披上了瘊子甲,带着半个师指上了一线,站在排列整齐的一旅甲士前面,伸长了脖子向前张望,显得有点不耐烦。

    得到军团部下达的命令后,苗傅马上拔出宝剑向前一指,同高呼道:“共和军,前进!”

    他身边就跟着用来传递命令的鼓车和号手,听见他这个师长的命令,立即就击鼓吹号。

    在一阵紧似一阵的战鼓和呜咽的号角声中,早就严阵以待的步兵第一旅的官兵们,也发出了他们最强的怒吼:“存天理,卫共和!杀敌!”

    “杀敌!杀敌!杀敌……”

    喊着口号的共和军官兵们也开始以一个个队级方阵为单位,向前推进了。

    走在最前的是推着盾车的长枪兵,他们只有一半人携带着丈八长枪,剩下都在努力推动用辎重车辆改装的盾车。盾车上除了架着盾牌,还堆满了用来填壕的沙袋——这些沙袋同时也能抵挡一下6两炮的弹丸。

    长枪兵们以排(火)为单位,一排长枪兵跟随或推动着一台盾车,在战场上组成了几波“盾车线”,缓缓前进。

    每一波盾车线后,都跟着组成三列横队的弩兵或者持弓箭的刀盾兵——周国共和军中并没有弓箭手的编制,但是射箭却是周国公民,特别是军事公民的必修之技。所以在共和三年后,共和军的刀盾手就要兼职弓箭手了。

    第一波盾车线很快就靠近了临潢府城外的壕沟。壕沟不是笔直的,而是沿着三角形出堡修建,曲折蜿蜒。所以当盾车线靠近壕沟后,也没有办法在保持直线,也变得弯弯曲曲了。而这个变化,则让一部分共和军战士的后背暴露在了三角形出堡上金兵的火力之下。

    不过金兵摆在几个三角形出堡上的250斤炮已经因为事故哑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没多大的准头,所以也就是听个响而已。

    可是扑击到壕沟附近的周军还是遭受了一定的损失!给他们造成损失的是一种在周军中已经被淘汰的武器——床子弩!

    两个三角形出堡间的距离这么都有两三百步,要不然就太密集了,建造的成本太高,需要布署的兵力也太多了。而两三百步的距离又是普通弓箭无法覆盖的,没有足够的财力装备火炮的金军,就想到了床子弩。从宋朝进口了样品,自己仿造了许多!

    所以当第一步兵旅的战士进入两个三角形出堡之间时,六七尺长的巨箭就向他们射来了!

    巨箭射来的同时,壕沟对面的那道胸墙后面,也冒出了许多披着两层重甲的女真壮士,个个持着弓箭,拼命向盾车后方抛射羽箭!

    伤亡开始出现了,推着盾车,扛着沙袋要去填壕的共和军士兵不断栽倒,但是剩下的人却依旧坚定。

    还击也很快开始了,弩兵和携带着弓箭的刀盾兵在军官的组织下,纷纷抢占了有利的射击阵位。或是抛射,或是直瞄,都将羽箭投射到两个三角形的出堡上去了。

    在己方的弓弩掩护下,扛着沙袋填壕的士兵也加快了动作。沙袋纷纷投入了并不算太深太宽的壕沟,几条由沙袋垒成的通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形了!

    这几条通道分别通向两侧的三角形出堡和正面的那保护着临潢府城墙豁口的胸墙。

    三角堡垒上和胸墙后面的女真人看见这一幕也急了。临潢府的守军就几千人!真的让周军突破了城防,城池还能守得住?

    所以他们也不顾对手的箭雨,只管拼命向那几条沙袋垒成的通道射箭,转眼间就在构成通道的沙袋上插满了箭镞!

    不过再密集的箭雨,也挡不住共和军战士的决心!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需要军功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荣誉的各种二代,大部分还是“余子”。必须靠功劳赚到田庄和公民身份——他们打小就被师长父辈们灌输了这样的思想,而且一直在为建功立业做准备。现在正是生平大志得伸的时候,怎么能临阵退缩呢?

    苗傅也上了一线,就在距离壕沟不到50步的地方嗷嗷叫的督战,他的左右各有一辆盾车,替他抵挡两侧三角堡上射下来的巨箭。

    一枚250斤炮打出的炮弹忽然落在了他的前方,溅起了不少沙土碎石,打在了苗傅的头脸上。可这位师帅却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就在第一旅的官兵们奋力填壕的时候,第二旅的两营官兵也发出了大声呐喊,扛着云梯,带着刀盾,开始冲锋了。他们的目标就是那两个三角形出堡!

    出堡是实心夯土的,而且外墙面存在一定的坡度,本身又用三角形的角对外,所以很难用大炮摧毁,只能攻坚!

    好在三角形的出堡并不高大,外墙又有很大的坡度,比较容易攀爬。

    两个营的一千多名甲士,马上就要爬上这两座出堡,用他们的刀盾,用血肉,用白刃格杀,同善于肉搏的女真儿郎决出胜负!

    如果在十年前,换成第一代共和军战士,恐怕是不可能在散乱的白刃战中击败女真精锐的。

    因为第一代的共和军战士,大部分都是才放下锄头的农民,哪怕接受了严格的训练,仍然不可能掌握什么单兵格斗的技巧。

    而现在作为共和军尖刀部队的战士,几乎清一色是接受过军事养成教育的准公民。不仅忠于共和国,渴望建功立业,而且也有极高的军事素质。肉搏的本事比起正牌的生女真敢达也还差一点,但是熟女真、渤海人、高丽人出身的金兵,可不是他们的对手!许多生活比较优越的女真二代,也不是他们这些既有武艺又有主义的共和军战士的对手!

 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铁柱是武好古早年豢养的一名假子亲兵的次子,不过他老子读不了书,也没什么官运,到现在也就是一介骑士。全本小说网;HTTPS://。.COm;所以也没多少余荫可以给儿子们享用。

    铁柱作为次子,能够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也就是一个骑士子弟应有的教育。

    他上过蒙学、骑士小学。有一身的武艺,有对于共和国和武好古的忠诚,还有一颗渴望功业的雄心。

    虽然他的马术不错,但并没有选择成为一名共和军的骑兵,而是在骑士小学毕业后考入了骑士学院的武士堂——这是一所培养士官和低级军官的军校,学制一年六个月,分步、炮、骑、工等四科。

    而武铁柱考入的是步兵科,毕业后就分配到第二步兵旅第二营担任班长——班长不是军官,只是士官,也不能分配庄园或田庄,必须要靠军功去赚!

    不过和普通的士兵不一样,士官是可以领到一份微薄军饷的职业兵,而不是没有军饷的“义务兵”。但是一个月两块银币的军饷,是没有办法满足武铁柱这样的有志青年的。

    他的志向是成为骑士军官!拥有自己的庄园,拥有终身公民甚至是贵族公民的身份,可以在退役后找到一份收入丰厚而且受人尊敬的公职——在宋朝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得到的一切,在周国就得靠立功去获得!

    所以武铁柱正式入伍后,就成天盼着打仗!只有打仗才能立功!只有打仗才能开疆辟土,才有足够的庄园和田庄可以分啊……

    而和他一样天天盼打仗的共和军战士,几乎塞满了几个一线师。他们盼打仗盼得眼睛都红了,现在终于盼到了,还有贪生怕死不敢前进的道理?

    关键时刻怕死了,一辈子受穷不说,还会被所有认识的人瞧不起——说起来周国的军事公民制度真的是很没有人性的,将来一定会被人批判的!

    不过现在,人性不足的军事公民们将会武器批判共和国的敌人!

    当云梯架起来的时候,早就被十多年的军国教育调教成了一架战斗机器的武铁柱没有丝毫的犹豫,喊了一声:“跟俺冲!”就带头往上攀爬了,他手下的九名甲士也和他一样,根本不需要督战队和现钱奖励,就嗷嗷叫着往上冲了。

    倾斜的城墙很容易攀爬,没有费多大的劲儿,举着个盾牌的武铁柱就爬上去了。

    一根狼牙棒忽地砸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敲打在盾牌上,震得武铁柱从胳膊到肩膀一阵酸痛。

    不过现在可不是退缩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以退!

    “杀敌!”铁柱喝了一声,使出吃奶的劲儿推开狼牙棒,然后用刀盾护住头脸,整个人就朝那个持着狼牙棒的上了点年纪的女真人扑过去。

    那女真汉子一个没留神,真的给他撞翻了,两个人一起倒地,马上撕打成了一团。这个时候狼牙棒和刀盾都用不上了,直接用拳头砸,用脑袋撞吧!

    武铁柱因为戴着个用水力锤锻打出来的铁盔,所以得了便宜,一脑袋撞上去那厮就眼冒金星了。趁着这个机会,铁柱拔出一把匕首,就在对方脖子上一割!带着体温的鲜血顿时飙了他一脸,满头满脸的都是血,看着就杀气腾腾啊!

    他也顾不上擦干脸上的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